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臨行有準備

登聞鼓和武老太太設置的“銅匭”不同,乃是大唐朝廷正式設置的幾種“告御狀”方式之一。

沒錯,在大唐的朝廷律法中,明確規定了幾種“告御狀”的途徑。

最高一等,就是“邀車駕”。即在皇帝出巡的路上,直接攔駕喊冤。然而,皇帝一般就是在皇宮裡面享受,不怎麼出巡,這種方式很難得到施展的機會。

第二等,就是敲承天門外的登聞鼓。

第三等,名曰“立肺石”。這條非常人性化。在長安、洛陽的城門外,分別設立了一塊紅色的大石頭,名字叫做“肺石”。有年紀太大,或者太小的人,身高夠不着登聞鼓的,可以站在肺石上直接喊冤。由看守肺石的左監門衛負責上奏。

第四等,就是直接上表,有專門處理此事的機構,相當於後世的信訪局。當然,這個效力跟後世的信訪局查不多,還是會把冤案發回去,基本上沒啥卵用。

綜上所述,臣民們“告御狀”的方法雖然很多,但要說最有效率的,還就得說是敲“登聞鼓”了。

當然了,這麼幹的風險也是很大的。雖然不是後世大清的“先坐笞五十,雖勝亦判徙二千里。”,但也規定了,“下告上,笞三十”。

當然了,大唐還是講理的,這三十板子,不是在審案前先打,而是判完後再打。若是判你贏了,這三十板子就免了,判你輸了之後纔打。

而且,在你贏了官司之後,那些在敲“登聞鼓”之前受理過這樁案子,或者應當受理,卻找各種理由不受理的官員,都要受到懲罰。

不就是三十板子嗎?聽起來,似乎民告官的風險並不大?

但是,且慢,莫忘了還有“誣告犯罪”之罪,而“下犯上”,又是“十惡”中的“不義”之一。

所以,若是“民告官”勝不了,基本上就是個死罪了。

現在這些百姓一敲登聞鼓,就是“幾百條百姓的性命”和“崔耕及安樂公主”懟上了。

要麼,是“三百百姓被殺,李顯成爲無道昏君”,要麼是“崔耕坐實了強奪民宅田地名頭,聲望大損”。

表面上看,沒有其他第三條路好走!

咚咚咚~~

當時正是白天,登聞鼓響,驚動了身居九重的李顯和韋后,驚動了皇城內當值辦公的各位官員,還驚動了京兆尹衙門辦公的崔耕崔二郎。

噹啷!

在聽到宋根海飛奔而至送來的消息之後,崔耕當即心裡一涼,一盞茶杯掉落於地,直摔了個四分五裂。

怎麼回事?

前幾天還得了奏報,定昆池一切進展順利呢,怎麼眨眼間,就冒出了強奪民宅田地一案。兩千五百萬貫錢,動員十萬大軍,打一場大戰役都綽綽有餘了,怎麼可能還不夠花?

後悔啊,我怎麼就以爲萬無一失,根本就沒關注定昆池修建的具體情況呢?

當然了,崔耕的後悔,不是如何應對此事,而是爲了那些無辜的百姓。都到了敲登聞鼓的地步了,百姓們說不定受了多大的冤屈呢,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命案。

崔耕心思電轉,定了一個粗略的計劃,深吸一口氣道:“根海,你趕緊去金城坊,報知公主。”

“是。”宋根海應了一聲,剛要轉身又駐足道:“大人,下官覺得,百姓們整日爲生計操勞,既沒受過訓練,也沒讀過什麼書。他們就算要告御狀,也只會亂哄哄的,全無章法。而現在這兩三百人,卻能無聲無息地避過咱們的耳目,到達承天門前,恐怕是有心人在組織啊。大人還請早做準備!”

“行啊,根海,你能說出這幾句話,還真讓本官刮目相看了!”崔耕道:“不過,即便現在準備,也沒多少時間了,陛下的旨意,應該馬上就到。當然了,你也莫太過擔心,本官宅心仁厚,事先準備了一招散手。雖不是爲此事準備的,但關鍵時刻,興許能起到一些妙用。”

“那卑職就放心了,我這就趕緊去通知安樂公主?”

“快去,快去!沒有了公主,這齣戲可是不大好唱。”

崔耕猜得沒錯,功夫不大,高力士就前來傳旨,要崔耕入宮覲見。

高力士也真是天生聰穎,長袖善舞。

原本他是武則天的貼身太監,按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李顯當了皇帝之後,他就得靠邊站了吧?然而,也不知他用了什麼手段,竟然重新成了李顯身邊的大紅人。

“崔相莫着急,雜家相信定是有人中飽私囊,牽累了您。只要查清楚了,就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高力士一邊走着,一邊安慰道。

崔耕道:“多謝高公公了。陛下和皇后那怎麼說?”

“您放心,陛下和皇后聽說了此事之後,都非常生氣,正指責那些刁民故意鬧事呢。”

我就知道得是這樣!

崔耕苦笑道:“我就是怕陛下和皇后這個態度,傳揚出去,本官有理也變成沒理了。待會您先進去,跟陛下說清楚,還請他不偏不倚審理此案。莫讓人以爲,他是在故意袒護女兒和女婿。”

“還是崔相考慮的周到。”

……

說話間,崔耕和高力士已經到了大明宮含元殿外。崔耕在殿外等待,高力士進去通稟。

然而,自從高力士進去之後,詔崔耕進殿答話的聖旨,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

崔耕不由得暗暗納悶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讓高力士給皇帝和皇后傳個話,怎麼也用不了這麼長時間吧?

直到半個時辰後,高力士纔出來傳旨,高聲道:“陛下宣鸞臺閣平章事、京兆尹崔耕覲見啊!”

與此同時,他壓低了聲音,道:“雜家進去之後,陛下和朝臣們都吵翻了天了,您可得好自爲之啊!”

時間緊急,高力士也只能提醒這麼一句了。

說話間,崔耕已經到了含元殿內。

例行公事,見禮已畢,李顯賜座。

崔耕坐在高力士搬來的小胡凳上,偷眼往四周一瞄,已經將殿中的情形瞭解得差不多了。

此時大殿內的人還真不少。

樑王武三思、河內王武懿宗、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新進的成王李千里……等皇親國戚,還有張柬之、楊再思、袁恕己、桓彥範、宗楚客、敬暉、崔玄……等朝廷重臣,盡皆在座。

必須說一下這位楊再思,他原來上是靠攀附張氏兄弟,纔在則天朝坐穩了宰相之位。

然而,誰也不知道,他早已暗中和李顯暗通款曲。雖然在神龍政變中,楊再思沒露面,但最終還是沒受二張的任何牽連,依舊坐穩了宰相之位。

當然了,現在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面南背北那兩位。

左邊是當今天子李顯,右邊薄薄爲帷幔下,一張俏臉若隱若現,正是皇后韋香兒。

崔耕見此狀況,心中一動,暗暗尋思:我大概知道,剛纔是發生什麼狀況了。

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781章 梟雄頓莫賀第528章 欲加二郎罪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406章 全是臨時工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542章 身中連環計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1853章 實現舊日諾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403章 溫泉洗凝脂第639章 死遁逃生天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145章 雙自施奇謀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975章 絕美金小姬第077章 倒黴的縣令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457章 小小激將計第287章 風雲鹿橋鎮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766章 大勢在手中第1617章 扶桑遣唐使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1286章 波斯有名將第896章 定謀乙丑日第1026章 好人沒好報第1096章 設計鍾紹京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1024章 喬覺獻至寶第1499章 龍遊雲海去第164章 人人心有鬼第361章 雙雙備囚車第425章 策反在敵營第691章 狗熊來鳴冤第1726章 形勢極惡化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513章 騎豬大將軍第597章 秘室講秘聞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1816章 勒痕斷命案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1839章 算計復算計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718章 木軌加運量第245章 善惡終有報第1017章 大唐三海商第1726章 形勢極惡化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975章 絕美金小姬第960章 至寶失蹤案第108章 你兒子有病第1753章 特使好霸道第672章 賊子終發動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241章 福兮禍所倚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535章 師兄是名相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232章 不戰屈人兵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865章 二狗走好運第1098章 一起討公道第1748章 又是欽州僚第1153章 二郎奪龍涎第1503章 記載有玄機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1607章 元載陷情網第462章 初次會二張第025章 蘇府有貴客第1567章 富貴傳千年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166章 文名動長安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249章 百口也難辯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079章 胡縣令有請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398章 忽然爲湯監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198章 九兒小心思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