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

韋后大怒道:“那怎麼能一樣?你做的詩歌是人爲,而民間傳唱的歌謠,卻代表了天意。”

“天意?”崔耕輕笑一聲,不屑道:“太子妃又沒過見那十幾首《桑條歌》的作者,焉知不是人爲?當初陳勝吳廣起兵的時候,還知道讓人披着狐狸皮說“大楚興陳勝王”呢。張昌宗身邊多博學之士,編幾首歌謠算什麼?”

武三思道:“不對吧,張昌宗要造勢,爲何不造他自己的勢,反而造太子妃的勢?這不是長敵人的士氣,滅自己的威風嗎?”

崔耕伸出了兩根手指,道:“兩個原因,其一,他知道,給自己造勢沒什麼人信,白費力氣。其二,他知道,給太子妃造勢,太子妃會信,從而倒行逆施。”

那言外之意,就是韋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且比較好騙唄。

崔耕這話,可謂相當地不客氣。

事到如今,他已經想明白了,即便自己和李裹兒成親,也不能太順着韋后,畢竟這老孃們兒太能折騰了。以鬥爭求和平,纔是和韋后想處的正確方式。

韋后聞聽此言,直氣了個一佛出世二佛昇天,怒道:“好你個崔二郎,竟敢對本宮如此不敬!你說那些《桑條歌》是僞造的,有什麼證據?”

崔耕道:“長安城內出現了這麼多《桑條歌》,當然引起了微臣的注意。我派手下一查就查出來,其實這些歌謠是張昌宗的手下派人散佈的。”

這話當然是胡說八道了,不過,他下一句話,卻讓韋后不得不信。

只聽崔耕繼續道:“其實,您仔細一琢磨就會發現,這些歌謠的遣詞造句,乃至風格完全相同。當今世上,有能力做出這等水平的歌謠的人,並不多見。再參考這歌謠的風格,作者簡直呼之欲出……”

“到底是誰?”

“就是張昌宗的心腹,如今的殿中侍御史鄭。”

有名有姓,只要把鄭的舊作拿來,找博學之士一看便知。

韋后雖然明白被騙了,但讓她感謝崔耕卻是不可能的。相反地,她越發看崔耕不順眼起來。

當然了,既然“天命”爲假,現在還用得着崔耕,韋后就不能不認崔耕這個女婿。

她想了一下,溫言道:“二郎莫因爲今日之事,生本宮的氣。我十月懷胎,辛辛苦苦把裹兒養大,哪能不希望她覓一個如意郎君呢?可是你,竟然連一個名分都給不了她,我這當孃的心裡,能好受得了嗎?”

崔耕自知理虧,道:“太子妃教訓的是。”

韋后繼續道:“所以,你想這麼容易把裹兒娶走,絕不可能。剛纔長寧提的那兩百萬貫錢,你得拿出來當聘禮。”

“沒問題。”崔耕回答的斬釘截鐵。

先不說這點錢對他不算什麼,關鍵在於,二人成婚怎麼也得在神龍政變之後。以李裹兒在李顯面前的地位,她得帶多少嫁妝?二百萬貫錢的聘禮,絕對是大賺特賺!

韋后卻沒料到崔耕這個小九九,繼續道:“還有,長寧剛纔跟你說的那些話都是真的。高嶠那個宅子,你得想辦法幫長寧拿來。”

崔耕稍微打了個磕絆,就慨然道:“行,就依太子妃所言!不過……這兩個條件完成之後,您是不是就同意把裹兒嫁給微臣呢?”

韋后不情不願地道:“太子和裹兒都答應了,本宮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謝太子妃!

……

……”

當初李馨兒給崔耕出的主意,是以京兆尹的權力來巧取豪奪高嶠的宅子。崔耕是有品的人,當然敬謝不敏。

不過,這並不說明,他對高嶠的宅子就完全沒辦法。必如說……高價購買。雙倍不成就十倍,十倍不成就百倍,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錢多到一定程度,不愁高嶠不動心。

當初長寧管崔耕要兩百萬貫錢,那是推倒重修,而且奢華裝飾所需的錢財。

長安城裡的地皮不值錢,高嶠的宅子又年久失修,崔耕猜測,其市價絕對不會超過兩萬貫錢。他暗暗盤算,自己若是肯拿兩百萬貫錢砸人,高嶠肯定會被拿下。

不過,當他親臨高嶠的府上,把這個條件都提出來的時候,人家卻連連搖頭。

高嶠是個六十來歲的老年人,頭髮花白,精神矍鑠,滿臉的書卷氣。

他頗爲灑脫地道:“這個宅子,我根本就不打算賣錢。崔相,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您買這個宅子,不是爲了自己吧?”

“正是。實不相瞞,本官是受了長寧郡主和觀國公楊慎交的託付。”

“我猜也是這樣。觀國公和下官商量過這事兒,不過我拒絕了。當然了,也不是說我就死抓着這宅子不放手了。崔相如果能幫我辦一件事兒,這宅子我就是送給您也無不可。”

一股不祥地預感涌上了崔耕的心頭,道:“不要兩百萬貫錢,卻要本官辦一件事兒。看來這事兒比賺兩百萬貫錢還要難啊。事先聲明,枉法的事兒我可不幹。”

“您放心,跟刑事案子無關。”

“那到底是什麼事兒?”

高嶠正色道:“我想復爵。”

“復爵?”崔耕疑惑道:“您沒有繼承許國公的爵位?你這……究竟是犯啥事兒了?”

“我什麼事也沒犯,是我家祖上遭了冤枉。”高嶠道:“我的祖父,就是大唐許國公高士廉。他生有六個兒子,我爹高真行是老四。原來繼承許國公爵位的是我大伯高履行,不過後來,他牽扯到長孫無忌的案子裡,爵位就由家父繼承。”

“那令尊又怎麼把許國公的爵位給弄丟了呢?”

“二十多年前,章懷太子李賢謀反案發,我大哥高岐牽扯到了李賢的案子裡,高宗皇帝下旨,命家父對其嚴加管教。家父也是膽小了些,親手殺了大哥,棄屍於路。高宗皇帝之後,鄙薄家父的爲人,就乾脆把許國公的爵位給廢了。”

崔耕道:“章懷太子李賢之死,表面上是因爲那樁謀反案,實質是卻是因爲陛下懷疑他派人殺了明崇儼。如今已經查明,明崇儼確實是爲盜賊所殺,陛下也就對章懷太子沒什麼怨氣了。既然如此,那令兄高岐就是冤枉的。所以,你想趁着這個機會復爵?”

“正是!”高嶠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道:“下官數次請求復爵,陛下盡皆留中不發。還請崔相大發慈悲,幫下官說幾句好話。事成之後,這所宅子我就送給崔相爲酬。”

崔耕想了一下,苦笑道:“現在批閱奏章的是二張,而不是陛下。而本官又素來和二張不和。你確定……要本官幫你說話?”

第1481章 天理正循環第1385章 鐵肩擔道義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439章 終於爲神使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1543章 蹊蹺連環案第14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381章 邏閣四遺策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1838章 二寶爭輝映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378章 忽有奇妙計第1390章 捉放可突於第922章 二郎擔虛名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567章 冤家真路窄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1803章 李晟的誤會第232章 不戰屈人兵第539章 劍南查訪使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1324章 平定歐陽亂第805章 九寶十四符第984章 好運王二郎第1682章 萬方同樂日第322章 光烈有主張第1501章 被人破梗了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669章 前往大照寺第742章 終往吐蕃行第1348章 四面楚歌際第353章 刀陣來迎客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1678章 斷出沉年案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588章 忠貞鄭家子第789章 高嶠的野望第401章 深夜會豪俠第663章 二郎有定計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177章 保佑嶺南王第1800章 幕府大將軍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207章 廟小妖風大第026章 嫂嫂蘇繡繡第397章 挑動來武爭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860章 都付笑談中(小番外)第1527章 決戰恆羅斯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1224章 遲則生鉅變第896章 定謀乙丑日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1196章 典衝靈鳥會第718章 木軌加運量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606章 胥吏猾如油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300章 妾心早屬君第1722章 科舉監察官第1388章 封禪有條件第543章 且讓新聞飛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71章 便宜岳父書第1279章 哥舒來報恩第158章 海內存知己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480章 福將名不虛第436章 當街攔驚馬第1208章 終除鱷魚患第462章 初次會二張第787章 竹槓後遺症第865章 二狗走好運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295章 揚州有園林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312章 天才和瘋子第1840章 互使盤外招第1545章 敵人真面目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1008章 鐵案真如山第596章 六郎能禮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