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

朱棣暈乎乎的,很不幸,這位永樂大帝忘了自己是來幹什麼的,直接上頭了。情不自禁加入了衆人的討論。

其實這本常識教材,就是之前測試百官的,只不過更加基本,也更加具有體系罷了。百官考試的結果如何,誰都知道。

官員們這麼差,老百姓怎麼可能會好。

所以在朱棣看來,這本書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僅關係到他的大帝霸業,也關係到大明王朝的千秋萬代,因此必須仔細用心,毫不客氣地說,這玩意要比什麼聖人微言大義重要多了,書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觀點,都要反覆論證,反覆推敲,不能存在漏洞。

比如說這第一課,當百姓認同了大明,覺得我是大明的人,可是對一些年紀大的人怎麼辦,畢竟大明建立還不到四十年,在那些五十歲以上的人,還記着有個元朝呢。

難道說我十幾歲之前是大元的人,十幾歲之後是大明的人?再往前,還有許許多多的朝代,又該如何?

“陛下,除了大明之外,還有一個漢人身份,這是在族類上面的認同。”黃觀認真道。

朱棣皺着眉頭,“漢人,明人……宋人,唐人,似乎都差不多啊!百姓不會混淆嗎?你們編書的時候,要想着百姓還很矇昧,幾乎什麼都不懂。”

這時候柳淳道:“陛下,千古以來,我們也自稱中原,華夏,臣以爲不如以華夏來定義族羣。太祖起兵的時候,也說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在族羣上面,我們是華夏,也就是中華,居天地之中,有服章之美的禮儀之邦!”

“我們的文明源遠流長,能追溯五千年之久,我們有過輝煌,也有過落魄,最大的劫難莫過於蒙古入寇,竊據中原,我太祖皇帝,起義興兵,橫掃六合,恢復中華,功高三皇,德過五帝!”

老朱要是聽到柳淳的話,估計能笑醒了。

總算沒白照顧這小子,死了好些年了,柳淳還記着他的身後名,這個臣子比兒子還要好哩!

柳淳也是沒辦法,在大明朝混日子,總不能昏了頭去強調漢唐吧!

所以這部書的第一章講的是我是什麼人,第二章講的就是國家由來,着重放在朱元璋起兵驅逐胡虜上面;第三章則是講這個國家有多大,從一十三省,九邊重鎮,說到山川河流,物產豐饒,南北氣象風俗等等,緊接着又開了一個大章節,講述歷史,從三皇五帝開始講起。在教材的最後,又講了各個朝代,各個行業的成就人物,其中孔孟放到了春秋諸子行列,着重提了科技成就,順便把郭守敬也放了進來。

至於周王朱橚最滿意的地方在於這本書寫了好幾位名醫,包括扁鵲、華佗、張仲景,身爲醫者,替老祖宗鼓吹,也是職責之一。

你柳淳幹得出來,俺也不能差了。

黃觀作爲主要修書的人,看得出來,每個人都有傾向,包括他在內,都堅稱孔孟是先秦諸子當中,成就最大,影響最廣的,算是給孔老夫子爭取面子了。

但是儘管有傾向,整體來說,書中觀點還是中庸平衡的,也沒有過分誇大的東西。

尤其是整本書,語言平實,行文簡潔流暢,普通人看着容易,學校的師長教起來也方便,絕對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陛下,臣以爲初步的蒙學教育,也就是幾項簡單的內容,包括基礎算學,包括識字,常識,還有一些常見的律令,以及紀律訓練。”

柳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興學的目的如果簡單構建出一個大明百姓,那就太浪費精力了。

歸根到底,教育是爲了培養合用的人才,這個人才不只是官吏,也包括數量驚人的工人。

當下江南許多地方,不但出現糧荒,甚至還出現人荒。蓬勃發展的工商業,急需勞動力補充。

可許多農村的孩子,在沒有經過系統培訓之前,空有一身蠻力,並不能作爲合格的工人。

所以柳淳覺得要藉此大力培養出數以百萬計的工人。有了這些工人,大明的工業必定走向一個新的階段。

說到底,興學教育,還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只不過回收期有些長罷了,甚至要幾十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朱棣哼了一聲,“老百姓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可是朕這個父親,卻偏要替兒孫揹着種種負擔,便宜你們了!”

朱棣掃了一眼朱高熾和朱瞻基,抓起書本,轉身回宮,他還要研究一下。

這一路上,朱棣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

他越想越高興,竟然忍不住用破鑼似的嗓子,唱起了小曲,手裡捧着這本書,那叫一個開心啊。

由於用心看書,朱棣下車的時候,沒有留心,把那罈子洪武二十年的老酒給踢翻了。頓時酒水灑滿了車內,就連龍袍都濺上了。

木恩嚇得趕快伺候朱棣下車,然後對那些小太監吼道:“都小心點,可別碰壞了車裡的東西,不然在閹你們一次也還不上!”他也是被嚇怕了,生怕朱棣遷怒於他。

木恩說者無心,可朱棣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玩意前途雖然光明,收穫也十分巨大,但付出的代價也是實實在在,讓人肉疼啊。而且朱棣也看出來了,柳淳這小子點石成金的本事的確有,還是全天下第一的,但是這小子花錢的本事,更是舉世無雙。

他不但能把今天的錢花了,還能把明天的,後天的錢都給花了。

這麼幹固然能做很多的事情,但是負擔也是很沉重的。

哪怕你是首富,賬面財富再多,能動用的現金也是有限的。所以幾乎所有的霸道總裁併不是無限度的提款機,公司市值也不等於他們個人的財富,而個人財富中,地產啊,股票啊,債券啊,珠寶啊,古玩啊……這些又是不能變現的。

總體來說,不管一個人多有錢,能動用的現金都是少之又少,哪怕貴爲天子,也不例外。

所以歷代的皇帝,都會努力經營自己的小金庫。

很多史學家都喜歡拿明朝皇帝的內帑說事,以此作爲明朝皇帝貪婪的罪證。

但是他們似乎忽略了,某位特別喜歡下江南的皇帝,每次大動干戈出巡,都是勒索鹽商,讓他們孝敬開支。

當然了,這些鹽商也活該,誰讓他們把人家從山水之間,請到了中原花花世界。這些人可比老朱家的人兇悍多了,跑馬圈地,把商人當成予取予求的小金庫,下江南花他們的錢,征戰塞外,讓他們出錢,出人,轉運軍糧,損失自己扛着,人死了認倒黴……就這樣,他們的後人還要心心念念,想着主子的好,替主子吹捧,豈止一個“賤”字了得。

貌似有些跑題了,再說回朱棣……他現在別說內帑了,就連皇家的幾個公司產業都被柳淳給坑了,朱棣急需給自己弄個小金庫,掙點現金花花。

而且朱棣已經被柳淳給弄怕了,絕對不能找他,不然自己還會被坑的。

那找誰呢?

朱棣想來想去,總算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紀綱!

朱棣對紀綱十分了解,這傢伙跟王璡的案子絕對有牽連,而王璡又跟李至剛有關係。李至剛呢,又是建文舊臣。

朱棣雖然弄不清楚紀綱爲什麼會跟這些人勾結在一起,但是他心中瞭然,紀綱絕對不簡單,而且也不值得信任。

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

用他就在於一個狠字!

而且紀綱有這麼多的毛病,一旦出了事情,正好把所有罪責都推到他的身上,到時候一殺了之,比什麼都方便!

朱老四沉吟了許久,終於拿定了主意。

他沒召見紀綱,只是給了一份手諭。

不準損害大明的百姓,給朕弄點錢花。

這要是放在過去,紀綱還真沒有辦法,最多是去勒索商人,綁架敲詐,怎麼賺錢怎麼來。可有朱棣這道手諭,再加上虎視眈眈的錦衣衛和東廠,絕對不能冒險。

紀綱還真有些歪才,他思索了許久,反正現在海外貿易那麼繁榮,不能動大明的百姓,那就動海外的人。

大老遠去開疆拓土,必須要朝廷的支持,那是李景隆乾的事情。

他必須用其他方法才行!

紀綱憋了三天,憋出一個絕招,他準備招募水手,去搶奪海外的商船。

這個主意簡直絕了。

現在大明的造船業已經到了很不錯的程度,但是由於起步晚,大明缺少技術過硬的航海家,因此還有許多海外的商船,不斷往來大明,販運商貨。

如果有海盜專門找這些人的麻煩,不但不會損害大明的百姓,還能給大明的船隊提供發展的契機,簡直一舉多得。

朱棣面對這個結果,那叫一個滿意啊!

他琢磨了一陣子,將牆上的一把寶刀取了下來,讓人去送給紀綱。

這人逼急了,什麼主意都能想得出來,堂堂大明皇帝,竟然成了海盜的大老闆,要一起瓜分利益。

“殿下,爲師有個發財的主意,你敢不敢做?”柳淳笑呵呵對朱高燧道。

這位趙王殿下託着下巴,一臉的疑問,“師父,不會是幹壞事吧?”

柳淳笑道:“壞事已經有人幹了,我們是減輕風險的!”

第817章 支棱起來的王老頭第852章 衛所消失了第515章 攻克濟南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80章 從天而降的烏紗帽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385章 帝王無情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782章 舉朝剃髮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196章 變聰明的黃子澄第331章 定遠侯之死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189章 信國公,過來扭屁股了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731章 拯救,從女學開始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那啥……發個單章,說明下啊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364章 我們不一樣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431章 永遠做大明的忠臣第774章 沉溺抄家,快樂無邊第497章 燕王有賞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518章 金陵,金陵第310章 事情鬧大了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471章 議和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712章 戶部的生財妙法第775章 酷吏很好用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769章 金殿對賭第316章 家有一老第298章 再次響起的登聞鼓第558章 又一位閣老煉成了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38章 霸道的小姨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96章 探花郎也纏足了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693章 要減肥了朱高熾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546章 自投羅網的接盤俠第29章 掙錢娶媳婦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439章 反攻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819章 大開眼界的應天百姓第8章 朋友第180章 你們震動龍脈了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882章 這丫頭朕不敢要了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第220章 朱元璋要遷都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392章 死了也不消停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102章 一羣吃瓜羣衆第554章 永樂大典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597章 爲孔孟而死第380章 初心第180章 你們震動龍脈了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282章 老朱也有稿費了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第545章 朱棣也缺錢第866章 來自東方的怪物在加來港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