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

“大膽!”

“狂妄!”

“不知天高地厚!”

……

王勇話音剛落,就一陣斥責聲響起。本來麼,一個小小的胡人部落,竟敢爲難越王崔耕,這膽兒也實在太肥了一點兒!

崔耕卻沉吟道:“能有這個膽子的胡人部落,肯定不是一般的勢力吧?但不知叫什麼名字?”

“呃……聽說他們是鐵勒諸部之一,叫什麼回紇。那部落的酋長,叫承宗。”

“回紇?”張守哼了一聲,插話道:“微臣知道他們的底細。當初,突厥興起,鐵勒諸部納入其掌控之中。後來,突厥爲了防備鐵勒諸部作亂,將其豪酋數百人坑殺,自此鐵勒諸部中的回紇與僕骨、同羅、拔野古等部落一起叛突厥而去。我大唐興起後,諸部歸順大唐。默咄復立突厥後,奪了諸部的就地。他們不得不南下託庇於大唐,被安置在瓜州和涼州之間。”

宋根海道:“說了半天,原來是被突厥趕得東奔西躲的喪家之犬啊,有什麼了不起的?”

郭子儀卻眉頭微皺,道:“咱們若是大唐朝廷就好辦了,一道聖旨降下,諒那回紇不敢不從。只是越王千歲麼……瓜州是朝廷的管轄範圍,人家不聽咱們的,咱們也沒法子動武啊。”

宋根海道:“不管怎麼說,也不可能是越王親自去回紇部要人。一是回紇部根本不配越王親自去。二是,越王千歲何等身份,怎能輕身犯險?”

“這倒是。不過,那回紇部不見越王千歲,就是不肯放人怎麼辦?王先鋒就這麼一個獨子,若有了個什麼三長兩短,咱們如何對得起他的在天之靈?”

“這個確實不好辦。不如……咱們去賄賂下瓜州刺史,讓他出面解決此事?那回紇再牛逼,也不能不聽瓜州刺史的吧?”宋根海想了下,不大確定的說道。

張守擔憂道:“涉及到越王千歲,瓜州刺史未必肯收錢。再者,人家回紇人即便不敢硬抗瓜州刺史,也完全可以推說王忠嗣逃跑了,或者病死了什麼的,瓜州刺史也沒法子啊。”

……

就這樣,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商量如何營救王忠嗣的辦法。研究了半天之後,卻是沒研究出什麼完美之策。

不過,有一條原則是肯定的,崔耕不可能爲了救王忠嗣,去瓜州和回紇人談判。

然而崔耕,聽了衆人的討論後,卻有了走一趟瓜州的心思。

在旁人看來,回紇人根本就不配和越王談判。但在崔耕眼裡,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現在的回紇當然不足爲懼,但是在歷史記載中,幾十年後,回紇就會雄踞大漠,實力超過吐蕃,比突厥最強盛之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多強大?舉個例子可以說明。

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回紇求和親,唐肅宗讓最小的女兒寧國公主下嫁回紇可汗。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大唐雖然也和親,比如嫁給松贊干布的文成公主。但是,那是以宗室女封爲公主和親,並非皇帝的親生女兒。

之前強大如吐蕃、突厥都沒辦到的事兒,回紇卻辦到了。

這還沒完,寧國公主出嫁後半年,回紇老可汗就死了。回紇人竟然逼着寧國公主殉葬。後來,雖然公主據以力爭沒死成,卻也不得不按其風俗割面。換言之,寧國公主毀容才得以脫身。

可以說,當時的回紇幾乎與大唐朝廷平起平坐了。

崔耕對回紇人的崛起充滿着警惕,如果能有機會接觸一下的話,他並不反對。

崔耕想去回紇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王忠嗣特別特別的重要。

在崔耕眼裡,王忠嗣可不僅僅是王海賓的遺孤那麼簡單,事實上,他還是一名驚才絕豔的軍事家。

大唐名將輩出,立下不世奇功的也有很多。但是,若說能稱得上軍事家的,也不過是李靖、王忠嗣二人矣。

就是郭子儀在軍事方面的才能,比之王忠嗣,也應該差點兒。

大敗吐蕃贊普夜逃,破奚族契丹聯軍三十六部十萬之衆,滅後突厥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逼吐谷渾降唐……王忠嗣這些光照千古的功績暫且不提,關鍵是,人家把軍事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著有《平戎十八策》。

能寫兵書,一般的名將可辦不到。

還有另外一件事,可以證明他遠超同儕的軍事水平。

還是那個崔耕剛攻下不久的石堡城,哥舒翰足足用了四萬精銳唐軍的性命,才立此不世奇功。

換成王忠嗣呢?

人家覺得這事兒太不划算了,根本就不派兵攻打。

當時他身兼河西、隴右等四大節度使之職,在距石堡城五百里外的積石山,修建了大片的堡壘羣。

你吐蕃人要經過石堡城,進攻河西隴右,就得先攻打這片堡壘羣。我以逸待勞,你來多少我吃多少。大唐名將輩出,兵精糧足,拼消耗,你吐蕃能拼的起嗎?

這麼一轉換思路,石堡城到底攻不攻下來,也沒那麼重要了。沒必要用幾萬大唐精銳的性命,換取此城。

與哥舒翰相比,高下立判。

當然了,王忠嗣軍事才能爆表,政治才能就不咋樣了。

他這只是從軍事角度考慮的最佳策略,卻沒從人心考慮。李隆基要的是面子。你修一片堡壘羣,就把石堡城的問題解決了,百姓們能理解嗎?李隆基怎麼長臉?

正是因爲王忠嗣堅決不肯強攻石堡城,和李隆基漸生嫌隙。後來,李隆基換哥舒翰攻石堡城,一將功成萬骨枯。事實上,從軍事角度來講,積石山堡壘羣已成,着實沒有必要再攻取石堡城。

如此大才的王忠嗣,如此純粹的軍人王忠嗣,就是隻掉了一根汗毛,崔耕也心疼啊。

他可不想王忠嗣出了什麼閃失,從而造成終身憾事。

最終,崔耕擺了擺手,打斷了大家的討論,道:“不必再說了,本王心意已決,這就前往瓜洲一行。”

“王上不可啊!”衆人面色驟變,跪倒在地,齊聲勸道,就是最關心王忠嗣的郭子儀也在其列。

崔耕卻擺了擺手,道:“諸位彆着急,且聽本王一言。大家都以爲本王絕不能去瓜州,那回紇人就不會認爲本王會去瓜州了。另外,說到底,王忠嗣一個小孩子,留在回紇人手裡能有什麼用呢?他們之所以提那個咱們難以接受的條件,無非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而已。所以,只要本王隱姓埋名,此事的風險就沒那麼大。”

郭子儀道:“說得也是。不過,既然您不暴露身份,又何必親自前往呢?”

宋根海也道:“對啊,反正不暴露身份,您去與不去都成。”

шωш✿ ttκá n✿ ¢○

崔耕道:“去當然是以備萬一。另外,王先鋒爲本王而死,他的子嗣有難,本王不去,實在良心上過意不去。”

“可是……”

“本王心意已決,諸君勿復多言。”

……

崔耕是老大,他態度堅決,其他人也難以再勸。經過仔細覈實王勇的身份後,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當即,由郭子儀、安祿山以嶺南王的名義,帶領兩萬騎兵,慢慢趕往石堡城。

崔耕、張守、楊玄琰帶着五十名精兵,以及十幾輛大車,扮作商隊,前往瓜州。

這十幾輛大車上所載的都是上好的蜀錦,總價值有五六萬貫。

瓜州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據說,吐蕃人破瓜州之後,擄掠的絲綢錦緞,足夠吐蕃上至贊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穿上絲綢的衣服。

所以,別看崔耕一行這麼多人,若到了瓜州乃至絲綢之路上,根本就毫不起眼。

當然了,崔耕等人從南而來,行走於沙漠中,這一路上行人都較少,還是比較引人注目的。

這一天,離瓜州還有三日路程,崔耕等人正在某處做短暫的休息,忽然間,一支三十餘人的唐軍騎兵,攔在了崔耕等人的面前。

爲首的一人看年紀在二十多歲,身形高大,模樣長得也算不錯,但是,那股濃郁地絲味道,簡直呼之欲出。

他彎下腰去,堆起滿臉笑容道:“諸位這是去瓜洲?可需要嚮導麼?本官對這裡地形都很熟悉,可以找本官啊!我收費低廉,物美價廉,實在是嚮導的不二人選。”

嗯?這是哪裡來得逗逼?

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701章 誰人有勝算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267章 紛紛來投降第1496章 站前總動員第1256章 黑水立國記第240章 監鑄方丈鏡第1058章 名望可變現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1620章 銀號出碩鼠第943章 突起宰相爭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331章 雞雞復雞雞(兩章合一)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360章 郭恪有來頭(兩章合一)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978章 傲晴終鬆動第457章 小小激將計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第1309章 子嶠身世奇第1856章 史思明授首第108章 你兒子有病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551章 破局關鍵處第488章 風雲會房州第450章 光烈有陰謀第1056章 強闖法流寺第077章 倒黴的縣令第738章 四國會碎葉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246章 鐵證有如山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第1797章 被人當槍使第1454章 真相更朦朧第13196章 神秘於公子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768章 信手可點銅第811章 裹兒大魔頭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1265章 陰差陽錯案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1741章 天坑驟然現第1003章 盛會將開始第1766章 目標中越王第1756章 當世名醫女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1635章 光弼脾氣倔第1354章 溫言審疑案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256章 黑水立國記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048章 曹家這爺倆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1749章 脫逃與墊背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085章 山匪聽好了第551章 三詩盡有情第099章 俺叫封常清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596章 六郎能禮賢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782章 久遠的交易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1106章 太子何其尊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228章 山雨未來時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1229章 雙耀終歸心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1658章 欽定鴛鴦譜第223章 血債須血償第699章 二賊相勾結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一)第1490章 東歸已無路第1280章 途經茅山下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1489章 西方有盟友第1006章 棉襖與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