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墊腳石

湯川北岸,退無可退的上杉景勝沿江佈陣,軍士們急忙用印有上杉氏家紋“竹に雀”的陣帷,圍出了一塊地方作爲上杉景勝的本陣麼,在本陣周圍,上杉謙信時代的亂龍旗和毘沙門天旗在風中烈烈飄揚,本陣之中,上杉景勝坐南朝北,正襟危坐於本陣的最裡端,在他身後,是“謙信三寶”之一的荒神張懸兜,這件上杉謙信生前心愛之物,此時正用一雙空洞洞的眼眶打量着本陣內的每一位上杉家大將。

戰至此時,上杉家能叫得出名的大將已經是屈指可數,上杉謙信時代的二十五將,除去戰前病死的十二位,水原親憲、安田能元、志馱義秀、大國實賴、長尾景秋等七人皆戰死於若鬆,本莊繁長身在福島未能參戰,只剩下新津勝資、千阪景親、巖井信能、吉江定仲、加地春綱這五位不甚出名的大將,真可謂是人才凋零、今非昔比。

不僅如此,上杉一門中最被上杉景勝倚賴的山浦景國,也在城南之戰中死於大谷吉繼之手,這位自川中島合戰前便效忠上杉氏的重臣,在對抗武田氏、手取川、御館之亂、等關係到上杉家興亡的戰事中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的戰死,更多地是從精神層面上壓垮了上杉景勝,使得他此後的的若鬆防禦戰由積極出擊轉爲消極防守,間接導致了若鬆城的淪陷。

老將的隕落讓上杉景勝心灰意冷,年輕武將的戰死更是對上杉軍指揮層的一個致命打擊。上杉二十五將雖然近半病死,但是他們的子嗣中仍有不少能征善戰之輩,比如色部長實之子色部光長、甘糟景持之子甘糟景繼、齋藤朝信之子齋藤景信、竹俁慶綱之子竹俁勝綱,都在父輩死後成爲指揮一軍的大將,逐漸替代年老地武將進入上杉軍的管理層。這些年輕武將在此前的最上攻略中表現出色,因爲被上杉景勝寄予厚望。然而。在實力完全在自己之上的豐臣聯軍的進攻下,這些後起之秀終究無力迴天,沒能扭轉上杉氏戰敗的最終命運。齋藤景信戰死於西之丸。竹俁勝綱戰死於本丸,甘糟景繼兵敗被俘。色部光長爲掩護上杉景勝突圍戰死於本丸東門,這些上杉氏的新星並未像其父輩一樣經歷百千征戰流傳後世,而是一戰成名,一戰隕落,如同天上的流星,閃耀片刻後便消失於歷史的夜空中,再也勾不起人們的回憶。

揚北衆。曾長期割據於阿賀野川(揚河)北岸,因此又稱爲阿賀北衆。其中大名鼎鼎的“揚北十四家”更是上杉氏麾下最爲重要的一股國人勢力,二十五將中就有七位出自揚北,足以見得這些豪族在上杉家的地位。出身國人豪族。自然是對故土戀戀不捨,多年來揚北衆一直爲了迴歸越後而不懈努力,武奧同盟能夠達成,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股勢力的支持。

然而,經過若鬆一戰。這股左右上杉氏的好戰派土崩瓦解,色部、鮎川、中條、黑川、竹俁、安田、水原等最強七家的當主皆戰死,僅剩下身處外地的本莊繁長以及能力較弱的加地春綱保存戰力,揚北衆已經是名存實亡。

失去了揚北衆的支持,上杉軍內部主和的聲音瞬間佔據上風。身爲揚北衆的加地春綱在一連打擊之下,改變了初衷,轉而以主和派的身份勸諫上杉景勝,希望他能立即投降,爲上杉氏保留些機會。

加地春綱此前鎮守本丸,實力並未受損,六千上杉軍中有兩千五百人歸他統領,可是說是目前家中最強大的一股勢力。在他的影響下,上杉景勝的信念再次動搖,可是繼承了揚北衆直江氏的直江兼續,卻對生父樋口兼豐傷重不治耿耿於懷,堅決反對投降,他覺得只有打贏這仗賺取足夠的籌碼,豐臣方纔會足夠重視上杉氏,進而和上杉景勝議和,若是在現在這種窘境下舔着臉求和,只會讓秀保和各大名瞧不起,根本不能爲上杉家日後的安泰爭取足夠的保證。直江兼續希望上杉景勝堅守最後的義理和尊嚴,不能讓上杉氏的榮耀遭受侮辱。

聽到這話,加地春綱等人覺得直江兼續是在反諷自己,頓時上了火氣,破口呵斥道:“山城守難道是說吾等乃苟且偷生之徒?以本家現在的能力,即便背水一戰又有多少機會取勝?還說什麼議和,老夫還是奉勸你看清局勢,都到這份上了,切莫妄自尊大,一切以保存上杉氏爲重!”

“妄自尊大?!”直江兼續嗤之一笑,“兼續爲本家付出的辛勞諸位都看在眼裡,何來妄自尊大一說,倒是安藝守你,此前一直是主戰派,如今怎麼主張議和了?反覆無常,擁兵自重,照我看,你纔是最符合‘妄自尊大’的吧!”

上杉謙信時代的七手組大將,除去身在外地本莊繁長,就只剩下加地春綱一人尚存於世,他手握上杉家近半兵力,是此戰成敗與否的關鍵,直江兼續在這個關鍵時刻與他針鋒相對,着實讓上杉景勝捏了一把冷汗。

“都給我住口!”戰前的軍議竟變成毫無意義的相互詆譭和咒罵,一直保持沉默的上杉景勝終於耐不住吼出聲來。雖然爭吵雙方是家中最具實力的權臣,可上杉景勝畢竟是上杉氏的當主,他的憤怒還是讓兩派人馬安靜下來。

“如今議和與否可不是本家一方可以決定的。”上杉景勝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做出這個決定至少要有田中吉政的參與,否認將是陷田中家於不顧,絕非仁義之士所爲。

按照上杉景勝的指示,直江兼續派人傳田中吉政前來商討。直江兼續覺得,當初田中吉政反戈一擊便已經表明了決心,此刻即便商討也不會有什麼變化,背棄了豐臣氏的田中吉政一定會孤注一擲,與上杉家並肩作戰。

事實也是如此,田中吉政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加地春綱的提議,堅決要和上杉景勝同舟共濟,堅守義理,拼盡全力擊敗豐臣聯軍,以證明田中軍的勇猛。

田中吉政的表率作用給了上杉景勝很大鼓舞,直江兼續在得到田中的支持後腰杆頓時硬了起來,最終,加地春綱不甘心地接受直江的提議,決定集中兵力與豐臣軍展開決戰。

準備投降的田中吉政此時爲了會反對議和?其實這只是田中吉政的一招毒計,他明白,若是上杉軍就此投降,自己作爲倒戈的一方,定會受到嚴懲;可若是在戰場上再次倒戈,幸運地擊殺上杉景勝,結果就會大大不同,憑藉此功完全可以獲得秀保的赦免從而保留家名和地位。這也就是爲什麼田中吉政篡奪上杉景勝出兵的原因,他不出兵,田中便沒有翻身的機會,這一刻,上杉氏竟成爲田中吉政的墊腳石,如此可悲而又諷刺,不知“戰神”在天之靈做何感想?

第113章 雙喜臨門第45章 若鬆結義第305章 三路突擊資料十蒲生氏家臣團第78章 高虎加封第63章 撥雲見月第293章 冰釋前嫌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28章 新年評定第45章 若鬆結義第268章 獅子大開口第143章 秀保高升第246章 禍起大田原第301章 貽誤戰機第68章 西國之行第35章 大清洗第127章 東路潰滅第191章 聯弱勝強第36章 中村的靠山第310章 德川來襲第233章 能留下來麼第253 家康到訪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8章 長吉危機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169章 筒井驚變第190章 背叛第104章 衆叛親離第287章 伊達退兵第312章 戰神?梟雄!第43章 家康的寶物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326章 湯原新敗第212章 夜闖郡山城第38章 上野介的承諾第301章 貽誤戰機第198章 獅子與獵犬第61章 風魔復興第253 家康到訪第286章 軍抵結城第207 全城戒備第56章 撅豎小人第131章 一騎討第14章 再見駒姬第326章 湯原新敗第291章 血戰木幡山第63章 撥雲見月第174章 舊事重提第332章 戰略轉移第127章 東路潰滅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276 同盟達成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41章 紅顏禍水第239章 有眼無珠資料七日本戰國術語轉第292章 臨陣換將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81章 日本國王第146章 臨屯都司第45章 若鬆結義第298章 兵臨杵築第211章 趁火打劫第136章 戰前軍議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113章 雙喜臨門第112章 明君暗主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79章 特使遇刺第302章 家康起兵第33章 誰家江山第317章 墊腳石第64章 絕地反擊第283章 老將請纓第231章 另立家督第185章 大田原泰清第305章 三路突擊第212章 夜闖郡山城第192章 興國寺信風第236章 寬宏大量的秀保第226章 不堪一擊第43章 家康的寶物第227章 喋血橋頭第319章 軍神再臨第35章 大清洗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6章 不速之客第279章 全面進攻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86章 獨領一軍第36章 中村的靠山第186章 敵情第151章 誓書第264章 走投無路第214章 母親大人,天好黑第292章 臨陣換將第145章 不伐之國第111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