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

資料六 日本戰國史

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時期,簡稱戰國,一般是指1467年的應仁之亂到安土桃山時代之間(也有把江戶時代初期列入的說法)約百年政局紛亂、羣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超過百年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江戶幕府,此後不久再次統一全國。

這裡也就着重介紹“戰國風雲兒”織田信長之後的事蹟:

霸王崛起,幕府滅亡

織田信長爲尾張國(今愛知縣北部)的大名。永祿3年(1560年),信長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率領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大名今川義元,是爲桶狹間之戰。信長在戰後迅速崛起,並選擇和鄰國三河的德川家康結盟,把擴張領土的目標放在大名齋藤龍興統治之美濃國上。初期,織田信長進攻美濃的進度相當遲緩,直到織田信長成功促成齋藤氏重臣美濃三人衆倒戈,局勢纔開始有了轉變。永祿10年(1567年)9月,信長在稻葉山城之戰中區勝,攻陷美濃的稻葉山城,將它改名爲岐阜城,並製作了天下布武朱印,展開統一日本之路。第二年,信長擁立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並在盟友淺井長政的幫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標。

永祿13年(1570年),將軍足利義昭因不滿織田信長無視幕府權威的態度,暗中與本願寺顯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淺井長政、三好三人衆以及朝倉義景等大名聯盟,形成所謂的“信長包圍網”,尋求聯合對抗並消滅織田信長。元龜2年(1571年),信長以比睿山延歷寺包庇與其敵對之淺井、朝倉兩大名,殺入山中將比睿山延暦寺焚燬,此舉引來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評,這是信長生前引來較大爭議的事件之一。元龜4年(1573年),武田信玄發動軍隊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據地遠江國、三河國,以圖進京,並在三方原之戰中擊敗德川、織田聯軍。次年5月,武田信玄於信濃國駒場病故,死前決定繼承人是其孫武田信勝,並由信勝之父武田勝賴擔任陣代(監護人)一職。

元龜4年(1573年),織田信長與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信長強攻幕府所在的二條御所,逮捕義昭,將其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並建立安土城。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日本戰國時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時代在此劃下句點,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安土桃山,二攻朝鮮

室町幕府滅亡後,信長繼續消滅了淺井、朝倉兩家,迫使伊勢國司北田具房將家督讓給信長之子北畠具豊。他還平定了三好、鬆永等南近畿勢力。不久之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爲織田政權的象徵。天正3年(1575年),武田勝賴率軍攻擊三河長筱城,與織田、德川聯軍在三河設樂原展開交戰。由於織田一方使用了鐵炮等新式武器,造成武田氏折損諸多重臣。長筱之戰使武田氏走向衰落,導致後者於1582年滅亡。

武田氏衰亡後,信長以近畿爲核心,向四周快速擴張。天正10年(1582年)6月2日,織田氏家臣明智光秀在信長旅途中住宿京都本能寺之夜突然叛變,信長和嫡長子織田信忠先後戰死。是爲本能寺之變。

事件發生時,信長的另一位重臣羽柴秀吉正在中國地方與毛利氏作戰。得知光秀叛變後,在5天之內急行軍約200公里(史稱中國大返還),聯合織田氏其他重臣擊敗明智光秀,是爲山崎之戰,亦稱天王山之戰。在決定織田氏繼承人的清洲會議上,秀吉支持信忠之子織田秀信繼位。日後,秀吉逐步擊敗反對他的其他織田舊臣。最終,織田信長建立的基業,基本上被羽柴秀吉完全繼承。

天正12年(1584年),織田信雄和德川家康聯合對抗羽柴秀吉,小牧、長久手之戰爆發。家康取得勝利,但是秀吉通過一系列外交策略,籠絡了家康。秀吉還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築居城——大阪城。天正13年(1585年)擔任關白一職,次年獲賜豐臣之姓,並就任太政大臣,奠定豐臣政權。通過紀州、四國和九州征伐,長宗我部氏、島津氏歸降。天正18年(1590年)在小田原之戰中消滅了後北條氏,並使東北大名降服,完成統一日本的壯舉。第二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政治上通過太閣檢地、兵農分離、惣無事令等政策,爲之後江戶幕府的發展做了一定的鋪墊。

天正20年(1592年),太閣秀吉爲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決定出兵攻打明朝。秀吉向朝鮮提出“假道入明”的請求,卻遭到朝鮮國王拒絕。於是,秀吉決定先併吞朝鮮,再併吞明朝。同年4月,秀吉派遣16萬軍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只花一個月便攻陷朝鮮首都京城(今韓國首爾)、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李昖爲了擊退日軍,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明朝很快便派出軍隊趕赴朝鮮救援。這段期間內,朝鮮各地出現義軍抗戰,其中郭再祐、高敬命的抗戰大大激發了朝鮮軍隊之士氣。天正21年(1593年)1月,明朝、朝鮮聯軍以提督李如鬆爲首擊退日軍將領小西行長,收復平壤,雖在碧蹄館之戰因寡不敵衆被日本將領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擊退,但後來日軍因爲宇喜多秀家爲首轉攻幸州山城時遭遇朝鮮將領權慄的抵抗,損失十分慘重。另一方面,李如鬆改變策略,焚燒日軍糧庫,日軍被迫退至釜山。除此之外,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亦率領朝鮮水軍擊退日本水軍,日軍在海陸受挫的情況下被迫和明朝議和。文祿4年(1595年),文祿之役在兩方議和下結束。

慶長2年(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鮮,慶長之役開始。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鮮,首以明末名將麻貴,與日軍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戰。朝鮮水軍在開戰初期被日軍擊潰,迫使朝鮮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軍。李舜臣在鳴樑海戰中擊敗日軍主帥來島通總,使局勢開始扭轉。在兩軍對峙之際,慶長3年(1598年])7月,太閣秀吉在京都伏見城病逝。日軍在五大老的決議下開始撤退。同年11月,明朝、鮮聯軍又於露樑海戰截擊大敗日軍,雖然李舜臣在與島津義弘交戰中中彈而亡,日軍因爲遭受重大損失,最終撤退回國,慶長之役結束。文祿?慶長之役中,豐臣氏及參與戰鬥的大名消耗了極大的財力,而德川家康由於留守日本本土,並未參戰,因此實力得以保存,爲之後取代豐臣氏奠定了基礎。

關原合戰,元和偃武

慶長3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其幼子豐臣秀賴繼任家督,全日本頓時陷入混亂。自朝鮮半島撤兵回國的豐臣氏諸將由於各自利益的問題,對以石田三成爲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滿,甚至試圖起兵暗殺。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私結諸侯,任意分封領地,激起其餘四位大老的不滿。慶長4年(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影響力的前田利家病逝,豐臣家臣與德川家康關係迅速惡化。慶長4年(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後兩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景勝家老直江兼續的訴狀《直江狀》,起兵征討上杉景勝,是爲會津征伐。

豐臣家重臣、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認爲德川家康違反私戰禁令,召集各地大名於大阪城發表《內府違反條文》,隨即起兵討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則將上杉戰事交給次子結城秀康,自己則率領大軍與支持他的豐臣武將回師應對石田三成。慶長5年(1600年),兩軍主力最後在近江一帶進行了決定日後天下形勢的關原之戰。

開戰之初,以石田三成爲實質領導(名義上的統帥則爲毛利輝元)的西軍攻勢凌厲,打得以德川家康爲領導的東軍喘不過氣來。可是到了大約中午時分,家康下令以火槍隊向其事前已收買、但是在戰場上按兵不動的的西軍大將小早川秀秋射擊,迫使他與吉川廣家等西軍大將陣前倒戈,直逼西軍主陣。至此戰況急轉直下,西軍從稍佔優勢轉爲完全潰敗。在日落之前,這場大戰便以東軍大勝告終。幾天後,石田三成被捕,他與小西行長以及安國寺惠瓊三人作爲首要戰犯被處決,德川家康實質上取代了豐臣氏的政權。

慶長8年(1603年),德川家康接立天海和本多正信的意見僞造族譜,欺騙天皇賜德川家康徵夷大將軍一職,江戶幕府正式成立,確立地位是高於關白豐臣秀賴,但隨着豐臣秀賴年紀漸長,豐臣氏對德川家康的不滿之聲也越來越大。豐臣氏財力漸豐,大有重振旗鼓之勢,而且身爲五大老的德川家康毅然不顧兩家密切的聯姻關係,決心斬草除根。慶長19年(1614年),德川家康以豐臣家重建的《方廣寺梵鍾銘文》中出現的文句(“國家安康,君臣豐樂”)爲藉口,指責豐臣家有詛咒自己的意思(銘文上家康二字被拆開,家康認定豐臣氏詛咒自己人頭落地),脅迫秀賴退出大阪城、交出其母澱殿並將她作爲人質送到到江戶城。對此要求,豐臣家斷然拒絕,並積極召集浪人與流亡大名約11萬人,同時亦儲備糧食準備長期與德川對抗。

德川方亦發出動員令,輕易地召集了二十多萬大軍對大阪城進行包圍。可是由於豐臣方的積極抵抗,特別是名將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等人的指揮,再加上大阪城城防堅固,德川方進展緩慢。後來,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轟擊大阪城的天守閣,

以威懾居住其中的豐臣氏。之後,德川家康又假意求和,以大阪城填填埋外護城河作爲和談條件。可是在和談進行的過程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動數萬人在一夜之間不但把外護城河填平,就連二城、三城甚至內護城河也悉數破壞。大阪冬之陣在大阪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的情況下結束。次年5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動軍隊討伐大阪城,這次史稱大阪夏之陣的戰役最終攻陷大阪城,秀賴母子自殺,與妻子德川氏(秀忠女,家康孫女)所生幼子國鬆亦遭斬。通過大阪冬、夏之陣,德川家康完全消滅了豐臣氏勢力,結束了自應仁之亂以來混亂的戰國局面。

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297章 九州風起第214章 母親大人,天好黑第10章 花之慶次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174章 舊事重提第237章 武家傳奏第200章 結城少將第270章 改建輪島湊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31章 東上之路第267章 北信濃加封第224章 四面楚歌第172章 興師問罪第150章 伏見託孤第202章 宮闈秘聞第180章 全盤否定第197章 最後的利家謝謝你們給我的感動第300章 杵築突圍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101章 精銳盡喪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328章 那人便是吉川廣家第176章 筒井內附第193章 東西縱橫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第218章 天羅地網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57章 豐臣公主第299章 進退兩難第296章 鏖戰下野第44章 會津處分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256章 一觸即發第7章 京東第一關第258章 宇喜多騷動第294章 城破第61章 風魔復興資料十蒲生氏家臣團第59章 海禁之殤第53章 東國大轉封(上)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200章 結城少將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230章 開城受降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84章 出陣泗川第81章 日本國王第125章 安城之局第275章 岐阜中納言資料一日本戰國令制國基本情況第88章 討價還價第97章 海戰在即第334章 捨命突圍第131章 一騎討第264章 走投無路第183章 駿河總代官第106章 蝴蝶效應第305章 三路突擊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286章 軍抵結城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291章 血戰木幡山第8章 長吉危機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55章 左右爲難第203章 利長起事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231章 另立家督資料七日本戰國術語轉第317章 墊腳石第178章 王土奉還第318章 平地驚雷第156章 未雨綢繆第247章 趕盡殺絕第99章 同仇敵愾第16章 鬆倉狀第276 同盟達成資料五豐臣秀長簡介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160章 天之將傾第145章 不伐之國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34章 奇襲島田城第26章 暗助秀元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187章 晴勝的叔叔第82章 大明的氣概第326章 湯原新敗第194章 強國之基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第153章 亂世之兆第90章 大軍開拔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239章 有眼無珠第158章 本能寺之網第143章 秀保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