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購艦

第820章 購艦

德國,斯德丁市。

斯德丁是德國重要的海港城市之一,聽起來並不算熟悉,但是,他在前世有一個比較響亮的“波蘭”名字——什切青。

這裡是俄羅斯帝國的締造者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出生地,她的父親是普魯士王國中的一位親王。

什切青這個名稱還出現在著名的“鐵幕”演說當中,丘吉爾宣稱“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是冷戰的見證者。

當然,前世這兩座城市,什切青和的裡雅斯特,分別作爲德國和奧匈帝國重要的海港城市,命運可謂頗爲相似。

而德國顯然稍好一些,再如何拆分,尚且存在,而奧匈帝國在一戰後就解體了,所以民族主義問題一直被恩斯特重視。

“赫爾曼伯爵,我們德國的造船技術絕對十分可靠,就在十年前遠東帝國從我們廠定製了兩艘一等鐵甲艦和三艘巡洋艦,已經在遠東地區得到了充分驗證,完全能夠滿足東非海軍的需求,所以說你們在德國衆多造船廠中選中我們伏爾鏗造船廠完全是來對了地方。”

伏爾鏗造船廠也就是北洋水師訂購軍艦的地方,前身僅僅只是1851年創建的一座小型船舶製造廠。

不過1851年德國都尚未統一,加上當時普魯士海軍十分弱小,所以伏爾鏗造船廠的起點在德國並不算低,在當時也是尚未統一德意志的普魯士王國的一家現代化的造船業先驅。

而且,伏爾鏗造船廠的母公司不僅製造軍民用船舶還製造鐵路裝備,算是普魯士地區比較強大的軍工企業。

在德國統一後更是得到飛速發展,成爲全國領先的造船廠之一,而該廠最大的成績顯然就是在八十年代爲遠東帝國建造了兩艘世界先進水平的鐵甲艦。

在此前伏爾鏗造船廠實際上從來沒有建造大型鐵甲艦的經驗,在這一點上反而不如東非的巴加莫約造船廠,而且伏爾鏗造船廠競爭對手衆多,能脫穎而出完全是靠着遠東帝國在八十年代的採購。

伏爾鏗船廠位於普魯士中部,在斯德丁(什切青)郊區的奧得河下游的佈雷多。

現在該造船廠廠長威爾斯正在極力向東非推銷本廠的業務,而對威爾斯的話,東非外交部長赫爾曼顯然沒有太大興趣。

“威爾斯廠長,對於貴廠的技術和製造能力我們是不懷疑的,不過我們只需要訂購一艘鐵甲艦作爲海軍的補充,現階段東非對海軍的需求並不是太旺盛。”赫爾曼伯爵委婉說道。

海軍作爲吞金獸,永遠都不會滿足,軍艦當然是越多越好,不過東非海軍顯然代表不了東非政府的態度。

目前有了南非戰爭這場漂亮的立國之戰,東非在短時間內可以說非常安全,所以東非也開始着手裁軍工作。

而海軍當前一次性就要退役四艘鐵甲艦,當然,作爲補償,將引入三艘最新技術的鐵甲艦作爲補充。

東非準備自己造一艘,剩下兩艘分別從德國和奧匈帝國引入,除了吸收同行的先進技術以外,也方便東非海軍進一步開拓視野。

東非的鐵甲艦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現在大部分已經落後,當然作爲世界最頂級的海軍軍事工業,鐵甲艦技術落後也只是相對於列強而言,放在其他區域依舊能發揮威懾力。

而東非海軍退役軍艦中兩艘就準備按照戰前和遠東帝國的交易,以六十萬兩白銀的價格賣掉,均價只有三十萬兩,基本上等於白送。

不過東非海軍要發展,留着這些鐵甲艦也不能下蛋,讓其在遠東海域“養老”也算不錯的去處,不然只能拆除或者打靶。

當然,這筆生意對遠東帝國而言絕對是賺到了,畢竟東非退役軍艦的軍齡並不算長,最早的也不超過二十年。

性價比依舊非常高,稍微保養再多服役個十幾年不成問題,就算是賣廢鐵都能回點本。

而德國的造船技術可能比東非強,但是強的有限,尤其是伏爾鏗造船廠,黑興根財團本身就在德國漢堡有自己的造船廠,所以東非完全有能力獲得部分德國造船技術。

伏爾鏗造船廠的特殊性在於它的名氣大,至於實力,實際上和東非算是半斤八兩的水平,當然,背靠德國實力和教育的強大,未來伏爾鏗造船廠的發展應該並不會差。

所以赫爾曼伯爵等東非官員對從伏爾鏗造船廠引入軍艦其實興趣不大,不過伏爾鏗造船廠畢竟有獨立建造鐵甲艦的能力,很多技術都有自己的獨創性,所以還是值得東非海軍作爲參考的。

如果不是出於這個目的,東非完全可以把訂單交給漢堡的黑興根造船廠,當然,如今黑興根造船廠漢堡分廠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主要以商用船舶爲重點也是原因之一。

畢竟東非本土造船業能夠發展起來,主要靠的就是從威尼斯和漢堡抽調精兵強將,這樣一來威尼斯和漢堡造船廠自然發展受限。

不過德奧兩國都是世界一流列強,背靠兩國的資源和教育體系,漢堡和威尼斯造船廠發展依舊不錯,在兩國依舊能夠排的上號。

“那真是太可惜了,東非海軍的實力是值得讓人尊敬的,能夠爲這種擁有實打實戰績的海軍生產軍艦,是很多造船廠的榮信,在這一點上我都有些羨慕的裡雅斯特皇家造船廠。”

在南非戰爭中,東非海軍表現出色,雖然只是打了一個平手,而且還略有吃虧,但是要看對手是誰。

目前世界海軍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就是英法,東非海軍能夠正面和英國皇家海軍對抗,就十分出人意料。

而這也讓奧匈帝國軍工造船業揚眉吐氣,因爲東非大部分海軍主力艦艇都由奧匈帝國建造,或者技術來源於奧匈帝國。

而奧匈帝國海軍之前本來就有利薩海戰作爲戰績傍身,而在這方面德國就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所以東非能夠到伏爾鏗造船廠訂購軍艦本身就讓伏爾鏗造船廠感覺有些出乎意料。

“威爾斯廠長你也不用太沮喪,德國的造船業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說德國海軍發展是世界上最快的,就拿你們廠來說,在整個八十年代能擊敗英國,拿下遠東帝國的訂單可以說是在行業內部揚眉吐氣,現在德國無非是欠缺實戰的機會。”赫爾曼伯爵寬慰道。

東非海軍雖然發展也極爲迅速,但是十分依賴奧匈帝國的技術支持,而德國從一開始就更加具有創造性和獨立性,所以在這個領域德國依舊比東非強的多。

而且東非最欠缺的是體系,尤其是高端人才上的匱乏,這和東非的教育體系發展時間太短息息相關,東非海軍算是買造參半。

尤其是七十年代非常急功近利,東非海軍直接一口吃成胖子,到目前爲止都沒有消化殆盡。

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1章 坦噶港第810章 海岸線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037章 電氣化第882章 出口第80章 農業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8章 遊歷第749章 南下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98章 遊歷第351章 過往第304章 調停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14章 伊林加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40章 新品第961章 危與機第867章 推銷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968章 分歧第454章 軍演第179章 總部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87章 西北之亂第78章 奧匈帝國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92章 挖牆角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128章 打探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52章 夏威夷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615章 交流電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714章 伊林加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72章 備戰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89章 佔領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861章 分贓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861章 分贓第560章 記者會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616章 行蹤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402章 妥協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30章 客人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