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

不怪崔耕如此激動,實在是李旦太重要了。

他之所以能割據嶺南道的法理基礎,就是太上皇李旦在嶺南道,相當於大唐現在有兩個朝廷。

但是,李旦一死,他割據嶺南道的法理基礎就不存在了。他再割據嶺南道,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現在的嶺南道,絕對扛不住全國大軍。再說了,就算打得過,崔耕也一點都不想打。

那麼,李旦會死麼?

按照歷史的記載,在先天政變後的第四年就病逝了。離着現在,不過是差了兩年。

這可咋辦?簡直無解啊!

正在崔耕爲難之際,金剛智的聲音響起,道:“嶺南王,你怎麼了?”

“沒什麼。”崔耕隨口敷衍道;“大和尚你的神通不簡單啊,竟然能看穿太少皇的壽數。”

“哪裡,貧僧之所以說太上皇的壽數,可不是因爲有什麼神通,而是我略通岐黃之道。”

“哦,醫術……”

突然,崔耕靈機一動,道;“既然是太上皇生病,大師能否施展回春妙手,爲太上皇治病呢?只要大師能把太上皇治好,孤王定當不吝賞賜。”

“貧僧倒是想,但我沒那個本事。”金剛智苦笑道:“太上皇有風疾暗病,實非藥石所能奏效。除非……除非……”

“嗯?除非什麼??”

“除非嶺南王能爲太上皇尋來一樣寶物照病鏡。”

崔耕疑惑道:“照病鏡?相傳此鏡鏡面光如水,每有疾病,以鏡照之,盡見臟腑內病機地點,然後可對症下藥。世間果有此物?”

“傳言當然有所訛誤,實際上,此寶有鬼神莫測之功,常照此鏡,可以修復暗疾,益壽延年。”

“那此鏡現在何處?”

金剛智道:“此鏡原來是我天竺至寶,後來流落中土。現在在哪,貧僧就不知道了。”

“這樣啊……”崔耕若有所思。

事實上,崔耕剛纔是明知故問,他知道那照病鏡在哪。

照病鏡原來是葉靜能所有,唐隆政變時,葉靜能死在亂軍之中,此寶被沒入宮中。

崔耕當然不相信有什麼寶物能照徹五臟六腑,當時並沒有留意。

他之所以知道此事,是因爲最近流傳天下的一個笑談。

李隆基的原配王氏,和李隆基伉儷情深,相濡以沫。在李隆基登基之後,被封爲皇后。

可是這位皇后娘娘有個最大的缺點,沒有孩子。

眼瞅着被封爲惠妃地武蓮兒越來越得寵,王皇后心急如焚,將照病鏡找來,放在寢宮之內,每日攬鏡自照。

但是,招了都快一年了,肚皮還是絲毫沒動靜。

所以,照病鏡就是在麗政殿中。

崔耕剛纔之所以這麼問,是根本不信照病鏡能治李旦的病。他懷疑這金剛智是不是受了什麼人的指使,誘自己去長安自投羅網。

現在金剛智說不知道照病鏡在哪裡,讓他的疑心稍降。

崔耕轉念又一想,這金剛智原來一直在天竺,今日才登上大唐的土地,說他是受人指使的可能,着實不大。

難道,那照病鏡真能治病?

若是之前的崔耕,肯定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但是現在,崔耕卻心思動了。

沒辦法,病急亂投醫。他現在實在無法解決李旦死了之後的政治局面,也只有把希望寄託在照病鏡上。

崔耕暗暗琢磨,持盈想在生產的時候,我去長安陪她。要不,我就走一趟長安城?順便看看,能不能通過持盈的路子,把照病鏡弄到嶺南道來。

這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想到這裡,崔耕起身,道:“諸位慢用,本王且去更衣。”

“王爺請便。”

崔耕出去之後,卻沒去廁所。功夫不大,就帶着五百甲士,將整間大殿團團圍住了。

“別動!”

“別動!”

“都老實點兒!”

吆喝聲聲,衆甲士弓上弦刀出鞘,如臨大敵。

“啊?嶺南王,你這是何意?”

“我們沒犯事兒啊?”

“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

不少客人驚呼出聲,就是沒說話的,絕大多數的臉上也變顏變色。

唯有金剛智面色如常,道:“阿彌託佛,如果貧僧沒猜錯的話,嶺南王是爲了照病鏡的事兒?”

崔耕點頭道:“不錯,確實如此。此事關係重大,爲了大家能保守機密,要限制大家一段時間的自由。不過,大夥放心,這段日子本王肯定好吃好喝好招待,絕不至於委屈了大夥。事情過後,本王還會有所補償。”

金剛智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此乃題中應有之義,貧僧領命。”

在場的客人,就是嶺南道的名流和金剛智的門人弟子。

既然金剛智都沒意見了,他的門人弟子自然也就沒意見了。嶺南道的名流更不敢違背嶺南王的命令,現場的氣氛迅速和緩下來。

崔耕命甲士們帶大家去休息,就準備離去。

可金剛智卻突然開口道:“貧僧留在這做人質,嶺南王要辦什麼事兒的話,貧僧的弟子不空可以效犬馬之勞。不誇張地說,不空文武皆能,用處頗爲不小哩。”

不空和尚跪倒在地,道:“願爲嶺南王效死。”

崔耕稍微一思量,就以手相攙,道:“起來吧,只要你不負本王,本王絕不負你。”

……

崔耕之所以要收下不空和尚,不光是他今天的表現不錯,三言兩語,就那蘇繡繡說服了。

最主要的還是,崔耕深知這不空和尚的能耐。

以“開元”爲年號的歷史,總共是二十九年。在這將近三十年裡,如果評選五件大事的話,開元三大士到長安,絕對在其中。

所謂開元三大士,就是三名來自天竺的和尚。他們來到長安之後,開創了大唐密宗一脈,影響非常深遠。

這三大士的名字就是: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

今日能得不空之助,崔耕怎能把如此人才往外推?

崔耕要把不空留下的最後一個原因,是他手中的生面孔太少了。像是宋根海、楊玄琰、封常清、黃有爲等人,到了長安,很可能被故人認出來,太過危險。

這次去長安,整好讓不空隨行。至於他可能是奸細?那金剛智不是在自己手心裡攥着嗎?

崔耕這次去長安打算帶的第二個人,就是安思順。

當初崔耕在拂雲堆上,收了安祿山爲義子。但其實現場還有幾個小孩,分別爲:安思順、安文貞、安孝節。

其他人也就罷了,這安思順可不簡單。

在正常歷史中,他此時已經在大唐與吐蕃的戰爭中大放異彩,被封爲右監門衛將軍、洮州刺史兼莫門軍軍使,並得賜二百匹錦緞,三百兩白銀,以及五百貫錢。

現在的安思順,卻只是崔耕親軍中一名普通的侍衛,不顯山不露水。

除了是生面孔外,安思順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忠誠。他雖然和安祿山的關係不錯,但發現安祿山的浪子野心後,對安祿山屢屢彈劾,並且預言“安祿山”必反。後來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安思順被哥舒翰誣陷致死,天下人無不認爲他是冤枉的。

崔耕這次去長安,帶着安思順也非常合適。

事不宜遲,第二天一早,崔耕就和不空和尚以及安思順,喬裝改辦,往長安方向而來。

一路無話,三人從明德門入長安,走朱雀街、大東街、紅玉街,眼瞅者就要到玉真觀了。

沒錯,李持盈既是公主又是女道士,她是住在一個道觀之內。不僅長安城內有一座玉真觀,長安城外還有數座。

崔耕已經打聽清楚了,現在李持盈是在長安城清化坊內的玉真觀居住。

可是,他們還沒到達目的地呢,就見前面人情涌動,不少百姓朝着一個方向跑去。

崔耕心中好奇,抓着一個小夥子的胳膊,問道:“這位小哥,出什麼事兒了?你們跑啥?”

那小夥子頗爲興奮的道:“走,一同去看看吧。今日萬年縣公開審案,要審霪僧!你想想,霪僧啊,過不過癮?”

敢情是爲了這個啊!

崔耕對這種花花案子還真沒什麼興趣,就準備置之不理。

可正在這時,他忽地聽背後有人道:“萬年縣令石得水爲了政績也是喪心病狂了,難道他就沒想過,萬一這是一件冤案呢?”

第1480章 福將名不虛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089章 姚度好運氣第641章 三計待二郎第683章 漕幫不簡單第051章 佟府之所見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1696章 玄昉能力強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142章 長安風波起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1770章 矛頭指崔耕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1572章 竇家血海仇第1049章 強弱甚分明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第1205章 九女祭鱷神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755章 拼湊的真相第242章 禍兮福所伏第1173章 元振會勸降第242章 禍兮福所伏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010章 又起歪邪念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第131章 樂極驟生悲第1538章 越州查敵蹤第067章 最後的瘋狂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1075章 忽有妙計生第753章 合同爲一家第1216章 查案渭源縣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507章 小人心難測第107章 剛烈蘇大郎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1357章 父女心不同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1405章 祿山小兒計第093章 折衝都尉府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795章 陽謀害崔耕第454章 千鈞懸一線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076章 山匪夜襲城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1496章 站前總動員第503章 功高小震主第832章 五王終誕生第975章 絕美金小姬第1238章 白虎意非凡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1052章 瑤仙定賭約第1177章 保佑嶺南王第1360章 拜聖各不同第060章 新套餐計劃第1827章 引蝶且招蜂第1256章 黑水立國記第401章 深夜會豪俠第685章 二郎大請客第877章 突現豬隊友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567章 冤家真路窄第1740章 守軍翻十倍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280章 端午龍舟賽第303章 啓程定州行第372章 苦主現身來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243章 刑訊誰爲宗第898章 張家重開業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1014章 黃瓤多黑子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323章 遞上投名狀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502章 雨兒小心思第909章 潑寒逢帝壽第1406章 幽雲十六州第955章 可要動私刑第1584章 紅顏真禍水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252章 崔盧初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