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同路不同道

袁世凱萬萬沒有想到,太后老佛爺又把他送回了朝鮮。

他一直以爲,大清國將永遠失去朝鮮!早在成歡戰敗之前,甚至,早在東學教揭竿而起的時候,袁世凱就堅信,以大清國現有的實力,根本守不住朝鮮。

丟失京城在他預料之中,成歡戰敗、平壤戰敗也在他的預料之中,甚至,黃海上,號稱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被日本聯合艦隊打落花流水,舉國上下瞠目結舌,袁世凱也只是發出一聲輕嘆——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甚至,就連鴨綠江東岸,有一支殘兵敗將守着一座孤城,也在他的預料之中——那是散落在朝鮮的清兵們最後的歸宿,他們必然會被日軍摧枯拉朽的進攻所碾碎!義州撐了不了幾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清國的朝廷,居然會把這座彈丸小城,以及城裡面那些殘兵,看成是大清國未來的希望!

甚至,朝廷中有人把義州看成是甲午戰爭的轉折點!

袁世凱搖頭嘆息,大清國就如同是一個落水者,胡亂抓到了一根稻草,就以爲能救命。

他被太后老佛爺派回了朝鮮,作爲欽差副使,前來向義州城裡的殘兵敗將頒發朝廷的聖旨。

同時被派來的,還有一位欽差正使,就是因爲得罪了李鴻章而被罷官在家的葉赫那拉那晉。那晉現在被朝廷封爲禮部侍郎,官居三品。

據說,朝廷重新啓用那晉,是因爲,義州城這羣殘兵敗將的主將,是那晉的門生。

袁世凱甚至沒有心情去搞清楚那晉這位門生的尊姓大名,因爲,在他看來,誰在義州城當主將,其實都逃不掉一個結果——被日本人徹底消滅掉。

大清國的正規軍根本就不是一支真正的軍隊,這樣的軍隊還不如讓日本人全部消滅掉算了!

只有一切從零開始,徹底摒棄掉大清國軍隊的一切陳規陋習,徹底剷除掉蘊育這些陳規陋習的溫牀,大清國纔有希望鍛造出一支真正的現代化軍隊。

所以,當袁世凱聽說一支支清軍被日本人打散、消滅,他並沒有感覺到悲哀,相反,在他看來,日本人的攻擊,如同是外科醫生的手術刀,每消滅一支清軍,就是割除掉大清國身上的一顆毒瘤。

義州的這支部隊,也是一顆行將割除的毒瘤!

袁世凱對這一趟差事,心底裡是一萬個不願意。但是,他不得不來,因爲,他這個欽差大臣,不是皇帝選派的,皇帝選派的是葉赫那拉那晉。

袁世凱是太后老佛爺選派的欽差!

向同一地點同一人物,一次派出兩個欽差,一個是皇帝的,一個是太后的,這在大清國的歷史上,還是頭一遭!

很明顯,朝廷不是把義州城當成是軍事據點,而是當成了政治據點!

帝黨和後黨,在義州這件事上,較上了勁!

袁世凱清楚地記得,在頤和園,太后老佛爺向他和顏悅色地承諾:這趟差事辦好了,就把小站那塊地騰出來,給他編練新軍!

太后的承諾讓袁世凱哭笑不得,袁世凱是把新軍當成大清國未來的希望,而太后老佛爺,卻把新軍當成她玩弄權柄的籌碼!

可不管怎樣,編練新軍的事,入不了皇帝的法眼,太后能過問上一句,算是很給面子了。

就這樣,袁世凱跟着那晉,出了北京城,來到九連城,然後,坐船渡過鴨綠江,來到義州城。

朝鮮的破敗完全超過了袁世凱的想像!袁世凱在朝鮮十二年,對朝鮮的情況瞭如指掌,這個國家貧窮落後,百姓愚昧,官員不思進取,但不管怎麼樣,百姓的基本生活還是能夠維持的。

然而,袁世凱一踏上鴨綠江東岸,就發現,現在的朝鮮,與一年前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莊譭棄,田野荒蕪,人煙罕見。

戰火併沒有燃燒到鴨綠江邊,而鴨綠江邊,卻是一派戰爭的慘烈。

那是清軍造的孽!清軍已經徹底褪變成了土匪!

袁世凱更加堅定了編練新軍,淘汰舊軍的決心!

而另一位欽差大臣,葉赫那拉那晉,卻對沿途景象毫不關心。

他甚至對袁世凱也沒有興趣。

那晉一路上像個木頭人,對袁世凱不理不睬,時不時自言自語幾句,袁世凱知道,他是在念叨他那位愛徒的名字,那位愛徒,如今是義州城的主將。

自從接到皇帝的旨意,命他以禮部侍郎的身份,前往義州向周憲章頒佈聖旨,那晉就變得神神叨叨的。

不管是在大牢裡還是在賦閒在家,那晉的日子一直很平靜,他的心情也很平靜。

那晉一向把名節看得很重。作爲朝廷大臣、社會名流,那晉嚴於律己,綱常禮儀成了他身體裡的血液。

然而,因爲周憲章,那晉被李鴻章下了大牢,進過大牢的人,名節自然有虧,可是,也不知是怎麼了,那晉的心情,反倒平和了許多,名節之事,似乎變得可有可無。

脫離了官場的那晉,突然感到了一種從來沒有體會過的輕鬆,那個時候,那晉賦閒在家,他好像體會到了陶淵明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情致。

當然,陶淵明先生的悠然,是採菊,而那晉的悠然,則是遛鳥。

每天一大早,那晉就拎着鳥籠子,跑到天橋邊,和那些八旗子弟們喝茶遛鳥。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除了遛鳥品茶,他們似乎什麼都不會。

他們甚至連做惡霸衙內的本事都沒有。

其實,滿清八旗子弟真的很可愛,皇帝拿錢養着他們,他們雖然不能皇帝爭口氣,但也不會去禍害百姓,他們唯一所求的,就是聽人家稱呼一聲“爺”,就算人家心裡面瞧不起他們,也沒啥。說起來,八旗子弟比其大明王朝洪武爺的子孫,那是規矩多了。

總之,那晉打算做一個讓人看不起的八旗子弟,與世無爭,自得其樂。

然而,那晉的好日子沒過上幾天,就被光緒皇帝招進了紫禁城。

皇帝召見,這要是放在以前,那晉必然是激動萬分,山呼“皇恩浩蕩”。然而,那晉遛了幾個月鳥,突然發現,面對皇帝,是一件過於沉重的事,沉重的讓他提不起絲毫興趣。

那晉無精打采地進了紫禁城,見到光緒皇帝。很快,他從皇帝的嘴裡,聽到了他的徒兒周憲章的名字。

從那一刻起,那晉就變得神神叨叨了。他只記得,皇帝命他去義州城,至於去義州城幹什麼?和誰去?怎麼去?他一概忘了個乾乾淨淨。

那晉的腦子裡只剩下一個念頭,飛到義州城,見到周憲章。

他突然發現,他原來是如此牽掛那個不爭氣的徒兒!

賦閒在家的時候,那晉曾經定下一條家規,誰也不能在家裡談國事,尤其不能談朝鮮!

家人們還以爲他被政治傷了心。其實,那晉是害怕聽到從朝鮮傳來噩耗。

清軍在朝鮮連戰連敗,當官的都逃跑了,當兵的成了日本人的槍下鬼。周憲章是個小兵,要想逃回來,千難萬難。

如今,皇上金口玉言,周憲章還活着!

那晉恨不能立馬飛到義州城。

一路上,那晉的腦子裡就只有周憲章,他甚至忘了,袁世凱和他同行。

他甚至沒有想起問一問,袁世凱爲什麼要和他一起去義州?朝廷派出兩位欽差向同一個人頒旨,這意味着什麼?

那晉行走如飛,他銀白的鬚髮,在秋日的豔陽下,發出陣陣的白光。

不一會,就看見眼前出現了一座官衙。

走在前面的馮國璋停下來,說道:“兩位欽差,這就是縣衙,周憲章沉睡不起……”

“憲章啊!”那晉一聲哭喊,老淚長流,邁步就往裡走。

第128章 奪權(二)第26章 反水第129章 天音第233章 戰敗賠償第225章 哭泣的新娘第173章 火海第74章 元帥軍魂第72章 維新與革命第141章 三不打!第178章 將功折罪第83章 軍前效命第236章 無法掙脫的失敗第53章 合力第172章 太后的眼睛第71章 火中的金達萊第125章 開殺戒第100章 改編第184章 黑社會保護傘第197章 突擊第92章 定武軍第83章 軍前效命第72章 愛恨情仇第140章 使西紀程第96章 金姝的影子第57章 一石二鳥第153章 安州第111章 你是團長!第245章 比戰爭更爲沉重第124章 替死鬼第2章 大本營第124章 了無生趣第253章 仇人相見第106章 先發制人第139章 旗人的優勢第44章 苦肉計穿幫第154章 嫁禍第87章 野炮對山炮第108章 向我開炮第109章 千里迢迢第162章 變臉第256章 馬克沁第67章 孤城第237章 實業第一人第130章 斷指第117章 黑色絕唱第126章 吞併第170章 叛變者第244章 旅順口第28章 謠言第239章 專訪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201章 老婆該聽老公的!第139章 旗人的優勢第117章 黑色絕唱第203章 爆料第92章 絕處逢生第72章 愛恨情仇第204章 交易第200章 褫衣廷杖第55章 論功行賞第13章 強攻黃金山第99章 以身相替第19章 洋務與清流第121章 出征第115章 決鬥第55章 砍頭祭靈第200章 褫衣廷杖第120章 吉野第52章 頂缸第184章 黑社會保護傘第211章 衙內行徑第106章 團長教主第176章 陌生的炮口第108章 祠堂裡的總督衙門第114章 今成隔世關!第97章 殺人立威第16章 努力爭當劣等生第216章 結拜第76章 奸細第200章 小算盤第86章 炮兵第130章 同路不同道第121章 出征第216章 都是錦旗惹的禍第77章 煮熟的鴨子第228章 鐵路第173章 火海第197章 突擊第195章 俄羅斯商人第46章 九連城第88章 他是奸細第17章 官官相護第179章 被埋沒的英雄!第159章 定情第103章 劍拔弩張第123章 孤獨的黃虎第8章 閃擊第198章 弄假成真第156章 轎伕(一)第135章 奇怪的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