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

“殿下,你看陛下那麼節儉,你又那麼孝順,怎麼會違背陛下的意思……所以,臣覺得簡單隆重就好,真的,不用鋪張浪費!”柳淳可不想當冤大頭,而且面對朱標,他的膽子更大了一些。

“不!”

朱標這一次非常頑固,他搖頭道:“柳淳,你不用拿話擠兌我,該花的錢,一定要花……這不是北元徹底覆滅,朝廷的邊防壓力驟減……父皇的意思是趁機向藩國宣示天威,昭告天下,列出不徵之國,從此永享太平……這要是自己人關門過壽,也就無所謂了。有那麼多的外客,自然要顧及體面,不能失了威風。”朱標義正詞嚴道。

柳淳聽到不徵之國,就想起了倭國……也不知道老朱腦子抽了咋地,怎麼會把倭國列爲不徵之國!

“那個殿下……若真是要顯示威風,震懾屬國,光有排場還不夠,還必須亮出實力……另外呢,臣覺得光是給恩典,列出不徵之國,不足以感動藩屬,還要有更大的誠意才行。”柳淳說得煞有介事,彷彿真的替藩屬國考慮一般。

“哦?你還有什麼好點子?”朱標好奇道。

“臣覺得應該弄一個貿易同盟啊!”

“貿易……同盟?”朱標沉吟道:“你想跟這些藩屬做生意?”

“殿下英明。”

朱標一聽,下意識搖頭,並且沉着臉,輕咳道:“那個柳淳啊……我提醒你啊,別沒事總跟父皇對着幹……我天天替你說好話,費心思周旋,挺不容易的,別給我添亂了。”

朱標都覺得委屈……自從母后去世之後,他就凡事儘量順着老朱,不惹父皇生氣……可自從柳淳冒出來,老爹天天跟他吹鬍子瞪眼,爲了保住柳淳,他都不知道捱了多少罵了。

可偏偏這小子鬼主意不斷,還總是惹禍的點子,你小子就不能消停點!

讓我少挨點罵嗎?

看着朱標便秘一樣的表情,柳淳猛醒,貌似還有海禁一說啊!當初徐妙錦就提過,自己怎麼又忘了,難道是最近太順了,有點得意忘形?

海禁!

提到這個,柳淳有鬱悶了……朱元璋啊朱元璋,怎麼總是給自己添亂呢?

濫發寶鈔,把紙幣信用都給敗壞了,弄得他開設銀行,舉步維艱……想要對海外藩國下手,他弄個不徵之國,想要出海做生意,他來個海禁……朱重八啊,你就是擋着小爺財路的王屋和太行啊!

柳淳弄很好奇,他覺得有必要弄清楚朱元璋到底怎麼想的,是不是真的打算徹底放棄海洋,只是專心耕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總覺得朱元璋不應該這麼鼠目寸光!

朱標有心讓柳淳幫忙操持壽誕,自然願意解答疑惑……從洪武三年開始,朱元璋就下旨,罷了太倉黃渡市舶司,在洪武七年,又撤消了福建,浙江和廣東三處市舶司,到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嚴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洪武十七年二月,命湯和巡視浙江、福建沿海諸城,禁民入海捕魚……每隔幾年,老朱就要頒行一道海禁命令,而且越來越嚴格……

老朱不但嚴禁入海通商,還規定了嚴酷的處罰辦法。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爲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處斬,梟首示衆,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泄軍情律,爲首者處斬,爲從者發邊充軍。

“父皇也有他的無奈。”

朱標敘述了海禁過程,然後嘆道:“國初的時候,張士誠和方國珍的殘部退到了海上,與海盜勾結,爲禍東南……當時朝廷全力對付北元,只得暫時廢除市舶司,防止百姓跟逆賊勾結,以致尾大不掉……”

經過朱標的講解,柳淳似有所悟……朱元璋最初的海禁,是爲了國防需要,屬於臨時措施,遠非國策。在洪武十三年,爆發了胡惟庸案,其中有一條罪名就是通倭,朱元璋擔心胡惟庸的餘孽逃去海外,因此又嚴禁瀕海民私通外國,派遣湯和等人巡視海疆,也是這個原因。

而且朱元璋的海禁,除了應對一些突發事件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剛剛經歷戰亂,急需恢復生產,老朱把商業需求壓縮到了最低,讓所有勞動力都全力以赴,開荒種田,充實府庫。

海外貿易,自然被視作人力資源的浪費,被嚴厲禁止。

“殿下,歷次海禁,主要說不許瀕海民衆下海,打漁通商,那朝廷呢?是不是也不許出海?”柳淳反問道。

朱標笑着搖頭,反問道:“連朝廷都不許出海,那如何跟藩國通貢貿易啊?”

柳淳不由得豁然開朗,果然是這麼回事!

明初的海禁的確存在,可海禁禁的是百姓,而不是官方,也不知道哪位天才,把海禁跟閉關鎖國畫上了等號!

朱元璋纔沒有那麼傻,而朱棣的七下西洋,也是官方貿易,只是規模比他爹大了無數倍而已,本質上沒有任何衝突,完全是一脈相承。

只是到了後來,文官商人越發覺得官方貿易不過癮,宮裡把錢賺走了,他們沒得到多少好處……就扭曲祖訓,所謂海禁,變成了禁官方貿易,至於民間,那是一路綠燈,越做越大,要不然哪來的那麼多東南富商!

由此可見,掌握輿論和話語有多重要,能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是非顛倒,人妖不分……

所謂海禁,跟不徵之國,正是老朱對外戰略的體現,放在一起看,就會一目瞭然。

國初以種田,恢復國力爲主,所以有了海禁……而對外的威脅當中,以北元殘部爲主……老朱說過,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彼既不爲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老朱的意思很明白了,四夷跟大明有山海阻隔,對方沒法威脅大明,而大明呢,也不方便輕易攻擊……當然了,假如有人敢冒犯大明天威,忍無可忍,那也就不需要客氣了。

老朱是不是一味忍讓,被動挨打呢?

顯然不是!

朱元璋覺得山限海隔的諸夷是高麗啊,倭國啊,安南啊,還有其他一大堆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國家……這些都無足輕重,大明的重點,要防禦胡戎,因爲這些草原部落跟西北土地連接,從秦漢開始,歷代戰爭不斷,必須要選派精兵良將,時刻戒備。

聽完了朱標的解釋……柳淳突然很泄氣,真的!

不管是海禁,還是不徵之國,老朱跟歷代沿襲的策略,沒太大的差別,也不知道那些故意歪曲朱元璋意思,非要把洪武帝說成保守固執,甚至蠻不講理的史學家,是安了什麼心思?

既然老朱不是鐵板一塊,榆木腦袋,那就有商量的餘地。

“殿下……臣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私人是不準海外貿易的,朝廷可以做這件事情。”

朱標點頭,“是的。”

“那皇家銀行算不算朝廷?”

“這個……皇家銀行自然是父皇的!”朱標心說,這小子果然要插手了。

“那是不是由皇家銀行出面,就可以和海外藩國做生意了?”

朱標思索了一下,搖頭道:“柳淳,你這是想把銀行變成市舶司啊……我看父皇未必能答應。與海外貿易,固然有利可圖,但我大明立國不過二十年,百姓依然以耕種務農爲主……若是太多人經商,會動搖國本的!畢竟東南跟大寧不一樣,這裡人多地少,多種一畝桑,就要少種一畝糧,若是趕上了饑荒年景,那又該如何是好?桑絲不能當飯吃。”

“哈哈哈!”

柳淳突然大笑起來,“殿下英明……這也就是臣要讓皇家銀行介入的原因……”柳淳探身,喜滋滋道:“殿下,絲綢,瓷器,這都是天朝僅有的好東西……過去通過市舶司,並沒有賣出好價錢。假如讓皇家銀行負責海貿。我們走精品路線,少量採購,然後以更高的價錢,賣給藩國……總利潤沒變,貨物卻少了,耗費的人力和土地也就少了,不會影響到糧田的。”

柳淳所講,就是統一對外出口的概念,避免自己人互相競爭,以至於賣不出好價錢。而且壟斷了貨源,還能成倍提高價格……對本國老百姓,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沒問題,至於外國,對不起了,物美不美放一邊,價錢是絕對不能便宜的。

敢不服,那就把“不徵之國”,變成“必徵之國”!

鄭和是永樂三年,第一次下西洋,考慮到靖難之役帶來的損失,以洪武晚年的國力,組織一支“鄭和船隊”,並不是難事,而且就算打五折,打三折、一折,也足以橫掃海外諸國了。

朱標眼睛放光,不得不說,柳淳這小子,真是個鬼才!

“好,跟我進宮,就算挨父皇的罵,我也要替你說話,懇請父皇同意你的提議!”朱標彷彿捨生取義的勇士,直奔奉天殿殺去,柳淳在後面跟着,嘴卻撇到了一邊……說的那麼大義凜然,信你纔怪!

要不是有暴利,你會急吼吼去見你爹?

瞧着吧,這次向海外貿易,大頭兒還會進你們爺倆的腰包,我也就是個喝湯的命,苦啊……

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892章 心學的無窮魅力第465章 兵臨金陵城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822章 我是大明國公,我只求一死第383章 舉國同悲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661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260章 爭相拜師第579章 刺殺朱棣第662章 南北二京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489章 比軍令更管用的債務第639章 邪惡的地球儀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738章 不惜一切造火車第73章 朱棣的招攬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第292章 朱高煦的勝利第752章 你不怕得罪輔國公嗎?第209章 除夕殺人夜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88章 從心是福第338章 風雨悽悽的朱允炆第603章 一個白癡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873章 工具人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730章 唐賽兒的轉變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855章 不許黑法國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114章 大牢裡個個都是人才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858章 大賞功臣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365章 大哥,你該成親了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573章 錦衣衛出刀第431章 永遠做大明的忠臣第696章 將門子弟遭難了第222章 老朱,你這是要向上天謝罪的第99章 當朝老賊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532章 方孝孺的遺願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219章 向老朱彙報戰果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579章 刺殺朱棣第183章 天子賜福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878章 最倒黴的國舅爺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225章 死諫第357章 土司來降第286章 不會讓人失望的洪武大帝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258章 治理地方從修廁所開始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334章 太孫駕臨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100章 北平有戰事第603章 一個白癡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742章 不考進士考交大第191章 摳門的新境界第732章 明教的名冊到手第601章 捷報!捷報!第235章 插標賣首爾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685章 朕不吝爵位第35章 二公子,香嗎?第338章 風雨悽悽的朱允炆第186章 錦衣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