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幹看年紀不到二十歲,身材瘦長,眉清目秀,雖是胡人,往那一站竟頗有幾分儒雅之氣。
不過,他一開口就破了相了。
此時的史幹滿臉地諂媚之色,跪倒在地,道:“多謝越王千歲開恩!多謝越王開恩!剛纔小人所言雖然略誇張了些,卻沒有半句虛言啊!”
“你先閉嘴,聽本王問話!”
“是。”
崔耕上下打量了史幹幾眼,道:“看你的衣着打扮是契丹人,但這相貌……似乎有突厥血統?”
史幹道:“越王千歲英明!小的不僅僅是突厥人,還姓阿史那氏,跟契丹那幫子胡狗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
如果說漢朝是非劉氏不得封王的話,那麼突厥就是非阿史那氏族不得爲汗。不過崔耕猜測,史乾的阿史那氏,跟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後差不多,似真似假,就是一筆糊塗賬。當然了,這並不妨礙他鄙視契丹人爲“胡狗”。
崔耕又問道:“你既是突厥人,全名又是什麼?”
“阿史那*幹,小人一向傾慕中華人物,這“史幹”就是小人給自己起的漢名。”
“原來如此。你的原籍是哪裡?”
“寧夷州。”
崔耕心中暗叫了一聲“那就錯不了了”,語氣越發和藹,道:“史幹,你可願意爲本王效力?”
史幹福至心靈,連磕了幾個響頭,道:“願意,小人一百二十個願意啊!實不相瞞,我就是來投奔您的。”
“那好,本王收下你了。嗯,史幹這個名字,不怎麼好聽,本王賜你個名號,叫“思明”,取其棄暗投明之意。”
“謝王上賜名,史思明參見王上!”史思明毫無心理負擔地躬身下拜。
沒錯,出現在崔耕面前的這個胡人,就是“安史之亂”的那個“史”,史思明。
崔耕初聞此人叫史幹,就是心中一動,猜測此人是不是就是史思明。不過,在歷史記載中,史思明長得面容瘦削,鬍鬚頭髮稀疏,聳肩駝背,凹眼睛歪鼻樑,猥瑣之極,跟眼前的形象太不符合了。
所以,他才百般詢問,直到其他方面都跟史思明對上號了,方纔確認。
仔細想想,在歷史記載中,史思明爲平民時,曾經被奚人抓住,要斬首。結果,史思明憑着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宣稱自己是大唐使者,竟然把奚王忽悠瘸了,放了他。
裝什麼得像什麼。
若史思明真長得聳肩駝背,凹眼睛歪鼻樑,還沒有任何文書證據,他就是口燦蓮花,奚王也不能信他是大唐天子派來的使者啊。恐怕那些容貌描寫,是因爲其人是有名的“亂臣賊子”,著書之人特意醜化的。
公允說來,史思明其人是真有才幹。
他矯勇善戰,向來爲安祿山之先鋒,統領安祿山手下最精銳的部隊。
史思明全勝之際,不僅登基爲帝,佔據洛陽,而且戰敗了郭子儀和李光弼的聯軍,威臨天下。
不過,當此是時,史思明志得意滿,御下太苛,逼反了手下無數大將和親生兒子史朝義。最後,史思明被這些人聯手弒殺。
史思明非常憋屈地死了,朝廷才得以徹底安史之亂。要不是出了這檔子事兒,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崔耕連安祿山都收下了,對史思明更不擔心。
與可突於不同,安祿山和史思明率領的都是朝廷的軍隊。一般情況下,就算想造反也沒多少人跟着。
歷史上,安祿山和史思明能夠造反,主要還是因爲李隆基自己作死。
李李隆基晚年墮政,一心與楊玉環尋~歡作樂,曾經對高力士說過,我看這天下也沒什麼事兒,不如就整日尋~歡作樂,把國事交給李林甫如何?
高力士建言道,陛下不可,一旦大權旁落,想收回來可就難了,恐有不測之禍。
李隆基當時臉就沉下來了,高力士只得上前請罪。
如此上行下效,朝廷對安祿山的是制約漸漸放到了最低,種種監察制度名存實亡。
面對那至尊之位的誘~惑,安祿山能忍得住嗎?
所以說,安祿山、史思明這些人,用得好了就是一把寶刀。若主人自己墮落,那就別怪寶刀弒主了。
……
……
將史思明收入賬下,崔耕非常高興,當即傳下旨意,命大軍暫且紮營。
然後,將史思明招入賬下,詢問前方的軍情。
崔耕道:“思明啊,你身爲突厥人,因何做契丹人的裝扮?又因何被本王的手下探馬抓住呢?”
“呃……此事實在說來話長,小人雖是突厥人,卻世居寧夷州,乃是朝廷的編戶之民……”
所謂編戶之民,就是承擔國家稅收和徭役的普通百姓,享受正常大唐百姓的權力和義務,與那些羈縻之地的胡人不同,自覺身份上就高出來一大截。
不過,可惜了,這史思明從小就不怎麼安分,長大之後,以坑蒙拐騙爲生。
某日,他與人合夥設局,坑了寧夷州刺史的兒子一筆錢。寧夷州刺史大怒,連發公文,要把他捉拿歸案。
史思明在大唐待不下去了,逃往契丹境內。破屋更糟連夜雨,被契丹大將何春會抓爲奴隸。
這史思明也真有能耐,儘管身爲奴隸,還是通過種種手段,改變自己的境遇。
短短半年內,他就成了何春會的心腹。
“何春會?”崔耕聽到這裡,心中一動,道:“我聽說,契丹有三員大將最爲勇猛善戰,一個叫何春會,一個叫可突於,還有一個叫李過折。這三人又以何春會爲首,可突於與李過折水火不相容,多虧了何春會彌縫,才暫時保持着和平。不知可有此事?”
史思明道:“非但如此,如今可突於指揮契丹大軍,連破營州、幽州數大州府,陣斬幽州大都督薛訥,在契丹人的心目中威勢一時無兩,有契丹第一名之將。”
“原來,薛訥將軍是他殺的啊……”崔耕眼中寒光一閃,道:“這何春會如今駐紮在哪?本王還真想跟他碰一碰了!”
“翁明城。”
“翁明城?沒聽說過啊!”崔耕微微皺眉,看向了身旁的李泌。
李泌搖頭道:“微臣也沒聽過,這翁明城是哪個州府,哪個縣的?”
史思明道:“此城位於薊州和營州之間,方圓不過五里,兵不過兩千。這兩千兵馬還是臨時抽調的,名不見經傳。”
崔耕納悶道:“契丹第一名將,去翁明城幹啥?他是在契丹內爭中失敗,被髮配了麼?”
“倒也不全是發配。”史思明眨了眨眼,道:“越王您還記不記得,我曾經說過……只要用我之計,就能給契丹人來一下狠的?”
原本崔耕還以爲,那話是史思明爲了保命而說的大言呢,現在終於重視起來,催促道:“到底怎麼回事兒?快說,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