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拉倒車

站在天空下太陽曬一曬,感覺真的很不錯。不過這樣的寧靜只持續了一個上午,這個時候雨雖然停了,但河水依舊是湍急,宋金書與王千軍都不認爲兩淮總督會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可偏偏到了中午的時候,就有大量兩淮總督的士兵揹着茅草與木板一段一段地鋪在了泥濘的河岸邊,這就是進攻的前奏。

隔絕兩軍的河流並不是很寬,但也不是很窄,之前過河還可以通過三道橋樑,不過這些橋樑已經被全部拆除了,在河對岸使用普通的弓箭也只能勉強地落到河對岸的岸邊,到了那種地步的弓箭幾乎就沒有什麼威力,如果是使用軍用弩的話,勉強可以射到河對岸的三十步之外,當然改用三弓弩與弩車的話,射程就會更遠。

將泥濘的前進道路鋪平之後,二十輛呂公車一字排開,每輛呂公車共分五層,上三層都經過了特殊的改造,原本只有人頭大小的射擊與觀察窗被拉大到了半人高,除了底下的兩層之外,上面的三層全部都有放置三架三弓弩,如此一來一輛呂公車就有九架三弓弩,二十輛就是一百八十架,再加上呂公車上上三層內總共十五名軍用弩的弩手,靠着呂公車高度上的優勢,兩淮總督的軍隊就這樣將河對岸的所有望樓納入了射程範圍之內。

二十輛呂公車被全部推到了岸邊,呂公車之間還有大量的弩手和手持盾牌的士兵,估計後面的梯車很快就會被拉上來,爲了阻止對岸敵人的進攻,王千軍與宋金書各自陣地上的望樓開始全面反擊,弩手們不斷地將弩箭射到了對岸,每座望樓上也都配備有一架三弓弩,可在不斷地對射之中,王千軍與宋金書這邊的傷亡卻在不斷地增加,完全被對方壓制住了。

呂公車的高度已經完全超過了望樓,呂公車有五層高,可望樓纔有三層高,特別是第五層的三弓弩,巨箭幾乎都是直接射穿瞭望樓的頂棚,將望樓內的士兵釘死在瞭望樓的站臺上,而當呂公車的三弓弩開始重新裝填的時候,呂公車上的每一層的五名弩手就會迅速地向前扣動手中的扳機,將普通的軍用弩射出,如此反覆地射殺着對岸的敵人。

王千軍與宋金書這方面,士兵射出的弩箭很多都被呂公車的木板所阻擋,很難對呂公車上的敵人造成傷害,同時有了呂公車的保護,車內一旦出現了傷亡,在呂公車車後的士兵能夠快速地補充,但王千軍與宋金書這一邊,很多上望樓的士兵都在對方的三弓弩的攻擊範圍之內,就算是到了望樓邊上,上了梯子也隨時有中箭的危險。

因爲不是攻城戰,所以淮西的這三大勢力都沒有製作和動用笨重的投石車的意思。但這並不代表沒有了投石車,王千軍就拿對岸的呂公車沒有辦法。使用火箭是不可能的,呂公車外面全部包着熟牛皮,要點燃十分的困難,昨天還在下雨,這些天的連續大雨讓周圍的一切變地無比的溼潤,呂公車上的每一塊木板估計到現在還是溼的,就算是直接拿着火把去烤也要烤上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被點燃。

一超長的特殊巨箭被快速地送上了望樓,在嚴密地保護下裝填到了三弓弩上,三個望樓從同一角度一起瞄準一個目標,在同一時間所有的特殊巨箭被射了出來,這個時候對岸的很多人就會發現,每一支特殊巨箭的後面都綁着一根粗大的麻繩,這些本來是準備用來對付梯車的,可結果現在只能先用來對付呂公車。

所有的特殊巨箭都命中目標,呂公車最大的弱點就是其太過巨大,又只能緩慢的移動,因此不僅是所有的特殊巨箭都命中了目標,而且還全部射在了準確的位置上,那就是呂公車的側面,最上面兩層的位置。而在巨箭命中目標的同時,巨箭後面所牽引的巨大麻繩的另一頭也速度有所動作了。

特殊巨箭的箭頭比普通的巨箭箭頭要大上許多,而且有三根倒鉤,跟船錨有點相似,一旦射中了目標,後面的粗大麻繩往後一拉,箭頭就能牢牢地鉤住呂公車內的木板,同時三條粗大的麻繩尾端,騎兵們在統一指揮下用力地抽打着自己的騾子,巨大的拉力在瞬間讓呂公車開始了可怕的傾斜。

越是巨大的東西,一旦平衡被破壞,越是無法被阻止,呂公車當然不可能製作得太重,否則

無法推動呂公車。在麻繩另外一端騎兵的拉動之下I公車發生了傾斜,呂公車上的士兵一片混亂,幾乎快要保持不住平衡。

有些士兵想要快速地將呂公車上的麻繩砍斷,但麻繩的高度可比三個人加起來還要高上許多,因爲其另外一端是先經過望樓,最後纔開始被拉動,要在快速地時間內將其砍斷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在呂公車內的士兵想破壞箭頭也是同樣的道理,整個箭頭都是用鐵製作而成的,刀砍不動,兩淮總督的士兵又沒有使用斧頭的習慣,就算是破壞倒鉤附近的木板,也因爲木板太厚太溼而需要很長的時間。

巨大的傾斜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吱呀、吱呀”的聲音不斷地響起,呂公車上下兩層隨時準備支援上三層的士兵因爲害怕而快速地離開了呂公車,這樣反而直接造成了底盤重量的減輕,更是幫了王千軍的大忙,終於有一輛呂公車向邊上倒了下去。

“轟隆!”巨大的落地聲讓兩邊的士兵都聽得很清楚,所產生的震動直接影響到了河面,不過河的對岸並沒有感覺得到震動。估計是被河水所阻攔了。整輛呂公車就這樣直接落地,但並沒有全部散架,不過要在這個時候重新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被壓死在呂公車下,還有呂公車內被震死的士兵暫時也沒有辦法計算,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而已。

一輛倒下之後,緊接着又是一輛,甚至還有三輛一同倒下,在呂公車邊的弩車與士兵可是倒了大黴,沒有一個人想被身邊這麼巨大的呂公車壓扁,呂公車上甚至有士兵因爲害怕而直接從窗口跳了下來,已經沒有一個人想去阻止呂公車的傾覆了,連臨陣指揮的將軍都選擇了暫時撤退,他並不是怕死,可如果是被自己的呂公車壓死,這樣實在是太窩囊了。

一次又一次地震動終於是傳到了河的對岸,很多士兵都感覺到腳下在晃動,這下連王千軍與宋金書這邊都有些混亂了,地震這種可怕的事情雖然近百年沒有在淮西發生了,但其他地方地震的消息還是時不時地傳過來,而且淮西的老人甚至是說書先生都會將以前淮西所發生的一些地震口述流傳下來,士兵們對這種地龍翻身,房屋倒塌,到處是死的事情很是害怕。

“吹號角!讓所有的士兵鎮靜下來!”王千軍用望遠鏡很清楚地看到了前線的情況,他馬上下達了新的命令,當巨大的號角聲開始傳遍整個地區的時候,感覺到沒有晃動的士兵們終於是平靜了下來,並且快速地抓住機會,將傷員送下去,望樓與地面陣地的位置全部補充完畢,清理身邊的武器,同時將地上和盾牌上的的弩箭拔下來,收拾一下,有些是完全可以用上的。

二十輛呂公車全完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小勝利,最起碼極大的鼓舞了士氣,讓士兵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不過宋金書和王千軍此時卻依舊緊張地觀察着戰場上的動向,他們兩人都認爲兩淮總督不會因爲這麼一個小小的挫折而停止進攻,以前拼的都是兩淮總督所招募的軍隊,可這次還加上了淮東的勢力,如果兩淮總督真地停止了進攻,再多受幾次挫折,那麼他就會被淮東的那羣人看不起,看不起的結果當然是陽奉陰違,甚至反過來圖謀其地位,這個道理王千軍和宋金書都相信兩淮總督知道。

宋金書爲了能夠了解到對岸的情況,在衆多親兵重甲士兵的保護下直接來到了陣前,他讓視力最好的親兵上了瞭望車,這瞭望車下面爲四輪車板,一根巨大原木立在了車板中心,人可以從繩梯爬到上面,上面有一個站臺,跟船上的瞭望臺差不多,士兵可以從上面瞭望遠方。

王千軍此時也在瞭望車上,他是親自站在了了望臺上,不過距離比宋金書遠多了,但手上有了望遠鏡,甚至連對岸倒下的呂公車內壓的人什麼慘樣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不過宋金書那邊當然是不知道王千軍手上望遠鏡的作用,宋存孝更是直接笑話王千軍膽小怕死。

河對岸很快就有了新的動靜,巨大的號角聲傳來,隨着兩淮總督的士兵不斷地靠近,走在最前面士兵所舉的旗幟上,王千軍清楚地看到了插着的一顆人頭,兩淮總督新一輪的進攻馬上要開始了。

第19章 各方賀禮第48章 先行一步第88章 雷凡的準備第69章 先手第3章 風吹雞蛋殼第50章 各自的暗手第37章 都來吧第3章 要當爹的人第32章 援軍來不了第29章 冰雹第36章 當奸細的代價第50章 閒不了第85章 兵敗!退兩裡第63章 百萬大軍第43章 屍首遍地第58章 連續後撤第27章 浮橋全毀第100章 毒殺之說第10章 當個小捕頭第69章 出兵勸和第93章 長久圍困第105章 外交和談第65章 進兵緊逼第58章 來多少射死多少第15章 警醒之後第60章 敲詐信的回覆第60章 鄉下土匪進城第25章 偷襲水寨第61章 搶船搶鹽第16章 霸佔霸佔第64章 再次勒索第18章 打埋伏與追殺第5章 憤怒中的忍耐第2章 一戰定局第76章 練兵對戰第48章 冬季的忙碌第40章 土匪總攻了第25章 偷襲水寨第6章 武衛軍馳援第48章 冬季的忙碌第90章 搏弈下子第88章 同牀異夢第80章 進犯山腰第74章 騎兵的威脅第34章 炮灰也有骨氣第96章 逼你出來第22章 皇帝駕崩第107章 援軍出現第19章 各方賀禮第53章 不好辦第13章 停戰談判第20章 招募新兵第32章 山上來的難民第13章 神策夜襲第41章 上下夾攻第72章 提出交易第4章 等消息第39章 拋點大石頭第9章 穎州府風雲第89章 河南苦戰第19章 亂河北--第二十章發瘋的河南總督第1章 寒冬與民亂第78章 訓馬第1章 聯兵上路第65章 來談判的故人第38章 深夜撤兵第69章 老婆孩子第39章 逼人的後果第48章 冬季的忙碌第29章 一夜障目第54章 兩位客人第99章 要離開的人第60章 買賣第69章 改變方向第55章 泡茶第72章 小玩意第67章 被刺第82章 你擋我射第9章 封鎖鄱陽湖第68章 楊玄一第55章 很爛的藉口第73章 報完仇後幹嗎第90章 齊師北進第84章 開封城第61章 擴建兩營第76章 大軍易主第18章 天災人禍第18章 三個小寶寶第10章 圍攻望江縣第66章 都在折騰第55章 很爛的藉口第93章 河南亂局第40章 笑談酒宴第52章 圍剿白蓮第81章 騎兵突擊第47章 兵亂第31章 迂迴作戰第60章 火營陷阱第68章 逐步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