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

“李善能比本官身份高?呵呵……”崔耕聳了聳肩,頗有些不屑置辯的意思。

崔秀芳揚了揚白皙脖頸,爭道:“奴家可沒說大話,你崔縣令不就是個六品官嗎?哼,人家李善又不是沒當過。你聽我跟你說說李善其人吧,省得你孤陋寡聞!”

隨即,她將李善的來歷娓娓道來。

李善,今年四十六歲,揚州本地人。學識貫通古今,有“書簏”(也就是書箱)之美稱。

十八歲中進士,被任命爲崇賢館直學士兼沛王侍讀。

三年後,轉爲潞王府記室參軍,授涇城令。涇城同樣是上縣,官秩六品。

後來,他因爲與賀蘭敏之交好,被武則天親自下令罷官,回到了揚州城。

從那以後。李善表面上的身份就是一個教書先生。

世所公認,李善註解的《文選》天下第一,每年來慕名來求學的學子都有上千人。

將近二十年下來,光是自認他的學生的都有一萬多人了。

其中很是出了十幾個進士及第的,最高的三人如今已經官居四品,至於朝廷中下級官員更是數以百計。

也正是因爲如此,李善盡管在與麗競門的鬥爭中頗落下風,但儘可維持。

……

崔耕聽完後,仔細一琢磨,面色有些尷尬起來這個李善的身份比起自己來,哪裡是隻高不低啊?而是尼瑪甩了十幾條大街好麼?

李善曾任沛王的侍讀、潞王的記室參軍,這兩位都是朝廷親王,而且根正苗紅的李唐皇室的親王!

這倆位跟武攸緒這種武家子弟的野路子安平王可不一樣,含金量不在一個檔次。

賀蘭敏之更不得了,原來曾受了武則天的命令,過繼給武士當嗣孫。要不是他自己太過作死,現在就沒武三思和武承嗣什麼事了。

如果不是吃了賀蘭敏之的牽連,被武則天罷了官,李善現如今混一個三品以上的官職,簡直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哪怕如今落魄了,單憑那些弟子以及當世大儒的名聲,讓誰來評論,李善的身份也比自己這個六品縣令金貴得多啊。

淳于良更是猛地一拍腦袋,道:“我想起來了,李遠山先生不是就是原名李善嗎?可是……他不是當世大儒嗎?怎麼成了一個賊頭兒?崔小娘子,你是不是搞錯了?”

“絕對錯不了,李善,字遠山。”崔秀芳解釋道:“其實李家數代都是揚州城坐地分贓的大寇,若有小賊在揚州城犯案,必須給李家抽頭,李善只不過是繼承祖業罷了。”

話說到這,崔耕忽然想起一起事來,道:“當日你走私鮮魚入城,莫非也要給李家抽頭兒?”

“我?那倒不用。”崔秀芳緩緩搖頭,道:“妾身家和李家頗有淵源,他不敢對妾身不敬。”

趁着這個機會,崔耕趕緊問出了縈繞心中已久的一個問題,道:“秀芳你究竟是什麼身份?怎麼功夫那麼好,還認識一個坐地分贓的大寇?”

“我……”

崔秀芳目光有些閃爍,微微低頭道:“妾身……妾身不想令祖宗蒙羞,這身份還是不說爲好。不過妾身可以保證剛纔所言句句屬實,李善和妾身頗有淵源,絕不會害我的救命恩人。”

對於李善是不是可靠,崔耕倒沒什麼異議。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在共同的敵人孟神爽倒下之前,此人應該可以信任。

另外,李善乃是當世大儒,與他交好,也不算辱沒了自己的身份。哪怕日後李善真有什麼把柄被人抓住,自己也完全可以推脫不知情。

於是雙方約定,三天後崔耕親自拜訪李善。

至於淳于良,則被暫時被安置在江都縣衙。這淳于良文不成武不就,還有一身的怪脾氣,在跟孟神爽的鬥爭中,崔耕不覺得他能幫上什麼忙。他更多的是看重的還是對方制帽的手藝。

即便他擅長製作的並非後世流行的揚州氈帽,眼光肯定是有的,有他帶頭,把揚州氈帽弄出來不難。

第二天,他就修書一封去泉州,讓林張兩家,趕緊派人來開帽子工坊。

至於說服淳于良的理由也很簡單,他跟淳于良說道,要鬥倒麗競門,乾死孟神爽,就必須有長期持~久消耗戰的心理準備。既然是長期持~久的消耗戰,就必須有足夠的錢財作爲支撐。

而你淳于良文不成武不就,只能發揮自己的長項,爲大家的合作出上一份力。

很快,淳于良便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崔耕的提議,來主抓氈帽工坊的具體事宜。

至於崔耕答應他,張、林、崔三家合開的帽子工坊裡,給他勻出一成乾股。淳于良倒也沒有激動,更沒有推遲,而是淡淡地接受了下來。

正所謂哀大莫過於心死,在崔耕看來,可能淳于良心中最大的夙願並非是能通過帽子工坊,掙多少銀子。而是一心想着如何儘快搞倒麗競門,弄死孟神爽,爲亡妻復仇。最後,恢復家業,把自己暫時寄身在大雲寺出家的兒子接回,重新還俗父子團聚吧。

……

……

三天後,到了正式拜訪李善的日子。

崔耕一身便裝出行,在崔秀芳的引領下,來到了揚州城玉蘭坊,李家的大門前。

遞了名刺,通報進去,不消一會兒李府就中門大開。

一個身形瘦削,滿臉儒雅之氣的男子,帶着一夥扈役迎了出來,恭聲道:“草民李善參見……”

李善可不是普通的草民啊,崔耕總不能讓人家真跪拜迎接吧?他趕緊以手相攙,想要將對方虛託一下。

“嗯?”

按理說,李善畢竟是有身份有來頭,而且還有家世淵源之人,他這一拜應該是虛架子,做做樣子罷了。然後崔耕微扶,李善就應該勢而起,這纔是正常程序。

可奇怪的是,崔耕一碰觸人家的胳膊,就覺雙手一沉,愣是沒將李善扶住。

噗通!

李善雙膝着地,恭謹地繼續道:“草民拜見崔縣令。”

崔耕趕緊錯開一步,道:“李先生快快請起,崔某人可不敢當您如此大禮!”

李善卻並不起身,意味深長地道:“哪裡,以崔縣令的所作所爲,完全當得起!”

言罷,他又是連磕了三個頭。

雖然不至於額頭流血,但也是聲聲作響,足見誠意。

崔耕心中頓呼詫異,至於這樣嗎?別說你李善乃是當世大儒,而且淵源來頭之深了,就算是一個平民百姓見着我這個一縣父母官,也不是這麼個磕頭法啊?

要知道李善因爲當世大儒的身份,還是有很多當年的學生在朝中或者各個州府任職的,要是眼前一幕被人傳揚出去,還不定說他崔二郎不知天高地厚,不知禮法規矩,仗着江都父母官的身份欺負當世大儒呢!

這樣很得罪人的,好嗎?

他趕緊叫道:“李先生,咱不帶這麼玩的,你是要把本官架在火上烤啊!”

“談不上!談不上!”

李善緩緩起身,面含微笑道:“此地並非講話之所,還請崔縣令入內奉茶。您有什麼想問的,咱們到了裡面再慢慢說。”

“李先生請。”

“崔縣令請。”

李家佔地頗廣,崔耕隨着李善穿方繞屋,走了足足有半刻鐘,纔來到了後宅的花廳。

分賓主落座之後,不待崔耕提問,李善已經開門見山地道:“崔縣令不必擔心,以您如今的名望,當得起李某人一拜!”

“本縣的名望?”

“正是。崔縣令巧斷冤案,感天動地,化解了揚州災情,活人無數。現在不少揚州百姓家裡,正掛着您的長生牌位哩!”

崔耕老臉一紅,道:“子不語怪力亂神,以李先生的學問,還真信這個?”

“冤鬼託夢之說,老夫當然是不信的。不過,揚州的百姓們相信不就行了?另外……”

話說到這,李善嘴角微翹道:“天降甘霖可能是巧合,但禁屠令的事兒,總有崔縣令因勢利導的因素吧?單單此項,難道還不值老夫一拜?”

武攸緒命人在各地遍貼榜文,爲崔耕澄清好名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爲了化解災情。

李善能猜出來崔耕在裡面起得作用,也並不奇怪。

崔耕微微頷首,道:“崔某人確實是起了一點作用,不過主要還是……”

“崔縣令不必解釋,心照不宣了!”

李善展顏一笑,打斷道:“其實你是不是萬家生佛,老夫並不怎麼在乎,剛纔那話就是給普通老百姓聽的。事實上,老夫這一拜啊,還是因爲她……”

ps:第二更。

第074章 徒勞忙一宿第425章 策反在敵營第395章 又有新官做第1701章 爲女終鬆口第463章 你有我也有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130章 慢慢來收網第030章 好戲連番演第1250章 諧美向南行第910章 隆基四傻眼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886章 三日見分曉第107章 剛烈蘇大郎第173章 峰迴路且轉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521章 成均起波瀾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1771章 二郎要翻船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1796章 猛將舊情人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1101章 隆基要吐血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1687章 養個白眼狼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1115章 義盜張五郎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533章 月嬋終現身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427章 天上掉餡餅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731章 強詞難奪理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1806章 林甫有緋聞第1350章 名將終授首第1807章 破局忘憂草第1335章 石裂清泉出第1826章 反擊爲紅顏第343章 二郎真尿性(兩章合一章)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1531章 第三強國立第1856章 史思明授首第1753章 特使好霸道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038章 韋陀真神力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1441章 原是兒媳婦第1745章 如同附骨疽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394章 壁龍有下落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583章 千里來爭功第419章 佳人好貼心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596章 六郎能禮賢第366章 請出徐無仗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1690章 便宜大外甥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753章 合同爲一家第728章 漕運終完成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841章 崔耕拿忠良第071章 仙潭村匪事第1643章 藩使賀千秋第1832章 奇兵陡然出第663章 二郎有定計第1756章 當世名醫女第1473章 官逼民終反第805章 九寶十四符第1474章 夢幻初顯威第090章 崔耕很清醒第425章 策反在敵營第098章 兵源招募事第484章 各方風雲動第171章 便宜岳父書第1564章 全靠君襯托第943章 突起宰相爭第1209章 隆基欲親征第733章 崔大預言家第178章 拒絕侯思止第418章 招婿在聖山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683章 漕幫不簡單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636章 崔英怎麼講第1695章 賢璟來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