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大恩卻成仇

被朝廷的兵馬包圍了?不用問,這是針對我的啊!事到如今,也唯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崔耕心思電轉,低聲吩咐道:“本王暫與杜賓客虛與委蛇,你趕緊想辦法混出去,通知劍南道的兵馬來救駕。對了,順路將黃有爲、楊玄琰找來。”

“得令!”

劇士開儘管明知道混出去的希望不大,還是趕緊鑽出了帳~篷,依命行事。

郭子儀則看了個莫名其妙,道:“你們在搞什麼鬼?快點吧,朝廷的欽使在外面等着呢。”

“呃……沒什麼,沒什麼。”崔耕嘆了口氣,道:“你我相識即是有緣,只是今日這緣分恐怕盡了啊!記住,待會出去之後,千萬莫和某表現的太親近,免得惹禍上身。”

張守疑惑道:“難不成崔兄真犯下過什麼通天大罪不成?即便如此……也牽連不到我們倆吧?”

郭子儀也疑惑道:“怎麼聽崔兄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不想和我們有瓜葛似的?告訴你,某這條命是你救的,就是你真犯了什麼通天大罪,某也會拼了性命爲你求情!”

張守也道:“對,也算我一個!俺就不信了,有咱們仨的救駕之功,什麼罪過不能抹了去?”

“二位的好意某心領了,只是……”

咚咚咚~~

話剛說到這,隨着一陣腳步聲響,楊玄琰和黃有爲,從帳外鑽了進來。

與此同使,外面杜賓客的聲音響起,道;“磨磨蹭蹭的幹什麼?崔炎速速出來接旨!”

“咱們快出去吧。”

崔耕剛纔說那番話,主要目的還是拖延時間。本來麼,他出去接旨,是非常嚴肅的場合,郭子儀和張守兩個大男人,能和他表現的多麼親近啊?

當即,他帶着楊玄琰、黃有爲以及郭子儀、張守一起,去見杜賓客。

“你就是崔炎?”

“正是下官。”

“行了,跪倒接旨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崔耕等人皆跪。

但是,與此同時,杜賓客帶來的那些甲士,卻依舊站得筆直,而且手握到了腰間的刀柄。

危險!

崔耕一中一凜,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楊玄琰和黃有爲也暗暗做好了準備,做最後的反抗。

可那杜賓客一開口,大家都傻眼了。

李隆基這次的聖旨,沒有用什麼駢四儷六的文字,而是通篇大白話,即便目不識丁之人,也能一聽就懂。

這道聖旨的大意是,這兩次五千破十萬的大功,主要是崔炎一個人的。

其人智深如海,不讓古之諸葛孔明;其人勇冠三軍,就是關羽張飛再世也得甘拜下風。

所以,特加封崔炎爲宋國公、左羽林將軍,賜彩帛三千鍛,吐蕃奴隸五百人,以示榮寵。

崔耕聽完了,是徹底懵圈兒了。

他暗暗琢磨,李隆基不知道崔炎的真實身份也就罷了,怎麼這賞賜如此出格?

好麼,一下子就到了公爵,就算把崔炎的功勞都擺到桌面上,也是升遷太速了吧?

然而,這還沒完。

杜賓客唸完了聖旨之後,一使眼色,頓時,有名甲士將三支響箭射向了半空。

頓時,御營內騎兵四出,將這份聖旨在唐軍各營地內高聲重複。普通士兵懂什麼,頓時齊聲呼喝崔炎的名號,把他當成了力挽狂瀾的大英雄。

崔耕見此狀況,越發糊塗了。

待那陣陣呼嘯聲漸低,他輕咳一聲,道:“杜將軍,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某雖薄有微功,卻絕沒到……”

“嗯?”杜賓客的臉馬上就沉下來了,道:“宋國公,莫非你要恃功而驕,質疑陛下?”

“下官不敢!”

“哼,最好是不敢。記住,聖天子金口玉言,出口成憲。陛下說這功勞是你的,那就是你的。你敢不要,就是抗旨不遵!”

崔耕聽着這話話裡有話,心中一動,道:“杜將軍剛纔還說,陛下有給郭子儀和張守二人的旨意,現在總該拿出來了吧?”

“是有這麼回事兒。嗯,張守、郭子儀接旨!對了,只要他們二人跪下,其他人就不用跪了。”

“吾皇萬歲萬萬歲!”張守和郭子儀再次跪倒。

杜賓客道:“查,張守和郭子儀貪生怕死,投降吐蕃。待我軍大勝之後,他們又反戈一擊,再次歸唐。朕燭照萬里,焉能受此二賊矇蔽?着杜賓客將其二人就地正法,不必審訊。欽此!”

“啊?什麼?”

郭子儀和張守萬沒想到,自己五千破十萬之後,非但沒獲得任何封賞,相反要人頭落地!

郭子儀高呼道:“冤枉啊!我們二人從未投降吐蕃,全先鋒營中所有將士,皆可作證!”

“哼,全先鋒營的將士?”杜賓客眼中的不忍之色一閃即逝,惡狠狠地道:“那陛下以及全軍將士,都見你們出現在吐蕃大軍中,又作何解釋?”

“那肯定是吐蕃派人冒充我們。”

“一派胡言!陛下明鑑萬里,又豈能認錯?實話告訴你們吧……”

說着話,杜賓客一指張守道:“你的全家老小,已經俱被陛下下旨斬首!”

然後,又一指郭子儀道:“陛下飛鴿傳書到華州,你的全家老小,恐怕現在也早就做了刀下之鬼!”

“原來……如此。”

事到如今,不僅郭子儀和張守,就是崔耕也大概能猜到此事的前因後果了。

當初,先鋒軍反向突圍,王海賓戰死沙場。

吐蕃人將計就計,不但對唐人宣佈王海賓已然戰死,而且說郭子儀和張守這對大唐雙耀貪生怕死,已經投降了吐蕃。

甚至於,韋乞力徐尚完全可以派兩個身形類似之人,假扮郭子儀和張守出現在大軍之中,反正唐軍也沒法子湊近了細看。

結果,李隆基真的信了這番鬼話,殺了張守和郭子儀的全家。

此事的性質,大概跟漢武帝殺李陵的全家類似。漢時,李陵因爲後援不至,被迫在浚稽山以五千士卒迎戰匈奴兵八萬人,連戰九日,最後力竭被俘。李陵沒有投降匈奴,漢武帝卻誤信謠言,殺了李陵的全家。縱觀漢武帝一生,此事是個極大的黑點兒。

現在李隆基的錯誤,明顯比漢武帝更大。

畢竟到了最後,李陵是真的投降了匈奴,大節有虧。而郭子儀和張守呢?他們卻再立了奇功一件。

從某種意義上講,郭子儀和張守不僅救了五十萬唐軍的性命,而且救了李隆基的性命。

把自己救命恩人的全家給殺了……罵李隆基一聲無道昏君,不算過分吧?

大恩成仇。

最後,李隆基決定把所有的功勞,都安在“崔炎”的身上。而張守和郭子儀呢?只能請他們見閻王去了。

現在郭子儀喊冤有什麼用?很明顯,李隆基明知他們是冤枉的,必欲除之而後快。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啊!”張守仰天長嘆,道:“想不到張某人縱橫一生,竟落得如此下場?!”

郭子儀更是將牙關咬的咯咯響,道:“陛下此舉,欺得了軍心,欺得了天下人。可欺天乎?可欺地乎?可欺神明乎?”

這話聽起來沒什麼,但暗含的意思,卻是詛咒李隆基必遭報應。

杜賓客不敢任其說下去,惡狠狠地道:“廢話少說,哪個廟沒冤死的鬼啊!來人,給本將軍把他們砍了!”

“喏!”

那五十名甲士早有準備,齊往前闖,就要將郭子儀和張守砍成肉醬。

正在這時,忽然有一道清亮的聲音響起,道:“且慢!我有話說!”

第932章 登臨拂雲祠第916章 樂極要生悲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903章 新任尚書郎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1294章 亂花迷人眼第1073章 暗夜鬼魅行第280章 端午龍舟賽第253章 信手拈故智第359章 坑爹沒商量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1475章 原是神通將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209章 挾來怪女婿第946章 頻頻遭截胡第1614章 佳人死與生第345章 傲嬌二主婢第498章 泉州有故人第1806章 林甫有緋聞第111章 突聞驚天變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362章 誤會難解明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876章 困獸猶反擊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457章 遠方蛇吐信第263章 上巳春浴節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1194章 林邑有內爭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233章 藏鉤小遊戲第1115章 義盜張五郎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713章 二郎翻盤計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1856章 史思明授首第1708章 鑑真再遇刺第336章 黑雲隱隱現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587章 秘堂終入手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623章 大周失棟樑第1693章 火燒真經文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079章 胡縣令有請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594章 崔光得聖眷第1726章 形勢極惡化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847章 王府祈晴會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844章 餘波仍盪漾第437章 一語破迷津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589章 洛陽風雲起第428章 伏虎林射獵第687章 詠蓮芙蓉樓第310章 煙鎖池塘柳第660章 盧絢慘中槍第751章 三教爲一家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362章 誤會難解明第567章 冤家真路窄第122章 張家生變故第214章 同姓不爲婚第340章 深水混沌沌第683章 漕幫不簡單第693章 正面硬碰硬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1086章 二郎在行動第1581章 施恩於爨部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597章 秘室講秘聞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1562章 義親難分清第733章 崔大預言家第235章 雙方且休兵第1676章 元琰謀自救第1049章 強弱甚分明第758章 赤足蹈火術第1174章 還是得談判第725章 善惡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