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機耕路

第926章 機耕路

多多馬市,洛林根鎮。

“好好的莊稼地就這麼推了,這真是暴殄天物,放在遠東那是要遭人唾棄的啊!”

東非老農民王維莫看着自己辛苦耕耘幾十年的土地被大家一齊推平後忍不住在一旁痛惜着。

“爹,你可不能抱着老觀念,我們東非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就是土地多,聽說現在世界第二大國就是東非,這點土地對東非而言不算什麼。”王維莫德大兒子王輪在一邊勸說道

“你個小兔崽子懂什麼?崽賣爺田不心疼,當年我在遠東的時候……,你爺爺,奶奶雖說不是餓死的,那也差不多,現在不能因爲莊稼多了,就糟蹋啊!什麼世界第二大國,那也耽誤不了這塊地的價值。”王維莫恨鐵不成鋼的說教道。

這讓王輪人都麻了,他最聽不得父親拿自己遠東時候的生活說事了,雖然老爹在遠東帝國的日子確實艱苦,但是王輪這些新一代東非人沒有經歷過,所以那些“艱苦”的日子對王輪而言就是天方夜譚的故事一般。

當然,小時候王輪或許愛聽父親嘮叨遠東的生活和傳奇經歷,但是再吸引人的故事,聽了十幾年也該膩歪了,更何況其中夾雜着說教。

“好了,爹,說累了吧!你先喝口水,不是說我不懂不珍惜莊稼,我也知道這莊稼地毀了可惜,但是我們國家要發展,就必須採用新技術,新理念,這機耕路是必修不可的,你想一想原來那小田埂怎麼能通過拖拉機那種大傢伙,一壓估計就塌了。”

王維莫瞅了一眼遠處的“鐵疙瘩”,鄙夷的說道:“就那個拖拉機,他不是耕地的麼?我看未必有牛好使,剛來不到一個星期就發生故障,拆來拆去搞了半天才弄好,根本不抗造。”

王輪安撫道:“那可不一樣,技術是會進步的,以前國產拖拉機那是半天就出故障,一天光顧着修理了,後來發展到兩三天才出一次故障,再到現在一兩個星期纔出一次故障,這種進步是肉眼可見的,未來說不定幾個月,甚至兩三年都不會再遇到這種情況。”

從莫桑比克開始普及拖拉機到如今,東非拖拉機性能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這個前提下東非政府開始在其他農業地區對拖拉機進行推廣。

“那現在還不是不可靠,咱們鎮上就沒有幾個見過拖拉機的,之前還是市裡來了人才把那堆廢鐵搗鼓好。”王維莫對於兒子的辯解不屑一顧。

“嗨,這什麼事都有個過程,前幾年咱們鎮通電你不也說沒啥用麼?現在還不是真香,機械取代畜力是大勢所趨,也就我早生了幾年,要不然也讀上書,你看咱幾個小的多聰明,這電力他們一搗鼓就會,這拖拉機也是一個道理,現在懂得人不多,以後肯定就多了。”

這話倒是說進王維莫心裡了,藉着東非義務教育的東風,東非誕生了大批“新青年”,和他們的父母輩不一樣,都是有一定文化和眼界的。

當然,這趟東風王維莫德大兒子王輪並沒有趕上,因爲他是在遠東誕生的,剛來來東非的時候都已經六歲了。

六歲這個年紀在當時東非其實不算大,第一批接受義務教育的人,因爲當時東非移民還沒來的及生,適齡兒童少,所以就是十二,三歲的小學生都不在少數。

但是在王輪那個年代,東非義務教育剛剛起步,所以最開始只在城鎮推廣,偏偏王輪所在的洛林根鎮當時還沒發展起來,連村子都算不上,只能叫殖民據點。

所以當時洛林根據點連一所小學都沒有,王輪自然也不可能有機會接受到教育。

不過這個機會倒是讓他的幾個弟弟趕上了,來到東非後,王維莫這些原來營養不良的成年壯漢,煥發了第二春,生的起養的起,所以王輪就多了四個弟弟,本來應該是六個,但是有兩個已經夭折了。

實際上據他爹說,他頭上還有一個哥哥,只不過在遠東的時候剛出生時就夭折了。

現在他哥哥的骸骨還留在遠東,這也是他爹孃心中的遺憾,本來早夭就被認爲不祥,現在家人都移民到萬里之遙的東非,這麼一想就更可憐了,不過時代如此,也只能扶額嘆息。

“你小子說的對,老嘍,不中用了,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了!”王維莫嘆息道。

“爹,伱說什麼呢?你可是咱們鎮子上的寶貝,常青樹。”王輪勸說道。

王維莫實際上才五十三歲,不過放在東非這種國家,普通人裡比較長壽的,像東非國王康斯坦丁這種將近百歲的纔是真正稀缺的常青樹。

即便王維莫覺得可惜,東非對農村地區的改革也是不會發生變動的,因爲拖拉機和汽車的發展,原本很多農田道路顯然不再適應時代的新變化。

所以洛林根鎮的農田道路也要改良,這裡距離多多馬市不算太遠,所以也是東非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試點地區。

隨着時代發展,東非的高標準農田也更新到了第二代,其中主要工作有三個方面,首先就是爲了適應機械化作業的農田合併,其次是灌溉水渠技術升級,主要是將原本用來提水的風車等手段改爲抽水泵等新技術,其三就是爲了機械化收割作爲,修建機耕路,方便大型機械的農田內作業,無外乎對農耕道路進行加固加寬。

而這也是洛林根鎮回填部分農田的原因,以前的農耕道路如果走人和牛,馬自然沒有問題,換成更笨重的拖拉機和汽車就不行了。

除此外,東非第二代高標準農田還應該有化肥,農藥使用等配套措施,但是這些目前是東非的短板,所以主要還是依賴農家肥或者進口肥料,農藥爲主。

當然,東非也不是完全依賴進口,在一些國內發達城市和沿海城市,有一定化工業基礎的地區周邊還是可以優先實行的。

就比如洛林根鎮的上級城市,多多馬就有小型化工企業,但是產量目前僅能滿足市區周邊地區,洛林根鎮距離多多馬市雖然近,但是並不屬於其郊區,所以也就分不到相關農藥,化肥配額。

……

第一鎮市。

農業部大臣歌爾韋斯坦正在就東非全國農業改良進行着彙報,爲了便於管理和推行機械化耕種,農業部將全國進行了分區。

歌爾韋斯坦:“現在東非已經形成了九大農業區,以及若干的小型農業區,九大農業區分別是東部沿海平原區(包括莫桑比克北部,肯尼亞,坦桑尼亞沿海),東非高原區(坦噶尼喀湖以東),大湖區(也主要分佈在東非高原),兩河流域區(謝貝利河和朱巴河流域),中部高原區(主要在加丹加高原和馬塔貝萊高原),莫桑比克地區(南莫桑比克平原),馬拉維湖區,安哥拉地區,南非高原區。”

“除了這九大農業區以外,像阿贊德高原,尼羅河盆地,剛果雨林,西南非洲等等,受制於各方面條件限制,尚未形成大型成片農業規模。”

“在九大農業區中,中部高原區和莫桑比克地區發展最爲迅猛,有超過大湖區的潛力。”

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6章 戰爭臨近第801章 恭賀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591章 歸途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293章 入關!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680章 緩衝區第336章 東非菜?第964章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037章 電氣化第449章 野心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774章 搬遷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33章 拖拉機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215章 交涉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76章 摩托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67章 推銷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368章 插曲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318章 朱壩鎮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332章 稻種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640章 工地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62章 打魚第556章 氣吐血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8章 普奧聯動第207章 換牌第772章 心態第564章 貴人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73章 消化第151章 在法國第108章 歷史課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81章 捷徑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055章 東非向北請假第204章 “流放”?“潤”!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453章 借款第318章 朱壩鎮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