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連續交鋒

千軍現在成了各方勢力都要拉攏的人,原因就是王千本,雖然朝廷到這個時候還沒有正式地拉攏王千軍,但到這個時候還沒有所謂的聖旨降罪,就代表着朝廷不敢過度地刺激王千軍,想要對王千軍進行暫時的安撫.無數雙眼睛正盯着他,可他依舊只是讓士兵們準備,至於打誰,各種想法都有。

朝廷對於開封城所發生的衝突,一直等到衝突發生的十天之後纔有反應,一切都是因爲德州的戰事.於湖廣與河南的偏師,驕傲到認爲根本就不需要偏師,靠着自身的力量就能夠打敗齊王的軍隊,對於開封城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始不利後,小皇帝與外戚們就開始注重起還在開封城內磨蹭的偏師。

戰事不利,收復了河北所有失地的朝廷大軍士氣高昂,甚至連被強徵來的壯丁都認爲齊王不是那麼的可怕,很多人都認爲齊王把自己的精銳都輸在了江南,再加上剛剛過去不久的蝗災,齊軍已經不行了。攻下了德州城,朝廷就勝利了。

可當朝廷大軍開拔到德州城外時,情況突然大變。戰不成,德州城外的齊軍死守營寨,禁軍集中了一萬人去進攻一個只有三千守軍的突出木寨,結果卻是大敗而回,死傷過半!等到開封城被攻破後的第四天,齊軍開始主動出營向朝廷大軍挑戰,一次出動五千士兵,朝廷第一次派出了六千人迎戰,結果六千人中,被斬首兩千七百八十一人.L

初戰不利,指揮的將軍按軍法最輕也是削去兵權,貶爲普通小兵,還要被髮配到最危險的敢死營所在.配邊疆.還得到了補充,就是因爲這爲將軍是外戚子弟。己有血緣關係地親人。

第一天作戰不利,第二天齊王再次派出五千人進行挑戰,這一次朝廷大軍吸取了前一次地教訓,派出了整整一萬人,還親自挑選了一名擅長的將軍來指揮,這名將軍當然不是外戚中人,是真刀真槍一步一步爬到將軍這個位置上來的。|九百一十一人,俘虜四千零九人,連指揮的將軍都戰死了。

再好的將軍,指揮一羣沒用的士兵。就只有戰死。|到了外戚子弟與宦官的手上,其他的軍官與將軍手下士兵的素質當然就變低了,而且是低了很多.兩千禁軍.

戰鬥從一開始,所有的壓力就全壓在了兩千禁軍地身上,看着前面的禁軍倒下了很多人,後面的私兵轉身就逃,他們可不是來這裡拼命的就乾脆投降,一些腿腳慢來不及逃走的私兵也選擇了投降。部分都是堅持作戰的禁軍士兵。

人死了,也就算了。擊,這一次地失敗並不是將軍的錯誤。|,軍士兵們這樣的認同,軍中的外戚與宦官們堅決反對,朝廷大軍的主帥也是如此.師,要求將那位指揮無能導致戰敗的將軍的家人,抄家、發配邊疆!外戚與宦官們想用這樣的手段讓普通地將領與軍官拼命!

第三天,外戚們這次派出了一萬五千人,由一名不是外戚子弟的將軍指揮,再由一名宮裡來地宦官將軍督戰,用兩名將軍一萬五千人來對付齊軍的五千人。|禁軍,四千私兵,剩下的六千人當然就是壯丁了。

壯丁在前,私兵在中央,禁軍在最後。禁軍,無論是誰?後退者殺!轉身者殺!停滯不前者殺!在這樣只能死戰,無法逃跑的情況下,壯丁只能向前猛衝,等前面的壯丁死得差不多的時候,私兵也開始拼命

過受到攻擊地齊軍士兵已經消耗了很多的力氣,私兵了很大地便宜,形勢開始對齊軍越來越不利。

齊軍終於是潰敗了,剩下的兩千多齊兵在聽到後面的鑼聲後快速地轉身逃跑。|始追擊,想要撈好處的禁軍也開始追擊,剩下的那些壯丁則可以留在原地休息。

本來朝廷大軍如果見好就收的話,他們將得到一次不錯的勝利,也算是慘勝.令士兵追擊,結果就是追得太過,直接撞上了前來增援的齊軍五千騎兵,接下去當然就是一場一面倒地屠殺,五千騎兵跟切菜一樣將一個又一個地腦袋砍了下來,踐踏着倒在地上的敵人,不留一人地屠殺着視線之內的敵人。

將軍與宦官都戰死了,一萬五千人也就逃回來了不到五千人,朝廷大軍士氣大跌,面對如此的慘敗,主帥再次將失敗的責任推到了將軍的身上,那名宦官反而成爲英勇殺敵人的英雄。|來的壯丁全部斬首,兩千多顆腦袋落地,以此來告誡所有的士兵,再有不死戰者,就是這個下場。

連續三戰皆敗,第四次絕對不能再敗。|因此他將一切的賭注都壓在了禁軍中的重甲騎兵身上,五千重甲騎兵,不僅騎士全身都穿着厚重的盔甲,連戰馬的馬鎧都是內皮外鋼,普通的箭甚至是軍用弩都很難射穿重甲騎兵的鎧甲。時候,朝廷大軍主帥認定,沒有什麼能夠擋住這五千重甲騎兵。

可當朝廷大軍自信滿滿,準備第四次交鋒的時候,齊軍卻又突然不動了,不管怎麼叫陣,怎麼詛咒,齊軍就是不出來,守在城壘中繼續僵持着,這讓朝廷大軍中的衆多士兵與軍官們都鬆了一口氣,可卻讓外戚與宦官們無比的憤怒。|來這是來建立功勳的,不是來消耗時間,一再戰敗的。|是宦官將軍們,他們內心無比的恐懼,害怕戰事不利,小皇帝得到消息後,盛怒之下會派人把他們殺死,或者是抓回京師,用最殘忍的方式處死。

外戚們也清楚,他們的權力來源自小皇帝與皇太后,如今更是全面依靠小皇帝,如果小皇帝真的不高興的話,那以小皇帝那殘忍的個性,就算是親戚也沒話說,有人會倒黴的,特別是當主帥的人!

爲了保權,也爲了保命!朝廷大軍再次對德州城外圍發起了猛攻,一次就發動了十萬大軍,並且開始從德州對面的河北之地大規模地強徵壯丁,將原本那些不願意跟齊王退到山東的河北壯丁都強抓了過來,準備用這些壯丁來補充之前損失的兵力。|希望朝廷發下嚴旨,督促河南與湖廣的聯軍趕來夾擊齊王。

可等到小皇帝親手寫的嚴旨發下來的時候,開封城內外的趙士樑與曾國棟卻動不了了。|再等待朝廷新的命令,在開封城內外兩軍交會之處大小衝突不斷。不是一言不和而出現的小衝突,是決戰前的試探,試探對方的士兵是否精銳,試探對方對於決戰有些什麼準備!

在開封城內,趙士樑與曾國棟的步兵連續二十三次百人的衝突都是難分勝負,雙方的步兵都是十分的精銳,不僅擅長拼殺,還懂得在狹窄之地結陣自保,在如此頻繁的連續衝突中,雙方的都瞭解到,如果在城內靠步兵衝殺來進行決戰,那麼開封城將變成一片廢墟。

與城內的步戰相比,城外的騎戰似乎就出現了一面倒的局面。的騎兵在水源與牧草豐富的地方不斷地發生着以百騎爲單位的衝突,河南總督的陝西騎兵在湖廣總督的湖廣騎兵手下一再地吃虧。|戰馬與騎兵身上,關鍵在於雙方騎兵身上所穿的盔甲。

爲了彌補戰馬數量上的不足與騎兵騎術上的劣勢,靠着糧食交易獲得了大量熟鋼的曾國棟大筆一揮,一支四千人的重甲騎兵就這樣建成了,靠着盔甲與馬鎧上的堅固,湖廣騎兵再不斷地與陝西騎兵的衝突中佔據了優勢,也讓曾國棟最終確定了主戰場的所在。

第27章 一些信第24章 來的都留下第33章 江上勝負第51章 先手被搶了第95章 江南的禮物第54章 兩位客人第58章 失敗的偷襲第12章 逼急了的曾國棟第111章 大可汗進京第30章 被咬出血了第41章 兩地陷落第57章 吝嗇的豪門第101章 回山泡溫泉第54章 兩位客人第29章 冰雹第35章 水師大捷第42章 施加壓力第94章 失敗者第39章 鴻門宴前第82章 各自等待第43章 巢湖備戰第74章 騎兵的威脅第47章 兵亂第5章 假死真死第110章 僵持京城第80章 殺人軍法第14章 朋友、敵人第55章 進言者第2章 有了一羣兄弟第8章 水師先戰第78章 鐵匠報恩第4章 暴力鎮壓第96章 逼你出來第82章 鹿邑縣第16章 正妻人選第78章 鐵匠報恩第75章 別再送了第15章 警醒之後第8章 進入河北第3章 鬧事者殺第62章 半夜燒船第29章 遠程阻擊第57章 又來一封第87章 勝利與苦第103章 天下局勢第7章 女人、女兒第84章 賞山賞景第47章 多個小妾第11章 官府回援第2章 買兵器試刀第54章 防守與行動第70章 抓俘虜搬東西第99章 要離開的人第64章 俘虜殺俘虜第88章 雷凡的準備第38章 山道阻擊戰第2章 買兵器試刀第58章 來多少射死多少第75章 梯車浮橋第24章 來的都留下第21章 不歡迎的客人第6章 抓住機會再立功第82章 各自等待第34章 是你自己要嫁第81章 騎兵突擊第37章 山上的終於來了第66章 石頭城破第82章 各自等待第56章 小衝突第30章 水師入江第61章 整頓是要殺人的第1章 揮軍進山第75章 別再送了第60章 兩總督的準備第2章 買兵器試刀第42章 土匪頭子們的合計第66章 簡單的和談第89章 合肥城易手第68章 騎兵的勝負第8章 水師先戰第38章 繼續扯皮第3章 大搖大擺進匪營第5章 假死真死第25章 江南虎嘯第35章 水師大捷第25章 吳家三兄妹第42章 品冰第60章 兩總督的準備第9章 封鎖鄱陽湖第77章 醒來的人第12章 望鄉行第46章 宿松吳家第24章 團結一致第23章 窩火第3章 要當爹的人第67章 德州城外圍第67章 虎鞭酒第2章 新的交易第111章 大可汗進京第39章 拋點大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