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老臣風骨

朱守仁揉了揉眼睛,仔仔細細打量,柳淳早就不復少年時的青澀,雖然還沒有蓄鬚,但身量修長,五官清秀,頗有種公子如玉的瀟灑,和人們想象之中的風流才子,頗有些類似。只不過這個年輕人可要比那些銀樣鑞槍頭的才子厲害多了。

朱守仁顫顫哆嗦,站了起來,突然仰頭大笑。

“唉,果然是一表人才,不凡,實在是不凡啊!”

柳淳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笑道:“老先生謬讚了,晚生人不人鬼不鬼,愧不敢當啊!”

朱守仁斷然搖頭,“不然,放眼天下,能讓老夫五體投地的只有兩個人,柳大人排在第二位。”

柳淳一聽,就忍不住笑道:“老先生,你說的第一位不會是趙勉趙大人吧?要不是的話,他的臉可不知道往哪裡放啊!”

被柳淳打趣,趙勉立刻道:“我就是個辦事的,哪敢排到你前面,更何況朱老先生必定有更高明的人選,是吧?”

朱守仁稍微遲愣,忙搖頭道:“果然是老了,嘴上就沒有把門的,順嘴胡說,貽笑大方。老夫的意思是,這天下間,有兩個人提到土地的事情,老夫也是頗爲感嘆,柳大人不光提到了,而且還動手做了,相比起前一位,其實更加厲害!”

面對老頭的馬屁,柳淳輕輕一笑,怎麼說呢,他對這種老傢伙有一定的尊重,可也在防着他們,所謂老而不死是爲賊,誰也不知道這傢伙通着哪一路的神怪,必須小心謹慎纔是。

“朱老,如果我沒猜錯,你說的第一位,是方孝孺吧!”

“哎呦!柳大人,你知道正學先生?”

朱守仁比方孝孺年紀大得多,經過的世面也多,官職更高,他卻尊方孝孺爲正學先生,足見老方在他心中的地位。

“方先生在蜀中講學多年,他也是頗爲關心土地的問題,而且早年之間,我們還有些關係……”柳淳點到爲止,沒有繼續多說,而是笑道:“朱老,方孝孺肯定和你談過土地的事情吧?不知道你是如何打算的?”

朱守仁嘆了口氣,“他跟我說了很多,尤其是這三十年間,太平盛世,人丁滋長,他告訴我巴蜀各地在洪武十四年,朝廷黃冊記錄的戶口是二十一萬有餘,而人丁是一百四十多萬,每戶七口人,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戶口大致相當,人丁只增加了兩千人。”

此言一出,別說柳淳了,就連趙勉都不相信……這不是扯淡嗎!

洪武十四年往後,大明基本進入了太平盛世,人口滋長,速度飛快,你到街面上,隨便找一個老百姓,問問,感覺沒感覺人口增加了,他保證告訴你,人口是成倍增長。

尤其是巴蜀,可是天府之國,一百多萬人口,簡直跟笑話一樣。

而且此時距離元朝屠戮四川,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人口雖然沒有恢復鼎盛時期,但是也相當繁盛了。

成都自古以來,就是一座繁華的大都會,人數常年保持在幾十萬以上,如果說整個巴蜀,才一百多萬人,難道柳淳他們看見的,都是鬼魂不成?

“正學先生告訴老朽,巴蜀真正人口數量,應該在三百萬以上,而且還不算一些土司,以及大戶家中的奴僕,只怕實際數額還要更多。他跟我講,巴蜀遠離京城,又自成一體,朝廷的力量無法深入,比不得南直隸等地,事實上,巴蜀的土地兼併,人丁藏匿,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必須用重典才行。”

柳淳在雲南期間,就曾經關注過巴蜀,可以說,朱守仁所講,的確半點不差,而實際的情況,只怕比這些還嚴重。

“朱老高見,這正是晚生希望在巴蜀落實變法的原因所在。”

朱守仁點頭,“敢想敢做,這也是老夫欽佩柳大人的地方,只不過你開的藥方,跟正學先生不一樣。”

趙勉好奇道:“那不知道方孝孺有什麼高招呢?”

朱守仁微微一笑,吐出兩個字:“井田!”

他說着這兩個字,滿以爲柳淳會驚訝,卻沒有料到,柳淳只是微微一笑,“此法若非太過艱難,倒真是少有的良方。”

朱守仁腦筋有點轉不過來了。

難道說這天才的想法,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樣?

井田是西周時候的方法,後來完全被各種變法摧毀了,方孝孺要恢復井田,已經是異想天開,柳淳居然說他的辦法好,自己還真是有先見之明,這倆人果然都是一模一樣的瘋子。

柳淳輕笑搖頭,“朱老,如果我沒說錯,方孝孺不過是借了井田之名而已,他其實想要做的是土地收歸朝廷所有,真正實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朱守仁一愣,“他倒是這麼說過,可井田不就是如此嗎?”

“不!”柳淳搖頭,“朱老,以當初西周的程度,怎麼可能控制住天下每一寸土地,想必老先生也知道,西周時候,稱王城附近的人爲國人,山間的民衆爲野人。國人替國王耕種土地,這纔是井田,而偏遠荒蠻的地方,那是野人的天下,可沒有計入井田之中。”

柳淳道:“方孝孺想要的井田,那是把所有山川土地,悉數變爲朝廷所有。百姓只能從朝廷手裡租種土地,如此一來,百姓沒了土地,也就永遠沒法買賣,沒了買賣,也就沒了兼併。朝廷手握土地,自然就可以隨時租給百姓,也就杜絕了流民的產生。”

“這麼說吧,當下大明,土地分爲兩種,一種是官田,一種是民田。老百姓租種官田,要負擔民田兩倍的賦稅,因此很多百姓寧可租種民田,或者一些有權有勢的人,把官田變爲民田。”

“方孝孺是希望將所有民田,全數變爲官田,整個天下,全都是如此,土地兼併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而朝廷成了最大的,而且是唯一的地主!也就不會有財政危機了。”柳淳感嘆道:“過去我也對方孝孺有所偏見,可最近幾年我才發現,他其實是士大夫當中,最純粹,也最有遠見的一個人。朝中諸公,能比得上方孝孺的,寥寥無幾!”

朱守仁說他欽佩方孝孺,絕不是假話,方孝孺在巴蜀教學多年,朱守仁接觸過方孝孺的學生,又跟方孝孺幾次長談,都被方孝孺的想法折服,老頭子發自肺腑,覺得方孝孺有宰相之才。

可縱然他跟方孝孺關係密切,但是對方孝孺的變法主張,老頭竟然沒有柳淳領悟的深刻,這一番話,算是徹底把方孝孺的想法說明白了。

誰要是覺得方孝孺是讀書讀傻了的腐儒,那纔是真正的傻瓜呢!只能說,老方的主張,做起來太難了而已。

朱守仁沉吟良久,站起躬身施禮。

“柳大人,你可真是正學先生的知音啊!老夫斗膽請教,爲何柳大人不學方孝孺之法呢?”

柳淳笑道:“方孝孺想的是把民田變成官田,把天下的田,都變成井田……如此行爲,可有人得利?”

“這個……朝廷得利。”朱守仁堅定道。

柳淳點頭,“沒錯,可光是朝廷得利,不讓百姓得利,能做得下去嗎?沒有萬民支持,沒有百姓充當後盾,方孝孺想一個人跟那些手握民田的士紳官僚爭鬥,他有那麼多的本事嗎?別忘了,王莽當年提出的王田,也是如出一轍啊,以王莽的威望尚且身死國滅,其他人又如何能倖免!”

朱守仁老眼放光,他緊緊盯着柳淳,聲音顫抖道:“所以柳大人要先讓百姓看到利益所在,先推行均田,均役,才能真正變法成功!”

柳淳微微點頭。

朱守仁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呆呆望着天空,老眼迷離,思緒飛揚。他年過古稀,歷經兩朝,朱守仁當然也是那種希望致君堯舜,萬世太平的士大夫。

正因爲如此,方孝孺的主張縱然艱難無比,他也欽佩不已。

可柳淳的這番話,不但讓老頭看到了希望,而且還找到了解決辦法,比之方孝孺,更加高明瞭一籌!

半晌,朱守仁突然自嘲一笑。

“虧老夫活了這麼大年紀,竟然是坐井觀天,沒能領會柳大人的高明之處,老夫心悅誠服,心悅誠服!”

說到這裡,朱守仁突然道:“可老夫也有一點不服!”

柳淳忙道:“請老先生指點!”

朱守仁探身,緊緊盯着柳淳,“柳大人,你還是太心慈了!你既然要從士紳地主手裡拿走土地,就要做好徹底翻臉的準備。你是不是以爲把一個景清凌遲處死,殺了一個韓天長,處置了一些鄉勇,就能解決問題,就能讓這幫人害怕了?”

柳淳正色道:“朱老,你有什麼指點,就請明言吧!”

“好!”

朱守仁朗聲道:“我此番前來,一是見見變法成功的柳大人,二是想告訴柳大人,有好些士紳名流,在暗中勾結,他們想要舉兵造反……另外,他們還派人去了重慶府,聯絡魏國公徐輝祖……柳大人,這些事情你都知道嗎?”

柳淳依舊滿臉帶笑,“朱老,多謝你能告訴我這些,我想請教老先生,你以爲該如何應付眼前的局面呢?”

“殺!”

朱守仁毫不客氣道:“柳大人,如果你不懷疑老夫,就把這事情交給我!我已經是衰朽無用之人,能用最後一口氣,替百姓做事,老夫也能瞑目了。”

第441章 吞併沐家軍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58章 打動老朱的方案第462章 連皇陵都保不住了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188章 號令八方的玉貔貅第343章 我們成親吧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962章 英國投降矣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欠一章,明天補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704章 朱允炆招供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39章 徐妙錦的夢第298章 再次響起的登聞鼓第798章 自己辦報紙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568章 永樂元年第222章 老朱,你這是要向上天謝罪的第705章 太子的班底兒第301章 你們以爲朕殺不動了嗎?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270章 該來的還是要來第858章 大賞功臣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640章 焚燬海圖的秘密第265章 請太子殿下匡扶正道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198章 駙馬殺手第670章 太師殺大汗第324章 收穫的時刻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20章 吃是戰鬥力的保證第155章 朕也給你塊免死金牌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116章 一羣人渣的首領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209章 除夕殺人夜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809章 我愚蠢的弟弟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66章 真香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795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280章 比黃金還貴的寶貝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208章 老朱的教導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885章 刺殺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66章 真香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832章 戰爭之神的力量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97章 掉到坑裡的黃子澄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173章 救駕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431章 永遠做大明的忠臣第6章 初次相逢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569章 朱棣又輸了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188章 號令八方的玉貔貅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62章 我學習,我快樂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844章 未來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