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登基之餘波

崔耕納悶道:“什麼叫本官有私心?樑王千歲,飯可以亂吃,話卻不能亂說。”

“本王這麼說,當然是有自己的道理。”武三思侃侃而談,道:“首先,陛下本就是天子,二十年前已經登基過一次了,現在只是復位而已。再謙讓的話,恐怕就不是讓天下人以爲殿下品性高潔,而是認爲陛下虛僞之至了。其次,既是復位,儀式就不那麼重要了。完全可以今日稱帝,改日再舉行登基儀式嘛。最後,正是因爲軍心不穩,太子殿下才要趕緊登基,讓那些心懷叵測之徒,死了那條心!”

崔耕道:“那你說本官有私心又怎麼講?”

“哼,今日之事,分明是在大家的勸諫下,陛下禪位於太子。瞧你剛纔說的,什麼太子殿下迫不及待啊,倉促登基啊,難收衆心啊,好像這皇位是當太子殿下搶來的似的。你不就是想突出自己在這事兒上的功勞嗎?本王說你私心太過,又有何不可?”

“此言有理,樑王千歲說得甚是。”袁恕己首先幫腔。

“陛下並未做任何抵抗,就交出了天子九寶,確實是禪讓啊。君賢臣明,母賢子孝,實乃國家之幸!”

“崔相剛纔那麼說,實在是有些不大合適。”

……

人們議論紛紛,崔耕聽了直感覺一陣寒意從心頭涌起。

很明顯,這些人都在睜着眼說瞎話。今天就是很明顯的軍事政變,怎麼成了母賢子孝的禪讓呢?

那麼,他們到底爲什麼要撒謊?無疑是因爲自己立的功勞太大。玄武門是自己開的,二張是自己殺的,玉璽是自己捧出來的,全程根本就沒其他人什麼事兒!這些人的心中,能舒服得了嗎?

所以,他們就拼命否認今日軍事政變之事,自己的功勞也就沒那麼大了。

這他孃的都是什麼事兒啊!

看着老爺子張柬之都搖頭晃腦地加入議論,一時間崔耕真有些心灰意冷。

他頗爲蕭索地道:“今日確實是陛下禪位給太子殿下。”

李顯自然也不願意擔上逼母讓位的惡名,道:“既然大家都這麼說,那朕今日就算復位了?”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衆人齊齊跪倒在地。

……

到了現在,這場影響深遠的政變,就算徹底結束。

當天晚上,李顯夜宿大明宮,由觀國公楊慎交、鬱林侯李千里宿衛。

第二天,宮內的鐘聲,和往常一樣準時響起,它原來的主人卻已經淪爲階下囚。

百姓們清早起來發現,朱雀大街上,挑起了四顆人頭,正是張昌宗、張易之、張同期和張同休的。

王同皎是個英雄,不屑於濫殺無辜,昨夜他連續帶兵搜捕,也只殺了張氏餘黨二三十人。

這裡面並不包括鄭和宋之問。

原來,昨晚二人受了張昌宗的命令,將左右羽林軍開離了駐防之地,免得被太子李顯的人煽動作亂。

在聽說了玄武門被破的消息後,這倆人就偷偷溜走了。

第三天,李顯就迫不及待地舉行了新皇復位的儀式,韋香兒被封爲新朝的皇后。

李顯所有的女兒都被封了公主,三個兒子李重福、李重俊、李重茂盡皆被封爲親王,早死的李重潤被追封爲“懿德太子”。

雖然人們竭力淡化這場軍事政變,但該賞的還是要賞的。

相王李旦加號安國相王,拜太尉、同鳳閣鸞臺三品,太平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

張柬之爲內史、鳳閣鸞臺三品;崔玄爲夏官尚書,袁恕己爲同鳳閣鸞臺三品;敬暉、桓彥範皆爲納言;並賜爵郡公。王同皎爲右千牛將軍、琅邪郡公,李湛爲右羽林大將軍、趙國公……等等,就連高仙芝都封了密雲縣侯,封常清爲四品宣威將軍。

唯一奇怪的是,關於崔耕的封賞一直沒定下來。

崔耕對此事倒是不着急,反正李顯已經答應把李裹兒許配給自己了。天子金口玉言,他總不能說了不算吧?李顯最寵李裹兒這個女兒了,哪怕看在女兒的份兒上,也不能虧待自己不是?

總而言之,朝廷上下大部分得了封賞,一片喜氣洋洋。

老百姓也高興啊,張氏兄弟的親戚朋友們,多有在長安行不法事的。趁着崔耕不在的那些日子裡,他們不知弄得多少人家家破人亡。

如今張氏被一掃而空,不知多少人點燃了爆竹,不知多少人歡呼雀躍,不知多少人買了香馬紙錢祭奠先人,至於在酒肆中大肆慶祝的更是再所多有。

還有個傳奇故事,在長安城內流傳。

據說,張昌儀新建了一座府邸,非常豪華,遠超王公。

某日夜間,有人在他大門上寫道:“一兩絲能紡幾日線?”。那暗含的意思就是,你張昌儀那點福分,哪配住這麼好的宅子?你住這宅子折壽啊!

張昌儀見了,命人擦掉。可說來也怪,第二天那門上又出現了這句話,“一兩絲能紡幾日線?”

張昌儀又命人擦掉,翌日,這句話又在他的大門上出現了。

最終,張昌儀忍無可忍,命人拿筆在下面寫道:一日即足。

從那以後,那字跡就不再出現。

這件事之後不久,張昌儀的腦袋,就被掛在了朱雀大街上。

別管這故事是真的假的吧,百姓們樂見張家倒臺總是真的。

總而言之,這些日子,長安的軍民人等,真是像過節一樣開心。

當然了,些許不和諧的音符,也是有的。

十日後,李顯下旨徙“則天大聖皇帝”於大安宮。大安宮在西內苑內,條件雖然說不上多差,但也絕談不上多好。

當初,李淵爲太上皇,就是被李二陛下遷居於此。

武則天移宮當日,有一紫袍官員送行,當道大哭。其人正是春官尚書姚元崇。

有人勸他說:“你現在哭是什麼意思?你知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

姚元崇滿不在乎地道:“我服侍則天皇帝日久,今日辭別陛下,心不能忍,當然要哭了。這麼說吧,我之前跟大家一起誅張逆,是爲了盡人臣之義;今日辭別舊君,也是爲了人臣之義。就算因此獲罪,也是心甘情願。”

表面上看,姚元崇這番話,真稱得上是義正詞嚴,一副忠臣孽子的模樣。不知多少人聽說了這事後,連挑大拇哥,稱讚姚元崇是大大的忠臣一名。

然而,在明眼人看來,這卻是在給當今皇帝李顯上眼藥呢。

哦,你姚元崇這麼幹算是忠了,那作爲武則天的親兒子,下旨逼武則天搬家的李顯又是什麼?

甚至有機靈的人想到,姚元崇是相王李旦的人,他整這出幺蛾子,是不是李旦指使的呢?畢竟在李顯的封賞中,對原來自己一系的人慷慨得很,對李旦乃至太平公主一系,就吝嗇多了。

李顯對此事倒是處置地雷厲風行,第二天就下旨,令姚元崇出外,爲亳州刺史。

另外,姚元崇一案也提醒他,該儘快定下對崔耕的封賞了。

這事兒的關鍵就在於,崔耕現在才三十多歲,已經位極人臣,又尚了公主,封賞的空間太小。現在就一步到位了,以後可怎麼辦?再說了,加一點點賞賜,也實在拿不出手啊!

正在李顯一陣爲難之際,同鳳閣鸞臺三品袁恕己請求覲見。

君臣見禮已畢,袁恕己的第一句話,就令李顯怒火沖天,道:“陛下是在發愁該如何封賞崔耕吧?微臣以爲,着實不宜對其加官進爵。”

“你說什麼?”李顯好懸沒氣樂了,道:“袁相,你和崔相不合人所共知。今天你故意在朕的面前,拆崔耕的臺,是認爲朕乃是一名無道昏君嗎?”

還有句話他沒說出來,崔耕是朕的女婿。疏不間親的道理,你懂不懂啊?朕看你是腦子進水了。

孰料,袁恕己卻不換不忙地回道:“陛下息怒,且聽微臣把話說完。待我說完了,若您認爲我說得沒有道理,儘管以誣陷大臣子之罪,對微臣任意發落!”

“好,你講!”

“微臣以爲,崔耕不宜加官進爵的原因有四……”

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173章 元振會勸降第1674章 金烏玉兔集第1796章 猛將舊情人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1512章 人人真如龍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1740章 守軍翻十倍第1824章 七夕賞花宴第198章 九兒小心思第997章 雙方終翻臉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1391章 契丹再發難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1753章 特使好霸道第129章 有人來截胡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162章 僚人有苦衷第872章 子系白眼狼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1070章 試藥隆慶池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828章 清流終出手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337章 驚天大生意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1334章 山窮水已盡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728章 天花與奇毒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782章 久遠的交易第076章 山匪夜襲城第1452章 媒人忽上門第1162章 捨命來報仇第1514章 昏招與妙計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1356章 壓制閣羅鳳第775章 先禮而後兵第1657章 女大不中留第1463章 盛唐夢之隊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490章 今朝來鬥寶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289章 蒼天厚愛誰第1621章 戶部三親戚第1676章 元琰謀自救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858章 無心露馬腳第1011章 喬裝新羅行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467章 小小一毒計第052章 竹舍打機鋒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989章 鄭愔終倒臺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664章 名相有私心第755章 拼湊的真相第351章 突厥有故人第1815章 馮宅一銅箱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1044章 臨終行告解第002章 返回清源縣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551章 三詩盡有情第1519章 進位天可汗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502章 雨兒小心思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1831章 旁若無人時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1658章 欽定鴛鴦譜第1144章 背後捅一刀第312章 天才和瘋子第1254章 腐鼠成滋味第281章 終得強臂助第1201章 君相底牌露第1144章 背後捅一刀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618章 除妖麗政殿第1594章 嶺西出奇兵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