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農民問題專家

按照議程,在中央集團軍羣舉行的戰情彙報會就要在今天結束,下午會餐後各奔東西:戈林到意大利與墨索里尼會唔,希姆萊帶着渾身散發着雞糞味道的老婆到挪威旅行,哈爾德回到南方前線,李德再逗留一、兩天後回國,他已經一個多月沒到上薩爾茨堡了。

下面應該是哈爾德彙報。李德知道此君彙報一向冗長,本來三言兩語的事情他要說上半個小時,似乎不賣弄就顯示不出他的老學究水平。

哈爾德推推眼鏡、亮亮嗓子就要彙報,最高統帥部人事處處長推門進來了,他奉元首命令專門從柏林趕來的。一陣干擾後哈爾德剛拿起講稿,他的副官進來說有緊急電話。

哈爾德出去已有十分鐘了,李德嗓子癢癢,恨不得讓哈爾德突然得感冒,嗓子嘶啞講不成話。這兩天都是別人彙報,他都沒有講話的機會。國家首腦都習慣於講話而不願意當聽衆,墨索里尼數次在公開場合堵住別人的嘴。與他比起來,元首文明多了。

面色非常難看的哈爾德匆匆忙忙進來了,歉意地向元首鞠躬:“我的元首,我得趕快趕回去,南方出了點小麻煩。”

李德愕然:“不是按計劃進軍的嗎?出什麼意外了?”

哈爾德默默無聞。他的副官回答說,哈爾德的兒子在邁科普陣亡了。

“什麼?邁科普?我們佔領了邁科普?”一個不知深淺的聲音傳來,大家狠狠地瞪眼,緊接着傳來脆響,有人在那張不合適宜的嘴上拍了一巴掌。

這下輪到李德默默不語了。他緩緩站起來走到哈爾德面前,關切地拍拍他的肩膀:“邁科普可能有攝氏三十五度,屍體不宜存放,你還是趕快回去吧。”

李德看到哈爾德眼裡淚水奪眶而出。他悲痛欲絕地說,那裡還有屍體啊?還沒說完失聲痛哭起來。

冉妮亞對他耳語。李德聽着聽着頭髮都豎起來了。在鍊鋼車間,蘇軍內務部士兵擡着哈爾德的兒子活生生地扔進溶爐裡。德軍陸軍總參謀長的公子在千分之一秒的時間內汽化了。

人生之三大不幸:幼年喪母,中年喪妻,晚年喪子。哈爾德白髮人送黑髮人還不見人。戰爭年代,國家危難,不少高級領導人和將帥都痛失愛子。但讓人抓住四肢活脫脫扔進沸騰的鋼水裡,這也太慘絕人寰了。

李德生怕哈爾德掀起大規模的報復,專門交待他說,這不過是蘇聯內務部的詭計,目的是讓德軍殘酷無情地對待紅軍戰俘,讓蘇軍斷了當俘虜的念頭。

他舉例說,德軍進攻蘇聯的第二天,德軍不斷遇到被肢解的德軍。這些標本專門放置在德軍進攻的必經之路上。後來查明,這是內務部的傑作,目的是讓德軍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後來,德蘇雙方的生死搏鬥越來越退化成類似中世紀的野蠻獸行。僅僅在1941年冬季,就有100萬蘇軍俘虜被餓死。

但是李德決不會上這個當。送走哈爾德後,他讓施蒙特以最高統帥部的名義起草一封大致如此內容的指令。

戈林宣佈元首講話。此時,李德的心情發生了變化,他停頓了足足三分鐘才張口,他提議全休起立,爲前線陣亡的將士和後方死難同胞默哀一分鐘。

李德向中央集團軍羣將帥們簡要通報了南方戰況。南方集團軍羣挾哈爾科夫大捷之神威,目前已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大部和斯大林格勒城北一百多公里的伏爾加河岸,並沿河向南挺進。同時,曼施坦因的部隊圍殲了塔曼半島的蘇軍兩個集團軍,俘虜11萬人。

一些年輕將領們高喊萬歲。李德阻止他們的阿諛奉承,重着講述捷報頻傳的原因。李德揮動着手臂說:“取得勝利的關健,除了兵力雄厚、突擊力量強,以及去年果斷中止莫斯科戰役、節省了大量的兵力和裝備外,有這麼兩個經驗,需要中央集團軍羣的將領們引起注意。”

李德瞥見中央集團軍羣總司令包克元帥在筆記本上刷刷地記錄着,嘴角露出一絲嘲弄,接過冉妮亞爲他點燃的香菸猛吸了一口,吐出變化莫測的煙霧,接着講道:

“第一、南方動員了近百萬烏克蘭老百姓用馬車運輸給養,他們採取分段保障機制,通俗地說是接力賽,每個村就是一個運動員,幾萬個運動員組成了源源不斷的傳送帶,辦法是土了點,但作用相當大,保障了德軍持續不斷的攻勢。”

下面嗡嗡聲不斷。有人讚歎,有人默然,有人懷疑,有人不以爲然。希姆萊表示懷疑:“如果我猜想得不錯的話,他們在運輸途中肯定偷吃了好多貨物。”

冉妮亞插言:“是這樣第一副主席大人,所有的食品都由德軍自己運輸,只讓他們運送彈藥、水泥等。”

“也就是說,讓這些懶散的斯拉夫老百姓拉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東西是嗎?”希姆萊一動不動地望着冉妮亞。

“是的。”冉妮亞不知是計,輕鬆地回答並向他笑了笑。

希姆萊面向大家訕笑着:“很好嘛,水泥可以蓋房,武器更有作用了。他們會賣到黑市上,轉移到游擊隊手裡。”

冉妮亞只好冷笑:“拆開的機槍對他們並沒有用途。再說了,當地居民替南方集團軍運輸了幾個月了,到目前爲止他們還是住着木房子。”

李德喝道:“小節處爭執,就是奪我性命、費我時間!”兩人都不吱聲了。

李德扳着指頭算賬:“對蘇戰爭開始時我們有60萬輛卡車,有20萬輛改裝成履帶式車輛,配屬在南方裝甲部隊中。今年內我們生產和繳獲了45萬輛,僅在馬爾他、北非和埃及就奪取了美英的19萬輛卡車。”

在將領們驚詫的目光中,李德唾沫四濺地繼續當賬房先生:“減去損失,到目前爲止,東線我們還是有60萬輛輪式卡車,在部隊機動和後勤保障上剛剛夠用。在戰鬥中不可避免會發生失誤,如果沒有當地民工的支援,前方部隊的推進不會這麼遠,只能像去年夏天一樣,裝甲部隊挺進幾百公里後只能停下來等待油料和給養。”

麗達忍不住插話說,據東方外軍處統計,哈爾科夫戰役期間,烏克蘭老百姓用高架馬車運送的貨物,相當於德軍動用15萬輛卡車。

李德發現一個情況:同樣的話冉妮亞說出來時希姆萊冷嘲熱諷,而麗達說出來時他默不作聲,甚至是專注地聽着。比如現在,麗達說這一番話時,希姆萊打開筆記本似笑非笑地望着麗達。

偏偏冉妮亞又插言了:“利用老百姓支援前線,不光節省了卡車,還節省了寶貴的汽油。”

李德瞅了眼冉妮亞又轉向希姆萊,好像驗證似,希姆萊“砰”地合上筆記本搶白道:“節省了卡車自然就節省了汽油,這是三歲小孩子都懂的道理。脫褲子放屁。”

李德干預了:“勿爭小節。淨是些雞毛蒜皮的事,還爭論不休。”

一直閉目養神的戈林猛然睜開眼睛,似乎自言自語:“哎呀,昨晚我做了個夢,夢見兩條狗爲一截豬皮撕扯不休。”

一陣鬨笑。鮑曼埋怨希姆萊不該與一個姑娘爭論不休。希姆萊歉意地朝元首笑了笑,用火柴梗掏耳朵,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李德臉上掛着嘲諷的笑:“你們說完了嗎?沒說完繼續。”

等到大家屏氣凝神後李德又手舞足蹈地講起來:“第二、得民心者得天下。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今年春天,我們搞了土地改革,現在效果顯著。”

年初,東方部部長羅森堡提出一個分兩步走的方案:第一步,把現有集體農莊的土地變成公田,然後在明年,慢慢把公田分給農民。元首當時就把他的方案扔到地上,斥責這是個“小腳女人”的方案。農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他纔不管公田與農莊的區別。只有把土地分到他們手裡,他們才安心耕種納糧。

按《新農業法》分田到戶後,德國對農民實行徵購糧制度:按覈定產量的三分之一爲農業稅無償徵收,三分之一爲購糧,按低於市場價格收購。如果還有餘糧,允許按市場價收購。

元首制訂《新農業法》時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好多人,包括此時坐在會場的戈林和希姆萊同聲反對包產到戶。希姆萊嚷嚷說,如果對俄國人實行仁政,意味着德國將不能從烏克蘭得到糧食。李德顯然比他看得更高更遠,他相信,只要把土地分給農民,農民的責權利相統一了,積極性高了,精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糧食產量可增加一倍。給自己乾和對集體幹那完全是兩回事。

爲了避免殺雞取蛋,《新農業法》規定農戶留下的口糧和種子必須不低於三分之一。就是說,用於上市的糧食來自增產部分。當受災減產時,由農產量調查隊相應覈減購糧,但不減農業稅——除非受到特大自然災害。

這天中午在會議室裡喋喋不休的是做爲經濟家的元首。他自鳴得意地對滿腦袋瓜子飛機大炮的將帥們大講特講農業和農民問題。

他走到希姆萊面前低聲說:“尊敬的海因裡希,據農業調查隊抽樣調查,今年烏克蘭的夏糧產量將會比去年增產百分之六十。”看到希姆萊尷尬的樣子後纔回到正題上來了。他面向格魯克說:“中央集團軍羣馬上修築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防備蘇軍大規模進攻。”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5節 空中戰場掃帚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4節 列車遇到襲擊第19節 登上歐洲最高峰第6節 兵棋推演第20節 海軍總司令被抓第7節 姑娘是鮑曼女兒?第13節 有槍就是爹,有奶就是娘第8節 德國版泰坦尼克號第22節 斯大林兒子之死第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10節 冉妮亞:元首,出事了第19節 給鮑曼鬧新房第28節 粉妝玉石的世界第3節 狼 穴第15節 緊急下潛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16節 坦克部隊的鍥形攻勢第23節 摧毀遊擊共和國第8節 獵殺朱可夫大將第18節 機械化的坎尼會戰第6節 冰控定時炸彈第28節 激戰蒂朗島第7節 劫後餘生第27節 德日外長的鬥雞表演第1節 我們的隆美爾第15節 元首雄踞聖彼得堡第24節 冉妮亞要退役第19節 躲過暗殺第9節 元首隻身闖虎穴第6節 兵棋推演第9節 狂傲不羈的科學家第27節 維普斯人第4節 轟炸印度首都德里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27節 釜中游魚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6節 讓英國皇家海軍蒙羞第28節 女人更像動物第21節 魚子醬大餐第19節 從抓鉤到噴氣機第22節 斯大林兒子之死第14節 死亡使者門格爾第20節 遇到空襲第14節 斯大林六請毛澤東(上)第24節 海底世界第1節 人在旅途,心繫伊拉克第28節 德意志中東軍團第6節 殘酷的人生第18節 一地雞毛第23節 我給你也搓搓吧第10節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0節 德艦穿越英吉利海峽第8節 中國記者與長沙大捷第7節 嚴格保密的計劃第11節 誤入化學武器基地第18節 飛機史話第11節 信天翁大戰美國兵第13節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6節 11月7日第9節 向美國亮起復仇之劍第3節 主教、教授與學生第24節 造刺樹林的趣聞第5節 自己監督自己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2節 微服私訪第1節 鮮眉亮眼的女接線員第13節 視察法國軍工廠第17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1節 主與我們同在第26節 康乃馨與香石竹第10節 毒婦人與猶太人第11節 卡盧加人的盛會第2節 上薩爾茨堡的外交官第2節 猶太人問題第19節 煮酒論英雄第15節 狗咬狗,一嘴毛。第11節 反擊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28節 女人更像動物第8節 杯子,我的杯具。第18節 飛機史話第5節 花楸樹第2節 忠誠與背叛第12節 小日本只會在海邊捕魚第28節 大戰餘音第17節 非洲戰略第12節 希特勒的反對者第7節 劫後餘生第7節 伊拉克戰爭第4節 瑞芬斯塔爾的傳奇第13節 視察法國軍工廠第22節 鶯語燕呢喃第12節 小日本只會在海邊捕魚第19節 非洲之星的隕落第24節 輕敵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23節 與鋼筋混凝土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