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霍爾姆解圍

高地屢攻不克,不光包圍圈裡的老將軍心急如焚,包圍圈子外的第39軍軍長阿尼姆也臉上無光。他向哈爾德總參謀長拍了胸膛說一定在十天內打到霍爾姆。然而一個月過去了,他的部隊丟盔卸甲不說,還被一座幾十米的小山頭擋住去路,讓他的老臉往那裡放?

老天也和阿尼姆作對。俄羅斯最嚴酷的天氣已經過去,進入3月後,河流解凍,沼澤融化,俄羅斯薩符拉索夫的名畫《白嘴鴉飛來了》的意境在霍爾姆顯現。但對德軍來說,這是雪上加霜:河水氾濫,沼澤解凍,冰雪融化,道路泥濘,半人高的雪牆化成了淙淙小溪。別說車輛,人踩上去像踩到西瓜皮一樣老是跌跤絆馬爬,有幾十匹馬就這樣活活摔死和累斃。

有一天,阿尼姆到霍爾姆以南的戰俘營審問戰俘。蘇軍第45滑雪旅副旅長不知受了什麼刺激,腦子裡零線與火線搭上了,竟然帶着一小隊滑雪兵從山頭滑下來,一直滑進德軍337團的團部,還撞翻了團裡的作戰參謀。

這位受到辱罵、負氣出走的副旅長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情況:守衛在山頭上的蘇軍近衛部隊傷亡慘重,已被調到後方休整,目前在上面的是第46步兵師一個團、第45滑雪旅大部、第34機械化旅和愛莎尼亞的一個團,其中愛莎尼亞團守衛着山頭後面的河岸地帶。

阿尼姆對副旅長獎勵了些德國香菸和酒後走出戰俘營。他看到幾個士兵吃力地擡着一架木排,感到好奇。跟在後面的一位連長解釋說,他們正往包圍圈地裡運送給養。

原來,元首親自指揮德軍攻打馬爾他,帝國的運輸機都調到地中海戰場,對霍爾姆的空投也停止了。但包圍圈裡的人要吃要穿啊,槍炮更不能餓肚子。

丹尼爾將軍聲嘶力竭地直接向哈爾德發牢騷,沒想到參謀總長的氣比他還大,吼聲讓電話另一頭的老將軍聽得頭昏眼花:“元首把每一架運輸機都調到南海,我有什麼辦法,你把我當運輸機拿去好了。”

“你不能眼睜睜地看着我們投降吧?”老將軍放了狠話,但哈爾德沒能被嚇倒,或者說,老奸巨猾的哈爾德根本不吃這一套,他砰地放下了電話。

也許意識到自己太不象話,幾分鐘哈爾德打來電話,一本正經地建議用汽球空飄物資到包圍圈裡。

第8山地輕型突擊隊的一個工兵排長出了個餿主意:一條自南向北的季河流經霍爾姆匯入伊爾門湖。現在河水剛剛解凍,何不紮上些木排,上面捆綁上給養順流漂往包圍圈?

排長的主意比德軍陸軍總參謀長高明得多,儘管好多木排被浮冰撞爛、被蘇軍截獲,擱淺在沙灘上,總算有四分之一的彈藥送到德軍手裡,比空投還划算些。

望着順流而下的木排,阿尼姆計上心來:那座屢攻不克的小山在河的西岸,何不派出一支奇兵沿河而上,繞到背後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回去後他與舍雷爾閉門謝客研究了兩天,一致認爲這個辦法勝算頗大,最有利的情況是從後面進攻,遇到的是愛莎尼亞人,他們恨蘇軍勝過恨德國人,而且隨着愛莎尼亞國內恢復蘇聯吞併前的政策,加劇了波羅的海人對蘇軍的貌合神離。

接下來的幾天阿尼姆與舍雷爾籌集物資,挑選人員。他也犯了丹尼爾老將軍的錯誤,直接向哈爾德請求派幾百名海軍陸戰隊支援,當然也捱了一頓臭罵:“你們怎麼一個德性?拉屎尿尿都不看個時候,沒看到帝國正在登陸馬爾他嗎?再說你要海軍陸戰隊幹什麼?神經病。”

阿尼姆在哈爾德那裡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不死心,思來想去,他向頂頭上司第16集團軍司令佈施上將求助,又是電報摧促又是電話求救,對方煩不勝煩,利用私人關係,從500人的愛莎尼亞海軍陸戰隊裡抽調了100人湊數。

阿尼姆把這些愛莎尼亞滯銷貨連同300名德軍一齊交給舍雷爾。伊爾門湖有一支擁有7艘巡邏艇的海軍支隊,還有些在湖兩岸運貨的平底船。舍雷爾把這些拉水泥、採砂子的小船集中起來,在船頭安上小炮或機槍,每艘船拉上一個班的戰士逆流而上,在天亮前到達離霍爾姆幾公里的地方。

愛莎尼亞人自己駕駛着兩艘河岸淺水巡邏船跟在後面。與此同時,一些步兵從上游坐着木排順流而下。

小船靜悄悄地靠岸,卸下步兵,小船繼續前行了一段,繞到小山後面槍炮齊射。上岸的步兵和隨後趕來的海軍陸戰小隊潛行到小山背後,到半山腰才被敵人發現,於是偷襲變成了強攻。

舍雷爾親率部隊衝向小山頭。槍聲大作,手榴彈接連爆炸,但這些聲音大部分來自正面——登陸部隊偷襲的同時,阿尼姆帶領德軍從正面強攻。

舍雷爾遇到了三心二意的抵抗,防守在山背後的是愛沙尼亞第7步兵師的一個團,等到愛莎尼亞海軍陸戰隊也上岸時,愛沙尼亞人的槍聲停了。

愛莎尼亞海軍陸戰隊小頭目真誠地向他們的紅軍同胞道之以理、曉以大義,給他們講述家鄉的變化,讓他們放下武器,迴歸祖國懷抱。

對紅軍中的愛莎尼亞士兵來說,同胞們的煽情比炮彈的威力還大。幾分鐘後,這個團的紅軍士兵們痛快淋漓地丟下槍,任由德軍上山。

愛莎尼亞士兵的全體倒戈,宣告了這座屢攻不克的小山頭的易主。蘇軍受到前後夾擊,四散而逃,還有上千名乖乖地當了俘虜。

通向霍爾姆的大門敲開了,阿尼姆興奮異常,馬上向哈爾德報告了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樂極生悲,他忘記向他的頂頭上司報捷。一天後,佈施上將從哈爾德那裡得知霍爾姆解圍的消息時,氣得摔破了兩隻杯子。

德軍佔領山頭後,搬運隊連一分鐘都沒耽誤,向包圍圈裡運送補給及彈藥,剛纔的戰場搖身一變成了物流中心。就在他們緊張搬運物資的時候,天氣突然變壞,暴風雪驟然而至。犀利的東風夾着冰凌如鋼針搬無情地刺向搬運人員面頰,短短几個小時後,剛剛融化的冰上堆積起了半米厚的雪。德軍肩扛着沉重彈藥,在越來越深的雪地裡艱難跋涉,更是痛苦至極。

佔領山頂的德軍士兵用雪塊堆起了防禦陣地,還用雪塊堆成愛斯基摩人式的圓頂小屋來躲避寒風的侵襲。如此的天氣不但給舍雷爾的援軍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席捲了包圍圈裡的接應部隊。

對德軍來說,突如其來的暴雪纔是開頭,蘇軍的反攻纔是致命的。蘇軍突然出動了第45滑雪旅迂迴到德軍後面,把舍雷爾的幾百名援軍也裝在口袋裡了。

戰局變化得比變天還快。包圍圈子裡的丹尼爾期待了一個冬天,圈子外的阿尼姆與舍雷爾策劃了一週、準備了半個月的解圍行動,被蘇軍在三個小時內被拆解了。換言之,他們精心策劃的救援行動成了自投羅網。

第39裝甲軍爲霍姆爾守軍解圍的行動又一次失敗了。哈爾德一氣之下,準備讓阿尼姆擔任一個新編軍的副軍長,但他與佈施通了電話後,把他外放到利比亞突尼斯邊境當快速反應部隊的首任司令去了。這支新成立的部隊只有6000人,連個簡編師都算不上。也就是說,他被連降二職了。

這支部隊的任務是遠遠監視維希法國西北非屬地的動向。由於那裡風平浪靜,部隊無事可幹。士兵們以在彈藥箱裡養魚打發日子,阿尼姆養魚的話有損於二級上將的身份,他很快迷上了養海龜,並把一張餵養海龜的照片登在報紙上——實際上是向元首示威。

霍爾姆鎮內的守軍對第39裝甲軍解圍失敗感到失望。唯一的收穫是來了一位比丹尼爾年輕的將軍。

俗話說,一個蜂巢裡不能有兩個蜂王。這一老一少二位將軍很快吵得面紅耳赤。大家聽到老將軍訓斥新將軍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年輕將軍當面反譏老將軍是“老糊塗。”這還算客氣的,背後直接罵他“老不死的。”這位老紳士一氣之下打了退休申請,把這個爛攤子丟給阿尼姆。

把老將軍排擠出局後,阿尼姆一邊品嚐大權獨攬的快樂,一邊夜以繼日地重新部署部隊,修建工事,修復車輛,並通過河流獲得微弱的補給。

包圍圈裡的德軍士兵們承受着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他們白天陷入夢遊狀態,夜裡則成了夢魘:因爲紅軍隨時隨地都能發動攻擊。一些士兵在黑暗中稀裡糊塗闖入蘇軍陣地,還有不少士兵被四處遊蕩的西伯利亞滑雪部隊俘虜。

進入四月,德軍還是受到五倍於他們的敵人包圍。雖然德軍意志堅強,雖然拿破崙說過:在戰爭中精神與物質是三比一的關係,雖然敬愛的元首說過:德意志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但精神不能讓肚腸充實起來,高談闊論不能當飯吃。德軍士兵們因長時間得不到休息,感覺和行動都變得遲鈍起來。西伯利亞狙擊手開始發揮作用,用精準的子彈將這些粗心的德軍一個個的幹掉,令到已經因疾病和營養不良而減員的舍雷爾戰鬥羣再度雪上加霜。

五月來到了人間,林木都欣欣向榮。但在包圍圈內,舍雷爾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連續不斷的戰鬥傷亡和疾病,使霍爾姆的德軍下降到800人。還有500人的愛莎尼亞人。舍雷爾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辛辛苦苦得來的小山頭,將剩下的人員撤退到一個更小的防禦圈內。

蘇軍每天例行的步兵突擊還在繼續,密集的人浪在拼命防守的德軍面前無意於絕佳的活靶子。但是現在德軍主動縮小了防禦面積之後,越來越多的肉搏戰在鎮內的房屋廢墟間上演。

舍雷爾戰鬥羣與第39裝甲軍之間的無線電聯繫從來沒有中斷過。阿尼姆被調職後,新軍長更加賣力地往包圍圈內送人送物。通往霍爾姆的道路都被破壞,除了一條寬2公里的乾地,其它地方都是沼澤和草地。他的辦法是讓士兵們通過沼澤和草地,分散進入霍爾姆。這個被舍雷爾形容爲“一滴接一滴的增援方式”讓幾百個德軍士兵陷入泥潭裡,但萬涓之水終能匯流成河。

五月中旬,隨着聖彼得堡淪陷,佈施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以解霍爾姆和北面更大的一個包圍圈之圍。這兩個包圍圈牽制了大量的蘇軍,有力地支援了聖彼得堡戰役,現在回報的時候到了。

德軍調來了第67步兵軍、第459突擊炮營、丹麥自由軍團的一個營和立陶宛第2師從四面八方涌向霍爾姆。幾個月來一直對包圍圈內的德軍肆虐的蘇軍土崩瓦解,丟下幾萬具屍體後向東逃跑。

霍爾姆——這個埋葬了萬名德軍、斷送了兩位德軍上將前程,給倖存德軍留下夢魘般記憶的小鎮終於恢復了自由的空氣。

12萬陣亡蘇軍屍體散佈在小鎮周圍,實現了老將軍的願望:讓敵人的屍體堆積如山。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5節 黑色樂隊與紅色樂隊第14節 Los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8節 天文學家被嚇死了第2節 鷹巢第26節 生擒遊擊軍總司令第8節 獵殺朱可夫大將第23節 毒氣彈和充氣芭芘娃娃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19節 遊擊共和國第6節 羅伯斯庇爾第5節 戰地會議第21節 霍爾姆戰史館第4節 空中歷險記第18節 機械化的坎尼會戰第24節 造刺樹林的趣聞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20節 莫德爾哭窮第11節 我們堅守住了第18節 非洲之星的崛起第9節 小心我的孩子第21節 安置戰俘第3節 炸燬蘇軍秘密油庫第13節 將帥爭執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26節 生擒遊擊軍總司令第8節 德軍裡的蒙古人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18節 機械化的坎尼會戰第18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第13節 攻心戰第8節 史無前例的洲際會師第3節 招兵買馬第3節 領導危機第17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14節 特特尋芳上翠微第24節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第20節 馬爾他之戀第6節 大戰前夕第10節 東進,東進!第24節 艱苦卓絕的一天第20節 希特勒吃醋第12節 小兒麻痹症羅斯福第10節 鮑曼的豔遇第14節 虎落平川被犬欺第8節 普林奇蹟與潛艇生活第11節 陸軍參謀長攪局第1節 拆除多拉超級大炮第3節 曼施坦因連降三級第24節 戰鬥還在繼續第1節 希特勒的中國情結第22節 斯大林兒子之死第15節 動物世界裡的鏡頭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8節 希特勒的姊妹及愛娃第13節 坦克史話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13節 洞裡的戰鬥第24節 法國絕代佳人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第4節 元首在囧途第22節 日美航空母艦大決戰第28節 粉妝玉石的世界第12節 阿拉曼第21節 元首的夢魘第21節 鏖戰北極航線第1節 希特勒的中國情結第24節 濁浪翻滾的黑海第7節 潛艇史話第24節 海底世界第16節 家庭風波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9節 利埃邊境第4節 空中歷險記第3節 領導危機第24節 戰鬥還在繼續第32節 人間地獄第3章 軍委擴大會議(上)第9節 德國站長第8節 一波三折第22節 英國人瘋了?第11節 反擊第2節 隆美爾醉酒第21節 安置戰俘第8節 元首的遺囑第22節 鶯語燕呢喃第17節 非洲戰略第11節 蘇軍最後一次反攻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18節 踏上征程第4節 元首在囧途第2節 猶太人問題第24節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第18節 機械化的坎尼會戰第12節 誰的面子?第5節 索菲第22節 美國的最後通牒第16節 元首決策英明第14節 古德里安挨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