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農業

第80章 農業

隨着“整肅”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展,大量土地被空餘出來,未來隨着移民的增加,勢必會全部開發出來。

當前東非殖民地農業體系還是比較混亂的,因爲殖民地人口過於分散的原因,在作物種植上也是天差地別。

光主糧就有小麥,水稻,玉米,而最近東非殖民地還在嘗試在肯尼亞引入小米種植,這是恩斯特強調的,畢竟肯尼亞尤其是越往北氣候越乾旱,而小米是非常耐旱的作物。

前世東非就是小米的重要產區,這個地方非常適合小米種植,畢竟東非作爲熱帶草原氣候,最適合長“草”,而小米還是狗尾巴草馴化後而來的。

這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就更加混亂,東非殖民地,地處熱帶,基本上所有熱帶植物都可以種植,劍麻,咖啡,橡膠,可可,各類蔬菜水果……

如果東非殖民地只考慮本土的溫飽問題,那隨便種什麼都行,可東非殖民地作爲恩斯特未來要大力發展的地區,畢竟要爲工業化做準備。

而農業想爲工業化做鋪墊,就必須先進行現代化改革,發揮出其規模優勢。

說直白點,就是東非的農業要去市場上廝殺,賺取大量的真金白銀,來積累東非的原始資本。

目前恩斯特手裡的最好的模板是阿根廷,阿根廷是典型的靠農業起家的國家,先不論其後續工業化上的各種問題。

僅僅依靠發展農業,阿根廷就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東非和阿根廷也有相似之處,同樣地廣人稀,同樣草原遍佈。

只不過一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一個地處熱帶,而東非殖民地的土地僅僅在肥力上比阿根廷的黑土地弱一點。

兩者的降水量,則不分伯仲,阿根廷北部降雨可以達到1500mm左右,南部只有600mm左右,東非則是自東向西遞減,在大湖區又達到一個高峰,全地區水平在600mm到1500mm之間。

這個水準在全世界都不算差了,直觀數據:華北平原地區的年降水量大約在600mm左右,而且集中在七八月份。

而東非的卻有兩個雨季,分別是十一月到十二月的小雨季和四月到五月的大雨季。

而東非殖民地力主發展農業的原因主要還是發展農業成本比較低,只要對土地進行合理的規劃,改良一些生產工具就差不多,對技術和人員的要求沒有工業那麼高。

而想要發展農業,走“小農經濟”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肯定是死路一條,其自保有餘,開拓無力,最後還是會被大規模農業生產的低成本優勢擊垮。

資本主義農業,顯著特徵就是將土地集中化來管理,當代最突出的就是“普魯士模式”和“美國模式”。

其本質都是將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統一經營,以規模優勢衝擊市場,佔領市場獲得巨大利潤。

東非殖民地的土地產權直接就在恩斯特手中,所以不需要像普魯士那樣自上而下的改革。

但恩斯特本身又不濫用黑人,所以和美國的莊園有所區別。

既然如此,恩斯特直接採用大農莊的模式算了。

東非的所有土地都是恩斯特的私人財產,移民沒有產權,其性質是農莊裡的農業工人。

取得酬勞的方式,自然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當前東非殖民地按照氣候和雨量,直接劃分幾個大的農業區域,在區域內統一種植同一作物。

西部的大湖區,索倫湖區,和北馬拉維湖區,東馬拉維湖區,和中部高原區,肯尼亞南部以小麥種植爲主。

其按照移民的飲食習慣和市場需求所決定,不管是奧匈帝國移民還是遠東華北地區的移民,都有面食習慣,而糧食的主要銷往市場歐洲自然也以小麥爲主。

東部的三個濱海區,以及肯尼亞東部沿海平原地帶以水稻種植爲主。

大草原區和大湖區以東,北部高原區,肯尼亞以北則發展小米和畜牧業。

其中小麥和畜牧業是東非殖民地除了經濟作物之外的主要創收手段。

這兩樣都在歐洲有深厚的市場,就算歐洲擠不進去,阿拉伯人也照吃不誤,畢竟大多數阿拉伯人靠商業和遊牧生存,自身產出太少。

遠東就不在恩斯特考慮之內了,主要是當前遠東實在是不富裕,而且是純農業產地,又窮,市場競爭還大。

前世東非最受歡迎的作物估計就是玉米和木薯,但是恩斯特開發東非還是選擇了小麥。

玉米和木薯固然高產,但二者都有一定的缺陷,需要加工的成本也比小麥高,而且移民飲食習慣和歐洲市場的原因,還是側重於小麥種植。

經濟作物,當前東非殖民地最大的經濟作物自然是劍麻。

除開劍麻,恩斯特准備籌劃油料作物種植,橡膠園種植,茶葉種植,棉花種植,和咖啡種植五個重要經濟作物。

除了這幾個主要經濟作物外還有丁香,除蟲菊等優勢作物。

前世東非就是非洲重要的棉花產區,東非各國均有種植,所以棉花種植不成問題,而市場也比較好找,背靠德意志,還是可以在德意志地區的一畝三分地上消化掉的。

油料作物選擇就比較多了,花生,芝麻,大豆……等傳統油料作物都可以生長,東非本土還有蓖麻,小葵子……

橡膠園主要規劃在沿海地帶和大湖區周邊,水量較爲充沛的地區。

茶葉主要是一些山地和高海拔地區種植,直接和前世一樣大量種植紅茶就行了,反正歐洲人又喝不出什麼區別。

這些都是要集中生產的作物,而剩下各種就不再細說,東非的土地和氣候條件實在過於優越。

前世東非還有花卉產業,和各種熱帶果蔬,這些恩斯特當然也眼饞,但現在的技術水平達不到,也無法做到大規模的短時間運輸。

就是畜牧業,恩斯特也沒有辦法直接在東非大規模開展,東非整個地區都是適合畜牧業發展,問題是保鮮技術實在拉胯。

除非恩斯特把肉類初步在東非加工出來,製成各類醃製食品,可這些都需要時間。

(本章完)

第547章 登陸第830章 蓄水池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204章 “流放”?“潤”!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58章 密謀第559章 誣陷第840章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930章 漢薩省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563章 熱心腸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727章 艦隊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8章 “圈地運動”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91章 青檸第903章 萊茵宮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64章 一日政治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882章 出口第830章 蓄水池第924章 海洋第316章 萊茵盾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696章 油井第403章 撤資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56章 平衡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012章 萌芽第681章 金沙薩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207章 換牌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904章 卡賓達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22章 卡賓達第556章 氣吐血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882章 出口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08章 歷史課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396章 推測第615章 交流電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991章 抵達第871章 “萊茵”市第73章 消化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574章 服軟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