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

啪!啪!啪!

正在崔耕爲難之際,忽然一陣鼓掌聲傳來。

緊接着,人影一閃,從屏風後閃出一箇中年男子。其人面如冠玉,雙目有神,三縷墨髯飄灑胸前,風度翩翩。

奶奶的,竟然有人在屏風後面偷聽!

崔耕的臉當時就沉下來了,道:“你是何人?”

“參見崔相。”那人頗爲瀟灑地躬身一禮,道:“吾乃鄭國公曾孫魏理是也,實不相瞞,這百策樓就是某的產業。若有招待不週之處,還望崔相海涵。”

這回崔耕還真不好怪罪魏理了,百策樓是人家的產業,他若說剛纔自己在擦屏風、自己在觀察衆位對自家菜餚的看法,自己準備在屏風後面撫琴一曲爲大家助興……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崔耕道:“原來是鄭國公之後,真是失敬失敬。呃……剛纔你臨出來之前,爲什麼要三擊掌呢?”

魏理道:“實不相瞞,某是爲魏雪兒、魏雲兒而鼓掌。她們苦心孤詣,得到了某的信任,才得以出現在崔相的面前。結果,到了最後,竟擺了魏某一道,要崔相與某爲敵。我堂堂的鄭國公之後,被兩個小女子給耍了,豈能不爲她們的表現鼓掌喝彩?”

“魏雲兒和魏雪兒是走的你的路子?”

“嘿嘿,說起來,這倆丫頭還是某的同族呢。去年魏州大災,她們的父親借了某五千貫錢,用家裡的田地相抵。今年某要收田,她們倆卻聲稱願意以身抵債。某當時正在給崔相物色美人,也就允了。萬沒想到,她們竟別有所圖!”

五千貫錢,換這對雙胞胎姐妹花,着實不便宜了。

要知道,在長安平康巷裡,小有名氣的妓子,贖身費纔不過是一千貫錢左右。注意,那是在國際大都會長安,在魏州可絕對沒這種行情。

魏理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究竟是圖啥?

崔耕扭頭看向張延圭,疑惑道:“鄭國公的後人也是封戶?”

“那怎麼可能?”張延圭道:“我大唐律法有規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緦麻以上親,內命婦一品以上親,郡王及五品以上祖父兄弟,職事、勳官三品以上,皆免課役”。另外,“國子、太學、四門學生、俊士,孝子、順孫、義夫、節婦同籍者”,也可免稅。魏家枝繁葉茂,有不少五品以上的官員,當然不用繳稅,更不可能成爲封戶。”

“那爲何這位魏兄要送本官這麼一份大禮?”

張延圭有些奇怪,道:“如果能用五千貫錢,換來與崔相結交的機會,沒有人會拒絕吧?”

“呃……”

崔耕想想也對,自己現在的權勢,比李顯也小不了多少,稍微從手指縫裡漏點兒出來,又何止五千貫錢?魏理有心巴結自己也不奇怪。

魏理補充道:“在下原本的打算是,您正式收下了這對姐妹花,再由張刺史將在下引薦給您。既然出了這麼一場變故,也只能主動現身了。”

“原來如此。”

崔耕嚥了口吐沫,頗爲客氣道:“魏先生既是鄭國公之後,想必也繼承了鄭國公的優良品德。小民們好不容易積攢了一點家業,你又何必一定要……將其收歸己有呢。不如看在本官的面子上,准許他們秋後還賬吧。”

魏理把臉一板,道:“對不住,恕難從命。崔相,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別說是五千貫錢了,哪怕是一萬貫,兩萬貫錢。崔相若是有意,我魏家也當雙手奉上。但是,若說土地麼……我魏家寸土不讓。”

“還寸土不讓?”崔耕諷道:“你們魏家自以爲是冒頓單于啊?”

這話是有典故的,秦朝末年,匈奴冒頓單于崛起。東胡向他索要寶馬,他給了。向他索要愛妾,他也給了。可在向他一片不甚重要的草場之際,他卻決定發兵征討東胡,言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麼可以給東胡呢?”,於是發兵宣戰。

崔耕這樣說,當然是諷刺魏家太看重土地了。

孰料,魏理正色道:“雖然魏家不是匈奴的冒頓,但是對土地的看中,卻絕不在冒頓單于之下。”

“哦?爲什麼?”

“崔相以爲,一個家族要想興旺發達,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什麼?”

“當然是土地。”魏理撇了撇嘴,道:“只要有土地在,家族就有個根基,就可以用土地的產出,供養子弟讀書。縱使這代沒什麼人才,下代,或者下下代總會有的。”

崔耕疑惑道:“說到底,不就是錢的問題嗎?你怎麼會說是土地?”

“哼,錢財算什麼?”魏理道:“在貞觀年間,鬥米不過幾文錢。而在隋朝末年,鬥米鬥錢也是有的。這錢財到底有多管用,那可不一定。再者,一場兵劫,一場天火,都可以將家產毀個乾乾淨淨,唯有土地不是那麼容易被催毀的。所以,我說,唯有土地,纔是一個家族的根基所在。”

這番話說得在情在理,擲地有聲,魏理的話音剛落,在場之人就紛紛點頭。

“說得好!”

“魏先生此言有理。”

“某早就覺得土地非常重要,今日聽魏先生一席話,才明白爲什麼這麼重要。”

……

在人們的贊同聲中,崔耕的面色無比難看。

崔耕本來是賣酒爲業,後來更是吸收了後世的記憶。他對土地的觀念,與當世之人有很大的偏差。直到現在,崔耕才發現,自己實在是低估了這個時代人們對土地的貪婪和渴~求。

他苦笑一聲,道:“那如果……本官用安東都護府的土地,換魏州的土地呢?”

“不好意思,在下膽子小,相信落袋爲安。”

崔耕嘆了口氣,道:“好吧,本官也不強人所難,。此事咱們容後再議。”

“什麼容後再議啊?崔相現在就把話清楚得好。”魏理眉毛一挑,咄咄逼人道:“還請崔相當場宣佈,絕不干預我魏州三大家收地之事。要不然……大家誤會了,可就不好了。”

“嗯?”

崔耕的臉當即就沉下來了,道:“你是在逼本官表態麼?”

“非是逼迫,而是想搞清楚崔相到底是敵是友。您人稱崔青天,總不會連表個態都遮遮掩掩吧?”

“若本官說,絕不放棄爲那些小民出頭呢?”

“那沒辦法,無非咱們雙方各施手段罷了。”

宋根海忍不住插話道:“笑話!你們三大家裡面,也就是清河張家還有些實力。至於什麼鄭國公魏徵的後人,郯國公張公瑾的後人……無非是兩家破落戶而已,也配說和我家大人掰腕子?”

“當然配!”魏理篤定道:“只要崔相還要他崔青天的名聲,就不會使那些齷齪手段。若是依律行事,我們三家又怕他不成?”

宋根海不服氣地道:“若我家大人一狠心,替那些小民還了債,你不就撈不着土地了?”

第597章 秘室講秘聞第542章 身中連環計第019章 昇平坊見聞第213章 天意報應案第1314章 神災和人禍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068章 限時破命案第1367章 釋放佃人奴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762章 此女非良配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282章 棚內講哲理第961章 主使另有人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1404章 萬國伐崔氏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1514章 昏招與妙計第1788章 倒黴三金鏢第592章 被迫做臥底第1194章 林邑有內爭第193章 神藥救前程第1090章 來了倆名將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597章 秘室講秘聞第065章 胡縣令升堂第344章 定州褚雲娘第220章 雨中跪聽旨第984章 好運王二郎第1726章 形勢極惡化第1592章 蜀中無大將第1336章 蜀中鮮于氏第1662章 光弼終歸心第1387章 風起來蘇頓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065章 神犬似流光第129章 有人來截胡第184章 悔親又破財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345章 三方使者到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491章 難得無價寶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1565章 留下爛攤子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223章 血債須血償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326章 吉頊突立功第1441章 原是兒媳婦第1641章 元載忽來拜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847章 王府祈晴會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四)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1502章 借爾運氣用第1632章 暗戰初打響第943章 突起宰相爭第502章 雨兒小心思第1527章 決戰恆羅斯第1686章 真假各就位第1566章 宜宣好眼光第1519章 進位天可汗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787章 竹槓後遺症第1482章 青天也失手第1381章 邏閣四遺策第1050章 二郎爲花郎第1459章 腹中各有謀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635章 圖窮匕已見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第1502章 借爾運氣用第314章 馬尿大英雄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240章 監鑄方丈鏡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164章 人人心有鬼第1849章 扶桑大軍來第391章 青雲子算卦第806章 登基之餘波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198章 九兒小心思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293章 張潛又坑了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257章 五路伐黑水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