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的同學,不同的選擇

殿試的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京城。朝野內外矚目。殿試,是國家大事。這是士子們應有的待遇。

另有,隨之傳播的還有汝陽侯之子趙星辰被下獄,禮部尚書方望、今科探花賈環無罪的消息。令人發笑的是趙星辰在長安左門前被帶走時還在大叫:賈環作弊。

無關人等,笑過之後就忘記。而知道內情的人,都明白,這件事恐怕不算完。

方望和賈環沒有事,就代表着有些人會有事。趙星辰被審問,不過是一個引子而已。事情還在發酵中。只是,現在的輿論焦點和視線都在新科進士們身上。

京城之中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要知道:科舉並非殿試之後就完了。還有一系列朝廷舉辦的各種儀式。登科及第,不僅僅是進士們個人的喜事,亦是朝廷的喜事。

正所謂:鹿鳴之宴,賓興之盛典也。瓊林之宴,使造之殊恩也。我朝名恩榮宴,特異於是。稱賀致詞曰:天開文運,賢俊登庸,禮當稱賀,則又非常禮之可比也。

三月二十六日,殿試結果出來的第二天,雍治十三年殿試的新科進士們前往國子監,領取進士巾服。

進士巾服和生員巾服不同。進士巾,如今烏紗帽之制頂微平,展角闊寸餘,長五寸許,系以垂帶,皁紗爲之。

進士服,深色藍羅袍。緣以青羅,袖廣而不殺。革帶青鞓,飾以黑角,垂撻尾於後。

手上拿的是:槐木笏

二十七日,新科進士們身穿進士巾服,列隊而入奉天殿中,朝拜覲見天子。當日殿試時,一衆考生都是在殿外拜天子應試,而今,登堂入室。

禮畢,以禮部官捧金榜在前,新科進士尾隨其後,鼓樂隨之。沿御街出長安左門,張貼金榜,供萬民觀看。再以順天府傘蓋送狀元騎馬歸第。謂之:遊街誇官。

拋繡球給狀元的故事,就在這一步發生。京城之中的百萬民衆,沿街觀看、追捧、喝彩。更有官宦、富貴人家在街道二樓定下位置,等着狀元與新科進士們的隊伍走過。賈府衆人、內眷、姑娘們,亦在東長安街的酒樓上觀賞着進士隊伍們遊街而過。賈環以探花之名,位列第三。以他的年紀,行走在隊伍之中,相當的惹眼,出衆。

這一天,新科進士們的待遇,堪比天皇巨星。

二十八日,天子賜宴於禮部,這就是恩榮宴。也叫瓊林宴。之後幾天,新科進士們在鴻臚寺學習禮儀,四月初三,300名進士於奉天門前參加朝會,並謝恩。

次日,新科進士集體前往國子監謁孔子廟,然後正式換上官服,表示脫離平民身份,成爲官員。

按照慣例,禮部奏請命工部在國子監立進士碑,所有新科進士都將留名在此。唐朝時,進士及第,要在雁塔題名。之後的朝代,都是在國子監立碑留名。

在這一系列榮耀、喜慶的儀式之後,每個進士心中幾乎都有“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觸,有報國的熱血在沸騰:投軀報明主,身死爲國殤。

此時,便是整個科舉的終點了。在這條充滿着荊棘、榮耀、理想的道路上,他們終於走到了盡頭。往昔的種種,讀書所帶來的榮耀,都已經是過去式。接下來,便是新的生活了。

四月五日的上午,初夏的蟬鳴幽幽,烈日照在樹梢上,綠蔭滿庭院。

賈環在屋裡看着案几上鋪開的從六品官服,心中感慨難言。從雍治八年起,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這一路拼殺過來,終於結束。

讀書改變命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若是沒有科舉這條路,他如何能在這短短的幾年之內,從一文不名、地位低下的庶子一飛沖天,成爲士林清流?

但要說做八股文,他怎麼可能會喜歡?從今而後,寫到想吐的八股文,他不用再費心了。就此解脫。

然而,當長久以來在心頭的束縛被掙脫後,在科場上的一幕幕,刻苦讀書的一幕幕,就這麼在眼前漂浮而過。

此時,在這科舉的桎梏被掙脫時,在應試教育通關後,他的心情有些複雜:釋然、輕鬆之餘,有一些悵然若失。

有一點矯情。大約,這邊是《圍城》裡所揭示的心理吧!

賈環失笑的搖頭,收回心神。

晴雯、如意、彩霞三個大丫鬟圍在長條案几邊看着青袍官服,都是喜滋滋的模樣。

見賈環搖頭,晴雯明眸看着賈環,笑嘻嘻的道:“三爺,要不你再穿着給我們看看,我看改的合身沒有?”三爺穿上官服,那氣度,嘖嘖…

賈環屋裡的針線活,都是由晴雯掌總。這是她的強項。

如意抿着嘴笑,清秀如許。眼睛瞄着賈環,絲毫不掩飾她的期盼。

彩霞也跟着“起鬨”,笑着道:“三爺,你穿官服的樣子,很平時不同呢!”她在賈環這裡漸漸的久了,也慢慢的放的開。她只是性子老實,不是喜歡沉默。

賈環能不明白三個大丫鬟的心思?好笑的道:“我又不是模特,專門穿官服給你們看啊。日子還長着呢。”話說,溫柔鄉是英雄冢。給自己屋裡三個小美人這樣愛慕的捧着,還真是…很爽啊。

四人正說笑着,外頭的小丫鬟進來回道:“三爺,外頭傳話進來,說公孫公子和羅公子來了。”

“恩。”賈環應了一聲,跟着小丫鬟到望月居的前院裡去見大師兄和羅君子。

上午的日頭微微有些燥,天氣乾熱。小廳里布置着冰塊,涼氣陣陣。大師兄公孫亮一身白袍,見賈環進來,笑道:“賈師弟,還是你這裡舒服啊。”

和大師兄,羅君子打個招呼後,賈環就笑,“等你和羅君子在京城中置業,夏季的冰塊就有我來提供。保管和現在一樣舒適。”他經營着冰激凌的生意,製冰很簡單。

賺錢,不就是讓自己過的更舒服些麼?他早建議大師兄和羅君子在京城中置辦宅子。以便於日後在京中往來。老住酒店(客棧),並不是個事。

公孫亮灑脫的一笑。以他和賈環的關係,幾個冰塊值當什麼?略微一沉吟,說道:“怕是用不上了。我和羅君子準備返回聞道書院。”

一直有些鬱鬱寡歡的羅向陽,補充道:“所以,我們是來向子玉你辭行的。今天下午我們便回返回書院。”

賈環一愣,拿着茶杯的手就這麼頓在空中。

殿試結束後,對今科進士而言,接下來是三個月的觀政期(實習期),這是給進士們用來調整心態的。驟然從百姓變成官員,很多人還沒有適應這樣的轉變。

結束觀政期之後,便是選官。朝廷的程序是這樣,但往往是在某個衙門觀政,其實就是決定了去某個衙門,這是官場通行潛規則。所以,要運作,現在就的開始“跑步前進”了。

選官的重要性,這是毋庸置疑。對一名進士而言,留在京中當官,和外放一個知縣,同等條件下,待遇、命運,絕對是天差地別。這個參看天朝的京官和地方公務員就明白。

同樣的,選官也有慣例、定規。一甲前三,也就是三鼎甲,直接進入翰林院,成爲前途光明的翰苑詞臣,連實習期都免了。譬如賈環,他是不用去運作什麼的。他過兩天直接去翰林院報到就行了。

同樣免去實習期的,還有庶吉士。當然,今科沒有館選庶吉士。否則,時間就在最近。通常是有禮部主持,將二甲、三甲進士中出色的人物選拔進翰林院,爲國家儲備人才。

除此之外,二甲進士選官,規矩是這樣的:在京城中,可選爲六部主事(正六品);去地方,可以直接成爲知州(從五品)。

三甲進士選官,在京城中,只能選爲諸寺、監、司官員;去地方,只能擔任知縣、推官。

前文說過,京官比地方官貴重。地方官中,主官比佐貳官貴重。京官之中,除科道、翰林外,六部比諸寺、監、司貴重。六部之中,又以吏部最重。

官場層級,便是這樣一層層的展現出來。

大師兄和羅君子兩人都是三甲,今科沒有館選庶吉士,將最後一道改變命運的門給關上。他們的去處確實很難令人滿意。但到底是官身。雖說選官難,但國朝選官,並沒有唐宋時期之難,而且進士是屬於老虎班,遇缺即補。根本不用等多久。

“大師兄,羅君子,這…”賈環沉默了一會,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科場上,一路走來,他見過太多的人掉隊。但,他們三個是聞道書院最優秀的人傑啊。

公孫亮呵呵一笑,瀟灑的道:“賈師弟,你不必勸我。你看,你一個會元名頭,就生出這麼多的事端來,下獄論罪。何況於官場之中利益交織。

我是受不了這樣爾虞我詐的生活。我是準備辭官,回聞道書院協助葉先生辦學。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他的志趣,不在官場之上,而在於讀書。賈環近期一連串的遭遇,更令他有些心灰意懶。堅定他自己的意趣。

大師兄吟誦的抑揚頓挫、意興飛揚,可以看到,科舉通關,不入官場,他身上彷彿多了某種神采!正所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想着大師兄讀書的資質,科場的黴運,賈環不知道說什麼好。大師兄的路,書院體系內,大家對他的期待。他是知道的。山長是想大師兄繼承其在學問的本領。而將官場的期許、人脈放在他身上。大師兄走的大儒之路。他走的是宰輔之路。

“大師兄,嫂子能同意嗎?”

大師兄的妻子是賈環會試的房師魏翰林魏原質的女兒。魏翰林與山長等人交好。

國朝說到底是個官本位的社會,一個官身,說不要就不要,很瀟灑,很灑脫,但就怕後宅不寧。

公孫亮自信的道:“你嫂子知書達理,與我意趣相投,她會同意的。賈師弟,我意已決。”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你還是勸勸羅君子吧。他打算明年再考會試。”

羅向陽穿着藍色的進士服,微胖,小肚子凸着,禁不住一笑,沒好氣的翻個白眼,道:“公孫師兄,我也是‘我意已決’。”

小廳中沉重的氣氛頓時稍微輕鬆了些。

羅君子對賈環道:“子玉,不用勸我。君子之道: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若入仕途,豈可爲小吏,沉淪下僚,蹉跎人生。我不取三鼎甲,寧願終身不仕。”

賈環彷彿有看到了在書院裡見到那個小胖子,綽號君子。在書院裡如若旭日東昇之勢,志向遠大。儒士者,有兼濟天下之心懷。豈可僅僅是做官?

這便是他的同學!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各自不同的選擇!

人生,不能僅僅只是苟延殘喘的活着,不能是爲了活着而活着,還應有理想、夢想、志向。他尊重他們的選擇。

賈環心中慷慨,起身道:“我爲兩位兄長踐行。”

第兩百六十九章 我知道第七百四十二章 婚禮進行時第八百四十六章 沙場秋點兵(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崑崙巔、江湖遠(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表字第七百零三章 聖壽節(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手尾(一)第九百六十二章 餘波(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抄家。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殿試(下)第六百零二章 整寶玉(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醮清虛觀(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六章 實惠一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二)第兩百九十九章 誰主揚州(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表字第四百八十二章 寶玉捱打(下)第五百四十章 回府第六百零三章 鳳姐大鬧寧國府第六百三十章 尤三姐之情第兩百二十五章 謊言與真理(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欲借一物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八百九十八章 問君何時歸(上)第兩百三十五章 釣魚貼(上)第兩百五十四章 調-教未來的大舅子(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冬至(下)第五章 寫詩(下)第五百四十章 回府第六百九十四章 黑不黑?第一百五十四章 得與失第六百八十六章 目的。第一百八十二章 幕僚生涯第四百五十一章 落幕。第六百四十八章 疾風驟雨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三百零五章 條件(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我欲築京觀第九百四十九章 順利、巨浪、黑暗第五百零三章 過一坎。第五百八十章 永清郡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項莊舞劍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行漫記(中)第三百零一章 誰主揚州(完)第八百零八章 募軍之問第五百七十一章 獠牙、類似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身系千萬人第九百八十三章 定風波(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拍賣行(下)第兩百章 反撲(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賈環版的殺胡令第六百零一章 整寶玉(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形勢逆轉 按計劃行事第八百六十二章 塔吉克湖大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送別第三百七十九章 顫抖與通達第三十三章 探春,唯有探春!第兩百二十二章 夕陽、夜晚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遊戲,如畫卷第三百一十八章 力所能及的幫助第兩百三十五章 釣魚貼(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稅、生日第七百零七章 春風十里不如你第一百七十章 三姐姐第七百三十二章 各自的目標第三百章 誰主揚州(下)第五百零九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第五十一章 江湖技術誰更高第一百六十五章 值得、搶手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浮雲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月下旬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有猛虎 血淚無聲(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姐姐與弟弟第三百一十二章 我的憤怒第八百六十一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八)第八百六十五章 賈使君如是!——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三章 孝德之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終極一招第一百六十七章 賈府衆生相(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殿試(上)第四百四十章 爆發第五百八十二章 打完小怪見大怪第一百七十章 三姐姐第七百五十七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五百三十八章 氣勢如龍第二十七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聊幾句兼總結、劇情預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第一丫鬟第六百九十二章 春風嫋嫋(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審第九十二章 賈府門前第兩百五十六章 兩處情愁第兩百九十七章流言蜚語(下一 歪樓)第三百九十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中)第九百章 問君何時歸(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正月裡第兩百九十章 喪事、遺產第四百零四章 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