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坑殺俘虜

很疲憊,追擊的士兵也很疲憊,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要取得大的戰果,就必須有一些付出,犧牲掉一些人,讓一部分俘虜死不瞑目,被屠殺或者活埋的時候無比掙扎,最後眼睛睜得大大的,手上死死地抓住某些東西,也是必須的。

追殺俘虜也不是沒有風險,在快速地追擊上軍隊嚴重分散,追擊敵人的過程中士兵十分鬆懈,隨時都可能因爲敵人的突然反擊或者是埋伏而損失慘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不斷抓獲的小股俘虜將成爲快速追擊敵人主力的累贅,而且還要不斷地分兵看管這些俘虜,當小股俘虜增加到一定數量的時候,追擊部隊的兵力將更加分散,俘虜們隨時都有暴動的可能。

老馬頭與江明揚都停止了追擊,吳國軍隊的殘部都躲進了堅固的城池裡,死守着不出來,老馬頭和江明揚當然不會傻傻地去強攻,反正他們的任務也已經完成了,並且取得了極大的戰果,更重要的是,江明揚的武衛軍還打通了進攻金陵城的通道!

虎威軍斬首五千,俘虜萬人,此外還連續坑殺了四千人。武衛軍的戰果比虎威軍的要大,斬首也是五千,俘虜則只有七千,但最大的問題是,武衛軍前後抗殺了將近一萬人!最後更是打開了太平府通往金陵城的通道,王千軍的大軍此已可以直接殺到石頭山下。

一萬俘虜被殺,聽起來真的很瘋狂,可這卻是必須的。原因就在於,這一次武衛軍的追擊比虎威軍的速度更快,更加的瘋狂。潰敗的敵人可不僅僅就是那兩路被擊潰的吳國軍隊主力,只知道逃命的敵人在身後的追兵追擊下,幾乎就是成了個大雪球。跑到一個地方,休息了一小會,發現後面的追兵又追上來了,看到自己是在一個小營寨或者小鎮內,什麼都不想,馬上站起身後繼續逃命,還帶動了小據點內的守軍逃命,理由就是爲了吳國保存實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跟着逃跑的敵人是越來越多,虎威軍在東路,並不需要太過深入的追擊。而江明揚這邊就不一樣了,雖然王千軍沒有下達打開通往金陵城的命令,可江明揚也十分清楚金陵城對於整個江南,甚至是長江以南所有地區的重要性,這才使得江明揚不得不坑殺那麼數量衆多的俘虜,爲的就是持續深入的追擊,更是強攻下了距離石頭山最近的一個營寨。

虎威軍返回,帶着衆多的俘虜返回太平府,太平府東面的位置佔了只會分散兵力而已。江明揚則不同,江明揚的武衛軍直接駐紮在了他們攻佔的營寨內,俘虜的那七千人中,有六千人能幹嗎,在鞭子與刀槍的監督下,正在抓緊時間修築營寨的防禦工事,對於石頭山的進攻江明揚還在等待王千軍的命令。江明揚也清楚,金陵城不是那麼好打的。

退回金陵的江南吳國軍隊不到五萬人,並且丟棄了大量的物資、軍械和糧草。整個金陵城內人心惶惶,對於太平府的進攻,他們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同時王千軍這邊的損失反而很小,死傷慘重的是太平府的地方衛戍,最可怕的虎威軍與武衛軍損失極小,如今更是所有人員補充完畢,在兩淮還有王千軍的另外兩個軍,王千軍最信任的神策軍隨時可能被調入江南。

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江南四大僞王只能是一面整頓金陵城的防務,一面派人帶着一些珍玩去山東,找齊王。通過之前齊王留下的江南美女,向齊王求情,懇求齊王命令王千軍退兵。如果成功的話,這將會馬上改變整個江南的局勢,爲此四大僞王不惜成爲齊王的附庸。

如今的情況與前一次不一樣。前一次江南四大家族還有一定的力量,就算被齊王大軍團團圍住,最後還能夠拉起一支十萬人馬的援軍,並且利用整個江南的大小勢力來打擊齊王。可這一次,他們最後的本錢已經都用得差不多了,江南地方上一片混亂,江南的大部分地區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江南水師也快完了,如果王千軍兵圍金陵城的話,金陵城外將再無援兵,到最後整個江南將會被王千軍與湖廣總督瓜分。

可如果說服了齊王,王千軍與齊王之間的矛盾將會加劇,王千軍如果聽從齊王的命令退兵,那王千軍與齊王之間的盟友關係也就差不多了。可如果王千軍不聽從齊王的命令,還繼續向江南增兵的話

王就會跟王千軍翻臉,直接進攻王千軍的根本,進攻淮。前後都是讓敵人自相殘殺的計謀,江南四大僞王相信齊王絕對不會就這樣看着王千軍與湖廣總督瓜分江南,讓王千軍的實力繼續坐大下去。

如今齊王那邊的局勢多少是穩定下來了,雖然在河北依舊與禁軍對峙着,雙方還時不時地爆發一些小衝突,但都是可以接受的衝突,耿老將軍其實是在藉此逐步消耗齊王軍隊的銳氣,同時磨練禁軍。不管怎麼說禁軍的實戰經驗實在是太少了,不說齊王的軍隊,就說河南總督的雜牌軍,就有着十分豐富的實戰經驗。

最大的關鍵還是在山西,山西那邊讓外戚的人統軍絕對是一個錯誤,讓朝廷付出巨大代價的錯誤。一支再精銳的軍隊,交給一個不適合統帥的人指揮,絕對是在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也不是說那名統軍的外戚有多無能,比豬還笨。而是每個人能夠指揮的軍隊都是有所極限的,不是每個人指揮的軍隊多多益善,這一次在山西指揮大軍的外戚,王千軍的評價就只是一名能夠指揮萬人的將軍而已。

指揮一萬人沒有問題,可換成指揮五萬大軍,那問題可就大了!山西地勢特殊,一個只能指揮一萬人的將軍統帥了五萬大軍,更多的軍令就代表着更多的錯誤,更要命的還有京師的外戚們不斷地傳來新的命令,直接在京師做起了各種指揮,當然是讓這五萬大軍更加的混亂,一次又一次地犯着各種錯誤。

齊王在山西留下的人中,有一部分可是跟隨了齊王很久的老人,再加上這些年不斷地與山西地方官府之間的衝突,一個個都拉起了一支數量不是太多,但卻比較精銳,作戰經驗也比較豐富的隊伍。面對京師來的這五萬大軍,正面抵擋是絕對不可能的,那就只能是使用騷擾戰術,這樣反而更適合齊王留在山西的這些人,衆人手上都有一支自己的隊伍,同時也互相不怎麼服從,分散在了各地。

接下去的情況也就簡單了,京師的這五萬軍隊一離開朝廷控制的地方,每天不分早晚不斷地受到襲擊,派出去的小股士兵不是被人從暗處射上幾箭,就是乾脆一個都沒回來,晚上要休息的時候還時不時地有火箭射來,衆多晚上值勤的哨兵被殺,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指揮大軍的統帥竟然將手上的軍隊嚴重分散,以千人爲單位去追擊偷襲大軍的敵人。

被派出去的大部分都是禁軍,如此分散兵力的理由就是要徹底消滅掉所有前來騷擾的敵人,削弱亂民的實力,讓大軍主力能夠養精蓄銳。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派出去的一萬人,到最後只回來了三千多人,全部都是中了亂民的埋伏,死傷慘重!軍隊士氣大減!

這樣的結果送到京師那些外戚們當然很不高興,新的一道命令馬上就送了過來,命令將逃回來的六名千戶全部斬首,以此來威懾三軍,其實也是再爲這樣的失敗尋找替死鬼。命令被很好的執行了,豪門世家武裝起來的私兵全都在看戲,禁軍將士內心除了憤怒之外就是怨恨,在加上之前外戚將領在禁軍內的所作所爲,新仇舊恨都壓在了內心之中。

對付不了偷襲的敵人,那就乾脆對偷襲者視而不見,直接去攻打山西亂民的據點所在,最直接的正面強攻,結果這樣的命令只是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而且強攻據點的主力都是禁軍,死傷最大的當然也是禁軍,一切都把禁軍將士逼迫到了極限,根本就是不讓他們活了。

有這樣的好機會,當然是不能錯過,而且在山西的亂民之中,還有一小部分禁軍出身的軍官,這些人選擇了誓死效忠齊王,在這個時候也的確是出了大力。幾次遊說過後,七成的禁軍願意決定叛亂,剩下的三成就算不答應,也只能在那個黑夜一起發動叛亂,因爲其他人都叛亂了,自己留下只能是找死。

還夜偷襲再加上裡應外合,豪門世家所組成的私兵在這樣的情況下拼死作戰,一大羣人連抵抗都沒有就逃跑了,帶頭逃跑的還是豪門世家的子弟,外戚之中的很多人也是帶頭逃跑,五萬大軍就這樣徹底潰敗,其中七千多人被俘虜,所有的俘虜在憤怒的叛亂禁軍的分批安排之下,被全部坑殺!

第78章 訓馬第21章 到達京師第81章 一戰成勢第13章 神策夜襲第31章 雜牌軍第76章 中立的決定第30章 被咬出血了第24章 去看風景第51章 先手被搶了第51章 先手被搶了第34章 倒下的人第34章 該出山了第13章 玩的就是心跳第66章 石頭城破第68章 騎兵的勝負第73章 換取徐州第42章 湖邊酒樓第24章 來的都留下第47章 女人和溫泉第77章 反擊部署第81章 騎兵突擊第66章 簡單的和談第53章 酒樓裡的二狗子第43章 巢湖備戰第1章 兩年半後第54章 狩獵第13章 統一淮西第32章 試探進攻第88章 同牀異夢第84章 開封城第33章 鷹鳴第18章 朝廷內的矛盾第71章 夜襲兩營第42章 土匪頭子們的合計第22章 皇帝駕崩第34章 倒下的人第73章 臨陣內鬥第77章 再搶你幾次第41章 自己放火燒牆第7章 官兵對峙第75章 出兵藉口第37章 都來吧第3章 點燃的戰火第10章 大軍糧道第2章 買路錢第78章 鐵匠報恩第53章 收編四萬人第8章 小美女加個拖油瓶第37章 開始扯皮第70章 抓俘虜搬東西第54章 兩位客人第64章 劫糧車引官軍第34章 倒下的人第52章 商稅第95章 鐵壁迎戰第50章 各自的暗手第36章 三河鎮陷落第31章 江上遭遇第88章 同牀異夢第3章 風吹雞蛋殼第44章 鄭家兄弟第5章 官府內鬥第17章 釣魚放魚餌第48章 池中亭第48章 先行一步第70章 抓俘虜搬東西第75章 別再送了第76章 中立的決定第18章 敵將梟首第35章 水師大捷第82章 各自等待第59章 強攻沙洲第26章 我要淮東第83章 想停想打第35章 水師大捷第8章 進入河北第36章 三河鎮陷落第18章 天災人禍第57章 死敵聯手第51章 糧食與戰馬第31章 江上遭遇第19章 到處都在忙第2章 訓人第30章 騎兵當苦力第48章 冬季的忙碌第95章 江南的禮物第84章 開封城第36章 小小的餘波第66章 石頭城破第19章 沿途補充第88章 雷凡的準備第35章 抓地鼠第102章 再次重創第4章 藉口與戰火第72章 壯丁暴動第5章 抗着門板往前中第79章 不死不休第1章 聯兵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