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百姓的請求

“你瞧瞧這封信,這小子是什麼意思?”

柳淳接過來,大致瀏覽了一下,很老實道:“不出意外,應該是要錢的。”

“要錢?”

朱棣聽到這倆字,腦袋都大了。

他現在可是把皇家銀行都交給官員了。沒有辦法,誰也抵擋不住印錢的誘惑,尤其是不用儲備金的。

朱棣覺得自己在成爲昏君之前,應該把銀行交出來,不然他也不知道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

事到如今,朱棣是半點錢都拿不出來了。

“你掏點出來吧,畢竟也是你的門人。”

難得柳淳沒有半點猶豫,“這錢我可以出,不過還請陛下答應,收益要歸我所有。”

“收益?”這倆字比要錢還能刺激朱棣的神經,“你說朱高煦弄出來的玩意會有收益?”

柳淳笑道:“不光有,還能扭轉乾坤,改寫文明……我敢說,五百年後,人們或許會忘了當朝大學士是誰,但是絕對能記住漢王殿下的功績。”

“夠了!”

朱棣打斷了柳淳,這還越吹越過分了,你怎麼不說連皇帝都忘了,光記着朱小二啊!朱棣過去還研究過柳淳寫的書,可坦白講,他真不覺得裡面有什麼逆天的東西。自己兒子跟着柳淳學,別學成一個妖人吧?

“他吹牛,你也吹牛,朕就不信,一個小玩意,還能改天換地不成?”

柳淳無奈,“陛下不信,那臣也沒辦法。只有等着二殿下北上了,反正我敢跟陛下打賭,一定會讓陛下大吃一驚的。”

“哼!到時候再說,要是做不到,回頭朕就治你們欺君之罪!”

……

朱高煦本該跟着朱高燧他們一起北上,奈何研究到了關鍵時刻,他脫不開身,只能留在應天攻關。

結果他錯過了好多大戲,滅韃靼,剿殺明教,這些好戲朱高煦都錯過了。不過他一點也不遺憾,真的!

和那些人相比,自己眼前的東西,纔是真正有價值的!

很快你們就會發現,那些徵殺戰鬥,都是浮雲煙霧,不值一提。科學浩如煙海,探索科學之道,勝似帝王將相萬倍!”

朱高煦對着助手們朗聲道:“起運裝船,隨我北上,給那些土包子開開眼!”

漢王朱高煦躊躇滿志離開了應天,他是最後一個離開應天的,在他之前十天,老賊禿道衍都動身了。

誰也扛不住歲月的侵蝕,哪怕老賊禿這種妖僧,也不能不服老。若不是去歲病了一場,他也早就去給朱棣出謀劃策了。

這一次道衍沿着大運河北上,一路行來,老賊禿只有四個字形容:觸目驚心!

真的,北平和應天之間,他走了不止一次。

印象之中,這一線向來是富庶之地,雖然比不上江南,可以差不多了。像揚州,多繁華啊,簡直跟天堂似的。

可這一次到了揚州,道衍就覺得進了一座沒有香火的破廟。

道路還是那麼寬,店鋪還是那麼多,一切的景物都沒有變,可給人的感覺就不對勁!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行走在街道上,老和尚弄懂了,問題很簡單,人沒了!

往日摩肩接踵的客商消失了,街道空曠無人,街邊的鋪面好多都關起了門,即便還在營業的,也都無精打采,垂頭喪氣。

莫非說明教之亂,竟然如此可怕?連揚州都撐不住了?

這幫傢伙也着實可恨。

道衍滿心疑問。

等他繼續北上,經過淮安,道衍大吃一驚,這裡乾脆關門歇業了一大堆鋪面,在路上,甚至還能看到一些人攜家帶口,離開城市。

他們是爲了逃難嗎?

不對勁啊,明教不是平定了嗎?

還跑什麼啊?

道衍帶着一肚子的疑問,詢問了幾個行色匆匆的路人,老和尚終於恍然大悟。

原來他們都是做運河生意的,糧食,食鹽,皮草,絲綢……總之,南北貨物運輸,商機無限,隨便乾點什麼,就能發財。

可現在好日子沒了,漕運要改成海運,他們的商機一下子就消失了。

“要是沒有明教作亂,我們早就走了。明教這麼一鬧騰,才耽擱下來。我們已經變賣了淮安的鋪面和住宅。所幸賣得早,要是晚了,連一半的價錢都賣不出去了!”

道衍聽人一說,嚇得不輕,真的會這麼慘嗎?

老賊禿點手讓僕人去打聽,等他離開淮安之後,僕人追上來。

“大人,我問清楚了,淮安的鋪面普遍夭折,偏僻一點的,只有原價的三成,即便如此,依舊是無人問津。屬下剛剛回來的時候,淮安一家開了六十年的老字號關門了。”

“六十年?”道衍手顫抖了一下,“這麼說是前朝的老店了?”

“沒錯啊!人們議論還說呢,元末大戰的時候,店沒關,靖難之役,也挺過去了。現在可好,愣是要關門大吉了,這什麼世道啊!”

“閉嘴!”

道衍一聲怒罵,嚇得手下人連忙閉嘴,灰溜溜躲到了一旁。

老賊禿揉着太陽穴,不斷思索着眼前的情況。

揚州和淮安等地的衰敗,跟明教作亂有關係,但是關係不大……要命的是漕運改海運。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不管是元末亂世,還是靖難之役,只要還有賺頭兒,商人們就會堅持下去,不惜鋌而走險。

可一旦客人流失了,做生意變得賠錢了,商人就受不了了。

越是大的店鋪,地租房租成本就越高,僱傭的人就越多,就好像環境突然變化,體型碩大的恐龍會率先滅絕一樣,風向變了,這些知名的老字號就會先受垮下去。

“唉!”

道衍重重嘆了口氣,這是造了孽了。

整條運河沿線,八成都要完蛋了。彷彿是爲了驗證道衍的判斷一樣,船隻進入山東之後,目之所及,到處都是衰敗的景象,到處都是茫然的人們。

明教叛亂壓下去了,過去強徵民夫的補貼也給了,似乎一切都要過去了,可是大傢伙突然發現,生活在哪裡啊?

這個太要命了,日子沒法過了。有人仗着膽子,去尋找新的生路,可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留下來。

尤其是老弱病殘,他們能去哪呢?過去靠着運河活着,祖祖輩輩都是如此。雖然忙碌,雖然受盡了欺壓,但好歹能活着。

可現在呢,生路沒了,要怎麼辦?

每一處都有許多心懷不滿的人們。

道衍甚至覺得明教之亂根本沒有平定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爆發……道理很簡單,天乾物燥,木材就放在這裡,沒有理由不着火啊?

“解縉這個畜生,簡直誤國誤民!”

道衍罵了一聲解縉,又想起了柳淳。

如果沒有這小子默許,解縉的主張也不會通過。說到底,柳淳也支持這件事。

海運,海運!

他多少年前,就主張走向大海,現在可好,大海還沒怎麼樣,後院起火。

這漕運改海運,影響太大,這是要砸了百萬人的飯碗子啊!

道衍越想越氣,身爲御史言官的頭兒,他再也不能沉默了。說起來這實地考察,還是柳淳提倡的辦事方法。

老夫考察了一圈下來,正好去問問柳淳,你有什麼辦法?

道衍進了北平,直接去面見朱棣。

“老臣拜見陛下。”

朱棣欣欣然攙扶起道衍,“大師身體好了?”

老賊禿道:“啓奏陛下,老臣身體上的病早就好了,可從南到北,添了心病,這病要是不治,只怕會要了老臣的命。”

朱棣輕笑,“大師,有那麼嚴重嗎?”

道衍沉着臉道:“只會更嚴重。”

朱棣笑了,“大師,咱們君臣之間就不用起承轉合了,你只管說吧,有什麼事情?”

道衍頷首,“陛下,老臣也就不瞞着。這一路上,目之所及,盡是蕭條衰敗,別的不說,運河這一線是徹底廢了。”

朱棣皺眉頭,“大師?當真有這麼嚴重?朕只是規定七成的漕糧轉到海運,還留下了三成給運河啊!”

道衍搖頭,“陛下,朝廷的漕運是三七開,還給運河留了三成,可是民間的商貨運輸,卻走了個乾淨,光靠着官府的這點漕糧,遠遠不能支持。成片的店鋪關門,數以十萬計的百姓失去生計。”

道衍深深嘆道:“如果不採取斷然的措施,老臣唯恐明教會死灰復燃啊!陛下,總不能把沿途數百萬人都發配海外吧?”

朱棣聽完道衍的話,終於皺起了眉頭。

“去把柳淳、解縉叫來。”

小太監下去送信了,朱棣擰着眉頭,神色難看,莫非說要重新恢復漕運?或者增加漕運的比例?

道衍不會撒謊,可解縉所講也有道理,海運就是比漕運要好……問題是運河沿線的百姓怎麼辦?

讓他們都去海邊安家落戶?

不成啊,這麼多人,離開故土,安置他們,要多少力氣啊?

朱棣陷入了糾結。

這時候柳淳跟解縉前來面君。

“輔國公,我看八成是道衍那個老貨進了讒言,咱們該怎麼應對啊?”

柳淳滿不在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還能怎麼樣?”

就在這時候,突然吳中遞牌子求見,他追上了柳淳和解縉,額頭滿是汗水,”輔國公,解大人,剛剛山東官吏送來了萬民血書,他們都請求繼續保留漕運,給他們留一線生機,您們二位看怎麼辦啊?”吳中苦兮兮道:“要不我把這個壓下去算了!”

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546章 自投羅網的接盤俠第311章 滿血復活的錦衣衛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488章 臭弟弟不聽話第471章 議和第444章 酣暢淋漓的一刀第748章 爲了填飽肚子而奮鬥第20章 吃是戰鬥力的保證第63章 上門逼婚第316章 家有一老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163章 賺個國家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682章 朱棣也被坑了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438章 舅舅來救你了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304章 錦衣衛上門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202章 請朱馬伕閃亮登場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245章 與庶民同罪第834章 靖難雄兵依然在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843章 新相的手段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577章 朱能是個大笨蛋第849章 太子妃危險了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74章 黃子澄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265章 請太子殿下匡扶正道第246章 一把火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891章 紅臉長髯偃月刀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717章 兒子的反殺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588章 爪哇需要你們第55章 從地獄爬回來的人第862章 坐火車嘍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98章 錦衣衛的報復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58章 打動老朱的方案第277章 皇孫們的衝突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687章 又是捷報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191章 摳門的新境界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245章 與庶民同罪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200章 老朱藏不住了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745章 朱棣殺上門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752章 你不怕得罪輔國公嗎?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732章 明教的名冊到手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835章 朕爲將士擂戰鼓第125章 美哉,柳郎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330章 略感失望的朱元璋第534章 被遺忘的周王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833章 都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