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對峙三河鎮

力的人,三河鎮雖然是進攻合肥城的▊|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三河鎮雖然是進攻合肥城的▊|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三河鎮雖然是進攻合肥城的▊|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三河鎮雖然是進攻合肥城的▊|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三河鎮雖然是進攻合肥城的▊|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三河鎮雖然是進如今看來完全是一個易攻難守的地方,但宋金書也明白,三河鎮也是唯一一個可以讓他主動進攻,三地聯軍數萬人直接吸引到其正面的地方,如果戰場選擇在了宋金書的地盤上,那麼形勢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其治下的豪門世家有一大半也是牆頭草。

一萬士兵在半天之內集結完畢,一千精銳先鋒已經率先出發了八個時辰,他們的任務就是在最快的時間內拿下三河鎮,在控制三河鎮之後馬上組織三河鎮內的居民修建工事,等待主力的到來。

一千精銳對三百鎮兵,而且是在後半夜天還沒亮時發動偷襲,最後的結果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這一千精銳在偷襲的過程中,成功阻止了三河鎮內的任何一人想要給合肥城報信的行動,當三河鎮被徹底控制後,遠在九十里外的合肥城沒有收到一點消息。

一萬人馬,每個人身上只帶了十天的乾糧,所有的牛車、馬車、手推車上裝的全部都是圓木,特別是牛車和馬車上,裝運的全部都是已經做好的一段段木牆與望樓的某個部分,士兵們只要到達了目的地,將拆開的部分全部重新組裝好,一座軍營就能夠快速地建成。

整整一天時間,三河鎮只能進不能出,等宋金書的一萬大軍到達了三河鎮,廬州府的探子才把消息送進了合肥城,這也不能全怪探子無能,宋金書整軍出城後就把他的治所的所有城門全部封閉,並且使用了從北方高價購買的兩隻獵鷹,再配合箭法精準的弓弩手捕獵信鴿。

一萬大軍在行軍過程中,宋金書將五百探馬分佈到了行軍路線的十里之外,官道之上,只要是發現可疑人物,馬上扣起來,如果有人反抗,宋金書的士兵沒有半點遲疑,全部格殺。

合肥城內的廬州知府一聽到宋金書的一萬軍到達了距離合肥城只有九十里的三河鎮,嚇得馬上集結所有軍隊進行守城,同時派快馬前去通知兩位盟友前來支援,而就在這七天的時間裡,宋金書一面派出三千精銳劫掠合肥城外圍,大肆劫掠民夫與糧餉,威逼合肥城內的敵軍無法出城,另外一面則聚集了大批的民夫,在三河鎮內外日夜修建工事與營寨。

數百民夫在手持長鞭的士兵監督下在河流的南邊挖掘地基,在地基更靠近河流的地方,一條又深又寬的壕溝已經挖好,並且還與河流挖通,將水引入壕溝中成爲了護城河。正在幹活的民夫都知道,他們今天就必須將地基挖好,如果完不成任務,所有人都要被處死,這些民夫已經親眼看到過一百名民夫因爲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何而被同時砍下腦袋。

地基終於是提前了一個時辰挖好了,被鋸成同樣高度的圓木早已綁好放在了一邊,地基一挖好就將木排的下端插到了地基,然後再將地基用土埋上,每埋一次沙土之後就要用木錘錘打地面,讓埋入地基的土壤變得無比結實,幾次之後一大段的木牆就這樣建好了。

望樓的材料之前就準備好了,現在只需要在地面上挖四個大坑,直接將望樓的材料組裝起來,然後靠着人力用巨大的繩子直接拉起,將望樓的四隻腳樹立在四個坑後,再將地基打好,如此一來一個望樓就建好了,並不需要再用木料一根一根的往上搭蓋,速度快上許多。

七天的時間,鳳陽府和州的兩萬援軍終於是趕到了,在合肥城外圍率領劫掠的三千精銳看到兩萬援軍到來,一次試探性進攻都沒有,三千人全部回撤,撤回到了三河鎮,宋金書現在只能看着三地聯軍會合,總共三萬大軍在合肥城內休息了一天後直接向三河鎮殺奔而來。

宋金書得到了整整八天的時間,八天的時間所修建的工事營寨雖然說不是很堅固,但靠着水量充沛的河流作爲天然屏障,再加上三地聯軍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根本來不及準備足夠的攻城器械,宋金書手上還有抓來的五千民夫,戰鬥的過程中可以一邊打一邊修,最後的一批物資也送到了三河鎮內,宋金書有把握將眼前的三萬聯軍抵擋在三河鎮外最長兩個月的時間。

一萬一千士兵已經是宋金書所能率領出徵的極限了,他可並不是完全放心身邊的王千軍,因此必須在治下的地盤上留下一定的守備兵力留守個城,

手下的探子也有大半進入了王千軍的地盤上,全力監的一舉一動。

王千軍手上也有一萬人馬,可他也不能將這一萬人馬全部帶上,否則的話一直被他手下壓制的那些豪強們絕對會抓住機會出來鬧事,因此王千軍如果要出征就只能帶上六千精銳。留下四千人鎮守。而當官府之間再次的內鬥發生之後,王千軍的手下人突然冒出了一股聲音,那就是希望王千軍抓住這次機會,一口將宋金書的地盤吞下,就算不能全部吞掉,也可以先將整個安慶府收復,再打下石河府的一部。

“你們的意思是讓我趁着這個機會,直接出兵攻打宋金書,把宋金書的地盤吞下來,然後自立?!”

王千軍把他手下的將領都召集了起來,結果希望王千軍倒下三地聯軍的人並不在少數。其中以老馬頭、柳虎還有原本爲白蓮真宗出身的一部分中下級軍官都是這個意思。而且讓王千軍想不到的是,昨天晚上,在牀上,將王千軍服侍得很舒服,最後兩人都很累了,緊抱着就要睡下的時候,楚靈很小心地詢問王千軍下一步要怎麼做?是否要繼續幫助宋金書。

白蓮真宗的人還有楚靈,這些人都是跟宋金書有血海深仇,對此王千軍可以理解,因此他原諒了楚靈這個笨丫頭,只是狠狠地打了十下屁股作爲懲罰。可讓王千軍想不通的是,爲什麼老馬頭還有虎子也這麼想。

“主公,那姓宋的可不是什麼好人,當初他上任做石河府知府的第一年,就用卑鄙的手段誘騙了千里大山裡的三位寨主,說是要招安,結果三個寨主,連同想招安的四百多手下全死了。一個都沒放過,那些人的家室則全部被當成了奴僕賣到了江南,主公現在一直幫着姓宋的,老馬頭我實在很擔心,而且這次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

“是啊主公,姓宋的真的不是好人,你不僅要小心,可要多爲俺大姐多想想。雖然俺是收到了一些人送來的金子,但是俺們這些人今天都把這些金子帶來了,俺們是真的很擔心,姐夫你一直幫着那個姓宋的,早晚有一天會被那個姓宋的給出賣的!而且這次那三個聯合起來的狗官手下整整擁有三萬多人,要是真硬拼起來,俺並不怕,可俺也不想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的兄弟們死傷慘重。”

看着被擡上來的一大箱子金子,王千軍真的很滿意,這次三地聯軍的那三位大人是真的下了大本錢,被王千軍敲詐了一萬兩金子不說,光是用來收買王千軍手下人的就用了一千多兩黃金,不過因爲有了李哮天的存在,這些事情王千軍都很清楚。

“宋金書是不好對付,可其他那些當官的,也沒一個是簡單的。今天他們可以用金子來收買我們,明天等不需要了,就會用刀子砍掉我們的腦袋,然後把之前付出的,連本帶利都收回去。總之我們所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因此我們一定要團結,這些金子,送給誰的就是誰的,都拿回去吧,你們大部分都是有家事的人了,養家需要很多錢,特別是有了小崽子之後!”

因爲生活比較安定,又有身份又有田地,因此很多人都成了家,王千軍也想辦法用商隊的渠道買了些賣身爲奴的女人,然後讓手下沒有成家的官員和軍官去追求,去挑選,有一些人成親一年就有了結果,第一胎生了下來,這讓王千軍有些羨慕。

如果是在以前,在現代還是當黑社會小頭頭的日子,王千軍根本就不希望有女人懷了他的孩子,那太麻煩了。而且天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幫着別人養孩子。可現在,王千軍是真的希望他的女人能爲他懷孕,爲他生孩子。

“多謝主公!我老馬頭帶兄弟們謝謝主公了。那麼請問主公現在到底有什麼打算,只要主公現在做好準備,還是用先派人進城,然後裡應外合的老辦法,我們就能夠快速地打下整個安慶府,甚至連石河府也吞得下。還請主公定奪!”

看着一大羣人望向自己,王千軍掃了衆人一眼,人多嘴嘴雜,王千軍有王千軍自己的計劃,現在說出來,這羣傢伙要是喝多了,或者說夢話,隨時就有可能把秘密泄露出去。

第9章 遊牧騎兵第78章 意外之事第91章 打不起來第45章 勝利與救人第68章 楊玄一第16章 人命陷阱第19章 地主階級第62章 混亂的溧水縣第33章 鷹鳴第5章 假死真死第68章 逐步被突破第90章 搏弈下子第98章 繼續打下去第50章 閒不了第68章 信鴿到了第24章 去看風景第86章 阻截逃敵第53章 三方交易第93章 河南亂局第109章 保存實力第101章 回山泡溫泉第109章 保存實力第57章 都是投降的第12章 沒有安穩日子第28章 江上戰雲第90章 要開打了第39章 拋點大石頭第72章 不想活的仇人第35章 水師大捷第52章 商稅第33章 江上勝負第27章 香豔的提問第81章 出兵河南第34章 齊王的關心第25章 好酒喝着好菜吃着第67章 德州城外圍第35章 不讓人睡覺第38章 山道阻擊戰第61章 殺雞第109章 保存實力第49章 成了主公第92章 一無所有者第3章 大搖大擺進匪營第21章 稱王第40章 土坡第57章 婚宴鬥智第60章 敲詐信的回覆第55章 進言者第12章 宿州知州第103章 天下局勢第72章 不想活的仇人第80章 殺人軍法第66章 石頭城破第39章 滅火第35章 不讓人睡覺第35章 水師大捷第32章 援軍來不了第92章 追敵大勝第61章 殺雞第41章 投誠第77章 河南形勢第23章 行刺的下場第27章 一些信第47章 兵亂第9章 遊牧騎兵第33章 死傷連連第55章 全殲官兵第62章 混亂的溧水縣第5章 抗着門板往前中第63章 百萬大軍第3章 搶劫的反應第79章 戰情變化第9章 江南援軍第33章 江上勝負第27章 一些信第1章 迫降六安第20章 招募新兵第101章 回山泡溫泉第14章 尋求決戰第56章 戰書第46章 留軍駐守第95章 鐵壁迎戰第27章 浮橋全毀第58章 一晚兩洞房第50章 各自的暗手第20章 病倒的支柱第8章 小美女加個拖油瓶第48章 先行一步第70章 以攻爲守第71章 夜襲兩營第20章 病倒的支柱第20章 找上門的麻煩第81章 出兵河南第5章 假死真死第49章 家中遇刺第7章 指點亂軍第17章 連鎖反應第30章 騎兵當苦力第12章 野戰強攻第69章 出兵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