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

太原節度使王縉這個名字,在後世記載中,自己本身沒什麼亮點,關鍵在於他有一個非常出色的女兒王韞秀。

王韞秀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詩人。她的詩作《同夫遊秦》,其文曰:路掃飢寒跡,天哀志氣人。休零離別淚,攜手入西秦。這首詩即使是後世的紅朝太祖都讚不絕口,多次手書。

當然了,更出名的還是王韞秀的丈夫,大唐第一貪官元載。元載爲相十六年,攢下的錢財數以千萬貫記。

他被賜死時,“籍其家,鍾乳五百兩,詔分賜中書、門下臺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稱是。”

八百石胡椒是什麼概念?當時胡椒價比黃金,相當於他家有黃金六十四噸。

鍾乳更不得了了,當時鍾乳乃性藥的必備成分之一。別說價格多少了,關鍵是有錢都根本沒處買去。元載家中能存有這麼多石乳,其貪腐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人家元載也不是全乾壞事而不幹好事。當時權宦魚朝恩控制禁軍,其權勢達到了任由其廢立大唐天子的程度。是元載巧妙設計,除去了魚朝恩。以心智來看,元載算是當世的頂尖人物之一了。

總而言之,這位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貪官。

崔耕聽說這位姓元,而且他的岳父是王縉,馬上就想到了元載其人。

果不其然,那人立馬高興地說道:“在下姓元名載, 我的妻子乃是太原節度使王縉的女兒王韞秀。怎麼?這位貴人認識某的岳父,那可太好了!”

那刀疤大漢對崔耕等人頗爲忌憚,微冷哼一聲,道:“王縉的女兒多了去,一個王韞秀,即使再出色又能得他多少寵愛?再說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王縉若真看中你,還能讓你這副德性?”

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還真有些道理。

太原是大唐皇室的龍興之地,在大唐的政*治地位相當高,乃“五京”之一,節度使品秩正三品上。要說王縉的生活拮据,無法資助元載,就純屬扯淡了。

但看元載這穿着,全身上下加起來,不超過兩百個大錢,標準的窮酸書生一枚。

說王縉對他有多看重,誰信啊?

崔耕更知道,何止王縉看不上元載啊,當時整個王家,從主子到奴才,就沒人看得上元載。

元載的父親本姓景,名曰。

景託門路,進曹王府當差,爲曹王妃在扶風郡收田租。因爲曹王妃姓元,爲了討王妃的歡心,景就改姓元了。

當時元還託曹王妃的門路,謀了個吏部員外郎的虛職。從那以後,元載他們家也算官宦人家了,這纔有了元載和王韞秀定親之事。

然而,好景不長。

曹王去平定忠州蠻人叛亂時,隻身入蠻營勸降,卻爲蠻人所殺。曹王無子,李隆基下旨,以曹王的侄子繼承曹王之位。

如此一來,原來的曹王妃元氏可就沒那麼威風了。依附他的元自然也被奪了職司,回家吃自己。

元心中鬱悶,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元載和王韞秀坐吃山空,生活無着,去太原投奔王縉。

王家從主子到奴才,都視這夫妻倆是來討飯的,極盡輕蔑與嘲諷之能事。

王韞秀氣不過,將自己的嫁妝變賣了換錢,要夫君元載進京趕考。

元載心中鬱悶,寫下了一詩:“年來誰不厭龍鍾,雖在侯門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

王韞秀爲了給夫君打氣兒,才做出了那首千古名篇兒《同夫遊秦》。

當然了,進京趕考花費甚多,王韞秀即使變賣嫁妝,也不夠承擔得起兩個人的費用,最終還是元載一個人去長安的。只是這首詩,確實是相當勵志,不僅元載深受鼓舞,就是千載之下都有人傳誦。

但不管怎麼說吧,元載現在雖然有個身爲節度使的老丈人,但絲毫借不着力,他自己就是窮酸書生一名。

現在他應該是在進京趕考的途中。

“我……我……”

現在聽那傷疤大漢一語道破了自己的處境,元載羞愧地低下頭去。

崔耕卻微微一笑,道:“好吧,就算元載不被太原節度使看重。但俗話說得好,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你們把王節度的女婿怎麼樣了,人家王節度能無動於衷?恐怕王節度伸出一根小手指,就能把你們給滅了吧?”

“關於這點兒,你更是杞人憂天啦。”那傷疤大漢脖子一梗,滿不在乎地道:“俗話說得好,強龍難壓地頭蛇。在真源縣這一畝三分地上,是虎他得臥着,是龍他得盤着。”

撲哧!

宋根海聽了,直接樂出聲來,道:“哎呦呵,好大的口氣。人家王節度不僅是正三品的高~官,麾下還有數萬精兵強將。殺你們幾個匪人,那還不跟捻死個臭蟲一樣簡單?”

“就是,你以爲你是誰啊,再厲害也就這麼點人,則能對抗王節度的數萬精兵?”劇士開也不屑地說道。

“外鄉人,你們這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聽到宋根海和劇士開的話,刀疤大漢不僅沒有緊張害怕,反而更加得意,道:“在我們真源縣有這麼句話,你聽說過沒?”

“什麼話?”

“金南口,明府手。”

見崔耕等人都面露不解之色,不待他們發問,那傷疤大漢就忙不迭地解釋道:“明府大家知道吧,乃是縣令的雅稱。這金南呢,指的就是我家主人華南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家的主人隨便動動嘴,那真源縣令,就得趕緊動手辦了!諸位想想,那這真源縣又不歸太原府管。王縉說話,真源縣令能那麼利索地聽他的嗎?所以說,在真源地界上,我家主人,就是這個!”

說着話,他豎起了大拇哥,腆胸迭肚下巴高昂,似乎頗有榮焉。

崔耕眉頭微皺,道:“華南金果然有如此威風?”

“我騙你幹啥?不信地話,你們在去找別人問去啊!真源縣哪個不知道我主人的本事?”

“那可奇了,這華南金到底官居何職啊?”宋根海很是好奇地問道。

“就是縣衙的捕快班頭。”

宋根海本以爲華南金果有什麼特殊本事讓他如此囂張,現在聽說對方只是一個捕快班頭,更加質疑道:“一個小小的捕快班頭,連品級都沒有,怎麼可能有如此威風?縣令真要治他一個橫行不法,他還能反了不成?”

“反了不一定,但讓那縣太爺丟官罷職是一定的。幾位聽說過那麼一句話沒有?官不畏貪,吏不畏刑。這小吏施展起手段來,簡直防不勝防。只要華老爺略施手段,那縣令定當吃不了兜着走。”

崔耕冷笑一聲,道:“不過是栽贓陷害罷了。若那縣令聽說了他的手段,下車伊始就直接懲治他,不給他栽贓陷害的機會,他又能如何?”

傷疤大漢繼續道:“您還別不信,那縣令確實得吃癟。這麼說吧,前幾天真源縣就來了一個新縣令,被我家主人收拾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然後,他口若懸河,講了這華南金的一段光輝事蹟。

第410章 底牌盡出時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374章 洛陽逢故人第757章 爭色起波瀾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308章 嶺南有隱憂第709章 京兆尹之爭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083章 崔二郎送飯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3196章 神秘於公子第736章 月嬋的心思第1068章 城門有驚變第292章 無心插柳事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1852章 蛇蠍毒美人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1786章 人死無對證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709章 京兆尹之爭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844章 餘波仍盪漾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768章 信手可點銅第7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172章 龍泉舊主人第121章 水密隔艙術第268章 忽有強援至第753章 合同爲一家第1056章 強闖法流寺第427章 天上掉餡餅第572章 皇澤寺奇案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729章 二郎聲望隆第908章 隆基難偷雞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642章 下封有賢才第330章 收攏千餘賊第259章 山泉爲啥甜第462章 初次會二張第983章 強作四讖言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853章 賀婁內將軍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882章 元寶忽蒙冤第097章 裝傻又賣乖第1476章 三方要抱團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404章 萬國伐崔氏第324章 遊刃頗有餘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228章 山雨未來時第345章 傲嬌二主婢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1059章 鵲巢鳩來佔第1830章 滿嘴荒唐言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1051章 彌勒下凡塵第1540章 黑叟與美女第1381章 邏閣四遺策第1326章 禍基於桂林第917章 以德來報怨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1365章 正事有眉目第951章 三郎斫汝頭第1752章 黃峒來鬧事第392章 神秘木先生第1491章 整合雜牌軍第1275章 持盈說惠妃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085章 山匪聽好了第1084章 虛驚一場夢第191章 月嬋微鬆口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1424章 令光難瞑目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1341章 名將真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