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國防工業

這種結構性變化,是東非順應本國國情發展所產生的必然結果,過去東非大量種植小麥,實際上受到移民來源性的影響。

早期東非移民人口,來自於歐洲或者遠東帝國北方(主要是黃淮平原),這兩地的口糧傳統很大程度影響了東非早期種植業發展。

但是東非作爲熱帶國家,雖然有像印度一樣種植小麥的條件,但是歸根到底更適合水稻種植,但是水稻種植十分依賴水源。

東非早期國土,主要是前世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地區,因爲很多地方比較乾旱或者水利設施條件差的原因,種植小麥,小米等耐旱作物自然比較合理。

現在東非水利建設已經比較完善,而且隨着贊比亞和安哥拉,莫桑比克,或者大湖區那種水量比較充沛地區併入東非國土,水稻種植規模擴大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同樣的,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在東非的種植面積也日益擴大,東非整體緯度和氣候其實和南美洲差不多,所以兩種南美主要糧食作物在東非也廣泛種植。

土豆這種作物,雖然說西伯利亞土豆比較出名,但是世界土豆之鄉還是南美洲,秘魯和智利都是著名的土豆王國,光是土豆品種都有上千種之多,東非自然也進行了一些土豆品種的引入,不得不說美洲土著爲現代農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比之下,非洲土著中除開埃及人,只有阿比西尼亞人培育出了適合大規模種植的苔麩。

這也從側面說明非洲緯度並不是非洲農業作物培育就必然應該落後於其他大洲的藉口,只不過非洲作爲天選之地,使得最初級的狩獵和採集農業形式過於根深蒂固,以至於非洲土著沒有發展種植業的動力。

這也導致東非早期的糧食作物種植業,大量從其他地區引入,幾乎找不本土糧食種植品種。

整體來說,東非糧食產量結構變化,一方面是本國農業生產形勢改變,另一方是對國際糧食需求的正面反饋,東非目前農業發展已經從吃飽向吃好的方向發展。

在這種大形勢下,東非從東歐和南美引入優質小麥或者畜牧業產品也就變得十分合情合理。

……

除了輕重工業和農業,在一五計劃期間,東非國防工業發展同樣取得亮眼成績。

一五計劃期間,東非航空工業正式起步,東非政府從1901年開始到1904年,一共投資建設了三家飛機制造廠,這是國防工業最大的亮點之一,當下飛機制造業顯然完全以滿足軍事需求爲主。

至於民航業,就算東非開支線,估計也沒有人敢坐,至少恩斯特自己就不敢,還要等到技術成熟再說,而且目前飛機載人量也不達標。

除了東非以外,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航空業發展,早期航空業發展主要由法國爲代表,早在1784年,法國的羅伯特兄弟建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艘飛艇,1851,法國人吉法爾解決了飛艇的動力問題,成爲了動力飛艇的發明人,1884年,“法國”號電動機飛艇完成了第一次返回起飛地點的着陸,而飛艇之前的熱氣球也是法國人第一個研製出來。

當然,前世將飛艇帶向航空業巔峰的還要屬德國的齊柏林伯爵,齊柏林飛艇可以說是飛機出現前唯一大規模應用於民航業的實用性飛艇,換句話說齊柏林飛艇的出現開闢了民航業這一新興產業也不爲過。

目前,世界主流工業國家的飛行器發展方向依舊以飛艇爲主,東非則率先向飛機轉向,這就是點了不同的科技樹,過些年就能體現出兩者的差距。

目前東非飛機主要客戶除了軍方以外,就是其他政府部門,目前氣象局或者農業部對飛機很感興趣,只不過加起來也只採購了兩架試水,大頭還要看軍方,所以現在航空業完全屬於國防工業部門掌控。

國防工業的第二大亮點就是汽車和裝甲車輛發展,東非汽車製造業已經發展到比較龐大的規模,在世界上處於第一位,並且斷崖式領先其他國家。

至於裝甲車輛研發進度也在加快,值得一提的是,東非目前裝甲部隊發展還是比較保守的,雖然產品已經比較成熟,但是有些燒錢,所以只在陸軍小規模裝備,這也使得東非騎兵仍然是機動部隊主流。

不過在陸軍步兵大規模裝備汽車的情況下,騎兵的劣勢也越發明顯,目前東非裝甲部隊只有三支,未來肯定要徹底取代騎兵部隊。

除了這些東非陸軍掌握的黑科技以外,東非在步槍,火炮等軍工業生產上也漸入佳境,主要是因爲合金廣泛應用大幅度提高了東非軍工品質的上限,本來東非在陸軍基礎軍事工業領域和歐美差距就不大,隨着東非軍工科研領域突破,以及充沛的人才優勢,現在東非陸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超前的。

而限制東非陸軍發展的唯一不利因素那就是“和平”,沒有戰爭推動,東非軍事變革自然也不會太過激進,這也是東非騎兵部隊能夠保留的主要原因。

相較於陸軍,海軍方面發展就顯得沒有那麼從容不迫了,世界各國海軍都在飛速發展,船舶製造技術也日新月異,這使得東非雖然沒有參與海軍軍備競賽,但是海軍技術競賽從來沒有中斷過。

而且東非船舶製造業本來就發展比較晚,這也使得東非造船業要補的課很多,軍工造船業亦是如此。

東非軍工造船業發展相對獨立,但是真正抹平和列強差距也就是近幾年的時間,同樣是享受到了東非科技爆發的紅利。

海軍在潛艇和戰列艦兩個主要軍用艦艇製造方面,已經可以算是世界頂尖水平,只不過東非戰列艦研發現在受到日俄戰爭影響,暫時處在停滯階段,需要日俄兩國海軍提供更多的數據,從而推斷出未來海軍技術發展方向。

不過這個時間不會太長,根據海軍部門預估,日俄海軍決戰應該在今年五月到六月左右,也就是俄海軍進入東亞海域的大概時間。

戰列艦發展方向有日俄兩國海軍試水,潛艇建造方面就沒有明確的參考對象了,受益於先發優勢,目前東非國產潛艇在世界上就是最先進的,而世界上其他國家中,法國和德國對潛艇作用最爲感興趣。

德國主要是海軍高層想另闢蹊徑,用來輔助戰列艦對抗英國海軍,而配合德國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所以容易做出成績,而法國則是因爲在海軍競賽中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戰列艦的造價高昂,而法國的對手,英國和德國都比法國更具優勢,至於其他國家對潛艇研發就不太重視,或者力不從心了。

畢竟軍工研發有技術和資金門檻,基本上只有世界上的強國才能負擔的起。

第1128章 開端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1章 衣錦還鄉第35章 牛馬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428章 談論第469章 鯨灣港第949章 戰敗第647章 準備第850章 移民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37章 颱風第154章 發“貨”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03章 撤資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84章 談判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89章 佔領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688章 巡邏兵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79章 總部第369章 送別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31章 部落衝突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63章 年底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752章 軟柿子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396章 推測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964章第1045章 教育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402章 妥協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463章 站隊第1130章 薩拉熱窩街頭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390章 勸離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564章 貴人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44章 貿易第871章 “萊茵”市第492章 靜坐戰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30章 入侵第456章 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