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

刺啦~~

裂帛聲響,除了金龍頭,還有一隻羊腸管出現在衆人的面前。

這根管子前面接着金龍頭,後面接着智滿和尚掛在背後的一個水袋。

此情此景下,所謂的“東海龍王”所賜的金龍頭,十貫一杯的金聖水,到底是怎麼回事,已經無需多費口舌了。

“……”

一時間,之前還在唧唧歪歪的閒人,集體失聲。

至於那些喝了聖水,自覺百病全消的揚州百姓們,更是滿面尷尬之色,紛紛低下頭去。

尤其是剛纔那個“不畏權貴仗義執言”的年輕人,更是張大着嘴久久合不攏,彷彿都能吞下一整隻鴨蛋。

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崔耕懶得理會,而是目視元兇禍首,冷笑一聲,問道:“智滿,事到如今,你還有何說?”

“我……”

智滿和尚滿面羞紅,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裝神弄鬼,愚弄百姓,罪大惡極。無論縣尊大人如何處置,貧僧都甘願伏法。”

言罷,雙膝跪倒,以頭觸地,再也不發一言。

這和尚還挺光棍的!

崔耕神色稍緩,道:“智滿和尚,你要是真心悔過就站起來,當衆把今天這事兒解釋清楚吧。”

“遵命!”

這個騙局一目瞭然,真正有點技術含量的,也就是和尚在晃動胳膊的時候所觸動羊腸上的機關,讓它什麼時候流就什麼時候流,讓它什麼時候停就什麼時候停。這是整個騙局機關的奧秘所在。

所謂的聖水,爲什麼喝下去會淳甜如飴,其實就是蜂蜜水。

百姓們之所以受騙,除了自身警覺性不高之外,主要還是智滿和尚的身份敕建大雲寺的和尚。

武則天登基之前,有和尚獻上《大雲經》,證明女皇陛下的登基是佛祖親口許諾,天命所歸。

投之以李桃,報之以瓊瑤。

武則天甚爲高興,命天下各大州府以“大雲”爲名修建大雲寺,報答佛祖的恩德。

這全國各地的大雲寺不僅是由朝廷出資免費興建的,地方官府還會每年給大雲寺里布施一定的錢財。

大雲寺中的和尚衣食住行都不用不愁,甚至對閒散香客的佈施都興趣不大,按說根本就沒必要騙人。

所以,各地百姓對大雲寺裡出來的和尚,無疑是百分百無條件信任的。

直到現在親眼看到了這羊腸管,親耳聽到了智滿和尚的承認,百姓們心中最後一點僥倖之心才完全消散。

接着,崔耕命智滿和尚把最近時日以來,從揚州手中騙取的錢財都統統追繳出來,由官府處置。

特別大額的,能夠證明其本主的,就交還本人,至於剩下的說不清楚的錢財,就用於撫危濟困。

按說崔耕這個處置非常合理,但智滿和尚卻面有難色,道:“不是小僧不願意稍補大罪,實在這麼大筆錢財,貧僧實在拿不出來。”

崔耕面色一沉,道:“你這和尚攏共在此招搖撞騙了三天,每天都收入幾百貫錢。這麼大筆錢財,這才過了三天,莫非你都揮霍光了不成?”

“這個貧僧也是受人所迫,不不不!”

噗通~

智滿和尚再次跪倒在地,面帶難色道:“大人恕罪,貧僧有難言之隱,實難啓口。”

“難言之隱?”站在崔耕身後的宋根海發出一聲冷哼,道:“既然不想在這說,就跟我家大人去衙門裡說吧!”

智滿和尚面色慘淡,愣是不想往下說了,而是把頭磕得嘣嘣直響,“貧僧甘願領罪。”

功夫不大,大和尚頭上就紅腫高大,鮮血淋漓。他兀自不停,嘴裡嘟囔着:“罪有應得,罪有應得……”

別說圍觀的百姓了,就是崔耕自己都不忍直視。瞎子都看得出來,恐怕再磕幾下,智滿就得當場磕死在這!

說穿了,這無非是招搖撞騙之罪,就算還不出錢來也罪不至死,至於嗎?

大和尚剛纔說受人所迫,突然就三緘其口了,到底是誰在逼他?

剛纔一直跟崔耕頂撞的年輕人心中不忍,走上前來,道:“崔縣令,智滿大師到底差多少錢財,小人替他出了。您能不能對他從輕發落?”

崔耕問道:“你是幹什麼的?和這智滿和尚是啥關係?”

那年輕人道:“不敢欺瞞大人,小人乃是揚州城東市的一個商人,叫淳于良,曾和智滿大師談過幾次佛法而已。”

崔耕看向衆人,問道:“他說得都是真的?”

在場百姓還真有不少認識這個自稱淳于良的年輕人,紛紛爲他作證,就是縣尉雍光都對淳于良有點印象,低聲道:“好像東市那邊是有這麼個商人,下官是曾見過。”

既然有名有姓有產業,那這人也跑不了,崔耕微微點頭,直接道:“好了,那本官就給你這個面子。至於這大和尚麼……”

雍光忍不住拽了拽崔耕的袖子,低語道:“這和尚畢竟是敕建大雲寺的和尚,大唐十道諸州敕建大雲寺,乃是天子之命,大人您如今正在風口浪尖上,莫要再惹無端禍事了,還請三思。”

崔耕想想也是,雖然自己處理智滿和尚是出於公心,但誰知道麗競門給武則天打小報告的時候會怎麼說。

好麼,先犯了禁屠令,再把大雲寺的和尚給抓了,這可就是拳拳都打在武則天的臉上了。

他想了一下,叫道:“智滿和尚。”

“貧僧在!”

“既然淳于良答應替你把錢還了,本官可以從輕發落。這樣吧,你回大雲寺把情況講明,按寺規領罰。”

“謝大人開恩。”

智滿和尚當衆行騙,不知犯了多少條清規戒律,回到法雲寺以後,日子想必好過不了,弄不好得開革出寺。

再加上他今天受的這場皮肉之苦,想必也夠了。

另外,崔耕心中還有一個猜疑:能把大雲寺的和尚逼得不敢說實話,揚州城還有何人?要知道,人家大雲寺的主持,到了長安可是有資格和武則天搭上話的。

另外,有這麼大的勢力,不去巧取豪奪,卻威逼一個和尚招搖撞騙?這格局也太低了一點吧。

思來想去,整個揚州城中能逼迫大雲寺和尚的勢力只有一家,那就是麗競門!

看這智滿和尚也不是壞到腳底流膿的賊禿,崔耕決定先把他放了,再派人偷偷與其聯絡,順藤摸瓜,說不定就能捉到麗競門什麼把柄。

一切安排完畢,他往四下裡看了一圈,高聲道:“父老鄉親們,以後眼睛可要擦亮一點,萬不可再上當了。另外,本縣……”

他想提下揚州氈帽的事兒。

若是別的縣太爺想辦成這件事,直接在縣衙外發個告示,自然有百姓踊躍獻帽。

但如今有麗競門在一旁虎視眈眈,崔耕就不能落人把柄了,只能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口頭宣佈這個消息。

可正在這時,人羣中忽然有人陰陽怪氣地道:“如今揚州大旱,崔縣令不去關心災情,卻只顧對一個騙子和尚懲威風,是不是太不務正業了?”

“誰?誰他孃的擱這兒放狗屁?”宋根海牛眼一瞪,循聲望去。

可是高臺之下百姓衆多,挨挨擠擠,一時之間他也難以分辨。

正在這時,另外一個角落裡又有人道:“治下有無數百姓餓死。自己不思賑濟,卻來東市閒逛。怎麼?乾的不對,還不讓人說了?”

甚至有人開始嘀咕道:“哼,怪我們受騙,有法子你把災情解了啊?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突地,趁着沒人注意自己這個方向,又有一人高聲道:“他這個江都縣令幹不了幾天了。又哪會管咱們這些老百姓的死活。即便是今天,恐怕……”

衆目睽睽下,躲在暗處接二連三出言擠兌寒磣一縣縣令,這膽兒也忒肥了。

“誰在亂嚼舌根?站出來!”這下,連雍光看不下去了,勃然大怒扭頭來看。

他望到這個方向,這個方向的聲音頓息,另一邊卻又有人接着道:“恐怕今天,崔縣令是看上了那智滿和尚的錢財了吧,想要分上一杯羹?”

事到如今,崔耕怎麼還能聽不出來,訴說災情民怨是假,想要挑唆民憤,讓自己下不來臺面纔是真,這是有人故意在搗亂啊!

不過明白歸明白,破解卻難,就算真找着搗亂的人又怎麼樣?這時候動手抓人,反倒是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這如何破局呢?

不消一會兒,他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高聲道:“誰說本縣令這官當不了多久了,簡直是一派胡言!告訴你們,本官深得聖眷,這位置穩着呢!”

“呵呵……”百姓倒是無人應答,不過人羣中發出了幾聲輕蔑的笑聲。

崔耕聳聳肩,繼續道:“諸位請聽好了,本縣對於如何解除旱災,早有辦法!”

“什麼法子?”百姓中有心急者,異口同聲地問道。

崔耕道:“本官准備沐浴更衣,七日後到龍王廟,爲揚州乃至整個淮南道祈雨。半個月內如不降雨,本官就辭官不做!”

臺下百姓一聽之下,不由得大失所望。

道理很簡單,求雨這種事,在揚州城哪輪得着江都縣令?人家揚州刺史之前早就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了,一點屁用都沒有。

刺史都不行,你一個縣令能行?

不過聽着崔耕說求雨不成就辭官不做,而且還定好了時限,百姓們又微覺好奇,暗中嘀咕,莫非這新來的崔縣令真有什麼把握求到雨?

祈風求雨,自古就有,多爲巫師祭師薩滿之流的活計,在民間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百姓們不清楚崔縣令到底有沒有本事求來雨,但崔耕自己知道,他和龍王爺沒啥交情,不可能真的求來雨。不過“荒唐大夢”中,他記得史上揚州這場鮮有的旱災,過完七月份就解了。

雖然不知是具體哪一天,但推算着日子,半個月後可不就七月到頭入八月了麼?那麼這期間老天爺絕對會降上一場甚至數場大雨。

只是雨水雖然降下,但糧食卻不是馬上就能長出來的,旱災能過,但這場饑荒還是要持續一段時間。

不過眼下百姓們最關心的,可不就是來上一場清清爽爽涼涼快快的降雨?

待百姓們底下的議論聲稍微降低,崔耕高舉雙手緩緩下壓,朗聲道:“諸位,要想成功求雨,本縣還需要一樣物事……”

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521章 成均起波瀾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1836章 死前綻光芒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124章 倭寇背黑鍋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779章 一貨賣兩家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683章 漕幫不簡單第740章 佛陀能斷案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422章 再見範光烈第1166章 此情甚可憫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1188章 惡鬼攔路途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212章 造福淮南道第1087章 二郎終發難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1491章 整合雜牌軍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538章 越州查敵蹤第1541章 寶林一掃空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第1708章 鑑真再遇刺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1834章 禍起定昆池第1238章 白虎意非凡第838章 無字之豐碑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第1505章 竭師氣焰高第949章 都有好藉口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197章 揚子江心鏡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1668章 秀才遇到兵第969章 且待上元夜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244章 世事真難料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1129章 母雞分黑白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706章 臨時護駕計第903章 新任尚書郎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1615章 華宅秘密多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961章 主使另有人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108章 你兒子有病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第1628章 機密何其多第664章 對噴袁恕己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1236章 今朝爲虎父第1254章 腐鼠成滋味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第508章 苦命太子爺第1811章 證人安波注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1086章 二郎在行動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750章 均有必勝心第1263章 文亮立功了第1146章 風火入長安第228章 山雨未來時第849章 斬僧則雨停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1650章 實力來背鍋第1552章 崔珍鬼精靈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1005章 安東有法寶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237章 翌日成峒主第533章 月嬋終現身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1261章 番僧好唸經第842章 未死休定論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