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近衛師

“海岸邊有敵人人,不過人數不多,可以採取強攻!”

隨着東非海軍一輪炮火打擊,硬生生在馬普托北部海岸線上炸出一條缺口。

“開始登陸。”

和施瓦爾部隊的登陸模式完全不同,近衛師大搖大擺的在海軍配合下強攻海岸線,這就是實力的最好體現。

爲了這次登陸,海軍和近衛師準備了大量船隻,海面上出現了大大小小上百艘小船,近衛師的船頭上架設着機槍,對着灘塗上“疑似”聯軍士兵開火。

火舌貪婪的吞噬着聯軍士兵的生命,很快在東非海陸軍的配合下,前來阻攔的聯軍放棄抵抗,讓出了整個海岸線,向着後方逃竄,近衛師官兵安全的登陸了莫桑比克的土地。

聯軍早在莫桑比克北部時就發現了東非軍隊出動的景象,只不過現在聯軍能動用的兵力不多,而且不知道聯軍會在哪裡上岸,所以從一開始莫桑比克的行爲就是註定徒勞無功的。

隨着近衛師登陸完成,海軍主力艦隊沒有離開,返回東非,而是繼續南下向着馬普托灣而去,準備給馬普托城再送上一波“驚喜”。

而近衛師則快速清理戰場,同時構築防線,準備在這裡紮根,這種場景只會讓施瓦爾感覺羨慕。

施瓦爾的兵力太少,所以只能在聯軍後方四處逃竄,好在聯軍後方兵力空虛,而且有物資補給線可以趁火打劫,所以現在施瓦爾活的還算滋潤。

但是相比較於近衛師就差了許多,近衛師登陸後,直接就地紮根,建設陣地,而不用東躲西藏,後勤由近衛師自己的下屬海軍部門或者國防部海軍搞定。

“這裡距離馬普托僅有不到三十公里距離,我想現在馬普托的敵軍應該也察覺到在這裡發生的戰鬥,不過不知道他們現在是否有膽量主動出城進攻。”近衛師一旅旅長克里斯蒂亞諾說道。

“他們現在應該緊張的是我們海軍新一輪的進攻,而不是到這裡和我們針鋒相對,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趕快把陣地建設好,還有清理敵人留下的屍體,剛纔已經有海浪把不少敵人捲入了印度洋,估計現在已經餵魚了。”參謀冰冷的說道。

參謀的笑話,讓克里斯蒂亞諾不禁一身冷汗,這個傢伙真是語出驚人,不過對於身經百戰的克里斯蒂亞諾不得不說他的話是對的,這種場面見的多了,就必須承認他說的是事實,只不過是用着最稀疏平常的語氣講出來。

“總而言之,要仔細對這裡進行消殺,在非洲最可怕的就是因爲戰爭而產生的瘟疫,我可不想讓我們的士兵冒着這種風險和聯軍對抗。”

東非的軍隊已經養成了快速打掃戰場的好習慣,東非溫度不算太高,但是溫暖的天氣也最容易變成病毒的和蚊蟲的溫牀。

如果不是來不及找到足夠的燃料,現在敵人估計都應該被東非軍隊火化掉了,這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相較於東非,聯軍也有類似的操作,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聯軍內部魚龍混雜,所以並不是每一個部隊都能堅定的執行任務,尤其是懶散的印度人,經常給自己人添亂子,爲了省事他們直接把屍體丟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下挖坑的歷史和時間。

結果水源被污染,這就讓聯軍內部經常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病患,而這也給東非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本來因爲戰爭原因,傷亡就多,對藥品的需求量大。再和聯軍這種攜帶大量病患的軍隊作戰,更是讓東非軍隊很難受,這可能讓敵人的疾病傳染到自己陣營,所以爲了減少這種情況,東非陣地上經常熬着各種中藥。

作爲中藥材生產大國,東非中藥品種雖然不如遠東帝國豐富,但是種植規模不小,尤其是戰爭狀態下,尋找“廉價”的優良藥品,讓中藥材普及更加廣泛。

據說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效果,不過沒有得到有效數據反饋,這些都是歐洲和遠東帝國的經驗,亞歐大陸上延續了長達千年的戰爭,所以總有各種應對戰爭中衛生環境的方法,而東非是非常善於總結的國家。

先不說這種手段是否真的有療效,至少濃厚的中藥味就可以沖淡東非士兵對戰爭的緊張心理,甚至變成很多士兵的“夢魘”,聞到味就感覺反胃,畢竟良藥苦口,中藥甚至起到鎮定劑的作用。

像對面敵人則和東非相反,大量使用“未證實作用”的化學藥劑,或者乾脆使用鴉片等毒品來麻醉神經。

隨着戰爭的持續,敵人物資也出現了短缺問題,像香菸和白酒等都成了稀缺品,而東非在這方面還算不錯,雖然也面臨某些地區過於偏遠而無法送達的情況,但是隨着後方生產,機器開足馬力,產量增加,還是可以滿足部隊的大部分需求。

貼近本土作戰,東非最大的優勢也就在這裡,像近衛師這種部隊更是如此,這次登陸作戰就是有後勤支持下來完成的。

而施瓦爾那種孤軍深入就沒有這個待遇,所有物資都需要從敵人那裡獲取,甚至包括武器彈藥,如果東非沒有迅速打開開普敦周邊的戰爭局面,那施瓦爾的部隊很有可能面臨彈盡糧絕的巨大風險。

所以近衛師登陸成功,東非對開普敦的最後一環也安排到位,這個時候整個開普敦只有西北角暫時和聯軍聯繫,而西北角也有被近衛師和西部東非軍隊切斷的風險。

這已經成爲不可改變的現實,除非開普敦出現“奇蹟”,不過能塑造這種軍事奇蹟的人在聯軍很難出現。

因爲作爲聯軍主力的英軍和東非其實走的是一個路子,買就是靠體系作戰取勝,這樣的軍隊很難出現什麼“特別凸顯”的軍事能人。

這就不得不提到德國軍隊,德軍在軍隊建設上也是如此,但是德軍依照前世的表現,卻涌現出大量的軍事天才,這就是德軍的強大之處。

而東非發展時間短,外部危機並不是太嚴重,沒有遇到過過於驚險的戰爭,所以很難出現“力挽狂瀾”式的人物。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東非軍隊的均衡性,如果沒有這種均衡性,那東非肯定也能涌現出一批耀眼的“軍事人才”,但是在佔據總體優勢的情況下,東非國防軍的將領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大的錯誤,能夠按部就班的完成總參謀部的任務,這已經讓恩斯特感覺非常滿意。

而這也是東非軍隊文化水平高的一種優勢,東非陸軍脫胎於黑興根軍事學院,從一開始就注重軍事素養培訓,所以在戰爭期間也比敵人更加從容。

當然,這也和東非向內陸拓展國土,不斷補充戰鬥經驗有關,在和英國爲首的聯軍開戰前,東非經歷了由弱變強的整體變化。

第524章 幸福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371章 生意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559章 誣陷第385章 煽動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46章 船隊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74章 “整肅”運動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28章 談論第417章 炊事車第594章 矛盾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70章 蒙巴薩第471章 漏洞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8章 歷史課還在審覈……第183章 到達第494章 假情報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713章 不畏戰第555章 羞辱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417章 炊事車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27章 地圖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758章 331師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17章 行動第336章 東非菜?第494章 假情報第596章 壓迫感第207章 換牌第446章 災情第389章 易手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444章 到家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454章 軍演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496章 交戰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49章 王位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45章 孤兒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57章 探險隊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368章 插曲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430章 客人第34章 動員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298章 香蕉園第53章 土豆種植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736章 第九旅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96章 推測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13章 野望第47章 聯姻事宜第523章 旱情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64章 肉類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