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羽翼零落

敏繡格格的丫鬟櫻桃,不避刀矢,親往前線,身受重傷,光緒皇帝格外體恤,認櫻桃爲義妹,加封櫻桃爲瓊珍格格,櫻桃從一個侍女,一躍而成皇帝的妹妹,大清國的格格,可謂是一步登天。

只有和碩格格敏繡,皇上給了她一大筆銀子,然後在她的封號“和碩格格”前面加了兩個字“護國”,從此,敏繡就是“護國和碩格格”。“護國和碩格格”與“和碩格格”,並無實質性的區別,純屬精神獎勵。敏繡已經是和碩格格了,是格格里面的最高級,沒法加封了。總不能給敏繡封一個提督總兵什麼的,那不符合大清國的規矩。

宣讀完皇上的聖旨,周憲章心頭犯起了嘀咕。

這份封賞名單,章軍弟兄們都是高官厚祿,看似皇恩浩蕩。可是,這裡面對章軍弟兄分而治之的意圖極爲明顯。

周憲章獲得的封賞最爲厚重,但實際上,全都是虛銜,湖廣提督,是正二品的高級武官,可是,聖旨裡卻又給他加了一個總理衙門大臣、內廷辦事。這就是說,周憲章根本不可能去湖廣上任,只能頂着個“內廷辦事”的名義,留在京城裡,那等於是被解除了兵權。

其他章軍將領,則是被拆得四分五裂,有的在朝鮮,有的在東北,有的去了武漢,還有一些,乾脆沒了兵權,去給袁世凱打下手,吳佩孚更是被派到了福建,距離京城十萬八千里。

很明顯,朝廷對章軍弟兄並不放心,這是要去掉周憲章的羽翼。

其實,這份封賞名單,是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妥協的產物。

按照康有爲給光緒皇帝的建議,是要周憲章在外領軍,對皇帝形成拱衛之勢,這條建議,得到了珍妃的強力支持。

珍妃這一次是死裡逃生。她深深悟出了一個道理,皇上手裡如果不掌握軍隊,總有一天,還會被太后拉下馬。所以,珍妃通過他的哥哥志銳,聯合一些朝臣,奏請皇上恢復章軍建制,由周憲章繼續統領章軍,駐紮在鴨綠江一線。

但是,這一提議,遭到了滿清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反對的理由只有一條,章軍沒有辮子,算不上是大清國的軍隊!

慈禧太后自然站在了滿清大臣們的一邊,她完全清楚珍妃的心思,周憲章在外領軍,鞏固皇帝的帝位,反過來,就是嚴重威脅太后的地位,慈禧太后絕對不能容忍這種事情。沒殺掉周憲章,太后已經夠窩心的了,豈能讓周憲章再次坐大。

慈禧太后的中心意思,就是兩條,不能授予周憲章實權,不能繼續保留章軍的編制。

雙方反覆較量,沒有個結果。

恰巧在這個時候,袁世凱回京述職,向朝廷提出一個建議,給予周憲章高官厚祿,留在京城。其他章軍將領,可以給予一定的實權,也可以繼續帶兵,但須分散在各地。

袁世凱是大清國的大功臣,在威海衛行將陷落的時候,是他穩住了摩天嶺防線,保住了威海衛,而且,袁世凱手裡握着一支精銳的新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已經在山東戰役中得到證實,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袁世凱的建議,朝廷不得不給予高度重視。

最後,雙方達成妥協,按照袁世凱的建議,把章軍四散分開。周憲章留在京城效命。這個方案,太后和皇帝都可以接受。周憲章不帶兵了,只是頂着個虛銜,住在京城,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這讓慈禧太后放心。而章軍其他官兵,還是掌握在周憲章的弟兄們手裡,這些人統兵在外,一旦有事,也不會袖手旁觀,而且,皇帝還有了一個在天津統兵的皇叔,如此一來,皇帝也覺得心裡有底。

袁世凱趁機把馮國璋、段祺瑞要到了他的手下,這兩個人是難得的軍事人才,袁世凱要擴充自己的新軍,求賢若渴。

現在,袁世凱手下有了三員大將: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這就是後來大家常說的“北洋三傑”。

詔書宣讀已畢,聶士成、周憲章率衆將士謝恩。

載漪將詔書送到聶士成手裡,笑眯眯地望着周憲章,說道:“周總兵,不,周提督,本王離開京城之前,蒙皇上親自召見,皇上說了,我大清國取得對日戰爭的全勝,周提督居功至偉,是我大清國的第一功臣!”

周憲章俯首說道:“王爺明鑑,我大清國並未取勝,我周憲章也是託了皇上和珍妃娘娘的鴻福,才勉強活命!而章軍弟兄們,和日本人血戰,最後卻差點死在自家人手裡。”

載漪一臉的尷尬,大清國保住了遼東和山東,可是割讓臺灣,放棄了朝鮮,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勝。而葉志超的清軍對章軍開戰,更是冷了將士們的心。這件事,朝廷聲明是誤會,算是糊弄了過去,給大清國百姓算是有了一個交待,可是,章軍官兵們心頭不服。

載漪只得說道:“葉志超所部明明是是去增援章軍,怎麼搞的,竟然和章軍發生了衝突,這裡面雖然有誤會,但葉志超身爲統帥,也是罪責難逃。皇上聽說這件事後,龍顏震怒,要嚴懲葉志超,只是,現在朝鮮地面上局勢複雜,葉志超率五萬大軍在外,此時貿然懲處葉志超,只怕多有不便。所以,皇上頒旨,將葉志超撤職留用,以觀後效,如果再有差池,必定數罪併罰,決不姑息!”

“那麼賴傳武呢?”周憲章冷冷說道:“他差點害死了那哈五和羅鳴芳,如果章軍與葉志超有什麼誤會,那也是賴傳武挑起的!現在,他不僅無過,反而升了官!王爺,朝廷如此辦事,恐怕難以服衆吧!”

載漪怔了怔,嘆道:“事到如今,本王也不瞞着周提督了,本王來這裡之前,太后老佛爺曾經親口交待過,這個賴傳武,是太后老佛爺親自派往章軍協助周提督的,他出了差錯,太后老佛爺已經責罰過了,現在他在豐臺大營帶罪效命。還請周提督看在太后老佛爺的面子上,把這件事抹過去!”

郭二杆怒道:“章軍死了那麼多弟兄,是不是也要抹過去!”

載漪慌忙說道:“皇上說了,凡是章軍陣亡官兵,每人賞銀五百兩,賜忠烈牌,家屬免去三年賦稅,家有子弟的,恩准一人進新式學堂讀書,錢糧費用由當地縣衙供給。周提督,這可是皇上的隆恩啊!”

聶士成也在一旁打圓場:“憲章啊,章軍忠心報國,血戰疆場,賴傳武是個無賴小人,這些,皇上心裡都有數,百姓心裡也有數,賴傳武的事,可暫且放下,如果此人再有什麼不法之事,老夫定當親自出頭,奏請皇上嚴懲!如今大戰剛剛結束,大清國百廢待興,還請周提督以大局爲重。”

聶士成知道,賴傳武是慈禧太后按在章軍中的眼線,有慈禧太后護着,光緒皇帝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且,太后與皇帝剛剛鬥了一個回合,雙方都沒討到好處,此時,皇上剛剛臨朝,大戰剛剛結束,百廢待興,也不便爲了一個賴傳武與太后翻臉、

“既然聶老將軍說話,在下只得從命。”周憲章點頭說道。別人的話周憲章可以不聽,聶士成對周憲章有大恩,他的話,周憲章不能不聽。

載漪笑道:“周提督果然豁達。吶,周提督是我大清國的棟樑之才,如今皇上決心效法日本,變法維新,正要與周提督商議變法維新之事,如今,皇上和珍妃娘娘,對周提督是望眼欲穿啊。所以,皇上的意思,速請周提督回京,我看,今天天色已晚,周提督可準備一下,明天一大早啓程,你看如何?”

周憲章面有難色:“王爺,章軍官兵大部分都在朝鮮,憲章的家小也在平壤,前段日子,賴傳武反水,朝鮮局勢混亂,如今平壤在光復軍手裡,我夫人趙巧兒與岳母生死不明,在下想先去朝鮮看一看。”

“周提督果然是有情有義!本王佩服。”載漪讚道:“周提督大可放心,令夫人與岳母現在平城,吳佩孚的營中,不日就要隨吳佩孚所部回國。不過,本王也想過了,周提督統軍在外,有些日子沒有與夫人團聚了,如今國泰民安,正該享受天倫之樂。而且,旅順離朝鮮安州不遠,周提督可乘坐本王的坐艦鎮北號渡海前往安州,看過夫人後,再回到旅順,與本王一同乘船前往天津。”

“這怎麼好意思。”周憲章說道:“在下豈敢乘坐王爺的坐艦。”

“周提督不必客氣!”載漪說道:“周提督是大清國的第一功臣,本王就是爲周提督牽馬綴鐙,也是應該的,何況是區區一條坐艦。按理說,周提督的夫人是朝廷誥命,朝鮮還有六千章軍官兵,本王應該隨周提督一同前往慰問,只是,旅順是我大清國的重要要塞,剛剛收服,本王還需留在此處,整理善後,望周提督海涵。本王就在此處等待周提督,兩天後,隨周提督一起回京面見皇上。”

第68章 剷除異己第231章 戰敗者第110章 聶小芸第47章 悶戰第168章 變態的偷竊第146章 偷吃馬料的哨長第254章 眼淚第194章 炫富第97章 殺人立威第17章 官官相護第230章 所謂文明第182章 搭船第96章 西京丸第23章 平壤光復第44章 內鬥第127章 奪權(一)第193章 退婚第9章 吃糧當兵第123章 孤獨的黃虎第136章 聖人云第246章 江河日下第244章 旅順口第256章 如煙如塵第17章 官官相護第249章 師長失蹤第2章 漢陽造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29章 潑辣丫頭第203章 爆料第222章 神聖的交合第229章 臺朝總督第92章 定武軍第120章 吉野第21章 惡戰序幕第211章 衙內行徑第120章 集結第183章 蒙面恩人第8章 閃擊第20章 不要俘虜第22章 要打仗了!第90章 圍困第59章 遺骸第168章 變態的偷竊第181章 三崎之死第257章 後路第93章 仁川港第170章 反擊!第157章 轎伕(二)第123章 孤獨的黃虎第4章 憤青馮國璋第257章 貴妃與貴人第153章 蹂躪的狂想者第71章 上海灘第133章 爲親家母報仇第217章 分道揚鑣第187章 震方炮臺第93章 健忘的皇上第155章 粟祭第43章 撿回一條命第56章 殺還是不殺第130章 斷指第145章 一枝梅第135章 奇怪的欽差第252章 自縛第199章 混戰第172章 消失的軍魂(二)第235章 日島炮臺第13章 強攻黃金山第258章 被拒絕的和談第58章 尿褲子的精兵第220章 老兄弟第213章 悍婦堵門第141章 懿旨第10章 狹路第199章 刺客第25章 圍城第22章 太后還宮第1章 好槍!第36章 海軍陸戰隊第160章 賭博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31章 恩威並重第103章 劍拔弩張第146章 陣眼第210章 女權主義者第25章 鋌而走險第49章 滿洲大軍第7章 天津衛第68章 盤道第143章 出路?第78章 你應該當總兵!第37章 假想敵第160章 賭博第26章 木桶浴第141章 懿旨第58章 尿褲子的精兵第157章 大戰前夜第66章 最恨的人第242章 夫人們很忙第253章 無功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