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風雨飄搖宇喜多

“您這是什麼意思?”長束正家沒明白這兩者間的區別,好奇地問道。

“衆所周知,天正十年備前和泉守病逝時,曾懇求太閣好生撫養備前殿,念及他的功勞,太閣將備前殿收爲養子,南征北戰皆是留在身邊,想比其他的幾位養子,真可謂是寵愛有加,不過也正是這種信任,招致了宇喜多家臣的對立。”

“利兵衛,你覺得你的家臣忠心麼?”石田三成笑道。

長束正家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他們隨我出生入死這麼多年,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那你覺得他們是對你的忠誠多一些,還是對長束家的忠誠多一些呢?”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麼?”長束正家感覺一頭霧水,“對我忠誠不就是對本家忠誠麼?”

石田三成笑着搖了搖頭:“你要知道,這兩者聽上去無異,可實際上差別大了,說句冒犯的話,你百年之後,長束家可能就會因爲這種差別四分五裂、引發動亂啊。”

“真有這麼嚴重?”長束正家難以置信地反問道。

“沒錯,就有這麼嚴重,宇喜多家的現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石田三成繼續說道:“出仕太閣以來,三成見證了不盡其數的大名豪族遭到減封和改易,從中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武士當道的數百年來,但凡是有多作爲的大名,必然有一個強大的家臣團,而這個家臣團中有兩種人是必不可少的。”

“哪兩種人?”增田長盛也有些好奇。

“第一種,是自先代開始,便追隨主家南征北戰的家臣,也就是常說的‘譜代’,這些家臣少則二世,多則十數世,皆是在家中擔任重要角色。不論當主如何更迭,他的的忠誠卻始終如一,這一類人是成就霸業的根基;”

“第二種,便是被稱爲‘外樣’的外國能士,他們本來只是浪人,甚至是敵對大名的家臣,由於懷才不遇,又或者受到猜忌,只能背井離鄉四處遊蕩,這時候。一些慧眼識才的大名就會趁機將其攬入麾下。由於見多識廣,足智多謀,這些外樣能可以爲主家稱霸提供一些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建議。有了這些人的加入,那些剛剛鞏固家業、試圖光復家門的大名纔會真正走出一隅,在天下的舞臺上幹出一番事業對於這種人來說,他們效忠的是對他們有知遇之恩的主公,然而對主家,他們卻並沒有太深的感情,而這就是兩種家臣的區別所在。”

“譜代效忠的是主家。而非主公一人,做任何事都會從主家的興亡考慮,而主公只是主家的代表罷了;對於外樣,他們恰恰相反。效忠的是主公,而主公所在的家族,只是附帶品,他們沒理由也不願意在一羣對自己沒有任何恩遇的人身上下功夫。”

“就拿龍造寺家來說吧。人稱‘肥前之熊’的龍造寺隆信在耳川之戰擊敗大友氏後,浪人和別家家臣紛至沓來、絡繹不絕,而隆信也是求賢若渴。給予這些外樣很好的待遇,爲了報答知遇之恩,他們積極爲隆信出謀劃策,鞍前馬後。耳川之戰十年後,龍造寺家將勢力延伸至肥前、肥後、筑前、筑後、豐前五國以及對馬、壹岐二島,成爲名副其實的‘五州太守’。”

“所謂盛極必衰,此後的沖田畷之戰,六萬龍造寺軍被六千島津、有馬聯軍擊潰,隆信也死於亂軍之中,經此大難,那些本就被譜代排擠的外樣家臣頓覺沒有留下來的理由,紛紛逃離了肥前;而以鍋島直茂爲首的譜代,則仍然是效忠本家,擁立隆信的嫡子繼承家業,繼續和島津家戰鬥,一直到太閣的九州征伐,總算是保住了家業。”

“說了這麼多,你們也該明白了,譜代和外樣的區別就在於效忠的對象,前者效忠的是一族而非一人,後者效忠的是一人而非一族,這也

召喚英雄聯盟

就是爲什麼強力大名死後,家中經常爆發騷動,究其原因便是譜代與外樣的矛盾得不到調和,兩方關係的激化註定會導致名門的衰落甚至是滅絕。”

“您說的有理,正家實在是受益匪淺。”長束正家躬身向石田三成表示敬意:“縱觀這百餘年的爭鬥,很少會有一門兩英主的,基本上都是虎父犬子,父輩招賢納士建立的家臣團,由於兒子的駕馭不善,最終分崩離析,致使家道中落,國力不再。稱霸近畿的細川、山名是這樣,平定西國的大內、尼子也是這樣,更別說天下布武的信長公了,一想到織田家敗落得如此迅速,我就忍不住嘆息啊。”

“若是說起信長公,那日向守和太閣都算是外樣吧?”增田長盛突然插話道。

“你說的沒錯,”石田三成報之一笑:“正因爲是外樣,信長公死後太閣才決定建立自己的霸業,而不是和譜代一樣維持織田家的穩定,儘管這是對太閣的不敬,可事實卻是如此,外樣的本質註定了這一切。”

“可是這和中村刑部擔任筆頭有何關係?”長束正家想起了最初的疑問。

“知道‘宇喜多三老’麼?”石田三成問道。

長束正家點了點頭:“就是岡利勝、戶川秀安以及長船貞親吧,他們可是宇喜多家最爲重要的譜代啊,只可惜全都去世了。”

“那長船紀伊守便是長船貞親的兒子,他的前一任筆頭則是戶川秀安的兒子戶川達安,看上去是譜代的輪流執政,可實際上兩家早已是勢成水火了。原因無二,戶川達安代表的是傳統譜代的利益,而紀伊守代表的則是備前殿的利益。”

“兩者有何不同?”

“備前殿常年生活在大阪,對領內沒有很深的感情,一心想着的都是豐臣家的利益,而戶川達安呢,滿腦子都是如何維護宇喜多家的利益,這一衝突最終造成了戶川的下野,而對備前殿惟命是從的紀伊守由此上臺執政。”

“卑職還是覺得兩者的衝突沒有那麼嚴重。”長束正家質疑道。

“那我就說件事你聽聽吧。”石田三成回憶起了征戰朝鮮時的一些事:“當時宇喜多家經常要出動一萬人以上的軍役,另外還要負擔其他一大筆軍費。在此之前,備前殿又對岡山城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增築,發展城下町,這項浩大的工程歷時七年方纔完成,這讓宇喜多家的財政雪上加霜。此外,備前殿本人生活奢侈,在大阪期間花費巨大,這筆不菲的花銷也需要家中支撐。

不僅如此,豪姬是太閣的養女,被太閣和北政所撫養長大,深受寵愛,花錢無數。嫁到宇喜多家她仍舊是揮金如土,大手大腳。我聽戶川達安抱怨過,豪姬的揮霍差點讓備前殿破產,阿鬆夫人非常擔心女兒會因此被休掉,在她回前田家探親時還不忘對其勸阻。聽到這,你們應該知道紀伊守爲何要舉薦中村刑部擔任筆頭家老了吧?”

“刑部是前田家的家臣,自然不會爲難豪姬夫人,想必他和紀伊守一樣,都是對備前殿惟命是從角色。”長束正家回答道。

石田三成點了點頭:“正是由於厭煩了譜代的抱怨,備前殿才強令戶川達安下野,由紀伊守擔綱國政,如此一來,他是不用擔心有人抱怨財政吃緊了,可紀伊守以及中村刑部的諂媚卻極大地損害了譜代的利益,兩派前幾年便有衝突發生,如今太閣殯天,宇喜多家的暴風雨也快來了吧。”

“你是想借此機會拉攏中村刑部?”長束正家似乎想到了什麼。

“準確地說是備前殿,”石田三成糾正道,“殿下喜歡刑部,我們就支持刑部,他不喜歡戶川這幫老臣,我們就找藉口打壓他們,只要把譜代搞垮,刑部便能一家獨大,到那時,何愁備前殿不向我們屈服?”,

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230章 開城受降第215章 使者抵櫻資料八日本名刀資料一覽轉第95章 三門失守第64章 絕地反擊第113章 雙喜臨門第268章 獅子大開口第85章 百年黨爭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265章 迴歸越後第31章 東上之路第79章 特使遇刺第128章 重重包圍第33章 誰家江山第211章 趁火打劫第95章 三門失守第178章 王土奉還第78章 高虎加封第44章 會津處分第99章 同仇敵愾第101章 精銳盡喪第63章 撥雲見月第8章 長吉危機第138章 俊矩之策第101章 精銳盡喪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197章 最後的利家第217章 只要一千?第189章 兩家決裂第36章 中村的靠山第300章 杵築突圍第91章 黃石山城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276 同盟達成第88章 討價還價第166章 滾雪球的三成第36章 中村的靠山關於目前豐臣氏領地的幾點說明第168章 豐臣五色備第57章 豐臣公主第223章 狹路相逢第301章 貽誤戰機第323章 京極被俘第207 全城戒備第304章 景勝拒降第207 全城戒備第165章 軟柿子第86章 獨領一軍第5章 安土築城第111章 塵埃落定第58章 中國船長第299章 進退兩難第60章 御用商人第309章 勝利前夜第279章 全面進攻第21章 絕命書第178章 王土奉還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53章 東國大轉封(上)第138章 俊矩之策第303章 佈陣湯川第182章 一石三鳥第46章 賴鄉的情義第130章 背水一戰第230章 開城受降第300章 杵築突圍第314章 開戰第12章 父子換一國第153章 亂世之兆第124章 最佳人選第77章 伏見地震第129章 忠義又兵衛第13章 太閣的苦心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93章 一夜填城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211章 趁火打劫第234章 內府抵達第51章 “預訂”莊內第312章 戰神?梟雄!第216章 大野的命門第141章 彈盡糧絕第333章 全軍阻擊第227章 喋血橋頭第87章 推心置腹第67章 棋逢對手第270章 改建輪島湊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114章 勾心鬥角第251章 中村刑部第308章 諸將的膽怯第304章 景勝拒降第17章 最後的考驗資料八日本名刀資料一覽轉第182章 一石三鳥第293章 冰釋前嫌第43章 家康的寶物第202章 宮闈秘聞第220章 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