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據點攻防

.圍了,四面合圍。小鎮內有足夠六千B天的糧食,大量的箭支,一部分替換用的兵器盔甲,收集起來的油,最後還有大量的沙袋。總之被圍困上一段時間,最長一個月並不成問題,但外面的敵人可並不這麼想,在小鎮被包圍後,江南吳國大軍快速地在爲總攻做好準備。

小鎮裡的百姓已經都撤走了,附近的村莊也是一樣,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讓老百姓們躲藏,但這樣的大規模撤離所要花費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日後的重建與安置工作都是要花很多的銀子,但這樣的撤離也是必須的。爲了保護太平府百姓的安全只是說在明面上的話,實際上是對江南吳國軍隊的堅壁清野,怕的就是江南吳國驅趕百姓強攻據點,如果一路放任江南吳國軍隊而不撤離百姓的話,到最後兩路的江南吳國軍隊每一路最多可以夠裹脅五萬百姓。

山丘下的敵人已經推進到了山腰處,其實這一切都是被山上的弓弩手給逼的。山上的弓弩手不斷地往山下射箭,正在列陣的士兵每一刻都會出現傷亡,士氣就這樣在一聲又一聲地慘叫下減少着,指揮的江南吳國統帥清楚絕對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馬上下達了弓弩手反擊的命令。

山上的人少,山下的人多,所以山上的人不跟山下的人硬拼。對着想要拉進距離的敵人就是一陣猛射,等吳國的弓弩手進入到其自身的射程範圍之內後,山腰上的弓弩手馬上後撤,拉開距離繼續往下射箭,殺傷不得不繼續繼續向前的吳國弓弩手,還有掩護弓弩手的士兵。

前鋒上去了,後續的大隊人馬也要上去,繼續無法展開陣勢攻擊,那就乾脆集中力量發起進攻,整個戰爭的節奏反而被山上的守軍控制在手中。等到強攻的部隊擡着撞木與長梯衝到山丘中部的時候,山頂已經準備好很久的石頭與木頭終於是推了下去,狠狠地砸倒了一片人,甚至還給山下的人帶來了一定的傷亡。在滾石與滾木後面,還有巨大的火球也從山上滾了下去,被火球滾到的人很快就被燃燒的油脂給點燃了。

巨大的石塊呼嘯而來,剛好砸在瞭望樓上,望樓上的四名士兵在巨大撞擊力下,跟着大量的碎木一起被彈飛,最後落到了地上,死了兩個人,輕傷一個,重傷一個,整個望樓都被破壞了。

更多的飛石向小鎮的木牆呼嘯而來,小鎮外的吳國軍隊已經派好了陣勢,開始使用投石車轟擊小鎮的木牆,在這樣的情況下小鎮的守軍只能是一直被動挨打。不過還好,對方的投石車數量不多,更重要的是這附近都是平地,也就小河邊有一些石料,吳國軍隊也就沒有大量的石彈可以使用。

敵人主要進攻的兩個方向就在北面與東面,吳國軍隊將所有的投石車被集中分配到了這兩個地方,正在全力轟擊木牆與木門。在敵人的石彈使用完之前,小鎮內的守軍只能是一直被動挨打,可等敵人的投石車停止攻擊後,到時候小鎮內的守軍不僅不會有一絲的輕鬆,還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進攻。

這就是兵力上人數衆多的一方所佔據的優勢。雖說兩有個方向是主要進攻點,可在其他方向,隨時也可以變成突破口。小鎮內的衛戍加上壯丁只有六千人,分散在四個方向,平均一個方向一千五百人而已。而鎮外的吳國軍隊少說也有兩萬四千人,分散在四個方向每個方向就是六千人,兵力上怎麼分都是守軍的四倍,小鎮的守軍要一個人最少要面對四個敵人,如果有人倒下,那麼他的同伴就要多對付四個敵人,小鎮守軍所能依靠的就只有那不怎麼堅固的木牆,還有最後一道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作用的土牆。

山上又有木頭滾下來了,而且這是一次的滾木都是被點燃的,威力更大的火滾木,面對燃燒的滾木吳國士兵們很難用盾牌去阻擋,一大羣人只能是快速地散開,不機靈、運氣不好的人眼被火滾木撞倒後,就算身上沒有着火也會無比的痛苦,直接喪失戰鬥力。

木寨這邊的形勢一直就對守軍有力,進攻的吳國軍隊光是衝到山丘上方就要花費很多體力,還要防備着不斷滾下的木頭、石頭、火球,當然也少不了山上射來的箭,還有落下的可怕標槍,幾乎每走一步都會有人倒下。可這個木寨卻是必須要拿下的,不管損失多少人都需要拿下,大軍

和退路都在木寨的監視之下,在木寨內投石車的攻擊。

衝到山丘上方,這樣才能夠安全。後退一步者死!這就是吳國軍隊統帥下達的命令,進攻的吳國士兵只能咬着牙全力向上衝,結果是更多的木頭與石頭從山上滾下來,但滾得越多,後面督戰的吳軍統帥就越高興,因爲山上的滾木與滾石扔下越多,消耗也越多,一定會有用完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大軍一擁而上,發起總攻的時候。

終於是有人衝到了山頂,一路上都是倒下的屍體與傷兵,普通士兵也都認爲只要能夠衝到山頂就安全了,雖然會直接面對敵人,但也比面對滿天的箭雨、標槍,還有那些最可怕的滾木、滾石、火球要好。在這裡除了盾牌之外,還有木寨守軍留下的鹿角與拒馬可以做掩護,所有的敵人都退入了木寨之中,越來越多聚集起來的吳國士兵正在等待着進攻的命令。

木寨的守軍箭雨變少了,拒馬與鹿角反而成了吳國軍隊的擋箭板,吳國士兵在拒馬與鹿角後方快速地結陣,盾牌手在前,弓弩手在中,最後纔是擡着撞木與長梯的主攻士兵。圍繞着整個木寨,走在最前面的盾牌手開始前進了。

小鎮這邊,吳國軍隊的投石車已經停止了攻擊,兩個方向的木門都被破壞了,但很快就被守軍用馬車還有沙袋,再加上大量的木製傢俱給堵死了。吳國軍隊的投石車所有的石彈也都用完了,距離太陽下山還有一個時辰的時間,還能夠發起一次進攻,爲了快速地拔掉眼前的這顆釘子,吳國軍隊甚至還做好了連夜進攻的準備,大量的火把正在快速地集中起來。

小鎮外吳國軍隊盾牌手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小鎮的木牆靠近,之前在藏兵洞還有房屋中躲避飛石的小鎮守軍也都到達了各自防禦的位置,還沒有被摧毀的望樓上,三弓弩開始發威,目標就是那些靠近的盾牌手。

巨箭將盾牌射穿,還穿透了人的身體,接着傷害到了最盾牌手後方的弓弩手,不過這樣的巨箭實在是太少了,發射的頻率也很低,而普通的弓弩手大部分都被最前面的盾牌手給擋住了。進攻的吳國軍隊很快就推進到了木牆下,將大量的長梯架到了木牆上,眼看着就要爬上木牆。

進攻木寨的吳國軍隊距離寨子的木牆也已經很近了,可就在這個時候,走在最前面的盾牌手突然從後面的弓弩手眼前消失了,在弓弩手前進的道路上出現了一條極深的壕溝,整條壕溝完全是圍繞着木寨挖掘的。這條壕溝可是跟木寨一起修築起來的,壕溝內都是倒刺,跌落壕溝內的盾牌手死傷慘重,很多人都被倒刺貫穿了,大部分卻都沒有斷氣,只能是痛苦地大聲喊叫着。

糟糕的情況在繼續,一直伏在木牆站臺上的守軍弓弩手開始反擊了。沒有了盾牌手的保護,吳國軍隊的弓弩手還有其身後那些擡着撞木、長梯的士兵都成了活靶子,這麼近的距離連軍用弩都能夠輕易地貫穿眼前的敵人。中箭的吳國士兵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跌落到了壕溝內,重重地壓在了壕溝之內的同伴身上,徹底斷絕了最先掉進去的盾牌手生存希望,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剩下的敵人只能撤退,轉身快速地逃跑,撤到安全的地方。

木寨這邊形勢大好,而小鎮這邊卻不怎麼妙,守軍的弓弩手被進攻的吳國軍隊的弓弩手給完全壓制住了。一波又一波地箭雨壓得木牆上的守軍很難反擊,只能是低頭躲在,儘量壓低着身體,看着敵人爬到木牆上,最後就是一陣拼殺。繼續這樣打下去,小鎮的守軍將沒有一點勝算,就算傷亡比是一比二,到最後會把所有人都拼光的。

燒熱的罐子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送到了木牆上,站臺上的士兵沒辦法露頭,直接就把罐子扔出了木牆,砸開之後裡面全部都是熱油,很多正在進攻的吳國士兵被熱油砸中之後身體的某個部分徹底熟了,完全是一股炸肉的味道。

扔完了罐子之後就是扔火把,大火迅速地在木牆下方燃起,在木牆下進攻的敵人一片混亂,因爲大火的關係而無法靠近。抓住機會的守軍集中了所有的弓弩,守軍士兵們紛紛站起身來,向吳國軍隊的弓弩手展開反擊。

第38章 山道阻擊戰第4章 暴力鎮壓第4章 夜晚殺人放火第12章 宿州知州第75章 出兵藉口第30章 騎兵當苦力第17章 釣魚放魚餌第66章 石頭城破第62章 半夜燒船第72章 壯丁暴動第101章 回山泡溫泉第5章 來銀子最快第17章 兵敗淮河第43章 逼婚第29章 熱火朝天建工事第30章 據點攻防第33章 當炮灰的叛軍第27章 藥材買賣第69章 改變方向第74章 拉倒車第76章 浮橋激戰第12章 沒有安穩日子第74章 騎兵的威脅第11章 推倒小丫頭第58章 失敗的偷襲第28章 來了個人才第32章 援軍來不了第36章 壕溝柵欄完了第92章 北山上的等待第17章 連鎖反應第31章 雜牌軍第28章 來了個人才第96章 將對將第40章 內部的無能第36章 小拳頭第36章 當奸細的代價第54章 兩位客人第33章 當炮灰的叛軍第11章 一夜陷落第40章 內部的無能第42章 土匪頭子們的合計第67章 撤離樹林第46章 留軍駐守第62章 可能是牛人吧第84章 賞山賞景第65章 一人一半第33章 當炮灰的叛軍第15章 先打騎兵--第十六章 後引大隊第90章 齊師北進第21章 突破防線第81章 有得有失第44章 鄭家兄弟第90章 要開打了第35章 拖延時間第56章 先到先搶佔第22章 殺手刁霖第93章 河南亂局第62章 最後的陷阱第32章 援軍來不了第56章 先到先搶佔第70章 以攻爲守第77章 河南形勢第36章 三河鎮陷落第111章 大可汗進京第20章 招募新兵第21章 刺客與懷疑第48章 池中亭第18章 朝廷內的矛盾第48章 先行一步第71章 夜襲兩營第20章 招募新兵第59章 林營反擊第69章 先手第7章 衝進城去搶劫第63章 屠村滅餘孽第41章 上下夾攻第81章 騎兵突擊第4章 財去人安全第56章 戰書第62章 混亂的溧水縣第77章 看望傷兵第40章 內部的無能第4章 夜晚殺人放火第2章 買路錢第36章 小小的餘波第96章 將對將第32章 山上來的難民第64章 俘虜殺俘虜第93章 河南亂局第32章 援軍來不了第17章 兵敗淮河第61章 搶船搶鹽第70章 五千騎兵第66章 石頭城破第29章 對峙三河鎮第92章 追敵大勝第9章 江南援軍第1章 兩年半後第96章 將對將第27章 藥材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