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六張 釣魚貼(下)

賈政詫異的看着賈環。他的門生李平早就建議他將賈環調到身邊來當幕僚,爲他參贊謀劃。但他估摸着賈環不肯,倒沒想到賈環今天主動提出來。

賈政糊塗歸糊塗,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再加上賈環前面一段話,知道必有緣故,問道:“你有什麼想法?”

賈環沉穩的答道:“我要做的事情並不會影響到父親。”

賈政想了想,點了點頭。他嘴上不說,還是很期待賈環幫他謀劃。賈環那天只是提醒他一句,他現在就官升一級。

事情談完,賈環識趣的立即告辭離開。

四月十九日,天晴無風。

炙熱的夏日落在四時坊的坊口。賈璉焦燥的等到賈環從城外回來,苦笑連連,道:“環兄弟,這可是急死我了。”今天是北靜王的母親的壽宴,他和賈環代表賈府去赴宴。結果,他一大早去望月居,卻被告知賈環昨天去了外城還沒回來。

賈環歉意的笑着作揖,“讓璉二哥久等了。我們這就走吧!”

他去城外安排從書院過來的同學去了。全在咸亨商行買下的一處院子中。北靜王府老封君壽宴的事,他腦子裡早忘了。他現在的注意力都在朝堂的風波上。今天上午得了賈璉心腹小廝昭兒報信,才記起來,連忙趕回來。

見賈環客氣的很,賈璉心中舒服了些,點點頭,帶着賈環一起到城西的北靜王府中。

是日,北靜王府中極其熱鬧。

當年周朝開國封的一批勳貴,四王八公之中,以北靜王功高。水溶的輩分與賈環、賈璉一輩,傳了四代,依舊還是襲王位。而賈赦、賈珍等都是降等襲爵。在勳貴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賈璉出面安排賀禮,和賈環一起去拜會主人的北靜王水溶。再與前來的勳貴子弟們結交。

皇周曆經一百五十年,目前有六十多家還有爵位的勳貴。賈府在其中屬於中等。而北靜王就屬於一流的勳貴勢力。

壽宴開始後,持續到下午兩三點。賈環喝了兩杯酒開始裝醉。他並無結交這些勳貴子弟的意圖。性情不和:射獵、賭博、爛飲、玩女人的糜--爛生活不是他想要的。另外對他扭轉將來“抄家殺頭”的局勢也並無幫助。

在周朝的體系中,因爲沒有明朝那樣的土木堡之變。文武並立。但承平日久,掌握着行政權力的文官集團威勢日重。

於勳貴而言,爵位只能保證家族的榮華富貴,並不能保證權勢、話語權。只有得了實缺,如王子騰、繕國公之孫世襲三等伯石光珠等人,或者有皇帝的青睞,這纔有權勢。

酒宴快結束時,北靜王府的一名管家帶着賈璉、賈環到一處明軒中和北靜王水溶見面說話。

明軒陳設精雅,富貴之氣浸潤。微風徐來。樹葉飄動。園林幽靜。

水溶年未及弱冠,頭戴潔白簪纓銀翅王帽,身穿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面如美玉,目似明星。坐在軟榻上,笑着道:“今日要謝賢昆仲來賀。方纔事忙,不及多敘。”

說着話,讓人給賈環、賈璉看座、上茶。

賈璉笑着客套兩句。

賈環並不說話。沉默的觀察着。北靜王水溶在紅樓原書中出場不多。性情謙和,人物秀麗,風流瀟灑。北靜王府與賈府是世交。未來的政治鬥爭中,是不是盟友不一定,但北靜王的立場肯定會偏向賈府。

北靜王和賈璉說了幾句,對賈環笑道:“早就聽聞京城賈青松大名,詩才天授。今日可有佳作?”

賈環婉拒道:“近日瑣事纏身,無興致裁詩。請王爺見諒。”

水溶笑着點點頭,“也是。我去歲在寧國府的喪事上見到令兄,果真是如寶似玉、龍駒鳳雛。令兄近日可好?”

賈璉一臉的古怪。賈珍的死,賈環脫不了干係。寶玉前段時間還給賈環整的不要不要。北靜王現在問賈環,寶玉可好?這從何說起。

賈環平靜的道:“謝王爺掛念。二哥在家中很好。”

水溶笑一笑,對賈璉道:“你前日問我蜂窩煤供應宮中的事情。我想了想,你應該和光祿寺少卿袁壕談一談。”說着,笑指着賈環,“袁壕亦是兩榜進士出身,後來進了科道。子玉是讀書人,想必和袁壕見面不難。”

賈璉心中興奮,笑着稱謝。再聊了兩句,賈環、賈璉兩人告辭。

回去的路上,賈璉帶着酒意,對賈環道:“環兄弟,接下來看你的。北靜王既然這麼說,顯然供應宮中蜂窩煤一事,由袁壕一言可決。”

賈環無語的一笑。賈璉還沒搞清楚情況啊。他現在的頭等大事是幫山長張安博審查監生。賺錢的事,要往後排。

這果然是兩個世界啊!

夏季時分,夜色如水。本司衚衕中正是營業高峰期。

衚衕裡東段的一間精美的繡樓中,京城名妓成琪兒招待着當朝紅人、光祿寺少卿袁壕吃酒。

成琪兒約十七八歲,穿着薄薄的紅衣,酥--胸-飽--滿。杏眼桃腮,巧笑嫣然的給袁壕添酒,道:“袁大人,我有個姐妹託我問件事呢?她有個相好的士子,給關在國子監裡。還有沒有希望出來?”

袁壕是一名約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容貌平平,攬着成琪兒的細腰,向下輕輕的摩挲,笑呵呵的道:“哪個姐妹?國子監那幫酸監生進去了就別想出來。刑部盯着的。”

作爲今上面前的紅人。今上的心思,他還是知道些的。明面上由左副都御使張安博審查。張伯玉是京城名儒,在士林中頗有聲望。要的就是他的聲望。而實際上刑部左侍郎華墨深悉上意。

成琪兒嬌笑道:“五鳳館的水仙。”

袁壕聽過水仙和韓秀才的才子佳人的故事,道:“原來是她。你跟他說,韓秀才是首犯。趁早死了心。想都不要想。韓秀才能撈一條命出來就算命硬。”

成琪兒點頭。

同一時間,小時雍坊,當朝揆首謝大學士的府中。

書房裡佈置的簡單。謝旋六十多歲,微笑着喝茶,笑容平淡。身爲當朝首輔,他的見慣朝堂風浪。此次審查東林黨一案,在他眼裡,看起來是另一種風景。

王子騰笑着道:“這一次,何新泰有麻煩了。張伯玉是他那邊的重量級人物。”語氣有點幸災樂禍。

謝旋就笑了下,緩緩的道:“聽說你的外甥賈子玉是張伯玉的學生?”

王子騰有些詫異,“謝相亦知我那位外甥?”賈環的名聲竟然傳到當朝

謝旋笑道:“安世何必驚訝?天下文宗方鳳九力推的弟子、門生,天下有幾個人不知道他的詩名?那首青松詩頗有風骨。只是不知道他小小年紀,那些精品詠花詞是如何作出的?”

王子騰語塞。他也不知道賈環是不是小小年紀就常逛青樓。聽說賈環和京城裡的富貴閒人龍江先生交好。賞花之事,怕是常有。

謝旋笑一笑,將這件事揭過,淡淡的道:“你做好準備。”

王子騰心中一跳,彷彿血液都要沸騰起來。他以從一品的九省統制在軍機當差,兼職軍機章京。具備成爲軍機大臣的資格。而領班軍機大臣是有資格推薦軍機大臣。

當朝現在有四位大學士爲軍機大臣,是爲樞臣。按照國朝慣例。軍機大臣少則三人,多可至十一人。悉由上斷。

若是何大學士因張伯玉一事受到牽連,他是有機會進入樞臣之列。

四月二十五日,經過快十天的審查,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張安博上書朝廷爲國子監監生求情。奏摺上說:大部分監生是受到爲首的監生鼓動,因而跟隨至承天門。其動機、意圖不過是參與政治,發出聲音,並有法不責衆的心理。

因而,奏請朝廷處置以韓謹、徐秀才爲首的六名監生,而對其餘一百多名監生網開一面,交由國子監內部懲處即可。

而首善書院的師-生暫時還沒有審查,沒有在這份奏摺中提起。但很明顯,若是有國子監的案例在先,勢必回頭也是隻追究領頭的人。

奏章經由通政司,送到軍機處,再呈給皇帝。雍治皇帝將奏章明發。這份奏章彷彿攪動了朝廷中的風雲。科道言官紛紛上書。有的駁斥,有的支持。場面混亂。

第二天,朝廷百官紛紛加入“論壇戰場”。其中以當朝紅人,皇帝心腹光祿寺少卿袁壕噴的最賣力:張安博爲朝廷左副都御史,奉旨查案,不思嚴懲,以正人心,警示後者。反爲監生開脫。其用心險惡,沽名賣直,枉爲人臣,枉爲人師…

以下省略數百字。袁少卿的意思大致是由事件擴展到人身攻擊,攻擊張安博的人品、道德,從上到下,痛罵了一頓。

而袁少卿在科道言官眼中是非常有份量的人物,類似於風向標。第三天,通政司就收到幾十份奏章,都是痛罵張安博的奏摺。

第四天,通政司再次收到近百份奏章,還是痛罵張安博爲監生求情,是別有用心。必須要說一句,朝廷這個“論壇”是沒有發帖數目限制的,可以連續發帖。寫完往通政司一發就行。

第五天,罵張安博的奏章堆起來已經可以把他埋沒。

此時,是賈環跟着通政司右參議賈政進入通政司的第七天!

反擊的閃電,即將穿透黑壓壓的雲層。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千人中第一仙第十九章 一首西江月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套路(下)第兩百三十章 讀書人、話事人(補昨天的一更)第九百六十三章 餘波(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朝爭你不行第八百三十六章 疏勒會戰(下一)第九十二章 賈府門前第三百四十四章 決定第四百一十二章 祭祖(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賈府之盛(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二十章 下請帖第五百一十七章 廢太子定局。第三十七章 自由和選擇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書第八百八十七章 刺客們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是第一名第五百零五章 甄家賈府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句話!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學(上)第六百章 襲人捱打第三十四章 和稀泥第四百五十九章 工作、修書、官路第兩百一十二章 寧國府酒宴(上)第一百零七章 恰同學少年(一)第九百五十八章 廷推第兩百二十五章 謊言與真理(三)第八百八十五章 再見玉華第九百零二章 歸來--補一更,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廢太子定局。第一百一十章 恰同學少年(四)第九百四十三章 下半夜開始第八章 賈府網紅第八百四十四章 出征吐火羅第三十八章 何不讀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賈府冬至(中)第兩百九十章 喪事、遺產第六百五十二章 死鬥(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炮而紅(上)第兩百八十一章 鹽課問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是你逼我的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青子衿(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定風波(中)第兩百四十三章 與天鬥,其樂無窮(一)第兩百五十七章 出獄第六百一十一章 秋雨中離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六章 男孩和男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輕鬆、功成。第八百五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青青子吟(上)第五百七十章 危機第一百零七章 恰同學少年(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廢太子定局。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山倒。第六百二十二章 落幕、效果第四十六章 小結和感懷第八百六十四章 破敵金城雷過耳第九百五十二章 談判(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掛念、拒絕、貪腐第七百八十五章 壓力襲來第兩百八十一章 鹽課問題第八百一十七章 漢官威儀第八十三章 楊文憲公第九百五十六章 帝位歸屬(中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與子第九百三十六章 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第六百三十九章 再入金陵第一百五十五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一)第兩百二十八章 勞動改造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手必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江南花魁(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太快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屠龍之術 章、李之爭第四十三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恰同學少年(三)第七百六十六章 訪客第五章 寫詩(下)第兩百二十七章 罷黜、獲勝第四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兩百五十七章 出獄第三百零七章 遊湖小記第十章 混世魔王第四百九十章 微風起第六百五十二章 死鬥(一)第兩百八十九章 流逝、大勢第三十九章 師道三種第七百九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八十章 神童?第一百四十章 定風波(下)第二十章 下請帖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審第六百零五章 豬隊友,道不同!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七百零一章 大框架第五百二十七章 政變之夜(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苑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死鬥(二)-套路,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