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我所思兮徒悲傷



第六十四章行天雁向寒煙沒,倚欄人將清淚流(2)

由於女直人侵邊,春捺鉢被迫延後,賢寧每日都在等待前方戰報,因爲枯坐等待令人心焦,他便讓南院樞密使兼政使令郭襲來爲他講解中原皇朝的王政法令,並按照漢俗沒讓燕燕陪伴。

成了自由鳥兒的燕燕並沒閒着,幫白玉石蘭收拾要帶去鴨子河的東西、幫葛裴整理遷徙途中要用的馬具、找耶律休哥瞭解邊境動態,還利用這個機會把弟弟繼先召進宮,得知耶律賢已派人幫他安排好春捺鉢的事情後,既高興又安心。

等待的日子總是平淡的,然而平淡中也有奇事。

“太妃娘娘請皇后娘娘過去飲茶。”

這天下午,她剛從馬房回來,就見燕奴帶着太妃帳下的一名小底來了。

飲茶?皇太妃請她飲茶?

聽到她們的話,燕燕很詫異,那個從來對她缺乏善意的太妃娘娘,怎地忽然想起請她飲茶?憑着直覺她立刻回絕:“謝謝太妃,不過我想還是不去了。”

一聽她拒絕,太妃帳下的小底面色微白,忙說:“太妃娘娘就擔心皇后娘娘不肯賞光,特差了燕奴小底隨奴婢一道過來請皇后娘娘,娘娘如果不去,奴婢們不好交差哪!”

燕奴似乎早已知道她會拒絕,因此並不驚慌,笑盈盈地勸道:“皇后去吧,這是每年立春後,太妃帳都要舉辦的茶會。這不,奴婢今兒一早就被尚宮娘娘使去幫忙,因而得知太妃娘娘還請了三父房、四帳皇族的王妃們,連宋王妃、齊王妃也到了,如此盛會如果獨缺皇后娘娘,不說太妃面上無光,就連皇帝陛下知道了也會不高興的。”

她的話讓燕燕改變了主意。不爲其他,光是聽到大姐二姐也在,她就動了心。自從她進宮,姐姐們出嫁後,她們就沒見過面。過去在家時雖然與姐姐們不是很親近,但畢竟血濃於水,她仍然很想念她們。

“既然這樣,我們走吧,我好久沒見姐姐了。”她爽快地答應。

太妃帳的小底立刻一副如釋重負的神情,燕奴也笑得更甜了。

契丹人既有暢飲美酒的豪放,也有烹茶煮茗的雅緻。因曾經歸順唐朝,契丹人深受唐代飲茶之風的影響,早在立國之初就已經開始飲茶。但因爲遼地不產茶,只能通過與北宋榷場貿易及宋朝的“貢納”獲得,因此契丹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把飲茶當作一種接待貴客的方式。

當她們來到太妃帳時,撲鼻而來的茶香讓燕燕心情一振。

燕奴和那個小底說得不錯,今天的太妃殿真是熱鬧。尚飲局的小底和婢女侍奴們在帳外臨時搭起的偏棚內備茶。那裡,兩人守着三隻銅爐,爐中火焰正紅,另兩人熟練地將團茶用鋸子鋸碎,一人把碎茶放入煨於爐上的銅執壺內燒煮,其他人則將煮好的茶用銀盤託着送進殿內供人品茗。

看到她,所有命婦,包括皇太妃和她的姐姐們,都起身對她行禮,令她驚訝的是耶律淑怡也在,可隨後又想,身爲北院大王之女、燕王之媳,東京承奉使之妻的她的確是名貴婦。

“皇后駕到,真讓奴身欣慰!”皇太妃親自走下高臺迎上來,那已經開始鬆弛的圓臉溢滿笑容,燕燕覺得今天她的這個笑容纔是真實的。

“謝謝太妃相邀,能與衆王妃和姐姐們在此相聚,本宮深感榮幸。”她謙虛而保持尊嚴地說。

隨後,她被邀請到主位就坐,皇太妃坐於她的左側,大姐二姐順序坐在她的右側,淑怡則安分地坐在最邊遠的角落。

當皇太妃張羅着給皇后上茶時,燕燕強迫自己不要再去看淑怡,因爲從她進來後,儘管淑怡也和其他貴婦一樣向她行禮,卻一直沒有擡眼看她。

“皇后娘娘不必理睬她,人家現在如願進了韓府,做了韓夫人,連人都不愛搭理了。”大姐依蘭湊在她耳邊悄聲說,語氣甚是不滿。

燕燕一聽,知道爽直的大姐今天一定吃了淑怡的閉門羹。於是對她安撫地笑笑,問道:“大姐身體恢復得怎樣?小侄可健康?”

兩個月前剛生下一個女兒的依蘭比過去更加豐滿漂亮了,聽到她問,立刻忘了惱人的淑怡,開心地說:“好,我

們都很好。”之後又拉起她的手展開看了看,對身邊的和罕說:“瞧我們這毛毛燥燥的小妹,做了皇后倒比過去更端莊美麗了!”

“可不是嗎?”和罕沉靜的目光掃過衆女賓。

“大姐就會說笑,小妹還是那樣毛躁,如能學到二姐的三分穩重也就知足了。”燕燕笑着說,再望向二姐,“二姐與二姐夫近來可好?”

和罕舉起手中的茶,“託小妹的福一切均安,二姐我敬你一盞茶。”

燕燕也不客氣,取過身前案几上已經擺放好的茶水,像她一樣舉了舉,放在脣邊輕啜一口,立刻讚道:

“好茶,真香哪!”

皇太妃立刻驕傲地說:“這是今年大宋新進的貢茶,皇帝陛下賞了奴身一些,奴身今日請各位前來品茗共享聖恩!”

知道她最愛顯擺賢寧對她的尊敬與維護,燕燕沒多說話,聽着其他貴婦三言兩語地讚美起她的“仁厚”、“尊貴”與“賢淑”,彷彿她真是皇帝的親孃,以無懈可擊的操行贏得了所有人的敬意。

這時,眼角瞟到貴婦羣中一雙熟悉的眼睛,定睛一看,是霍木英,正帶着溫和平靜的笑容望着她,那笑容極具安撫作用。

她立刻報以會意的微笑,但沒有說話,因爲這時惜瑤帶着一羣宮女送茶水點心來了。

“來來來,大家都嚐嚐,這些可是奴家專門請來的渤海廚子做的艾糕呢!”

皇太妃興致勃勃地招呼大家,宮女們把點心逐一放到每位來客面前的案几上,

一聽是艾糕,所有人的眼睛都轉向面前盤子裡那瑩白如雪、表面一層用蜜漬果子擺出花紋的點心,還沒吃,貴婦們就已經讚不絕口。

“真香!”

“艾糕好吃,特別是由渤海廚子做的,那味道更是不一樣!”

“的確好吃,”也有人讚歎中帶着驚訝,“可艾糕不是該五月五才吃嗎?”

“沒錯,端午日吃艾糕是我們渤海人的習俗。”見大家喜歡,皇太妃也高興,笑着解釋道:“其實這東西啥時候想吃都行,只不過端午前的艾草既嫩又香,吃了健胃養顏,因此大家都搶在那個時候吃,漸漸地成了習俗。可惜咱們這地方太寒冷,時節也早了些,艾草不易採,因此今天就只做了這麼點,大家合着茶湯嚐嚐鮮,圖個熱鬧高興便是。”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讚歎不已時,惜瑤親自將手中的盤子端到燕燕面前,跪下恭敬地說:“這是太妃娘娘最愛吃的艾糕,請皇后娘娘品嚐。”

燕燕本不愛吃甜點,可看到大家都吃,太妃又這麼高興,也不好掃大家的興,便對她說:“你放下吧,既然是太妃用心安排的茶點,就算平素我不大喜歡甜食,今天也一定會吃的。”

銀盤放下,內有一碟點心一壺茶。看到碟裡的艾糕不多,燕燕稍感安心。見皇太妃一直期待地看着她,她盛情難卻,拈起一塊艾糕放在嘴裡,細細品嚐後,對太妃說:“嗯,味道真不錯,入口即化,脣齒留香!”

見她吃下了艾糕,皇太妃的眸光一亮,高興地催促道:“好吃皇后就多吃點,等到五月五,奴身再讓廚子多做些送給皇后。”

這是第一次,燕燕自她眼裡看到了溫暖和慈祥,不由暗想,過去自己也許真是誤會她了,她對自己不好,大概是因爲自己對賢寧不好的緣故,如今見自己與賢寧關係改善,因此改變了態度。況且賢寧敬重必定有他的道理,只要她不再爲難自己,大家和睦相處不是很好嗎?

如此想着,她心中的結悄然鬆散,吃在口中的糕餅愈加酥軟味美,飲在口中的茶也更加淳濃清香,跟平時不多往來的貴婦們言談也隨意多了。

吃喝高興,免不了有人唱起了草原牧歌,可才唱完一段,就被太妃打斷,“今日在殿內,既無篝火也無草原,卻有古琴一把,不如咱換個漢人調聽聽吧。皇后琴技出衆,可奴身不敢驚擾尊駕,就請韓夫人爲大家彈唱一曲,如何?”

主人如是說,誰會反對?

當即,貴婦們都看着淑怡,她倒不扭捏,起身看了看衆人,端莊嫺雅地說:“太妃娘娘邀我共襄盛舉,我爲太妃娘娘和皇后娘娘獻曲也是

應該的。”

說完,她走到琴臺前坐下,試了試音,略微沉思後,纖指輕彈,鶯啼鳥囀地唱了起來: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樑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爲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爲懷憂心煩傷。

她一開唱,燕燕便知這是東漢人張平子的《四愁》歌,心裡不由猜想淑怡恐怕是在借歌抒發對二郎的思念,只是,這曲子音律哀婉,不大合適在今天這樣的場合彈唱。但她不能半途打斷提醒她,畢竟今天的主人是皇太妃,再說那日在承天門上她們已經決裂,她不想再自找沒趣。

回頭看看皇太妃,半閉着眼睛,臉上竟是一副如癡如醉的樣子,一隻肥胖的手還合着淑怡的琴聲打着拍子。

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爲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爲懷憂心煩惋,

初始,《四愁詩》婉轉的曲調配上淑怡動人的嗓音,令不懂音律詩詞的皇太妃和在座貴婦們都很開心,可聽着聽着,那如泣如訴的調子不那麼喜慶了,但沒人敢反對,因爲皇太妃沒有阻止,而且還聽得十分入迷,大家都是聰明人,知道此時此刻該做什麼。因此沒人出聲,繼續飲茶聽歌,直到悠揚的琴聲被一聲低抑的抽泣聲取代,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彈琴歌唱的淑怡早已淚流滿面。

大家一時愣住,連燕燕也被她傷痛欲絕的神情震住。

“對……對不起,太妃……皇后娘娘……”

滿室靜謐中,淑怡驚悟到自己把氣氛弄砸了,十分後悔卻無力扭轉,只得急忙跪下連連賠罪,可淚水讓她哽咽得難以把話說清。

“沒事的,你起來。”今天的皇太妃格外慈祥,她不但沒有責怪淑怡,反而招來侍女將她扶回座位上坐好,並豪邁地說:“新婚三日夫婿即離去,你那心情奴家懂得,獨守空閨盼天明的日子堪憐。但沒關係,等你夫婿建功立業之日,就是你風光開懷之時,來,忘掉憂傷,讓我們以茶當酒,幹!”

衆人立刻跟隨着她舉起手中的茶,不久前的沉悶之氣消散。

今天的皇太妃展現出了一種草原兒女的豁然大度與豪邁寬容,這的確令燕燕刮目相看。

貴婦們的茶會最終以快樂收場。

“賢寧,你吃過艾糕嗎?”

那個晚上,當燕燕躺在牀上久久沒法入睡時,又想起了淑怡的眼淚和皇太妃的茶會。從太妃帳回來後,她的腦子裡就一直不停地想着她們。

“吃過。”

已經快要入睡的耶律賢懶懶地回答。

“你喜歡吃嗎?”

“不喜歡。”

“其實我也不喜歡,太甜了。”

“你吃過?”

“嗯,今天太妃辦茶會,邀我去,特意讓渤海廚子做了一些要我嚐嚐。”

“這個時候吃艾糕?”耶律賢似乎不清醒,“哪來的艾葉?”

“不知道,大概是附近尋得的。”

“噢,那可得花不少功夫。”他咕噥着將她摟近,迷迷糊糊中又問:“你不是不喜歡甜品嗎?太妃給你的艾糕你都吃了?”

“嗯。”燕燕在黑暗中皺皺眉,“本來是不想吃的,可太妃要我吃,惜瑤端着盤子跪在我面前,不吃不行啊。其實,如果不要那麼甜,酥酥軟軟的一定很好吃。”

“什麼都不不上你酥軟、好吃!”耶律賢親親她的嘴,睡意朦朧地說,“別想了,快睡吧,夜深了。”

話才說完,他已經沉入了夢想,獨留燕燕瞪着朦朧的帳頂發呆。

(本章完)

第九十八章 烽煙起,驚鳳鸞第九十七章 恩情長,難相忘第三十章 陰險皇太妃第二十五章 簾卷西風泣銀鉤第九十一章 惜親情,皇后退讓第一百一十四章 太后出征第六十章 洞房詭計第八章 藍顏知己第六十六章 妒嫉如魔終難休第九十二章 覬皇位,逆臣謀反第八十六章 帝心如鏡第六十一章 辱人自辱第四十二章 日久生情第二十七章 月山與雷光第二十八章 終將遺忘第九十九章 皇后駕到!第八十七章 機關算盡終喪命第一百零五章 傷心不付有言時第九十八章 烽煙起,驚鳳鸞第九十章 爲情郎,和罕瘋狂第二十八章 終將遺忘第二十三章 枕鴛衾寒第五十章 我就是皇后!第十一章 聖旨難抗第一百一十七章 自古英雄最多情第一百零九章 剛柔並濟護雛鷹第六十四章 決裂第五十八章 春心爭發第八十四章 平亂餘波第六十四章 決裂第九章 禍起御宮第六十四章 決裂第三十三章 惜瑤娘娘第一百零一章 狡婢毒手震御帳第三十七章 太妃詭計第七十四章 美麗蛇第七章 打虎上山第四十八章 搜身之辱第二十二章 卿從此路去,我向此路啼第六十九章 厭魅之術第十五章 深宮風雲第九十二章 覬皇位,逆臣謀反第九十一章 惜親情,皇后退讓第十一章 聖旨難抗第五十章 我就是皇后!第五十五章 荷包匿情第一章 燕燕于飛第五十九章 相思成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語成讖第二十四章 鳳竹別調第七十一章 害我皇后者,雖親必誅!第七十六章 防不勝防第八十五章 以命相償,我要她死!第七十二章 願爲今生意,化爲陽臺雲第二十章 聖恩奪心第四十八章 搜身之辱第七十六章 防不勝防第一百一十六章 丹心一片沉碧海第三十二章 龍池柳色第七十章 鳶兒蒙冤第五十二章 情緣落定第二十九章 情困深宮第四十五章 卷珠箔,露華章第五十三章 金風玉露第十八章 觸怒君威第一百零九章 剛柔並濟護雛鷹第一百一十章 虎口拔牙第三十七章 太妃詭計第三十二章 龍池柳色第九十六章 絕命刀,姐妹情斷第四章 淑怡心事第一百一十章 虎口拔牙第七十三章 鴆殺太妃第三十二章 龍池柳色第四十六章 遇宋使,求寶物第四十六章 遇宋使,求寶物第一百零三章 幸福母親第二十六章 後宮美女知多少第一百一十四章 太后出征第八十三章 痛失良將第四十三章 帝疾焚心第五章 誰誤春風?第六十四章 決裂第三十八章 虎帳秋風第九十八章 烽煙起,驚鳳鸞第九十三章 夜風疾,魅影橫窗第一百章 失子之痛恆如山第四十九章 痛定思痛第五十章 我就是皇后!第一百一十三章 閒來多少事,一笑付春風第五十一章 恩寵加身第六十二章 毀情花第六十二章 毀情花第九十一章 惜親情,皇后退讓第一百零四章 天崩第十九章 寶馬賄情第七十二章 願爲今生意,化爲陽臺雲第五十五章 荷包匿情第一百零五章 傷心不付有言時第六十八章 蠱毒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