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四國會議

和這些東非比較發達的城市捱得太近,讓克萊恩感覺比利時殖民地簡直就像一個大農村,實際上連大農村都算不上,雖然通過移民,如今比屬剛果農業已經有了起色,但是總體上還是地廣人稀的情況十分嚴重。

當然,不拿整個比屬剛果,只拿黑角市對比的話,情況會好的多,作爲比屬剛果的核心,黑角市人口也發展到十幾萬以上,城市規模還是比較可觀的。

而黑角市的發展,實際上也是受到了東非的影響,東非的新西部開發,同樣爲黑角市發展提供了機會,比屬剛果殖民地的大量貨物通過黑角中轉出口到東非境內。

當然,這也和比利時作爲一箇中等規模工業強國的基礎實力有關,就算沒有東非影響,比利時也能將黑角市發展起來,東非主要是起到推動作用。

古曼對克萊恩說道:“總克萊恩閣下,如今班吉市的風光,大家已經看的差不多了,我帶領各位去市政府大廳,莫里斯特使已經在那裡恭候多時了。”

克萊恩總督點點頭道:“也好,或許等到會議結束我們可以在班吉市遊玩一番。”

隨後,在古曼的安排下,比利時代表團成員們紛紛乘坐着東非官方組織的車隊,向着市中心方向行駛而去。

這次比利時人前來班吉市,實際上是受到了東非官方的邀請,不僅是比利時,南德意志王國以及德國同樣受到了邀請,東非打算在班吉市召開一次國際會議。

作爲烏班吉省省會,班吉市一直是東非西北部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以及交通樞紐,同時也是區域合作交流中心。

往北是南德意志王國,往西則是德國的喀麥隆殖民地,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之後,法國已經同意將加蓬割讓給德國,所以如今德國喀麥隆殖民地面積擴大了不少,除了東非,南德意志王國和德國這三個德意志國家之外,就剩下西部的比屬剛果殖民地。

東非特使莫里斯正在班吉市招待南德意志王國,德屬喀麥隆,比屬剛果三地政府探討區域合作事宜。

莫里斯滿臉笑意的對大家說道:“歡迎各位前來班吉市,這次邀請各位前來主要是爲了加強東非和各國間的貿易與合作,我相信各位已經能夠從班吉市本身看出我們東非在區域內的實力,如果我們四個國家能夠團結一致,那就能加快地區的發展,同時爲各國在非洲利益保駕護航。”

班吉市在東非全國範圍來看,其實並不算多麼出衆,但是和非洲其他地區相比,絕對算少有的大城市。

作爲東非西北部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之一,班吉市目前人口超過二十八萬,就算放在歐洲也不算少。

而班吉市的建設在東非周邊國家或者地區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出色,高層建築衆多,鐵路,公路,港口等交通一應俱全,各類工廠基本齊全,城市大街上汽車也隨處可見。

可以說此時的班吉市,放在整個歐洲都算比較發達的中等規模城市,而與之對比下的南德意志王國,德屬喀麥隆,比屬剛果就宛如未開化之地一般。

雖然說在各國的殖民活動下,各自轄區引入了不少新事物,但是主要活動依舊是以農業,採礦業爲主,並且人口規模上的短板,讓其各自轄區很難像東非這樣高速發展。

所以東非也希望通過班吉市的發展,向三國顯示東非的實力,從而主導本次會議的主導權。

德國喀麥隆殖民地總督澤維爾並不像南德意志王國和比利時代表團成員那樣拘謹,他向莫里斯詢問道:“莫里斯特使,貴國這次召開會議,具體有什麼想法還是直接說出來吧!”

對於澤維爾這個人,莫里斯也有初步瞭解,作爲德屬喀麥隆的總督,澤維爾在當地很好的貫徹了普魯士風格的殖民政策。

容克出身的澤維爾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一個武夫,在喀麥隆進行鐵血鎮壓,軍事治理,當然,其他國家的殖民地基本上都是這個情況,只不過德國人算是比較粗糙的罷了。

莫里斯也沒有賣關子,他對着澤維爾說道:“沒有問題,實際上我們東非政府這次將大家組織起來,並且在班吉市開這個會議,目的還是十分明顯的,那就是商討四國對中非地區的合作開發事宜。”

中非地區,也就是中部非洲,包括前世喀麥隆,乍得,加蓬,兩個剛果,中非共和國以及安哥拉等地區的廣大區域。

而今這片區域正好被東非,德國,比利時和南德意志王國佔據,因此東非政府爲了延伸本國經濟發展邊界,同時也是爲了建立一個以東非爲主導的經濟圈,所以決定以中部非洲爲樣板,進行初步探索。

克萊恩總督問道:“那不知道東非有什麼具體打算?”

莫里斯回答道:“中部非洲的位置可以說比較重要,是連接東非本土和西非地區的陸地通道,同時緊挨着幾內亞灣,而我們東非和西非地區可以說是非洲大陸上,撒哈拉以南的精華之地,所以非洲經濟發展中,連接我國和西非地區的中部非洲就顯得十分突出。”

“所以我們東非有意聯手你們所在的國家,共同開發中部非洲,從而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和經濟的發展,建立一箇中部非洲經濟合作組織,更好的推動各國發展,在統一框架下,讓大家利益最大化。”

莫里斯的回答也是讓在場的其他三國人員明白了東非的真實想法,比利時還是比較心動的,有了這個合作框架,也就說明東非是尊重比利時在非洲利益的,至於南德意志王國一直都是站在東非一邊的。

只有德國人暫時有些舉棋不定,東非想要主導中部非洲的經濟,難道德國就不可以麼?

如果沒有東非存在,那憑藉德國的國力,或許還有可能,但是沒有東非的話,德國也不可能對喀麥隆殖民地如此看中,就像前世一樣,戰爭一爆發,德國隨時都能將海外殖民地拋的一乾二淨,全力應付歐洲戰場。

所以喀麥隆總督澤維爾稍微一想,就意識到德國肯定無法阻止東非的行動,而且也沒有必要阻止,這對德國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畢竟德國沒有能力對喀麥隆進行開發,這樣一來,也就無法從喀麥隆殖民地獲得收益,如果能借東非的手來實現,那對德國而言是比較有利的。

東非和德國不同,作爲地頭蛇,東非對周邊地區的開發成本遠低於德國,畢竟德國想要獨自開發喀麥隆,什麼都要從本土引入,成本非常高,而且最致命的一點在於中部非洲除了東非以外,其他三個國家都沒有充裕的人口。

因爲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中部非洲人口一直都不算多,在澤維爾的軍事化治理下,更是消耗了不少,所以德國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來對喀麥隆進行開發。

所以在考量再三後,澤維爾也表達了認同,只不過這件事還要和國內請示,至於比利時同樣如此,只有南德意志王國是個例外。

南德意志王國本身就是東非一手扶持起來的,所以兩國合作從來沒有中斷過。

第840章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84章 消息第394章 硬氣第1045章 教育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811章 送行第837章 颱風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964章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26章 深入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7章 聯姻事宜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14章 伊林加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803章 威脅第1099章 鋼鐵第124章 水井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117章 輿論第431章 居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953章 新家第299章 預判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02章 妥協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936章 軍售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29章 艱苦行軍第809章 事後第383章 引入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40章 新品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524章 幸福第1211章 集中營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865章 高原省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395章 耍無賴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520章 發電廠第228章 留學生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772章 心態第924章 海洋第832章 押解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714章 伊林加第163章 年底第735章 廓爾喀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