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實驗基地

第159章 實驗基地

看着眼前欣欣向榮的實驗基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設起來,安東·佩魯茲內心相當滿意。

安東·佩魯茲一行人就是第二鎮居民眼中的那批奇怪的陌生人。

畢竟和移民相比,安東·佩魯茲一行人各個西裝革履,而且還有東非殖民地政府派來的人跟隨,一看就是不得了的人物。

第二鎮也被通知配合安東·佩魯茲等人的工作,爲了建設東非熱帶農業研究所的實驗基地,第二鎮是出人又地。

其實,初到第二鎮的安東·佩魯茲當初也是被嚇了一跳,從經過第一鎮市區開始安東·佩魯茲就懷疑這裡是不是普魯士王國海外分普。

清一色的普魯士軍裝,讓安東·佩魯茲團隊的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感覺到震撼。

好在有隨行的東非殖民地政府人員充當嚮導,解決了安東·佩魯茲等人的許多疑惑。

不過安東·佩魯茲和他的科研團隊還是對恩斯特在東非殖民地的大手筆感到震撼。

光是百十萬人的服裝,就一定花了不少錢,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人來說絕對是天文數字。

這一點確實如此,除了早期恩斯特從普魯士政府手裡淘了一大批普魯士二手軍裝外,後面乾脆淘過來一家工廠用來生產“猴版”普魯士軍服,供應東非。

畢竟普魯士軍隊也才幾十萬人,哪有那麼多二手軍裝讓恩斯特白嫖,加上當初和奧地利皇室走的還不近,所以恩斯特也沒想到從奧匈帝國淘些二手貨節省些成本,而且奧地利那大白軍裝也不耐髒,移民下地幹活穿那玩意還能看?

“猴版”普魯士軍裝,也做出了許多針對東非地區的改造,東非那天氣,一年四季如夏,用不着這麼多布料,省了;普魯士那個奇葩的尖頂盔,先不說有沒有用,恩斯特單從審美方面就不喜歡,停產;這麼多釦子有什麼用?刪減;腰帶?要什麼腰帶,統一發根繩……

改造後的“猴版”普魯士軍裝面目全非,但是還是很保守,畢竟東非強烈的紫外線讓其沒有變成短袖,這些布料恩斯特都沒有節省。

所以“猴版”普魯士軍裝,整體上還有三分模樣可以看出普魯士軍裝的樣子,加上早期移民的二手普魯士軍裝混在其中,安東·佩魯茲等人還是第一眼看出了東非殖民地近乎全民的普魯士軍裝打扮。

這一個月以來,安東·佩魯茲等人就慢慢習慣了東非居民的打扮。

安東·佩魯茲的實驗基地建在小萊茵河的東岸,直接佔用了許多第二鎮開發出來的熟地,加上未開發土地,僅僅是良田就佔地達到了七百多畝。

涵蓋南部丘陵和北部平原以及小萊茵河畔的窪地,自然條件和地形非常優越。

小萊茵河保障水源供應,丘陵和平原,窪地可以提供多樣的地形素材。

岸邊建設有提水的風車,可以源源不斷的給田地供水,田地按照安東·佩魯茲的要求,用石塊和泥土砌成保水的田埂,同時劃分成大小不一的地塊,方便觀察不同種植規模下作物的生長性狀。

在田地還建設有排放水的閘門,控制田地的水量,隨時做到水田和旱田之間的轉換。

在基地周圍還建成了實驗室,檔案室,倉庫和工作人員的宿舍等建築,實驗室裡的器材全部從歐洲進口,顯微鏡,培養皿,卡尺……一應俱全。

附帶植物園,菜地和花園,同時還規劃了一部分土地用於樹木種植。

這是未來安東·佩魯茲工作和研究的主要場所,實際上整個東非,安東·佩魯茲團隊都可以主動去實地調研。

在德意志,安東·佩魯茲雖然有更優越的硬件設施,但是東非才是安東·佩魯茲這個熱帶植物學家的天堂。

以前只能通過資料和標本見識到的植物現在當地就可以見到,而且東非面積廣大,雨林,草原,山地,沙漠……熱帶氣候類型多樣。

……

安東·佩魯茲的實驗基地還沒有開張,但是不妨礙他先給學員們上課。

“東非當地的條件非常有力於農業開發,當然決定一個地區農業潛力的反而是它的短板。

農業和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地,熱量,水源,光照這四個因素。

就拿東非來說,決定東非農業潛力的短板就是東非的土地,當然,東非的地形還算平整,問題主要是土壤。”

學員們跟在安東·佩魯茲身後,努力記錄着安東·佩魯茲的話。

“熱帶地區土地能量產出實際要遠高於中高緯度地區,但是這些能量並不能被土壤有效吸收,而是被儲存在熱帶地區的植物和動物體內。

這也是爲什麼熱帶地區植被茂密,但土壤肥力卻比不上溫帶和寒帶的原因。

熱帶土地並不貧瘠,但是這些養分沒有滲透到土壤中,而我們的作物卻需要土壤中的養分。”安東·佩魯茲說着自己的見解。

“教授,既然你都說了熱帶土壤存不住養分,那這土地不還是貧瘠麼?”有學員質疑道。

“這就是接下來我要和你們說的,土壤是什麼?在我的理解裡就是帶有雜質的‘沙子’,只不過這些‘沙子’和沙漠中的沙子相比,更加細膩,可以聯結在一起,同時土壤裡存在我們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的多寡決定着土壤的肥力。”

說着安東·佩魯茲從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手中說道:“你們看,這裡的土壤呈現暗紅色,低緯度地區許多地方都是紅色土壤,而中緯度是白色土壤,到了高緯度又變成黑色土壤。

所以緯度變化,土壤顏色變化,土壤肥力也發生變化,可我們知道高緯度的植被實際上比不過熱帶地區。

這又牽涉到陽光和降水的因素,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和水,沒有這兩樣,大多數植物就會死亡。

而熱帶雨林的存在恰好說明熱帶產生的營養物質要遠高於寒帶,但是一但我們用熱帶的紅色土地來種植糧食作物其效果又不如中高緯度的黑土。

這說明熱帶的土壤大量營養物質是被帶走了,這肯定不是植被的鍋,因爲高緯度照樣存在大片的植被,而高緯度因爲氣溫低,又造成了許多植物不能生長,溫度因素應該也不是主要元兇,那就只能從水的方面來考慮。

早期文明誕生在河流泥沙淤積的地區,像古埃及的農業,就是依靠尼羅河的泛濫而興盛的。

而熱帶雨林河流更加密集,水量更大,可爲什麼就沒有這些的效果呢!

因爲熱帶雨林的河流幾乎不淤積泥土,反而會將沿岸土壤裡的營養物質帶走。

東非雖然也是熱帶,但是降水一般,反而就不存在這種情況,,所以研究土壤肥力少了研究土壤和水的關係。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後續還是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其真僞。

只有掌握了規律,我們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提高東非的土壤肥力。”

(本章完)

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552章 過往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56章 氣吐血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289章 教學第711章 歸國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572章 停火線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章 穿越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577章 收尾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28章 打探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680章 緩衝區第612章 美食節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444章 到家第696章 油井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291章 “偷國”第615章 交流電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02章 妥協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726章 深入第742章 大捷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25章 血清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93章 姆特瓦拉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215章 交涉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608章 會面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364章 燃燒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732章 雙輸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6章 船隊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361章 k001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517章 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