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帝師!

“咯咯!”

臨河的水榭長廊中,三人笑鬧着。平兒要去鴛鴦捏的臉頰,鴛鴦隔着襲人,招架平兒,反手擰平兒的腰。

三個美人,嬌笑聲陣陣,點綴在大觀園如畫的秋景中。風景如畫,美人如畫。大觀園的魅力不在於它齊聚諸多景觀,重點在於裡面的女子們。

不獨獨是賈府的金釵們,而容貌、性情各異丫鬟們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屬於她們的色彩。

平兒容貌清俊、標緻,一身粉色的褂子,花容月貌。眉眼間似與往日不同。已爲新婦。給襲人攔着,嗔道:“襲人,你別攔着我。我看她還嚼不嚼舌頭?”

十三年時,已死的大老爺要鴛鴦做小妾。她當日打趣鴛鴦,到底和今日她的情況不同。

她們奶奶有孕在身,叫她服侍二爺。免得便宜外頭的狐媚子(尤二姐)。鴛鴦笑她是新姨娘,讓她有些羞惱。這事固然是喜的,但她的將來又會如何?

襲人剛纔正在和平兒談這事,替她解悶,幫腔道:“好姐姐,你饒她這一回。她自己都在三爺面前說漏嘴,將來啊,少不了一個姨娘的位置…,噗嗤…咯咯…”

襲人沒說完,自己先笑起來。

說起那件囧事,鴛鴦頓時白膩的鵝蛋臉變得緋紅,嬌嗔着“反擊”襲人,道:“你別說我。我問你,府裡幾次大規模的放丫鬟,你怎麼不答應出去?你兄長如今在外頭做了一番事業。三爺許你嫁妝,以他的慷慨,絕少不了一千兩銀子,什麼良家子你嫁不了?”

平兒亦不去捏鴛鴦,嬌笑道:“某人定是想着跟着自家姑娘一起陪嫁。”

襲人不滿的道:“誒,你們兩個浪蹄子,說你們的事兒呢,倒說嘴起我來…”話未說完,一左一右,給平兒和鴛鴦兩人給掐着腰。三人笑鬧做一團。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秋陽天接水,芳草有情。

銀鈴般的笑容,飄蕩在這美麗至極的秋色中。

賈府裡、大觀園中的笑聲不斷。然而,其實,近段時間中,京城的政治氛圍正在不斷的趨緊、升級。

秋闈前後,楚王黨的頭面人物,刑部尚書白璋,聯合大理寺卿李康適藉助複覈河南的一起命案,打掉了和晉王有千絲萬縷聯繫的河南布政司右布政使。

奪嫡之爭,正在白熱化。大有在兩三年分出勝負的勢頭。各方勢力,特別是晉、楚兩王的勢力,對天子的一些細微舉動極其的敏感。作出各種解讀。

比如:在八月初,楊皇后的生日上,楚王誇獎蜀王,得到天子的稱讚。事後,便有風聲傳出:聖意在楚王。

對於晉王而言,當前的局勢,似乎可以用詩聖的一句詩來描述:風急天高猿嘯衰。

八月底,京中已是深秋,菊花盛開。因秋闈剛過,城內城外,賞菊的文會一個接着一個。

三元酒樓二樓的雅座中,微服前來的晉王,看着,聽着一樓、二樓肆意談笑、高談闊論的北直隸士子們,落寞的輕嘆口氣,抿着杯中的酒。

酒入愁腸。雅座的門剛好被推開。新任的禮部郎中尹言一身月白色的文士衫,含笑着進來。中年文士,令人如沐春風。

雅座即是現代的包廂。比較私密。尹言微笑着拱手一禮,“見過殿下。適才在下從酒樓進來,見到聞道書院的幾名書生在此參加文會。意氣風發。令我輩羨慕。”

晉王寧湃,二十七歲,容貌英俊,伸手示意尹言落座,苦笑道:“尹郎中是來爲賈環做說客的?”

他現在的狀況,比落魄的皇子還要糟糕。他那位八弟日後登基,必然會將他賜死。而如蜀王、燕王等人反倒可以活命。這樣的情況,令他面對前太子師尹言時,並沒有什麼底氣。當年,他大哥的智囊,其實便是此人。若尹言在京城中,雍治十三年冬的那場政變,恐怕將是另外一種情況。

尹言坐在精美檀木的圓桌邊,笑一笑,很親和的笑容,自斟一杯酒,道:“不是。我和賈子玉不是一路人。”

如果將京城此時的局勢比喻爲棋局,那麼,已經致仕,且人在江南的賈環,可以算做一個棋手。這並非什麼譁衆取寵的說法!而是賈環以他的智力,鬥爭出來的地位。

京中公認。

同時,賈府在舊武勳集團中,地位很重。再同時,賈環身上還有文官的身份。與衛大學士交好。是聞道書院政治團體的旗幟張安博的接班人。這數重身份,是賈環的基本盤。

晉王點點頭。等着尹言的下文。

尹言微微一笑,很圓順的切入主題,道:“殿下不必爲如何與賈子玉相處而苦惱。事實上,他是支持殿下的力量。他和楚王系的關係很差。”

晉王眼神微微一凝,看着尹言。自從劉國忠死後,他對於局勢,反覆的揣摩,夜不能寐。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尹言的這個觀點,令他耳目一新。

“哦?”

尹言溫和的一笑,道:“殿下,不說楚王通過周慎行、蜀王數次招攬賈環失敗的事,不提楚王的智囊韓秀才對賈環的背叛、恩怨,最重要的一條,楚王身邊都是東林黨人,殿下忘了六年前,東林黨是怎麼禍水東引到張安博身上的嗎?”

“呼…”晉王一點就透,長出一口氣。局勢對他而言,似乎稍微好了點。

賈環這種強人、狠人,他並不願意招惹。只是傳聞中,賈環恩怨分明,眼睛裡揉不得沙子。萬一,賈皇子的事,在賈環心中有一根刺,在博弈的天枰上加碼。他就難咯。

“爲尹郎中的妙語乾一杯。”晉王主動舉杯和尹言飲了一杯酒,上好的高度糧食酒,柔順入喉,在腹中炸開,渾身暖洋洋的。晉王看着半米開外,桌邊的尹言,虛心請教道:“還請尹郎中爲我解惑。”

親王自稱“我”,這已經是禮賢下士了。

尹言輕笑,並不賣關子,也不虛言恫嚇,分析道:“殿下,天子心意如何,在東宮之位未落定之前,說聖意在楚王,以我看來,言之過早。而朝中格局,不過數塊。

第一,天子的態度,就是五軍都督府,兵部的態度。這一點,殿下以爲然否?”

晉王點頭。兵權碰不得。一點點都不能碰。前太子就是死在這上頭。

尹言從容的一笑,道:“第二,本朝沒有明朝的廠衛、內監體系。同樣的,天子的態度,就是錦衣衛和宮中太監的態度。”

晉王再點頭。

前任錦衣衛指揮使毛鯤就是因爲和他走的近,爲天子立下汗馬功勞,但還是被殺。

尹言微笑,娓娓道來:“那麼,接下來就是文官體系。三位大學士和九卿,基本就是朝堂中的格局。殿下是當今嫡子,重臣在外,其態度沒有決定性。”

晉王繼續點頭。

這話說的非常透徹。朝廷重臣,比如安南伯、雲貴總督齊馳,在西域統率數萬京營的牛繼宗,九邊的三大總兵王子騰、慶國公、祈夏,各腹地的巡撫、總督。他們的態度在奪嫡中,很難影響大局。

因爲,中央統率地方。而且,他是天子的嫡子,擁有皇位繼承權,沒有任何的瑕疵。這些人除非是造反,否則,必須且肯定承認他爲太子,或者登基的事實。

尹言含笑,眼神很睿智,接着道:“殿下不要看着這次李康適和白璋聯手,就以爲華大學士支持楚王。事實並非如此。華大學士以諂媚天子得以擢升。況且,有謝大學士的例子在前面。聖恩是他執政的唯一基礎。所以,天子的態度就是他的態度。”

晉王的眼神有些發亮,嘆道:“尹先生高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尹言笑着抿一口酒,並不接受晉王的吹捧,再道:“衛大學士是朝中公認的能臣。他得天子賞識得以拜相。以衛相的城府、見識,他不會輕易表態的。況且,賈環和衛相交好。他肯定會勸衛相不要支持楚王。

而宋大學士,殿下與他數次聯盟,關係尚可。這是屬於可爭取的中立派。”

簡而言之,就是當今的三位大學士,都是老官僚。和之前執政的何、劉、韓三位大學士是完全不同的風格。他們不可能違背天子的旨意。晉王根本不用擔心,這三位大學士會轉向支持楚王。那不可能的。對於老官僚們來說,永遠只和勝利者站在一起,纔是最正確的決定。

“九卿之中,真正鼎力支持楚王的只有刑部尚書白璋。而大理寺卿李康適是華相門生。如吏部尚書殷鵬、禮部尚書曾縉、兵部尚書孟何這三位都算中立。

賈環能影響到三個席位:左都御史張安博、戶部尚書趙鶴齡、通政使賈政。他是反對楚王的。工部左侍郎紀興生,紀家樹大根深,他定然不會公開表態。”

數下來,九卿之中,楚王穩拿一票,不確定三票。但,這不算什麼優勢吧?賈環都能影響到三票。

夜幕中,淡淡的燈光透進來。雅座中很是安靜。晉王在消化尹言的話。

半響後,晉王想了想,忍不住起身,拱手一禮,發出邀請,誠懇的道:“我願意日夜聽從先生教誨,還望先生不要嫌棄我這位學生太愚笨。”

尹言灑脫的一笑,直言道:“多謝殿下的美意。但是,我的理念和殿下並不相同。殿下不要忙着謝我,我還沒有說完。第四塊,宮中的態度。準確的說,是楊皇后對誰爲太子的態度。她對天子有一定的影響力。”

奪嫡之爭,向來少不了後宮的參與。而當前,太上皇、太后都已經死去。能影響到天子的,只有楊皇后。西苑中的獨孤貴人都要差點份量。

晉王微怔,隨即苦笑。他感覺到,如果尹言肯爲他效力,他將再一次的接近皇位。但是,尹言拒絕了。君擇臣,臣亦擇君啊!但他很有點搞不懂尹言今天來見他的目的。

晉王輕嘆道:“不瞞尹先生,若是銀幣發行之前,我或許還能說動楊皇后。但如今賈環直接給蜀王塞了一年200多萬兩銀子的生意。我縱然有些銀子,並沒什麼用。”

現在的楊皇后不缺錢!

蜀王只要倒賣一下手中的鑄幣份額,就賺大發了。所以,說賈環厲害啊!聽說因爲賈府不同意和蜀王聯姻。楊皇后之前對他略有意見,現在只怕早就煙消雲散。

尹言淡然的一笑,道:“殿下。我今天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爲,我並不希望奪嫡之爭在兩三年就分出勝負。我會和楊皇后談一談。讓她不要會支持楚王。煩請殿下幫我引薦。”

楊皇后身居深宮之中。尹言作爲外朝官員,想和楊皇后搭上線很難。但,晉王不同。這是他和晉王徹談的原因。同時,他並不希望晉王這麼快就倒下。

晉王明白了,脫口而出,挽留道:“尹先生,這沒問題。而楊皇子能給你的,我都可以給你。”

晉王不傻。尹言把話說到這份上,他要還不知道尹言選擇輔佐誰,那就是白癡了。尹言看中了才兩歲多的楊皇子。這是要當帝師啊。看看明朝萬曆朝前期,張居正和萬曆天子的關係。

我非相,乃攝也!

尹言微笑着搖搖頭,起身拱手一禮,道:“多謝今日殿下的美酒招待。在下告辭。”瀟灑的離開雅間。

晉王嘆口氣,起身目送。心中感慨。尹先生這種明言的風格,有古君子之風,大概這是他的魅力所在吧!像楚王身邊的那位韓秀才,據聞口蜜腹劍,喜歡捅人不吭聲。

不知道爲什麼,晉王想起賈環。那賈環的風格呢?感覺是隱藏在雲霧中一樣。手段莫測。

他想起三國演義中的一段話: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賈環如今在江南,是潛伏于波濤之內嗎?那麼,何時飛騰於宇宙之間?

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樓(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考完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賈府愁銀第五十二章 斬斷一臂第兩百六十章 感觸、等待第四百七十二章 文章之爭第七百三十七章 政治套路(上)第兩百四十三章 與天鬥,其樂無窮(一)第八百一十九章 胡兒該殺!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是你逼反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血色的豪邁、賈環的勇氣第六百八十章 自從一見桃花後第八百零三章 郭府酒宴(上)第三章 衆生相第九百一十二章 相輔相成第六百五十九章 死鬥(八)-隱藏的晉王黨第二十一章 談生意、落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是你逼我的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期既定第四百二十章 在春雨中出發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府餘波第四百三十三章 勢壓賈府第七百四十六章 驚弓之鳥(中)第兩百八十章 中秋佳節(四)第九十五章 人或爲魚鱉(一)第八百九十七章 三年已去---補一更,求訂閱第六百零四章 賈、王的心結第九百八十四章 我反對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九百一十二章 相輔相成第八百零三章 郭府酒宴(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桂榜(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九十六章 人或爲魚鱉(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丫鬟們(下)第六百零七章 第一回合第四百三十九章 誰?第八百七十九章 北庭終戰(下一)第五百零一章 風急天高第五百六十七章 “惡作劇”?第三百一十五章 原因第九百零五章 再見可卿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第八百四十四章 出征吐火羅第九百五十三章 帝位歸屬(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孝德之死第八百六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真理報(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環三哥第四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六百三十一章 離京前的瑣事(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氣勢如龍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審第五百九十三章 論戰形勢第八百五十九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七)第七百八十五章 壓力襲來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底牌第五百三十一章 賈府攻防第兩百六十六章 定下來第三百零七章 遊湖小記第七百零二章 有些事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王子騰(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京營拒絕第八十章 神童?第兩百一十六章 開學(上)第兩百一十四章 寧國府酒宴(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府對答第六百八十七章 銀幣(二)第五百零五章 甄家賈府第七百六十一章 終成眷屬第七百四十八章 朱鴻飛第九百七十四章 風起於微第八百一十一章 兵變、人生快意如此?第兩百八十五章 監護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看好第四百二十一章 寶釵生日第九百三十五章 獄中文會第七百八十章 接風宴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南花魁(二)第五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九百七十四章 風起於微第九百一十五章 子玉,保重第兩百二十一章 反擊!反擊!(三)第五百四十七章 謝、何交替第七百五十五章 含元殿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兩百八十九章 流逝、大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節前(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有猛虎 血淚無聲(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七十五章 王府論策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樓(下)第五百五十章 東挪西湊第三百六十章 淮南大水第兩百六十章 感觸、等待第五百六十三章 縣試、訂親第五百零一章 風急天高第三章 衆生相第四十四章 得意洋洋第七百八十三章 需要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