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

劉三吾反反覆覆,唸叨這八個字,卻是越念越覺得有道理。越念越覺得漲志氣!

大明很強嗎?

如果說在洪武二十年之前,劉三吾還有所猶豫,最多說堪比漢唐,可現在,他就敢說遠邁漢唐了!

大元被滅了,不但滅了,還把大元的皇帝馴服了。

不但馴服了大元皇帝,還在漠南站穩了腳跟。

要知道即便以漢唐之強,也無法做到這一點,更遑論在上面廣種油菜,千里油菜田,花團錦簇,烈火烹油,恰如當下的大明,蒸蒸日上!

身爲強者,豈能靠一道牆來自保?

而且歷代修牆,是因爲無法馴服韃虜,現在不同了,已經找到了馴服韃子的辦法。柳淳給他的小冊子,就在手邊。

既然韃子都能馴服,又能在漠南立足,需要的就是互通有無,讓商賈順利往來,財貨兩通……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修路,路之所及,力之所在!

“對!真是太有理了!”

足足花了一個晚上,老先生仔細思量,把前前後後的關係,都想通了……他立刻擬了一份自認無懈可擊的奏疏,讓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

劉三吾的這道疏,可是不一般!

在宋濂死後,大明文壇已經沒了領袖,德高望重,人品端正的劉三吾,就是當下士林的一杆旗幟。

老先生受命前往北平辦案……明眼人都知道,這又是錦衣衛掀起的一場大獄,會牽連多少無辜,誰也說不好。

大傢伙只能祈禱老先生能頂得住壓力,儘量多活一些人。

誰也想不到,這次的案子,居然還沒開始,就被化解的無影無蹤。

北元從皇帝以下,數千貴胄,悉數接受教化,願意重新做人,再去追究什麼通敵,已經沒有多少價值了。

即便真有那些卑劣的商賈,抓出來嚴辦就是,想要牽連無辜,是絕不可能!

文宗當真是厲害!

薑還是老的辣!

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春風化雨啊!

當世之上,能從錦衣衛手底活人的,唯有老先生一人!

……

劉三吾還沒回京,卻已經被捧上了天。

老先生的奏疏,自然會得到無數支持。

區區幾天的功夫,就有二十幾道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身爲最勤勞的大明皇帝,朱元璋豈能不知!

面對千篇一律的放棄修牆,全力修路的主張,老朱嗤之以鼻!

“一羣腐儒,狗屁不通!”

太子朱標心情不錯,劉三吾順利完成了他的囑託,救了無數人,朱標當然要替老先生說話。

“父皇兒臣以爲未嘗沒有道理,只是人云亦云,未免不妥,可也足見人心所向!”

“放……算了,大好的日子,不罵人了。”朱元璋黑着臉,用責備的語氣,考問道:“你也去北平巡邊過,父皇問你,這邊牆有何用處?”

“自然是區分華夷,保護大明百姓了。”

“哼!”朱元璋哼了一聲,“不求甚解!長城邊牆,至少有三個作用,其一是預警,長城依山勢而建,上面有幾丈高的烽火臺,若是韃子入寇,立刻點燃狼煙,可以提醒將士,立刻禦敵;其二,是防禦,依託數丈高牆,可以抵禦小股韃子入寇,保護百姓安全;其三,那就是發起進攻,邊牆寬有數丈,上面能行軍走車,若是韃子入寇,可以迅速集結人馬,給予反擊。而且在長城周圍,還可以建造墩臺,倉庫,作爲囤積糧草軍械之用,以支應大軍前出大漠,痛擊韃虜!“

朱標聽完老爹的話,頻頻點頭,“父皇真是高見,孩兒茅塞頓開!”

朱元璋更生氣了,搖頭道“這不是朕的高見,而是有人跟朕講的!”

“哦?那這個人是誰?他有這樣的見識,應當重用纔是!”朱標傻傻道。

“呸!朕恨不得砍了他的狗頭,掛在城門上示衆!”老朱臉色鐵青,用力敲着書案,咚咚作響!

朱標很暈……從一開始就暈乎乎的,老爹這是怎麼了,好像肚子裡有一股邪火,是誰把他氣成這樣?

通常按照老爹的脾氣,敢惹惱他的人,不管多大的功勞,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可爲何看老爹的樣子,拿這個人又沒有什麼辦法。

究竟是誰,有如此本事啊?

朱標滿臉好奇。

“你真不知道?”朱元璋怒衝衝問道。

“兒臣的確不知!”

朱元璋用力深吸一口氣,隨手把一份密報扔給了朱標。

“自己看吧!”

朱標慌忙接過來,展開一瞧,頓時哭笑不得!

“怎,怎麼也是那小子寫的?”

朱元璋斜靠在龍椅上,切齒道:“這個小畜生策動劉三吾上書,說什麼強者修路,弱者修牆,弄得朝野議論紛紛。結果一轉頭,就給朕寫這玩意,把劉三吾給賣了!合着全大明,就他一個聰明人,玩弄大臣不說,還想玩弄到朕的頭上!真是氣死人也!”

朱標慌忙道:“父皇,大明沒人能玩弄父皇,也沒人敢玩弄父皇,若是柳淳有這般心思,便不會上這道奏疏了!”

太子這幾句話,足以救一個人的性命……價值奇書一本……連載中!

朱元璋怒氣不息,冷笑道:“朕身爲天子,豈能不知道邊牆的用處,用得着他來廢話!”

朱標陪笑道:“父皇,柳淳也是一片拳拳之心,他真的沒有壞心思。”

“還說沒有?”

朱元璋怒道:“你看看他寫的東西,根本沒有替朝廷省錢,相反,要花錢的地方更多了!”

所謂強者修路,弱者修牆,這八個字只是一個簡略的口號,爲了鼓動人心,爭取支持而已。

試問,不管多強大的人,給自己的家裝一扇門,砌一圈圍牆,你總不能說人家是示弱吧!

該有的防禦工事,還是要有的。

只是隨着漠南納入版圖,蒙古諸部想要攻擊大明,要走的路途遠了上千裡,期間還要越過荒漠,一支蒙古騎兵,能帶多少糧食和清水,很顯然,他們難以深入大明內地,原來的長城一線,的確可以暫時放一放了。

那有人要問,既然戰線北推,那能不能把長城也向北方推進,重新修一道呢?

對此柳淳是表示強烈反對。

因爲向北千里,地廣人稀,地形以草原和沙漠爲主,根本修不了長城,一個是花費驚人,第二個是沙塵天氣嚴重,搞不好剛修好的長城,就被沙子給埋上了。

柳淳的建議是修一些烽火臺和堡壘,然後派遣人馬駐守,再安排騎兵定期巡邏,維護整個邊境的安全。

所謂強者修路,弱者修牆!

這八個字背後,是邊防戰略的徹底改變。

柳淳也不是成心耍劉三吾,而是沒法跟他說得太明白,戰略層面的東西,有幾個人能懂就行了,沒必要弄得人盡皆知。

只要老先生,還有那些文官,能支持“修路”,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在大漠建墩臺城堡,花費可不是小數目啊!比建造邊牆要費事多了。”老朱沉吟道。

“父皇,兒臣以爲若是真能長治久安,多些花費也無妨!”朱標一再給柳淳說好話。

朱元璋眉頭深鎖,“不光是花費,還要有可靠的人,去執行這一整套方略……這樣吧,朕打算讓你四弟除了統領北平之外,兼領大寧和遼東,全權負責東半段邊防。讓那小子也出點力氣,他的那位祖師爺不就善於修路築城嗎!朕正好瞧瞧,他繼承了幾分的本事!”

第5章 燕王駕到第277章 皇孫們的衝突第88章 從心是福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來了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609章 第二個沐家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813章 扶持實業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58章 打動老朱的方案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74章 黃子澄第840章 又一個老臣走了第413章 德不配位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818章 商業奇才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458章 小團圓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140章 第一張金卡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338章 風雨悽悽的朱允炆第320章 削藩的開始第131章 來自徐輝祖的感謝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362章 搶房子了第811章 血染應天第392章 死了也不消停第736章 一條繩子上的師徒倆第292章 朱高煦的勝利第440章 西南、西北連成一片了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136章 找老朱要錢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32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51章 坑人不淺的方孝孺第658章 天子守國門第633章 想錢想瘋了第897章 被臭雞蛋淹沒的御史們第211章 太子遇刺第322章 太孫的眼界第341章 貶官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71章 淮西勳貴第960章 朱棣的追求第445章 柳淳,你藏不住了!第39章 徐妙錦的夢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959章 永樂大典第117章 渣渣本色第336章 戰鼓響起第165章 大明的仁政第313章 後院起火的吏部天官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決心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451章 朱允炆,你被開除了第395章 朱棣也是個大忽悠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569章 朱棣又輸了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799章 師徒倆的鈔能力第343章 我們成親吧第50章 朱老四的剋星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395章 朱棣也是個大忽悠第550章 龍心大悅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953章 收復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