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緩衝區

第680章 緩衝區

凱洛斯說道:“比屬剛果的位置,實際上十分重要,放在歐洲就相當於盧森堡或者比利時,德法兩國如果爆發戰爭,那這兩個國家就處在危險的境地,說句兵家必爭之地也不爲過,而且我們和比利時的關係很不錯,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對比屬剛果的關注,把有利東非的情報向東非傳遞。”

德法兩國發生大戰,就繞不開德法邊境的比利時和盧森堡,所以兩國都對其進行拉攏。

而他們又很清醒,幾乎不再德法之間站隊,尤其是比利時,人口分成德語和法語兩大族羣。

就比如爲黑興根財團工作的勒努瓦,原歷史上就是法國人,而實際他出身在前世盧森堡境內的比利時人,所以本身屬於半個德意志人,這也是當初黑興根財團能輕易請他到德國工作的原因之一。

利奧波德二世本身也是個平衡高手,在德法之間遊走,而且沒有翻車,獲得大量好處,比屬剛果之所以能夠建立就有這個原因,在柏林會議上,兩大國都賣比利時面子,在加上東非和葡萄牙兩個國家也不反對,所以比利時殖民地可以說在非洲的合法性最強。

“比屬剛果畢竟是殖民地,和我們東非有着極大區別,尤其是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可以說相當殘暴,這一點在對黑人的態度上顯得尤爲明顯,所以你平時見到,也不要打抱不平。”凱洛斯對着瓦爾這個新同事提醒道。

“凱洛斯先生,我又不是什麼爛好人,我知道東非的國家利益纔是我們應該維護的,至於比屬剛果的爛事,看見我也不會說三道四。”瓦爾表態道。

“你能這麼想最好,實際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爲經歷太少,就忘記了我們東非的立國之本,從來不是仁慈和憐憫,否則也難以在非洲大陸上立足,所以我原本對你是有些擔心的,不過現在看來,你確實和普通人不一樣。”凱洛斯誇讚道。

瓦爾對此嗤之以鼻,雖然接受了祖國的十年義務教育,但是他家可不是後來那些移民可比的,他父母到東非的時間是1868年,當時他其實已經七歲,和父母從遠東帝國漂洋過海到東非生活。

而他也是趕上了好時候,成了最早一批接受東非義務教育的小學生之一。

而瓦爾家就分配過幾個奴隸使用,後來才因爲東部去黑人化,加上東非生產工具性能提高,畜牧業大發展而得到解決。

而且他經歷過東非奴隸制的全過程,畢竟早期東非大量使用黑奴,那個時候東非用不起牛馬,只能讓黑人來承擔大多數勞動力。

所以東非建國的過程,甚至是在遠東帝國生活的記憶,他都殘存不少,不過通過零星的畫面,還有父母的口述,知道曾經生活的不易。

實際上已經取消奴隸制度的東部地區,大多數人的想法恐怕也是如此,甚至他們很願意回到奴隸制度時代。

所以瓦爾不僅不會憐憫黑人,甚至認爲像比利時這樣奴役黑人是理所當然的,這和他曾經的生活環境有關。

就像現在東非中西部,很多種植園和農場依然在大量使用黑奴,在沒有找到替代品之前,他們是絕對支持繼續使用黑奴的。

現在牛馬雖然動力更大,但是黑奴能完成很多工作,尤其是對農業的維護和勞動,黑奴有着無與倫比的優勢。

就比如棉花種植,等到棉花豐收的季節,牛馬可沒有能力卻採摘棉花,而黑人就很容易辦到。

不過東非順應時代潮流,奴隸制度終歸是落後且殘忍的制度,註定被時代所拋棄,而且東非未此沒少受英法兩國聖母爲代表的廢奴主義者批評。當然,從恩斯特的角度,是更害怕受到殖民主義的反噬,所以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就必須做到,讓這些“受害者”從東非的土地上徹底消失。

瓦爾:“凱洛斯先生,你之前所說比屬剛果就如同比利時本土在歐洲的重要性,我們東非是不是也有這種想法,從比利時身上打主意?”

凱洛斯:“差不多是這樣一個道理,衆所周知我們和葡萄牙之間的仇恨是無法被抹除的,這樣一個敵人存在,而且封堵了我國兩大洋的許多出海口,所以我們和葡萄牙之間必有一戰,而戰爭是多重因素的疊加,像比屬剛果這種重要戰略位置,自然也在我們東非軍方的關注之內。”

凱洛斯大大方方的向瓦爾說明了這一點,畢竟他未來的工作,少不了和東非的諜報部門,還有軍方打交道,所以提前瞭解部分工作內容很有必要。

畢竟凱洛斯是東非駐比屬剛果領事,屬於外交人員,而瓦爾是他的助手,這種情況下,任務還是比較多的。

瓦爾:“軍方是想繞道進攻葡萄牙?”

凱洛斯:“我可沒這麼說,畢竟現在我們東非可是很愛和平,國內各地都忙着建設,沒有對外擴張的念頭。”

實際上東非也就最近幾年沒有打仗,確實老實了不少,畢竟大規模戰爭會極大佔據政府的精力,阻礙國家發展,至於小規模戰爭,那就未必了,可以隨時磨礪軍隊,保證軍隊的軍事水平。

東非這幾年小規模戰爭也比較少,軍方更多是和鎮壓奴隸暴動,還有清理野生動物的工作居多。

凱洛斯接着說道:“有些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且比屬剛果是緩衝區,這就是得到柏林會議各國默認的中立地帶,所以我們東非不到最後時刻,不可能輕易打比屬剛果的主意。”

至於最後時刻,自然是指戰局不利時,東非不得不採取各種手段來保證戰場上的勝利,就包括從比屬剛果借道,從後方襲擊安哥拉。

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生,至少大多數東非人是這樣認爲的,因爲東非已經戰勝過一次葡萄牙,對葡萄牙人的戰鬥力記憶猶新,所以存在心理上的優勢。

而東非軍方自然也是這種心態,不過作爲國之重器,軍隊行事不能魯莽,該做的預案都必須考慮到。

而各國軍隊都會從最大程度上給敵人增加數據,就像前世很多國家以美俄爲遐想敵一樣,在模擬中恨不得美軍全部開着高達,然後再極端環境下和這種現實不可能存在的軍隊對抗。

東非總參謀部在推演戰爭時,也會考慮萬一前線失利的因素,畢竟葡萄牙背後有英國人支持,而葡萄牙本身也有些能力,萬一真被英國人扶起來了呢!

至於英國陸軍的能力,規模確實比不上德法兩國,但是單兵質量上也穩穩排在前五,至少比沙俄要強一些。

 

第75章 大逃亡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446章 災情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742章 大捷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09章 提升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98章 新年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591章 歸途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99章 岸防炮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82章 抉擇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696章 油井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42章 移民熱潮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615章 交流電第179章 總部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7章 日常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53章 下一站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673章 象牙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79章 總部第51章 坦噶港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515章 狗咬狗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62章 激戰第113章 野望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345章 援助團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87章 西北之亂第430章 客人第536章 間諜第647章 準備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99章 結款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77章 放牧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56章 平衡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99章 岸防炮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67章 觀察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71章 漏洞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740章 古戰法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