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推測

意識到這一點的約翰遜也不再糾結東非侵略格里瓜蘭這件小事了,格里瓜蘭不過一個經濟差勁的彈丸之地,當初自己被開普敦殖民地政府派到這裡,都感覺像是流放,現在正好重回開普敦。

“默爾克閣下,這件事就先擱置,我必須先回到開普敦去彙報情況,最終如何處置格里瓜蘭的歸屬問題,還是要看開普敦政府的大人物們如何做決議,所以我也就不再這裡同你作無用的爭辯了。”約翰遜對默爾克說道。

默爾克:“當然,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有時候一場誤會只需要雙方坐下來,坦誠的談一談,說不定就能化解危機於無形之中。”

“是的,沒有什麼不能談,這對於我們雙方都有好處,所以我希望接下來閣下可以行個方便,不要在歸途上爲難我們。”約翰遜迴應道。

“這是自然。”默爾克對自己的副官說道:“給約翰遜先生安排一隊人馬,把他們護送到奧蘭治河對岸。”

“是,司令。”

隨後默爾克對約翰遜說道:“對了,約翰遜先生,我要事先說明一下,我們的人只能護送你和你的團隊到奧蘭治河,過了奧蘭治河的地界可就不歸我們管理了。”

“呵呵,謝謝將軍您的提醒,不過奧蘭治河對岸絕對是比較安全的地方,我對自己人還是放心的。”

約翰遜提前給默爾克打預防針,這一切都是爲了自身安全考慮,默爾克當然也不會拿約翰遜怎麼樣,畢竟是大英帝國的官員,他要是真在東非土地上出事,那可就真是挑釁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顏面了。

約翰遜急於回到開普敦去通風報信,實際上開普敦殖民地比約翰遜還要了解形勢,東非王國在南非展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瞎子也能聽到動靜。

比英國人還要緊張的則是葡萄牙人,白人勢力中的當屬葡萄牙的莫桑比克殖民地對東非王國最瞭解。

菲利克斯率領的軍隊突然出現在斯威士蘭王國屬實嚇了莫桑比克殖民地一跳。

作爲莫桑比克殖民地首府馬普托,就在斯威士蘭王國旁邊,斯威士蘭王國有什麼風吹草動自然瞞不過莫桑比克殖民地。

莫桑比克殖民地政府也知道東非一直在內陸搞事情,但是中間畢竟隔着幾個土著國家,所以也只是瞭解大概情況,就比如馬塔貝萊王國被東非覆滅這種大事件。

但是馬塔貝萊王國隔着莫桑比克殖民地還是有些距離的,尤其是莫諾莫塔帕王國分裂後形成的幾個國家隔在東非和莫桑比克中間,充當緩衝地帶,這就使得莫桑比克有些安全感。

但是東非王國佔領斯威士蘭後,也就意味着南方莫桑比克和東非直接接壤,東非王國對莫桑比克殖民地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不過這段時間對東非軍事實力有些瞭解的莫桑比克總督,已經知道東非王國軍事實力不是莫桑比克可以碰瓷的,就是葡萄牙本土恐怕也拿德意志人沒有太大辦法,所以選擇躺平,只要東非王國不進攻莫桑比克,那自己就裝作沒有看見。

東非的軍事實力對於莫桑比克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謎,不過很強就是了,莫桑比克可以通過東非王國在雙方邊境的設立軍事據點,大概推斷出東非王國的戰爭實力,僅北方東非在東莫邊境就部署了大概幾千到上萬兵力,而這只是東非王國用來防範莫桑比克設置的部隊的一部分,所以東非到底有多少部隊則完全是個未知數。 ……

開普敦。

“根據我們在德蘭士瓦回來的商人反饋,這次東非王國出動的軍隊數量應該在上萬規模,不僅如此,納塔爾殖民地也發來消息,有新的勢力正在同祖魯王國作戰,並不是之前的布爾人,看裝束和德意志地區國家的軍隊很像,規模應該也不小,如果不出意外,祖魯人面對的敵人也是東非王國軍隊,這樣一起算計的話,這次東非王國出動的軍隊很可能在兩三萬左右。”

開普敦殖民地總督亨利·巴克利聽完手下的彙報後面色凝重的說道:“據我所知這個東非王國應該是在葡萄牙人莫桑比克殖民地北方的坦噶尼喀地區,其國土覆蓋桑給巴爾蘇丹國和部分內陸,但是現在看來是我們對東非王國的瞭解太少了。”

亨利·巴克利走到一張很抽象的非洲地圖前說道:“伱看,這裡是坦噶尼喀,這裡則是莫桑比克,這次東非王國的軍隊是從內陸地區到達南非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已經繞過莫桑比克,至少在非洲腹地佔據了不少土地,這樣他們才能在陸地上從東非直達南非。”

開普敦殖民地手中的非洲全景圖很粗糙,僅僅是有着非洲的大致輪廓和沿海地區的詳細信息,中間則是一大片空白區域。

本來按照正常歷史軌跡,這個時代應該有不少歐洲探險家深入非洲內陸,勘探非洲山川河流來填充中間空蕩蕩的部分,不過這一進程被東非王國打斷了。

東非王國從殖民地時期就開始禁止來自歐洲的探險家進入,至於那些悍不畏死的的人,東非則滿足他們,讓他們被動消失,畢竟非洲是個危險的地方,出點小意外完全不意外。

所以亨利·巴克利手上的地圖基本無法給他提供什麼有用信息,只能推測到東非王國在挨着莫桑比克殖民地的地方佔領了不少土地。

雖然亨利·巴克利雖然不清楚東非佔了多少土地,他們又是如何征服那裡的,但是他知道莫桑比克有多長。

莫桑比克的海岸線大約有兩千六百公里,而東非想繞過莫桑比克到達南非所要耗費的路程應該和這個數差不多。

不過亨利·巴克利更傾向於東非王國是藉助了水路才能從東非一路擴張到南非來。

“在東非到南非之間,很有可能存在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使得德意志人可以藉助船隻實現快速軍事調動,以及物資補充,否則我不相信他們能從東非沿海地區迅速擴張到南非來。”

亨利·巴克利說的也不算全錯,東非確實有一條河流滿足亨利·巴克利的猜測,那就是盧安瓜河,但是盧安瓜河只是贊比西河的支流,頂多到達贊比西河,而不能直達南非,而且東非雖然也在盧安瓜河上搞航運,但是盧安瓜河上的航線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一段段的獨立存在。

第520章 發電廠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84章 談判第447章 趣談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0章 各國反應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79章 總部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258章 夜襲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章 在柏林第536章 間諜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284章 連環計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291章 “偷國”第769章 籌碼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220章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496章 交戰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49章 疾病防控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章 穿越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700章 龍騎兵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388章 換師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220章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194章 迎接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82章 抉擇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318章 朱壩鎮第57章 探險隊第681章 金沙薩第749章 南下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88章 巡邏兵第581章 “火車頭”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51章 坦噶港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769章 籌碼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57章 索加第39章 利薩海戰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187章 勸說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44章 貿易第676章 摩托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559章 誣陷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