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

中午,賈環在棋盤街的雲賓樓請魏翰林吃飯。棋盤街與崇文門外、燈市口等處,並稱爲京城的鬧市,人流密集。棋盤街這裡,不遠就是六部等衙門。想不繁華都難。官員經濟,自古有之。

棋盤街這裡的鋪戶號稱有數千家。繁盛異常。雲賓樓便是棋盤街最好的酒樓。正所謂: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錢槐早早的在西面的閣樓中訂了位置。賈環和魏翰林先後抵達,在引客的店小二的帶領下抵閣樓二樓的房間中。

魏翰林還是老樣子,說話很不大中聽,在八仙桌邊落座,道:“你府上還欠着天子五十萬兩銀子吧?我聽聞你都在賣地,怎可如此奢華浪費?”

賈環一陣無語,道:“請魏先生吃頓酒的銀子,我還是有的。”賈赦在平安州參與走私貿易,天子罰銀五十萬兩,這是歸內務府、天子內帑的銀子。吳王前兩天就派人通知他,同時下帖子說要府上拜會他,請他做吳王世子的老師。

賈府缺不缺銀子呢?缺。五十萬兩的缺口,確實非常大。賈環腦子沒進水,當然不會像甄家那樣拖欠天子的銀子。太子叛亂結束後,他就派人去烏家莊處理賣地之事。同時,變賣賈赦的收藏、傢俬,籌集銀子。京城之中,稍微留意下賈府的動態的人就知道賈府正在變賣資產。

所以,別看魏翰林說話不中聽,實際上,對賈環還是很關注的。畢竟,他是賈環會試的房師。算是師生關係。

少頃,店小二上了酒菜。

魏翰林和賈環吃了幾杯酒,到底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打開話匣子,告誡道:“子玉,你別高興的太早了。嘿,十三歲的正六品翰林侍講。不足四十歲就可以成爲宰輔。你覺得可能嗎?

天子此次偏向於何新泰的意見,原因在於天子對謝福清不滿。天子一定會找機會壓你。你近幾年最好低調一些。犯了人主的忌諱。這不是好事。”

這是第二個人給他說,要如履薄冰,小心慎微。

賈環嘴角泛起一縷苦笑,這算是推心置腹吧?給錦衣衛聽着,報你一個“揣測上意”,不死也要脫成皮。同時有些驚訝。魏翰林的官場覺悟,比方宗師高。

賈環起身給魏翰林斟酒,道:“謝先生提醒。”

其實,他早就有預感。怎麼可能如此順心如意的拿到一個正六品翰林侍講?

方宗師是叫他低調,淡出別人的視線。魏翰林更進一步,說要提防天子打壓。實際上,賈環心裡的看法是:天子只怕已經出手。這才符合雍治天子的性情。

所以,賈環現在根本就不是什麼低調不低調的問題。他只需要等着雍治天子“出招”、等待結果就可以。這確實非常令人無奈。就像遊戲裡面打boss爆出的寶物,某些屬性逆天,卻總有些缺陷。

當然,他並沒有什麼生命危險,多半會給雍治天子派個閒差,消磨青春、光陰。

從雲賓樓出來,賈環回到賈府,剛回望月居後院。鴛鴦已經等候多時。晴雯陪着鴛鴦在閒聊。望月居那日遭到汝陽侯的亂兵,在冬日裡顯得有些破敗。

鴛鴦一身青色的棉襖,繫着白縐綢汗巾兒,身姿高挑,越發顯得胸挺腰細。二十歲的鴛鴦,已經是俏麗明媚的女孩子。見賈環進來,她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歡快笑容,笑吟吟的起身,眼眸看着賈環,道:“三爺,貴妃打發陳太監來給你送升官賀喜之禮。老太太等着你去呢。”

賈環微笑着點頭,“嗯。我換身衣服就去。剛在外面吃了酒。鴛鴦姐姐稍等。”

他當然能感受到鴛鴦的親近之意。這是因爲賈赦的緣故。賈大老爺,如今已經下獄,想要強娶金鴛鴦,那是做夢了。給美麗的女孩子親近,當然是讓人舒服的事情。

鴛鴦笑着點頭。

賈環洗過熱水澡,換了身便服,到賈府西路的賈母上房處見賈母,闔府的女眷都在。包括新來的薛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四人。賈環領了賈元春的賞賜:一斤的明前西湖龍井,一套正品的汝窯茶壺,一件精美的白色貂裘斗篷,款式新穎、金錠一對。

對元妃興致勃勃的賞賜,賈環心中報以苦笑。大約,雍治天子沒和賈元春說吧。她弟弟的這個翰林侍講,可沒有兼職日講官,或者修書升官的機會。

陪着賈母、王夫人等賈府的內眷們說了一會話,賈母就笑,道:“你去和寶丫頭她們說笑罷。你在這裡,我們也不自在。”賈環向來是不搞“母慈子孝”的名堂,也不會陪着賈母說笑。他到賈母面前來,多半都是有事。

而賈環在賈府內權威日盛。他不說笑,賈母等內眷,難以忽視他的存在。所以,賈母笑着說要賈環出玩笑。這倒不是疏遠。賈母對賈政也是這麼說的。

賈環笑着點頭,辭別出了賈母上房處。在庭院外的甬道上,和寶釵、黛玉、探春等人道別。他並沒有陪金釵們去大觀園裡小坐,而是回到賈府的前院。

略等片刻,吳王便到了。時間自是早在帖子中約好。賈府開中門迎接。賈環在榮禧堂中,招待前來拜訪的吳王。賈蓉、賈薔兩人做陪客。賈璉還在處理賈赦的資產事宜。

敘茶、寒暄幾句後,吳王令衆人都退出去,和賈環單獨密談。吳王將近四十歲,穿着水藍色的蟒袍,更顯得氣度不凡。溫和的笑一笑,看門見山的道:“賈探花,天子轉我轉述,令你擔任小犬之師。本王今日特來相邀。”

賈環微微怔住。隨即,回過神來,原來雍治天子的後手在這裡。

之前,吳王專程前來邀請過他作爲吳王世子寧澄的老師,據說是雍治天子推薦的。他拒絕了。因爲,當時,吳王對太子的立場不明,他不想捲入。

另外,成爲一個親王世子的老師,並沒有什麼前途。最出名的是漢朝早死的樑懷王太傅賈誼。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環當時也惡意的揣測過,雍治皇帝心中怕是很希望他如同賈誼般,英年早逝。

果然還是來了啊!一個非常清閒的職位。要知道翰林侍講,通常是要做太子,或者天子的老師。他卻被天子安排去做吳王世子的老師。很惡意啊!幾乎讓他的政治前途,看不到光亮。

賈環的心情並沒有太大的波動。雍治皇帝在點他爲探花時,不是一樣想壓着他,讓他跟着方宗師去修書。結果呢?七年的修書時間,對他而言,反倒成了一個絕佳的晉升平臺。

WWW ⊙тт kán ⊙¢○

升官的機會啊,不是皇帝給的,而是自己去刷的。不過,短期內,他這個翰林侍講,怕是沒什麼作用。從炙手可熱,變成冷竈。搞不好,他的詞臣之路,就此到頂。

賈環“表演”着輕嘆一口氣,以一種不確定,不甘心的語氣問道:“這是聖上的意思?”吳王是雍治天子的眼睛,他此時的表現,必將全部反饋給雍治天子。他不能表現的毫不在乎。你要表現的讓天子“爽”到啊。否則,結果不問可知。

吳王笑着點頭,道:“本王還不敢膽大到假傳口諭。”說着,又笑道:“本王確實是誠心想請賈先生教授小犬。特備薄禮一份,望賈先生笑納。萬勿推辭。”說着,從袖袋中拿出一紙文書,遞給賈環。

天子的想法是一回事,他的想法是另外一回事。

賈環接過來看了看,微微一驚。這是一張地契。對應的就是榮國府北街汝陽侯的住宅。賈環驚詫的看向吳王。吳王微笑着點頭,給了賈環一個確定的答覆。

這張契約,是晉商們“孝敬”給他的。平安州走私貿易事發。榮國府、平安州知州、節度使章時、京中四大皇商朱家被捲入。晉商們希望廢棄平安州的通商口岸的地位,僅留張家口作爲與草原蠻族的通商口岸(吃獨食)。

這張房契收到,他自然是認可晉商們的想法。但,他纔不會和天子提。晉商自會安排官員上書,若是天子問他,他會支持晉商們的意見。現在轉送給賈環,作爲拜師之禮。

據說汝陽侯,欠着晉商大筆的銀子。而汝陽侯被殺後,這地契自是歸了晉商。雖說,晉商並沒有廢多少銀子、力氣,但這不併是意味着這座府邸不值錢。

恰恰相反,一座佔地近一百五十畝(一個半榮國府大)位於內城中的府邸的價值,按照市價,至少是價值2萬兩。

如果沒有直觀的感受,請參考北京二環以內地段超級豪華大別墅的價值。

這張地契倒是一個意外之喜。望月居殘破,還沒修繕,而且地方較小,將來住不下。賈環正有換宅子的想法。吳王這份禮,送的很及時。想了想,道:“我最近要處理府裡的事情,約莫冬至後,去王府一趟,和世子見見面,正式的授課,要等到來年後。”

吳王笑着點頭,起身向賈環拱手一禮,道:“如此就拜託賈先生了。”這做派,尊師重道。

雖然是被天子“流放”到吳王府,賈環倒是難得對吳王升起些好感來。

賈環賈探花爲吳王世子師的消息,在極短的時間就傳遍京城。那些準備和賈府聯絡感情的人們,又不約而同的收了“善意”。親王世子的老師,政治前途基本等同於完蛋。賈環瞬間從政壇新星,變成了冷竈。

十一月十九日夜,教坊司衚衕某處,順親王宴請晉王赴宴,席間,笑道:“賢侄,這又如何?”

他前些天,剛被賈環擢升翰林侍講打臉,給晉王笑了一回。但今天就傳出賈環爲吳王世子師的消息,他當即就約了晉王出來吃酒。

天子偏向何朔是真的。天子要壓賈環同樣是真的。

晉王笑着搖頭,“王叔,難道賈環會一輩子都做吳王世子的老師不成?吳王可是我父皇身邊的紅人。比你還紅。你還是儘快改善和賈府的關係吧!”

順親王愣了下。他和賈府的恩怨由來已久,就這樣去改善?他臉往哪裡擱?現在明擺着賈環沒什麼前途嘛!他很不願意。

十一月二十四日傍晚,何大學士與戶部尚書衛弘在公房中議事甚晚。談的還不錯。傍晚在棋盤街的酒樓雲賓樓中小酌。

衛尚書,很有他的風格、魅力。被朝廷上下視爲能臣。何大學士對他印象很不錯。

酒樓東樓的包間中,幾道精緻的小菜陳列,美酒一壺。頗爲輕鬆、愜意。

何朔道:“子衡,西域戰事已經平定。駐守大軍的用度,有各國供奉。朝廷在這一塊的支出將會變小。戶部要儘管組織人手,重開絲路,爲國家增加稅源。”

衛弘時年五十九歲,在高官中算是年輕的,抿着酒,建議道:“何相,如今絲路多走海路,恐怕難以恢復漢唐時。國家的稅收,可以考慮如南宋,增收商稅。”

何朔點點頭,道:“這是正理。但阻力會很大。不過,西域那邊的通商,亦要抓緊。再少,於國家亦是有所裨益。”國朝的商稅如明朝,定的很低。要加稅,背後的利益集團不會同意。

“嗯。”衛弘先答應,再笑道:“說起阻力,我倒是想向何相推薦一個人:賈子玉。他必定可以解決這個難題。當日在金陵,我目睹他是如何操控輿論。滿朝言官加起來,恐怕都不是他的對手。”

這就是衛弘的高明之處。他知道何朔很看重賈環,着重栽培。只是給天子閃了一會。否則,必定會調賈環入值軍機處,熟悉中樞事務。提賈環,很快就拉近了他和何大學士的距離。同時,他和劉大學士亦是好友。

何朔莞爾一笑,點點頭。忽而道:“大鵬一日同風起!子衡以爲然否?”

衛弘撫掌一笑,舉杯道:“此句當浮一大白。”

何朔聞言大笑。

詩仙李太白有詩曰: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豪邁異常。大鵬只要扶搖而起,就算風停了,一樣能激起滄溟中的水。

賈環只要升爲正六品的翰林侍講,就是摶搖直上的鯤鵬。壓無可壓。翰林侍講,就算是隻能教授吳王世子,他還是翰林。這個基礎太夯實、牢固。天子壓不住的。衛弘贊同何大學士的觀點。

聊幾句兼總結、劇情預告第六百零九章 難眠的一夜第八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勇士第七百八十五章 壓力襲來第七百四十章 畫卷,餘波第四百二十三章 精髓所在第六百一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五百三十二章 血色的豪邁、賈環的勇氣第八百四十八章 王妃烏尼日第三百八十一章 我來送行第兩百七十三章 與其流淚,不如笑顏第兩百八十八章 拜訪(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死鬥(五)-無恥、摩擦第八百三十六章 疏勒會戰(下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族學(下)--專治各種不服第六百六十二章 賈環的感慨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第八百零六章 公祭(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醮清虛觀(上)第兩百零一章 反撲(下)第七百零九章 給賈府的聖旨第六百五十章 春將近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編人選第七百一十章 大雪壓青松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四百零四章 責怪第六百零四章 賈、王的心結第七百四十三章 證婚,變化,驚聞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臣風采第一百六十一章 桂榜(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出征吐火羅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南花魁(二)第八百九十章 碎葉刺殺(中)-各種意外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審第九百四十八章 京中畫卷,待明日(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冬日小記第八百三十四章 縱論絲路。第七百二十三章 永昌公主第七十一章 賈三首第六百零一章 整寶玉(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有些話第七百零一章 大框架第一百八十九章 事了、重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原因、幕僚第七百零一章 大框架第七百九十五章 以何種名義公審?第兩百八十一章 鹽課問題第九百一十四章 朕將死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七百零四章 聖壽節(中)第七百五十八章 生子當如賈子玉第九百四十六章 楊皇后(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元宵節第九十三章 賴傢俬話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拒絕、報復第三十九章 師道三種第八百八十一章 殺胡(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稅、生日第六百一十章 第二回合第七百九十章 法令:漢兒不爲奴!第五章 寫詩(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抵達金陵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節前(三)-三爺回來第兩百五十九章 向南第一百四十一章 誰的葬禮第兩百一十九章 反擊!反擊!(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決定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套路(下)第兩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第九百八十四章 我反對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六百零六章 大學士之爭(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五年之約第九百五十四章 帝位歸屬(上一)第一百零六章 真正的猛士第一百三十三章 元宵節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小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力所能及的幫助第七百零二章 有些事情第七百五十三章 破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三十一章 硬筆?毛筆?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家之好第五百一十一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離京前的瑣事(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節前(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東市中的衝突第兩百一十二章 寧國府酒宴(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含元殿上第四百零六章 恐懼、快意第三百零五章 條件(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疾風驟雨第五百九十一章 賈環的想法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吾至,吾見,吾勝(下)第七百零四章 聖壽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