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

這話說到了點子上,說一千道一萬,世間財富乃是定值。狄光昭替武則天拿了不該拿的貢紙,得了個忠臣之名。但對利益受損的浣花鎮百姓,該如何交待?

要是別人,還真被宋雪兒這話給問住了。

但是,崔耕擁有後世的記憶,卻還有應對之策,道:“宋小娘子此言有理,所以狄三公子一直認爲,自己的所作所爲頗爲不妥,心懷愧疚。於是乎,他求到了本官的頭上,讓我想個法子,對浣花鎮的百姓們,有所補償。”

宋雪兒俏皮地歪了歪腦袋,道:“哦?難不成崔查訪要自己出錢,買下這些紙張?”

崔耕當然不可能這麼幹。

哦,拿自己的錢,替皇帝解決這些不急之務。自己是從皇帝那買了好了,但讓官場其他同僚怎麼辦?難道也紛紛效仿?大家當官是拿皇帝給的俸祿的,怎麼還能倒找錢呢?恐怕自己剛剛流露出來這個意思,就會成爲官場上的衆矢之的。

崔耕搖頭道:“本官可買不起如此數量衆多的成都麻紙,不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準備教浣花鎮的百姓們一項造紙的新技術,想必足夠補償他們的損失了。”

狄光昭眼前一亮。道:“對,對!崔查訪人稱“點金聖手”,一定有法子浣花鎮百姓的。想當初,他爲定州長史時,不就是爲了補償民間養雞戶的損失,補償了“蚯蚓養雞術”嗎?”

宋雪兒卻是將信將疑,道:“這批麻紙的價值昂貴,一般的技術可不足以補償。”

“本官這當然不是一般的技術,而是劃時代的技術!”

崔耕轉對浣花鎮百姓們道:“大家之所以被狄縣令逼得苦不堪言,主要是兩條原因,一個是麻價高昂,無償繳納麻紙,是不小的負擔。至於第二個原因嘛,則是麻的產量有限。最近你們把成都附近的麻用光了,就是有錢也買不到麻,才只能承受狄縣令的勒索。”

浣花鎮百姓中,馬上就有人應道:“崔縣令說得極是,但不知您這個點金聖手。有什麼法子解決這兩個問題?”

“當然是開發一種新材料來造紙!”

“那不可……”宋雪兒脫口而出,卻又趕緊閉嘴。說實話,她還真被崔耕層出不窮的手段嚇怕了,但覺眼前這個男人深不可測,還是不要貿然表態爲好。

崔耕看了她一眼,繼續侃侃而談,道:“從古至今,紙張可分爲兩種,一種爲皮紙,一種爲麻紙。所謂皮紙,就是以各種樹皮爲主要原料造的紙。至於麻紙嘛,就是以各種麻爲主要原料造的紙。比如現在,你們成都紙的主要原料,就是白麻和黃麻。現在,本官教你們造一種新紙竹紙!以竹子爲主要原料的紙!”

啥?竹紙?

浣花鎮的百姓們,對於造紙是無比熟悉的,迅速就想到了用竹子造紙的幾點好處。

其一,竹子的來源充足,漫山遍野都是,永無缺乏材料之虞。

其二,竹子的價格只有麻的一成還還不到,浣花鎮的百姓們若是得了這項技術,至少三五年內,可以賺取到超額利潤,不僅足以彌補在狄光昭治下的損失還有富餘。

不過,還是有老成之人繼續問道:“用竹造紙,先前也不是沒有人琢磨過。但是,竹子堅韌,一直沒有成功。敢問崔查訪,你對此法果有把握?另外,竹紙的質量如何?可能及得上我們成都麻紙?”

崔耕篤定道:“本官當然有把握,若是本官這個法子不成,你們儘管把那新神的神像砸了,本官絕無怨言!”

“那是不敢,那是不敢!”提問之人的表情一陣訕訕。

崔耕繼續道:“至於這竹紙的質量麼,本官可以保證,上等竹紙和上等麻紙不分軒和,中等和下等當遠在麻紙之上、諸位,你們就等着發財吧,哈哈!”

關於竹紙的質量,崔耕可不是在吹牛。

在歷史上,雖然竹子性質堅韌,造紙工藝複雜,到了明朝初期,才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造紙工藝。

但是,這種紙誕生之後,很快就大行於世,將麻紙、宣紙等打的潰不成軍,以至於被朝廷認定爲科舉考試專用紙。人們甚至寫詩讚道:“淡畫不灰、淡潑濃、濃潑淡、詩有煙霞氣,書兼龍虎姿”。

至於崔耕有竹紙的製作工藝嗎?廢話,這玩意兒在《天工開物》上記載的清清楚楚,直接照抄不就完了?

“筍生之後,看視山窩深淺,其竹以將生枝葉者爲上料。節屆芒種,則登山砍伐。截斷五七尺長,就於本山開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

崔耕將大概五百字,竹紙的製作工藝寫完之後,浣花鎮的百姓們如獲至寶,歡天喜地。待領了狄光昭退回來的錢財之後,他們就更高興了,連連口稱青天,告辭而去。

人家苦主都不追究了,再加上狄光昭有爲武則天祈福的“大義”,姚壽也無計可施,略微閒談了幾句後,也帶着劍南道的高~官們離去。

宋雪兒倒是做戲做全套,表現的對崔耕依依不捨,含情脈脈。但崔耕自認爲看穿了她,對佳人極其冷淡,冷言冷語地把她打發走了。

蘇味道當然明白,崔耕今天完全是靠急智過關,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十萬佛經之事。他懶得攙和這事兒,也晃晃悠悠得回了自己的院落了。

功夫不大,現場只剩下了崔耕和狄光昭兩名高~官。

噗通~~

把左右屏退之後,狄光昭痛痛快快、誠心正意地給崔耕跪下了,道:“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光昭知錯了,多謝崔查訪今日爲光昭轉圜,保住了家父的一世令名!”

崔耕苦笑着將其扶起,道:“狄三公子快快請起。其實,本官今日所爲,大半還是爲了自己。至於狄老相爺的令名麼……嘿嘿,我還真保不住!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你在成都縣令任上,乾的缺德事兒,肯定不光這麼一樁吧?”

狄光昭略有些不服氣,道:“其他事兒都是小事兒,按官場規矩來看,也不算太過分。”

“哼,放在別人身上不過分,但放在你狄三公子的身上,那可就不好說了!”崔耕盯着狄光昭的眼睛,一字一頓地道:“我來問你,那些破事兒,宋雪兒到底知道多少?”

“她?”一提到宋雪兒,狄光昭馬上就換了一副表情,咬牙切齒地道:“原來,本官對這蛇蠍毒婦一片癡心,什麼事兒都不瞞她,那些事兒她全知道。”

聞聽此言,崔耕是徹底沒脾氣了,口中嘖嘖連聲道:“你啊你,狄三公子,你讓本官說你什麼好呢?三十多歲的人了,竟被一個黃毛丫頭耍的團團轉。”

時過境遷,狄光昭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道:“這毒婦雖然年紀不大,還真是頗有手段。說來真是慚愧,我連這毒婦的小手都沒摸着,就把她當成了紅顏知己,對她言聽計從。”

崔耕眉頭微皺,道:“這樣啊,也真難爲姚壽能找來這等人才。恐怕當初,他不是想用宋雪兒對付我,而是藉着你對付狄老相爺。對了,你可知此女到底是什麼來歷?”

“來歷?”狄光昭目露迷茫之色,道:“她好像是突然出現在成都呂七娘家的。現在看來,她肯定是姚壽的人,其真實身份,我幾乎是一無所知。”

……

……

與此同時,益州大都督府,後宅,花廳。

姚壽居中而坐,手持一份文契,面沉似水、

而在崔耕和狄光昭印象中,本應是姚壽心腹的宋雪兒,卻滿臉的戒備之色,躲在了花廳的角落中。

二人一陣無語。

良久,姚壽才展了展那份文契,輕笑一聲道:“嘿嘿,宋濤,原來的大周監察御史,現在的利州興安縣主簿宋文則之女。誰能想到,這纔是成都第一名妓宋雪兒的真實身份呢?”

宋雪兒緊咬銀牙,眼含淚光道:“而且,我的真實身份,是益州的一名官妓,賣身契就在你姚長史的手裡,可以說我今生的生死榮辱,就在你的一念之間。但是,姓姚的,你別太過分,莫忘了咱們的約定!”

第323章 齊請崔二郎第018章 雜色入流難第774章 仙兒陷孤芳第940章 韋后要酬功第755章 拼湊的真相第667章 齊等崔二郎第722章 將功贖罪行第010章 又起歪邪念第620章 風雲再起時第1552章 崔珍鬼精靈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650章 實力來背鍋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156章 案情多詭譎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1570章 瀧州遇故人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第658章 月嬋想出氣第752章 四十七罪狀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1090章 來了倆名將第1530章 這回鬧大了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1063章 神通與人心第1335章 石裂清泉出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第192章 盧雄有預言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777章 二郎有藥方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807章 賜婚包禍心第1327章 安撫神仙相第129章 有人來截胡第158章 海內存知己第1379章 火燒松明樓第1566章 宜宣好眼光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第044章 離去與歸來第222章 一箭且雙鵰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1241章 石柱獻白燭第1529章 汝功高震主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782章 久遠的交易第671章 牽扯天家秘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331章 雞雞復雞雞(兩章合一)第931章 北上築雄城第376章 公主有兇器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1391章 契丹再發難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425章 策反在敵營第1538章 越州查敵蹤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485章 終南有隱士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88章 參天樹已倒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1461章 尊號天可汗第227章 糖戰已打響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1442章 亂點鴛鴦譜第541章 夜宿張莊驛第405章 迷案有隱情第578章 玉蟬終顯威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244章 世事真難料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410章 底牌盡出時第607章 崔英再立功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18章 九月登高會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1350章 名將終授首第235章 雙方且休兵第825章 竹槓敲起來第1752章 黃峒來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