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帝位歸屬(上一)

二十二日正午,暮春的陽光和熙。午門上的鐘聲已經停歇。昨夜一夜的戰火,京中百姓受到損失的約有十幾萬。主要集中在內城城門,各坊中主要幹道處居住的家庭。

比如,住在賈府外東廊、西廊、寧榮街南街的奴僕們,昨晚便受到兵災的衝擊。

然而,這個比例,並不足以影響到京城的日常秩序。賈環取得兵權後,除卻談判外,通過設在武英殿的中樞,抓了三件事:治安、漕運(糧食)、報紙(輿論)。

上午的宵禁、戒嚴解除後,街面上已經安靖。昨夜橫行的潑皮、流氓、潰兵全部被錦衣衛、軍隊拘走。在京城日報先入爲主,搶佔輿論高地爲賈環起兵辯護、定性時,各處街市的商販們打開門做生意,做工的人們出來找活兒。伴隨着漫天飛舞的流言,京中百業按照其巨大的慣性在陽光中徐徐復甦。

對於百姓們來說:天大地大,吃飯最大!京中劇烈的權力變化,距離他們太遠。正所謂: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而於士大夫們來說:山陵崩,天地失色,國家飄搖。此時,皇極殿中羣情洶涌!

武英殿中,大殿中,書吏們忙碌着。蠟燭已經吹滅。

羅向陽滿眼通紅,處理着政務,不時的問紀澄的意見。他並非只熬昨晚一個通宵。山長、葉先生、大師兄他們的葬禮,他主持着所有事務。

紀澄時年24歲,官任翰林檢討。他是繼賈環、龐澤之後,書院弟子中對實務最擅長的弟子。羅君子處事公允,但終究是沒有在地方歷練過。這時,實務的處理,大部分都是紀澄出主意。

公孫亮倚靠在軟榻上,忽而道:“皇極殿那邊應該開始了吧?他很擔心賈環那裡。

他當日面對着雍治天子殺山長有多麼憤怒,此刻朝臣們就有多麼憤怒。雍治皇帝,畢竟佔着大義名分:君父啊!

羅向陽和紀澄兩人停止討論。要過來彙報事務的書院弟子們都等一等。

羅向陽走到屏風的桌椅邊,坐着喝口茶,嘆道:“子玉登在京城日報上的文章,友若和伯言都看過吧?將此次復仇,定性爲如唐朝時的權力更迭。

只是,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未殺高祖,而只殺李建成、元吉。高祖禪位。神龍政變,天后亦是被迫禪位,而無人敢殺。

唐玄宗在唐隆政變中殺韋后,殺安樂公主,殺上官婉兒,於先天政變時殺宰輔,殺大將,殺太平公主。被誅殺者無數,但同樣不涉及天子。

子玉如此解釋,恐怕難以服衆啊!”

昨晚以來,他心中一直有兩個問題,盤桓不去。這是其中之一。或許,是因爲太疲倦、太累,所以想得多。

紀澄沉靜的道:“長文兄,院首若不殺雍治皇帝,那就不是他了!”

他知道,在院首心中,視山長如父,視葉先生爲師,視大師兄爲至交好友。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這幾句詩詞,字字泣血,可知院首心中當時的哀疼、悲傷!所以,纔有“今日高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這是沒有妥協的餘地的!只有一槍打爆雍治,纔是終結。

羅向陽輕輕的點頭。這就是困局所在啊!有的時候,做事不是以政治利益來衡量的!而是,要做一個人!事事都以政治利益衡量,那是政治動物。

三人在武英殿中默默的喝着茶,思緒飄向皇極殿。羣情洶涌啊!

京營大營中,沈遷在校場北面的衙門中。他看看手中的懷錶,在公房裡獨自沉吟着。

他指揮數萬大軍,縱橫千里,臨戰陣而不驚,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但,此刻心中卻都微微有些煩悶。他在關注皇極殿的局勢。

他追隨子玉起兵造反,是爲子玉要自保、復仇,是他看不慣雍治皇帝倒行逆施。他們的目標,都不是爲了砸碎、打爛整個國家。

而此時的皇極殿,就是一個待爆炸的火藥桶。

子玉要“說服”哪些文臣:起兵弒君,迫不得已。使得百官不追究弒君之罪,再推舉天子。這兩個任務,何其之難啊!

他在擔憂着。

張四水駐正陽門。居形勝之地,俯視承天門前的六部、五軍都督府翰林院等官署。

他在城樓上,眺望着整個京師。京師內外九門,全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上十二衛正在進行收編、遴選的工作。羽林衛和金吾衛的數名指揮僉事,在他身邊奉承着。

這是最早歸順的一批武將們。

張四水聽着奉承之詞,心思卻不在城樓這裡。他的目光落在宮城處。

他性格沉默,但不代表他不懂。

皇極殿那裡,將進行着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較量、博弈!異常的慘烈。這是整個政變最後的一環。也是最爲困難的一環。稍有不慎,遺禍無窮。

在起兵之初,他就和子玉反覆討論過此時的情況。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今天清晨,子玉去和北靜王、齊總督、吳王談判。他從吳王府出來不過八點多,拖到十一點纔給雍治皇帝發喪。中間,還見了一些官員。

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京城西郊,40裡外,妙峰山下,舊書院的遺址處。此刻靈棚這裡,祭拜的儀式少了許多。

羅向陽等人啓程去京師後,主持事務的駱宏忙得腳不沾地。好在他在賈府族學裡教近百個童子,統籌調配等事務都有些歷練。將近正午,潭拓寺的智塵和尚等人都歇了法事,正在休息。

駱宏一身孝服,在幾名書院弟子的陪同下,走進靈堂。棺木前,供奉的是賈環自京中送來的人頭:華墨、宋溥。

造反,殺皇帝,這都是天崩地裂般的舉動!他在此刻,纔有餘暇,在復仇的快意之後,去想:京中之事,要怎麼解決啊?百官怕是恨不得生撕了賈環。

很難啊!

子玉,你可一定要頂住壓力啊。進,則是海口天空。退,就是萬丈深淵。

第六十章 紅樓第一美女?第十五章 揚名、圈套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醮清虛觀(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起復、北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崑崙巔、江湖遠(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府對答第一百七十章 三姐姐第四百九十四章 羣情洶涌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在河中行第八百七十一章 吾至,吾見,吾勝(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歲在甲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崑崙巔、江湖遠(中)第七百七十三章 西行漫記(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發,出發第七百七十三章 西行漫記(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他能如何?第一百二十章 小金融體系第七百八十八章 賈環的反擊(上)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第三百八十七章 五年之約第兩百二十章 反擊!反擊!(二)第九百五十章 長夜逝去,雄雞高唱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有猛虎 血淚無聲(三)第九十三章 賴傢俬話第五百三十章 政變之夜(下)第四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七百九十八章 捷報(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臣風采第七百八十八章 賈環的反擊(上)第五百三十章 政變之夜(下)第二十六章 態度和能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賈環的套路第一百二十九章 春節前(五)-傻乎乎第八百六十七章 玉華東歸(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局面僵持第九百七十七章 戰爭,病倒第四百九十八章 餘波、友人、小賈第六百四十七章 燕王、太監、祖師爺、你不行第六百八十三章 進擊的瀟郡主開個單章說明一下。第六十四章 出府(三)-登上舞臺第五章 寫詩(下)第六十六章 出府(五)-一封書信第三百八十八章 妹妹,你放心。第九百六十三章 餘波(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社論治安問題第四百五十九章 工作、修書、官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西行漫記(下)第九百二十章 願爲使君馬前卒第五百零四章 甄家被抄。第四百五十九章 工作、修書、官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雨點點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思寫盡是相守第六百三十二章 離京前的瑣事(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審第五百零四章 甄家被抄。第七百二十章 雨中所想。第六百九十九章 江南閒居(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醮清虛觀(上)第二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情第九百五十一章 談判(上)第兩百五十三章 請寶姐姐放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疏勒會戰(完)第兩百四十六章 天下奇才第八百九十六章 崑崙巔,江湖遠(完)(二合一)第二十六章 態度和能力第八百二十三章 美男,反間第七百五十六章 朕不許。不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王府論策第八百零二章 秋雨,秋思第七百九十九章 捷報(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九百八十三章 定風波(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三十九章 師道三種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可能成功第三百二十五章 疏離、套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是你逼我的第五百零三章 過一坎。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套路(下)第九百五十三章 帝位歸屬(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賈、沈結親第四百八十四章 清理兩府第七百零三章 聖壽節(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賈環版的殺胡令第七百六十八章 起復、北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身系千萬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窗事發,賈府捲入。第九十一章 環叔,救我!第九百四十一章 我今倚天抽寶劍!第七百二十章 雨中所想。第九百一十一章 堰水湖第兩百七十二章 初見林父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的同學,不同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花魁(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夜已逝。第五百六十一章 賈府之盛(上)第八百九十五章 崑崙巔、江湖遠(下)--補一更,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六章 沙場秋點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