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西北悲歌

第96章 西北悲歌

九月,東非西北的天空中下着淅淅小雨。

布科巴,大湖(維多利亞湖)西岸的小漁村,這裡是卡拉維王國統治下的一處小村落。

微波盪漾湖水輕輕拍打着岸邊溼潤的泥土,細雨淋落在湖中激不起一絲波瀾。

清晨,太陽沒有升起,霞光還是透過地平線,映射在布科巴村西方的天空。

朦朦朧朧的水霧,夾雜牛毛細雨,一陣寒風吹過,冰涼溼寒,昏沉的天空,讓布科巴村顯得有幾分悽苦。

布科巴村作爲一個村落,有着原始的建築結構,走進布科巴村,就能看見用藤條和泥巴編築的一圈籬笆外牆,上面爬滿青苔,經過風吹雨淋顯得低矮斑駁。

籬笆裡四周用藤蔓和枝條搭建着一米來高的半圓狀骨架的房子,用芭蕉葉和其他植物葉,鋪設可以防風防雨。

在村子中央是一處祭臺,用大小不一的石子圍成一道圈,是平時村民聚集舉辦活動的場所。

在祭臺的後方就是,酋長和長老的居所,除了比村民的房屋偏高外,沒有特殊之處,整個村子大概形態就是如此。

作爲擁有百十人的村落,布科巴村主要依賴打魚爲生,靠着大湖(維多利亞湖)豐富的漁業資源。

布科巴人,從岸上砍來樹木,大多是一抱粗的大樹,用斧子鑿空樹幹,製作成兩三米長的獨木舟。

常年的漁獵生活,使得布科巴人水性極好,他們駕駛着自制的獨木舟,用麻編制的簡陋漁網,相互配合,從大湖中捕撈當地的淡水魚。

靠着打魚,布科巴人生活的還算不錯,多餘的魚獲還可以和周邊的部落交易,換取陶土罐和食鹽等生活物資。

……

往日的布科巴村,是個相當熱鬧的村落,村子裡充滿煙火氣息,男人外出捕魚,女人在家中做家務,等到了重要的節日。

酋長和長老還會組織祭祀活動,所有人圍在篝火旁,載歌載舞,布科巴村人每日都過着充實,活的通透。

這也是後世非洲國家,一些部落和村子的常態,生活無非就是每天吃飽喝足,無憂無慮。

當然一些特殊情況除外,比如說戰爭。

非洲地區國家和部落衝突最嚴重的當屬西非,經過幾百年的奴隸貿易,他們恨不得將敵對的部落全部俘虜和處死。

西方殖民者,只用少許的物資,就可以挑撥西非衆多部落之間的矛盾,一場戰爭的原因,可能是某個部落酋長希望獲得西方殖民者帶來的玻璃球。

這種利用落後地區生產力水平低,見識少,甚至比較迷信的心理進行不對稱的貿易和交流。

東非地區當初也有人這麼幹,就是桑給巴爾和阿拉伯地區的商人,等到了東非殖民地建立,這種手段就不屑用了。

主打一個簡單粗暴,用騙孩子的手段來玩弄愚昧的土著,根本不需要,畢竟東非不像西非那樣人口稠密,應付東非草原上的原住民,東非殖民地政府自己就能上陣。

於是大量東非草原的土著被驅趕到西北地區,雖然東非地廣人稀,可近百萬的土地生存的土著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大量人口突然涌入西北地區,假如說這個地區的資源本來只夠養活五個人,現在又來了五個,那就必須有五個人消失,剩下的五個人才能活命。

所以東非殖民地政府的做法和掩耳盜鈴有些類似,明擺着是要雙方打起來。

而布科巴村就是這樣被東非殖民地禍害的地方。

東班圖人涌入,慢慢蔓延到布科巴村的位置,響應王國的號召,同時爲了保衛自己的家園。

布科巴村人同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連同附近的卡拉維王國村落,藉助熟知地形的優勢,布科巴村人和東班圖人展開了游擊戰。

而東班圖人被東非殖民地倉促間驅逐到西北來,自然不可能帶着食物,同時,作爲靠狩獵爲生的民族,他們也沒有囤積糧食的習慣。

在進入卡拉維王國的一路上靠着殺燒搶掠,度過日子,至於說什麼定居下來,也要卡拉維王國答應才行。

尤其是那些南部最先遭殃的卡拉維貴族,對東班圖人更是恨不得生啖其肉。

雙方之間具有不可調節的矛盾,自然大打出手,而且必須是你死我活的那種。

而戰爭自然是越打,仇恨越深,規模越大,所以才造成了西北各國的慘狀。

布科巴村熬過了第一波東班圖人部落的衝擊,可東班圖人就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斷的從東非殖民地涌入整個西北。

布科巴村就這樣在戰火的反覆洗禮中被湮滅,目前的布科巴村只剩下一個空殼。

東班圖人諸部沒有選擇停留,畢竟他們不是生活在大湖附近,依靠漁獵爲生的部落。

沒有相對的技能,自然不能和布科巴村一樣靠漁獵生存,所以東班圖人只能繼續北上。

如今,東班圖人面臨的不在是一兩個敵人,而是西北各國的聯合大軍。

所以戰爭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先頭部隊已經向着布幹達王國和土柔王國等地區蔓延。

西北各國生產力水平低,自然沒有能力構建一定數量的城池和防禦工事,所以東班圖人諸部才能從南邊的國家領土裡穿插而過,直接威脅北方的國家。

而布科巴村,在東班圖人離開後,只留下布科巴村村民的屍首,在荒野中無人問津。

各種食腐動物,開心的享受盛宴,布科巴村失去了往日的活躍和生機,成了一個無人村落。

漸漸的被大自然一點點腐蝕,而這些用植物藤和泥土修築的建築,多半在未來是不會保留下來。

沒有人能記住,這裡曾經發生的苦難,這樣一場戰爭在整個東非的西北都顯得毫不起眼,更沒有人記錄,甚至連最後的證據都被大自然銷燬掉。

而造成這場苦難的元兇就是東非殖民地政府,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管東非殖民地有沒有直接參與這場戰爭,卻都是這場戰爭的罪灰禍首。

相反,作爲戰爭的雙方,西北各國和東班圖人諸部反而都是受害者,打生打死,不管最終誰會勝利,最後的得利者還是東非殖民地。

戰爭只是東非西北的一個縮影,受戰爭影響,土地拋荒造成的饑荒,雙方交戰,留下屍首造成的瘟疫,被屍體污染的水源,都在加劇西北地區人口的消亡。

也只有布幹達王國和土柔王國等國家的北部暫時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日子勉強過的下去。

而整個西北各國,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南方完全變成了一片戰場,北方也在受到戰爭的威脅。

整個西北地區都處在一片哀嚎之中,世界上卻沒有人知道他所承受的痛苦,只有東非殖民者虎視眈眈,貪婪的盯着這片土地。

(本章完)

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70章 蒙巴薩第617章 行動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56章 氣吐血第492章 靜坐戰第474章 討論第430章 客人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92章 挖牆角第161章 檢閱第206章 “收破爛”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88章 衝突升級第676章 摩托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343章 屯田第360章 安排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09章 提升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88章 衝突升級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547章 登陸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552章 過往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299章 預判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428章 談論第672章 危與機第596章 壓迫感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387章 初交手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758章 331師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8章 普奧聯動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94章 迎接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62章 打魚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531章 兵城第42章 移民熱潮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7章 “貨物”到港第758章 331師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640章 工地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207章 換牌第284章 連環計第182章 抉擇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572章 停火線第92章 挖牆角第555章 羞辱第381章 國禮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546章 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