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奇怪的欽差

那哈五太有優勢了:第一,雖然,他是不是皇叔尚有存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是旗人!第二,他能帶兵打仗!其實,朝廷恨不得旗人人人都掌兵,兵權掌握在旗人手裡,不管是皇上還是太后都放心,可問題是,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都成了遛鳥的行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能帶兵打仗的那哈五,那就是雞窩裡飛出金鳳凰!那晉心裡清楚,這事要是讓太后老佛爺知道了,也要對那哈五另眼相看。第三,那哈五是周憲章的部下,忠誠度是有保障的!

所以,那晉當機立斷,自作主張替皇上認下了這個“皇叔”。有一位能打仗的皇叔做“帝黨”,皇上身邊算是有了一位實權派人物。

那晉相信,遠在北京城的光緒皇帝,聽到了這個消息,一定會高興得睡不着覺。

那晉把那哈五整成個“皇叔”,還不放心,畢竟只有他一個人承認這個皇叔,缺乏說服力,所以,他又逼着袁世凱表態,袁世凱是朝廷公認的“後黨”,又是朝廷欽差之一,兩位欽差都給皇叔磕了頭,那哈五這個“皇叔”算是板上釘釘了。

那哈五見兩位欽差給他磕頭,哪裡想得到,他捲入了太后和皇帝的爭鬥中,他還以爲是老天爺開眼,終於讓他這個破落戶“皇親”重見天日了,激動得無以復加,差點暈過去。他要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估計也會暈過去——被嚇暈過去!

周憲章也搞不明白那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這個恩師一向不會說謊,一說謊就臉紅,如今那晉信誓旦旦,想來是真的。那哈五當上了皇叔,章字營都跟着沾光,當然是好事。

周憲章當上了總兵,那哈五當上了皇叔,章字營雙喜臨門,羅鳴芳急忙吩咐姚喜,趕快大擺宴席,爲兩位欽差大人接風,爲周憲章和那哈五賀喜。

周憲章傳令,全城官兵加餐,一人二兩酒,三個饅頭,一斤豬肉。全體連以上軍官都到縣衙,爲欽差大人洗塵。

義州城裡喜氣洋洋。縣衙裡更是熱火朝天。

兩位欽差大人坐主席,義州總兵周憲章、皇叔那哈五、領二品頂戴的洋鬼子漢納根在主席作陪,此外,樸永烈也坐在主席上。樸永烈以前是朝鮮王宮衛隊的副統領,品級爲從四品,算是高級官員,朝鮮宣佈獨立後,大多數朝鮮高級官員都要麼追隨傀儡皇帝李熙與日本人合作,要麼歸隱山林,只有這個樸永烈,公然打出了驅除倭洋的義旗,這讓那晉和袁世凱都是極爲歎服。

席間,皇叔那哈五受到了衆星捧月般的待遇。這個那哈五,一輩子口口聲聲“清室宗親”,可從來沒人把他這個清室宗親當回事,如今稀裡糊塗當了皇叔,腦子裡暈暈乎乎,還以爲在做夢,席間一言不發,兩眼發呆,衆人紛紛前來敬酒,他也來者不拒,來一碗喝一碗,一會兒功夫就醉得人事不省。

那晉卻是異常興奮,這義州之行,不僅見到了朝思慕想的徒兒周憲章,還替皇上找了一位英雄皇叔,圓滿完成了任務。這老頭也是開懷暢飲,結果,那哈五剛一倒下,那晉就醉得人事不省。

袁世凱卻是極爲矜持,所有人敬的酒,只是淺嘗則止,話說的也很少,只是一些官場上的應酬話,並無多餘的話,顯得城府極深。

那晉醉倒後,袁世凱放下了筷子,說道:“周總兵,如今大敵當前,這酒席可適可而止。”

周憲章點頭:“袁大人說的不錯,卑職這就告退。”

袁世凱點點頭:“本欽差奉皇上、皇太后之命,犒賞三軍。酒席散後,煩請周總兵在百忙之中,將部下有功將士名單和擬封賞的官職,送與本欽差,本欽差也好向皇上、皇太后覆命。”

“好說好說,今天天色已晚,袁大人路途勞累,早些歇息,明天一大早,卑職就把名單給欽差大人送去。”

袁世凱笑道:“周總兵,軍情緊急,還是馬上送來的好,我在下榻處等你。告辭了。”

袁世凱說着,拱拱手,起身而去。袁世凱的住所在義州城西的一座大宅院裡。

周憲章心中一怔。

一份表彰名單,哪裡至於這麼着急?這跟“軍情緊急”有什麼關係?

莫非,袁世凱是要趁那晉大醉不醒,另有所圖?

朝廷派出兩位欽差頒旨,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在整個頒旨過程中,袁世凱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與頒旨有關的話。袁世凱這位欽差,似乎與皇上的聖旨毫無關係。

皇上爲什麼又要派袁世凱同行?

袁世凱爲什麼又要插手錶彰將士名單?

周憲章滿腹狐疑,急急招呼人散了酒席,把那晉安置在縣太爺的臥室裡,命人好生照料。

周憲章來到縣衙大堂,把羅鳴芳、馮國璋、吳佩孚、樸永烈和漢納根叫來。

周憲章沒有告訴他們他的疑惑,只是讓大家商議起草有功將士名單,順便,也商議一下章字營的整編問題。

周憲章昏睡了這麼些天,醒來後,也發現,現在的章字營有八千多人,人數不少,武器裝備奇缺,大部分人都沒有槍,當務之急有兩件事,第一,隊伍需要馬上進行整編,第二,趁着欽差大人在,向朝廷要求糧草槍彈補給。

周憲章這才知道,原來羅鳴芳和漢納根已經設計了一個整編方案——把章字營擴編爲師。

這個方案已經開始實施,但實施得極爲不順,大家爭吵不休,最後,讓毅軍的統領張勳撿了個漏,當上了副師長。

對於這個整編方案,周憲章是滿意的。

現在,朝廷已經正式將周憲章所部命名爲“章軍”,也就是承認周憲章所部獨立成軍,按照湘淮軍的先例,獨立成軍的部隊,軍事長官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部隊建制。現在大清國諸軍的哨、營建制,其實都是當年曾國藩、李鴻章的發明,後來,逐漸被各軍所沿用。

章軍按照德國軍隊建制建軍,按照這一成例,朝廷沒有理由不批准。如果事實證明,這種建制能夠提升戰場指揮效率,可以在其他大清國軍隊中推廣。

可是,張勳當上了副師長,這讓周憲章很是意外。

周憲章沉聲說道:“姚喜,你馬上去把張勳扣下來,一刻鐘後,你把他帶進來。記住,不能讓他返回毅軍,但要保持友好態度。”

“是。”

羅鳴芳驚問:“團長,張勳莫非有問題?”

第235章 日島炮臺第105章 懷錶疑案第158章 乞命第255章 誰的指令?第126章 觀戰第37章 再次議和第209章 中安堡第22章 要打仗了!第23章 平壤光復第205章 倒逼第125章 海上決鬥第205章 倒逼第50章 皇上病危第249章 改朝換代?第217章 哭拳第182章 搭船第208章 琉球或是沖繩第218章 規格不夠!第174章 花園口第75章 微服第24章 心坎上的仙子阿第157章 轎伕(二)第117章 底牌第114章 今成隔世關!第119章 馬尾軍港第233章 戰敗賠償第174章 花園口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18章 後黨變帝黨第32章 休戰第153章 蹂躪的狂想者第42章 賭輸了!第163章 聯姻第228章 鐵路第6章 二龍山第2章 漢陽造第258章 被拒絕的和談第43章 撿回一條命第225章 哭泣的新娘第71章 火中的金達萊第121章 天狼第236章 無法掙脫的失敗第24章 心坎上的仙子阿第108章 祠堂裡的總督衙門第51章 內外交困第93章 仁川港第172章 太后的眼睛第35章 策應第262章 歷盡劫波第261章 賊心第248章 打出來的尊嚴第240章 騰飛(二)第59章 鐵甲鉅艦第88章 血戰坊主山第12章 靠山垮了第71章 上海灘第72章 愛恨情仇第5章 又見漢陽造第148章 高麗蔘第9章 報應第80章 綁架第92章 定武軍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211章 二爺張作霖第119章 馬尾軍港第91章 清軍變土匪第70章 決絕第191章 開窯子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19章 國宴第53章 合力第207章 鴨綠江水第214章 毆打知府第167章 軍界元老第207章 鴨綠江水第258章 被拒絕的和談第30章 殺人第247章 遷都第172章 太后的眼睛第193章 退婚第163章 鋼刀第166章 陷阱?第102章 倒打一耙第86章 自立軍第148章 高麗蔘第58章 尿褲子的精兵第101章 遠去的硝煙第123章 孤獨的黃虎第145章 兩袖清風的毛賊第141章 懿旨第70章 生命代價第23章 靠山走了第241章 洞房第264章 除夕四第177章 血河第122章 自相殘殺第20章 不要俘虜第204章 交易第216章 都是錦旗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