第1358章 新村

第1358章 新村

此時在靈州的黃河邊,陳慶帶着將領們也在探查黃河冰面情況。

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艄公道:“回稟殿下,今年的情況和前年差不多,估計二月下旬會完全解凍並出現凌汛。”

“去年的情況呢?”陳慶又問道。

“小人記得去年的凌汛是二月最後一天出現的,今年會早幾天,但豐州那邊比我們這裡冷,可能要在三月初纔會有凌汛。”

“現在可以在冰層上運輸物資嗎?”

“不行!”

老艄公連忙搖頭道:“冰層不穩定,有的地方厚一點,有的地方就很薄,人走在上面肯定會斷裂落水。”

陳慶點點頭,對幾名大將道:“我考慮把戰場拉到豐州去,不能把戰場放在靈州。”

楊再興道:“如果是這樣,那可以考慮先用駱駝來運輸物資,我們這裡有六萬頭駱駝,多走幾趟就把糧草物資運過去了。”

“但帳篷、營柵這些輜重就運不了。”

“如果能直接作戰,大營其實也不需要。”

陳慶想了想,問李慕清道:“斥候有消息嗎?”

“回稟殿下,斥候暫時還沒有消息,不過應該就在這兩天了。“

陳慶點點頭,對衆將道:“先回軍營吧!”

衆將紛紛調轉馬頭,陳慶忽然發現河對岸有一座村莊,便對將領們道:“你們先回軍營,我順便去對岸察看民情!”

靈州刺史張敖和長史王博陪同陳慶向南面的浮橋而去,在呂緯擔任靈州府知府時,張敖就是通判,呂緯調回京兆後,張敖升爲知府,現在又改稱爲刺史。

呂緯對他讚賞有加,誇他做事務實、接地氣,極力向陳慶推薦他接任知府,雖然張敖不是科班出身,但還是被陳慶提拔爲靈州主官。

一行人過了浮橋,便到了村子南面。

村莊是新出現的,以前這裡都是西夏權貴的大莊園,種地的漢人奴隸都住在低矮破舊的泥草屋內,滅了西夏後,近百萬漢人奴隸幾乎都沒有回去,陳慶把土地、店鋪和房屋分給他們,他們便留在了靈夏路,成爲了靈夏路的主人。

目前靈夏路的南面和西面山區以羌人爲主,組建了夏州府,而靈州府這邊就是漢人聚居地,百萬漢人幾乎都聚居在這裡,將來人口滋生,他們會繼續向北面豐州遷徙。

一行人靠近村口,十幾條細犬跑出來狂叫,一名中年男子大喝一聲,十幾條細犬都嚇得跑回去了。

“原來是張刺史和王長史,卑職有失遠迎!”

刺史張敖見對方竟然是他們府衙的法曹司士劉涌,他也驚訝道:“劉司士,你家怎麼在這裡?”

男子不好意思道:“這裡是我父母家,今天休日,我來探望父母!”

陳慶笑問道:“張刺史,這是你手下?”

男子這纔看見陳慶,他着實嚇一跳,連忙上前跪下,“卑職不知殿下到來,失禮之至!”

張敖介紹道:“他是府衙法曹司士,叫做劉涌,這裡是他父母家。”

陳慶點點頭笑道:“請起吧!我去探望一下你父母,瞭解情況!”

“請隨卑職來!”

劉涌帶着衆人進了村子,村裡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青磚瓦房,一看就是統一修建,軍隊建了幾座大型磚瓦工坊,燒製了大量磚瓦給百姓建房,這也是陳慶爲了讓百姓安心留在靈州,給他們的一種福利。

衆人走進村頭一座大院子,這座民房佔地約有一畝,院子很大,裡面種了幾株棗樹,院子裡還養了一羣雞,還有一口水井,看起來頗有農趣。

“今天陽光不錯,就坐在院子裡吧!”

劉涌連忙進屋找了十幾只小凳子,一對老夫妻也搬了椅子出來,旁邊還有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身後還有一對兒女和一名婦人,應該是一家人。

“那是我兄弟一家,我父母喜歡鄉下,便跟他們住在一起。”

陳慶點點頭,這時,劉涌又把父母領上來,老夫妻聽說是雍王殿下,連忙跪下磕頭,陳慶讓親兵把他們扶起。

老者含淚道:“殿下就是我們再生父母,若不是殿下,我們早就沒命了,哪裡還會有今天這樣的生活?”

“老人家不用客氣,國以民爲本,看到你們能夠安度晚年,我也由衷高興,請坐下吧!”

衆人坐下,這時院子涌來很多村民,聽說是雍王,村民們都忍不住歡呼起來。

陳慶安排幾名長者坐下,周圍圍滿了村民,讓陳慶的親兵頗爲緊張。

“老人家家裡現在有多少土地?”陳慶笑着問劉父道。

“回稟殿下,我們家有兩百畝土地,長子和次子各一百畝,老漢已過六十歲,無法再領土地,但給了十畝菜田。”

陳慶有些奇怪,好像授田規定中沒有額外給菜地這一塊,他回頭向張敖望去。

張敖連忙解釋道:“規定是每戶宅地一畝,如果放棄宅地,則補菜田十畝,這十畝菜田實際上是補償劉涌。”

陳慶心知肚明,這裡面肯定有貓膩,劉涌進城當官,在城內享受了分宅,戶籍在城內,那他在鄉下的土地和宅地就應該放棄,但劉涌顯然兩頭都佔了。

官員們都會利用制度上的漏洞給自己謀福利,各地這種情況都有,無法避免,雖然無法避免,但不代表陳慶就可以無視。

陳慶沒有說破,他笑了笑道:“劉老漢養了個不錯的兒子!”

周圍百姓都在笑呵呵看熱鬧,刺史張敖和長史王博都聽懂了雍王的弦外之音,兩人緊張地對望了一眼,要出事了。

陳慶又問劉老漢和其他老人道:“現在都種植什麼農作物?”

劉老漢道:“我們家主要種小麥,還種了五十畝的棉花,種棉花比小麥賺錢,準備今年再多種五十畝棉花。”

“有沒有種玉米?”

“聽說了,但還沒有考慮,主要是沒有種過,有點擔心。”

另一個老者道:“我們家種了兩畝,不敢多種!”

“我們家也種了一畝!”另一名老人也道。

陳慶是希望在靈州大規模推廣棉花和玉米的種植,但他也知道這種事情強迫不來,必須讓農民感覺到有利可圖,他們纔會種植。

關鍵是要利益引導,將玉米的收購價格要和小麥一致,產量上去了,收入就會翻兩倍,消息一傳開,大家都會種植玉米了。

陳慶又和衆人噓寒問暖幾句,便起身告辭了。

百姓將陳慶送出村子,衆人才依依惜別,這時,刺史張敖低聲道:“卑職發現這個劉涌兩頭佔,卑職會立刻收回他家的百畝土地。”

陳慶淡淡道:“土地就不用收了,我剛視察完就收回人家土地,會被戳斷脊樑骨罵的!”

張敖滿頭大汗道:“卑職考慮不周,卑職會把劉涌的住房改爲官宅,或者按照市價讓他買下,他的戶籍也會轉回鄉下。”

陳慶冷冷道:“怎麼做我不管,我是來征戰,不是來巡視政務,回頭你們給監察司解釋吧!”

他翻身上馬,揚鞭打馬而去。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1083章 出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1274章 漏網第一章 求生第983章 襄陽(下)第1286章 解釋第1504章 告發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浡泥第1512章 入甕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1239章 態度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905章 疫散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1296章 軍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換俘第948章 遇險(下)第833章 夜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絕路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二百四十四章 孿生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1469章 遠訊第1271章 任務第四百章 夜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813章 線索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箭第1432章 報復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伏兵第1276章 沐浴第1459章 殺異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八十四章 複賽(上)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895章 呂憂第三百四十六章 毒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道第967章 圍堵第1243章 初捷第799章 瓔珞第866章 澎湖(上)第1171章 和解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1163章 求援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871章 狡兔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使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796章 巡視第1319章 喜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抓俘第四百七十七章 子夜第923章 田宅第九十三章 清照(上)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第1041章 小鞋第916章 換地第1507章 全殲第1227章 妥協第1336章 建國第1293章 識破第1282章 禁藥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警報第1423章 棘手第五十九章 任務第1059章 滅梟第825章 激戰(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782章 太原第817章 初見第五章 狹路第九十八章 賭箭(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絕路第1089章 鳴冤第969章 圍城第760章 血戰第835章 微訪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談判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合兵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811章 教訓第787章 詐死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七百零八章 凱旋(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