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左右爲難

“該來的終究是來了。”秀保無奈嘆息道,對於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人說戰爭的勝利是明軍的功勞,而朝鮮人卻恬不知恥地說是他們自己的功績,而一些右翼分子則認爲當年若不是秀吉去世,完全可以保持對峙的局面,待到女真人崛起,明朝自顧不暇之時仍可有一線勝算。但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戰爭給中日韓三國留下了一段慘痛的回憶,至今仍是令人感到惋惜。

對明朝而言,征戰七年極大地消耗了本就虛弱的國力,遼東將士死傷慘重,使得壓制女真族的兵力大爲削弱,爲後來女真崛起創造了條件,甲申國變,使得中華文化遭到了極大地破壞和踐踏,以至於“東土百年稱韃靼,中原從此無華夏”。

對於朝鮮來說,這是一場徹底的衛國戰爭,由於兵備廢弛已久,剛一開戰便遭到了日軍摧枯拉朽似的攻擊,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三京淪陷,國王北逃,衆多城池淪爲焦土,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極大地破壞了朝鮮本就不發達的經濟,以至於在後來的“丁卯胡亂”以及“丙子胡亂”中根本無力招架後金的攻勢,不得不走上棄明臣清的道路;

www★Tтkǎ n★C○

作爲戰爭策劃者的秀吉,本是希望藉此機會擴充領地,以解決國內土地不足的矛盾,但結果卻是傷人不成反害己,不禁沒有佔到絲毫好處,反而極大地動搖了豐臣氏在國內的根基,自己親手爲豐臣家敲響了喪鐘。

秀吉見秀保癡癡地盯着榻榻米一句話不說,便輕輕咳嗽了一聲,石田三成也覺得秀保此舉不甚禮貌,於是伸手輕推了他一下,秀保這才緩過神,伏身向秀吉致歉:“臣方纔正在思索何人有能力擔此重任,不由出神,還請殿下恕罪。”

“那你有合適人選了?”秀吉話語中帶着些許期待,終究是明國的使者,倘若接洽使選擇不當,貽誤了和談的良機,那可真是後悔都來不及了。

秀保恭敬地詢問秀吉:“請問殿下,明國此次派遣的使節是何官稱?”秀吉能記住日本的官職就不錯了,哪還知道這些明國大臣的官職,見到秀吉面露難色,三成搶先回答道:“據攝津守通報,擔任這次使團正使的李宗城乃是明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擔任副使的楊方亨是京衛指揮使司指揮使。”

秀保略一沉思,一臉愁容地搖着頭,貌似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看到這個秀保這副表情,秀吉也有些揪心了,緊張地問道:“難不成這兩人的官職很高麼?”

“正是,”秀保道出了實情,“據臣所知,京衛指揮使司指揮使在明國已是正三品的高官了,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更是隻有重臣才能授予的正二品之職啊。”

“正二品!”秀吉和三成幾乎同時喊出聲來,不過驚訝過後倒是十分開心,“沒想到明國也是下了大功夫啦。”秀吉興奮地說道。

三成看出了秀保的憂慮,側身向秀吉說道:“殿下,若真如侍中殿下所言,我國也必須派遣正二位的大臣前去接洽啊。”

“那可就麻煩啦,”秀吉撓了撓頭,一臉糾結地說道,“如今正二位的的也就只有德川內府殿下了,可他對明國所知甚少,且不願遠遊,估計不大樂意擔此重任吧。”

“前田殿下不是從二位麼,應該勉強也可以應付明使吧。”秀保將自己心中的人選告知了秀吉。

但是秀吉卻很果斷地拒絕了,話語中透着幾絲憂傷:“利家殿下最近身體也是越發虛弱了,連領內的事也大多交由嫡子掌管,我怎還忍心派遣他到九州去呢。”

“臣有一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三成平靜地向秀吉示意。

秀吉想也沒想地說道:“既然是治部的主意,那自是沒錯的,說來給我和侍中殿下聽聽。”

“是,”三成微微低頭,繼續說道:“雖說按慣例大納言的官位不得超過正三位,但前田殿下已開先河,獲得了從二位,既然如此,何不效仿前田殿下,請天皇授予侍中殿下從二位呢,這樣一來,便能由侍中殿下擔任接洽使,臣相信殿下不會辜負太閣所託,一定能將明使順利地接至伏見。”

說完,三成還向秀保鞠躬示意,一副委以重託的模樣。先不論三成是否是有意刁難自己,單憑民族情感來說秀保是不願意和那些明朝的使者相見的,畢竟自己現在代表的是日本,卻要和自己的祖國討價還價,這是他不能接受的,況且他也知道這次和談的結果是什麼,如果真的接受了這項任務,那麼到時肯定會牽連到自己,與其爲了個正三位冒這麼大的風險,倒不如置身事外,留在伏見勸說秀吉罷兵,爲豐臣家積蓄些實力。

於是秀保決定無視三成的請求,向秀吉婉拒道:“不是臣不願爲殿下效忠,只是秀保閱歷尚淺,與明人亦無所交道,以這般年紀接洽明國重臣,若是明使以貌取人,即便是官階對等,恐怕也會讓其認爲殿下有意怠慢,派遣少年接洽有欠誠意,若是因此導致雙方不悅,恐怕將影響議和大計啊。”

秀吉本就不想讓秀保前去,畢竟他剛從東北迴來,妻子和剛出生女兒還未曾相見,若現在就讓他動身前往九州,未免過於殘酷了。

想到這裡,秀吉否決了三成的提議:“侍中剛從會津返京,還未曾見過剛出生的女兒,現在讓他去九州,我於心不忍,這樣吧,讓明使在博多先休息些日子,接洽使的事情以後再說。”

既然秀吉已經做出了決定,三成也不好說什麼,只好就此打住。由於秀保在東海道惹下了麻煩,爲堵住悠悠之口,秀吉本不打算對他出使會津的功績進行獎賞,但想到他這兩個月來的不辭辛勞以及爲轉封上杉家提供的建議,還有他剷除駿遠三豪族的“無心之舉”,思考再三,秀吉還是打算給秀保一些獎賞,只不過名頭得換一下。

“你還沒有見過女兒吧?”秀吉一臉慈祥地看着秀保。

“沒有,不過聽侍女們說長得不想臣,倒更像她母親。”秀保紅着臉害羞地回答道。

“女兒像媽媽是好事啊。”秀吉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如此的爽朗,讓秀保心頭暖洋洋的。

“小竹走了,我也算是這個孩子的爺爺了,”秀吉依舊樂呵呵的,彷彿真的把這個小公主當成了自己的孫女,“畢竟是你第一個孩子,我總得做些表示,這樣吧,我就把尾張的海東和海西郡作爲賀禮交給你吧,這是將來給小孫女做嫁妝的,到時候你可別獨吞啊。”

“多謝殿下賞賜,待過幾天天氣轉好,臣便帶公主前來拜見殿下。”秀保恭敬地回答道。

秀吉看着窗外的落日,這才發覺時候不早了,便讓秀保趕快起程趕回郡山,興許在晚飯前便能見到菊姬和公主了。

而在這時,櫻姬卻剛剛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本丸,她滿腦子都是剛纔與長盛會面的場景,痛苦,絕望,卻又無可奈何,攥着秀保成親時贈予她的髮簪,櫻姬的心在滴血,縱使心中有萬般的愧疚和自責,這一刻,她已不能回頭,只能在黑暗的泥沼中越陷越快,越陷越深……

第124章 最佳人選第76章 抵達博多第60章 御用商人第264章 走投無路第157章 五月之雨第224章 四面楚歌第217章 只要一千?第159章 信長,安能不死第124章 最佳人選第84章 出陣泗川第301章 貽誤戰機第200章 結城少將第16章 鬆倉狀第39章 終入武藏第239章 有眼無珠第300章 杵築突圍關於目前豐臣氏領地的幾點說明第243章 此伊勢非彼伊勢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33章 誰家江山第255章 替罪羊第124章 最佳人選第247章 趕盡殺絕第69章 正使潛逃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126章 大和八名臣第297章 九州風起第327章 箭在弦上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151章 誓書第176章 鬼藤堂第291章 血戰木幡山第155章 蠣崎惟宗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137章 四面狼煙第193章 東西縱橫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173章 勾心鬥角第83章 神秘人物第14章 再見駒姬第59章 海禁之殤表姐結婚停更兩天第11章 高吉的信念第153章 亂世之兆第269章 大友再興第197章 最後的利家後續戰略的幾點說明第289章 毛利出兵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275章 岐阜中納言第153章 亂世之兆第332章 戰略轉移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6章 不速之客第22章 北野大茶會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71章 戶隱忍者第190章 背叛第247章 趕盡殺絕第2章 智雲院第236章 寬宏大量的秀保第311章 炊煙裊裊小檜山第282章 招兵買馬第312章 戰神?梟雄!第153章 亂世之兆第3章 改易第303章 佈陣湯川第171章 戶隱忍者第94章 迴天乏力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243章 此伊勢非彼伊勢第179章 大田原氏第119章 毛遂自薦第56章 撅豎小人第27章 季持之請第127章 東路潰滅第27章 季持之請第312章 戰神?梟雄!第212章 夜闖郡山城第25章 左右逢源第116章 信州黃忠第279章 全面進攻第314章 開戰第329章 鳴金收兵第191章 聯弱勝強第251章 中村刑部第7章 京東第一關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305章 三路突擊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67章 棋逢對手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280 兩郡壓制第74章 密謀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101章 精銳盡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