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蠣崎惟宗

八月初六,是秀保專門請陰陽家土御門久修占卜過的好日子,就在這天,大和豐臣家包括家臣侍從在內共計三百餘人舉家遷往位於琵琶湖畔、安土城舊址上的御東山城,也就是從這一天起,秀保離開了自秀長時代便作爲居城的郡山城,而將御東山上那座宏偉程度在近畿數一數二的城池作爲新的政權中心。

雖然主要的職能都會被御東山所取代,可鑑於新城附近複雜的環境(御東山-長吉關以西是京極高次的封地,以南和以東則是增田長盛的封地,往北不到一天的功夫便是石田三成的佐和山城,實際上,這座城池就是一塊飛地,與大和本領完全不相連),秀保仍決定讓一部分家臣呆在郡山,其中更以青木一矩作爲“郡山留守”統一管理。

輔一抵達御東山,便有不少大名登門拜賀,諸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池田輝政這樣的尾張派大名自不必說,就連伊達政宗、大友義統這樣的中間派也都派人前來祝賀,不過最讓秀保沒想到的是,五大老和五奉行竟然一同前來道賀,這也讓現場的賓客大爲譁然。

“全天下最有權的十個人都來了,這般待遇也只有右府才能享受吧。”最上義光故意在伊達政宗耳邊說道,作爲秀保的岳父(駒姬的父親),見到自己的女婿如此權勢熏天,除了羨慕,更多地還是慶幸和滿足吧。

“我可不這麼認爲,”伊達政宗嗆了義光一句:“這十有八九是太閣的意思,只是給右府樹立威信罷了,論能力,他連內府殿下的十分之一都不一定有呢。”

“十分之一?你可別小瞧人,以後有你吃虧的時候。”義光冷哼一聲,甩着袖子和其他大名寒暄去了。

“吃虧?哼,我伊達政宗生下來就不知道什麼是吃虧,老狐狸別搭錯了船,到時候沉了可沒人救你。”望着義光得意忘形的樣子,政宗氣不打一處來,雖說是自己的舅舅,可這隻“羽州之狐”卻沒少坑自己的獨眼龍外甥,兩家不過是面和心不合,逢場作戲罷了。

除了這些大名鼎鼎的大大名,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大名也來到了御東山,不失時機地向秀保獻殷勤,其中就包括和蝦夷打交道的蠣崎慶廣,以及依賴朝鮮貿易的對馬宗義智。

蠣崎慶廣來意很明確,一是向秀保獻上熊皮、鹿茸等方物以換取信任,二是希望他在秀吉面前替自己美言幾句,以獲得能夠獨攬與蝦夷人貿易權的“黑印狀”。

對於這點小恩小惠,秀保並不在乎,但考慮到蠣崎慶廣是唯一一個坐鎮北海道的大名,秀保還是決定敷衍一下,讓高虎代自己收下了禮物,至於蠣崎家夢寐以求的“黑印狀”,他並沒有做出擔保,只是說“盡力而爲,一切由太閣定奪”罷了。

剛哄走了賣熊皮的,秀保又要應對炒人蔘期貨的,作爲對馬宗家的中興之主,爲了進一步擴大在對朝貿易中的權益,宗義智在文祿之役中甘心情願充當先鋒,率領本家五千人一路北上,殺到平壤方纔停止,要知道當時他的知行只有一萬石,而擁有北肥後二十萬石高的小西行長,派遣的兵力也不過七千人。正因爲這番成績和努力,秀吉特許宗家壟斷了對朝貿易(即“朝鮮貿易獨許”)。

然而,因爲慶長之役的爆發,秀吉的允諾化爲了泡影,日朝貿易剛剛開禁便又再次斷絕,從此,對馬宗家的國力便一蹶不振了。

就在一個月前,《曾坪和約》的簽訂,讓宗義智有了煥發第二春的希望,可“朝鮮貿易獨許”的念頭使得他決定避開秀保,單獨與明朝談判,但事實卻狠狠地給了他一巴掌,根據與秀保簽署的《曾坪密約》,邢玠非但沒有會見宗家的通信使柳川智永,反而強行將他們趕回了對馬島,如此蠻橫的態度是宗義智萬萬沒想到的。

“有錢都不賺,明國人瘋了嗎?”宗義智不禁犯起了嘀咕:“既然走正路不行,那我們就只能暗地裡交易了。”

“臣覺得行不通啊。”柳川智永提醒道,“從收買的明軍士兵口中得知,但凡是入朝的商船,都須攜帶一種名叫‘藍印狀’的信物,沒有它,別說是貿易,就是在朝鮮外海轉悠,都會被明國水師截獲扣押啊。”

“什麼‘藍印狀’,可知道是誰頒發的?”宗義智問道。

柳川智永立即低下頭,小聲道:“據臣所知,貌似是右府殿下頒發的印有藍色‘五七桐’的貿易文書…”

“右府?這怎麼可能,難道他和明國達成了某種默契,只允許自家的船隻進行貿易麼?”宗義智大驚失色,“若真是這樣,那我們宗家豈不是要坐以待斃?”對馬島土地貧瘠,就是依靠對朝貿易才得以存續至今,更有傳聞,歷代宗家當主都接受朝鮮國王賜予的官職,成爲日朝關係中的一朵奇葩,這也足以體現朝鮮對宗家的重要性,正如宗義智所言,一旦失去了對朝貿易,宗家的經濟就會崩潰,到那時,別說是組織起五千人的強大軍勢,就連基本的生計恐怕都難以維持了。

見宗義智如此焦頭爛額,柳川智永立即建議道:“反正本家有太閣欽許的‘對朝貿易獨許’,只要和右府說明,他不會不給面子吧?”

“你瘋了麼,一萬石大名的面子值幾個錢?”宗義智起身驚呼道,“右府既然和明國私下有約,又怎會允許我等從中牟利?現如今人家如日中天,咱若是拿太閣壓他,豈不是自討苦吃?你認爲太閣會爲了我等而處罰即將成爲秀賴殿下後見的右府麼?”

“主公英明,是臣急功近利了,依您之見應該如何是好?總不能就這麼看着本家衰落吧。” 柳川智永趕忙伏下身叩頭謝罪。

宗義智在房中來回踱步,過了好一會方纔喃喃說道:“硬的不行,就只能來軟的了,這事還是隻能對右府好言相勸,懇請他給本家一條生路了。”

於是乎,宗義智親自率家臣三十餘名,禮物十餘箱(事後發現基本上是“東北三寶”),跋山涉水來到御東山,無論如何都要見上秀保一面。

在這個時代,對馬島的重要性是蝦夷遠不能比的,受到的待遇自然也是有所差別,秀保特地在招待十萬石以上大名的“鶴之間”接見宗義智。

在對宗家的來意明瞭之後,秀保雅然一笑,和藹地說道:“我當是什麼請求呢,這完全沒問題,不僅如此,我還會允許你的商船隨本家的船隊前往寧波參與對明貿易,不過,我也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不知對馬守是否應允。”

“右府請講,只要卑職辦得到,就決不推辭。”宗義智鄭重地點了點頭。

“其實很簡單,”秀保玩弄着摺扇,不甚在意地說道:“就是將淺茅灣以東的泊島等四座島嶼借我用一用。”

(惟宗是對馬宗家的本姓,爲了押韻對稱,就用它代指宗家了。)

第112章 明君暗主第134章 金錢鼠尾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85章 百年黨爭第94章 迴天乏力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49章 噩夢大綱慶長五年四五月及戰後處置第325章 兵抵方丈原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122章 帝王之相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67章 棋逢對手第325章 兵抵方丈原第24章 初會尾張派第45章 若鬆結義第309章 勝利前夜第18章 秀次之悟第255章 替罪羊第2章 智雲院第21章 絕命書第208章 護旗馬廻,千成瓢簞第148章 亡國條約第320章 川北集結第276 同盟達成第77章 伏見地震第240章 立賢不立嫡第105章 東岬西岬第42章 珍惜眼前人第8章 長吉危機第327章 箭在弦上第319章 軍神再臨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16章 鬆倉狀第149章 大打出手第308章 諸將的膽怯第116章 信州黃忠關於目前豐臣氏領地的幾點說明第26章 暗助秀元第75章 收買人心第323章 京極被俘第91章 黃石山城第312章 戰神?梟雄!第210章 茶茶,你沒事吧第190章 背叛第232章 叫我茶茶便好第36章 中村的靠山表姐結婚停更兩天第111章 塵埃落定第111章 塵埃落定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239章 有眼無珠第92章 戰幕拉開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72章 長府之思第33章 誰家江山第88章 討價還價第69章 正使潛逃第9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112章 明君暗主第328章 那人便是吉川廣家第258章 宇喜多騷動第317章 墊腳石第66章 城下之盟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146章 臨屯都司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第68章 西國之行第333章 全軍阻擊第311章 炊煙裊裊小檜山第163章 北政所的警告第190章 背叛第160章 天之將傾第79章 特使遇刺第155章 蠣崎惟宗第293章 冰釋前嫌第238章 減封除名第309章 勝利前夜第4章 誕生!近江大納言第176章 鬼藤堂第297章 九州風起第315章 本丸陷落第129章 忠義又兵衛第330章 金吾的決斷第296章 鏖戰下野第37章 家康之思資料四豐臣家族簡介第206章 節外生枝第34章 奇襲島田城第140章 秀保被圍第134章 金錢鼠尾第127章 東路潰滅第285章 大軍開拔第297章 九州風起第203章 利長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