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馬騰和曹操

且說李傕、郭汜既掌大權,不思收買民心,只知道殘虐百姓;二人密遣心腹伺候在獻帝左右,嚴密監視。

獻帝此時舉動如同在荊棘從中。朝廷官員,都由二賊升降。

爲了吸取人望,李傕、郭汜特宣朱儁入朝封爲太僕,同領朝政。

西涼太守馬騰;刺史韓遂一直以來垂涎中原,趁京城大『亂』,二將奪了涼州,引軍十餘萬,殺奔長安來,聲言討賊。

二將曾使人潛入長安,結連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三人爲內應,共謀賊黨。三人密奏獻帝,封馬騰爲徵西將軍、韓遂爲鎮西將軍,各受密詔,併力討賊。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烏達聞二軍將至,一同商議禦敵之策。

李儒道:“敵軍遠來,我們最好憑藉高大的城牆,依靠堅守抵抗他們。不過百日,敵人糧盡,自然會引領部隊後退,然後衆位將軍引兵追趕,二將可擒。”

西涼悍將李蒙、王方聞言憤聲道:“這不是什麼好計策。我二人願率領精兵萬人,立斬馬騰、韓遂之頭,獻於麾下。”

李儒不悅的道:“如果現在出戰,一定會遭到失敗。”

李蒙、王方齊聲道:“如果我二人失敗,情願斬首;我們如果僥倖獲得勝利,先生也應當輸首級給我。”

李儒無奈的對李傕、郭汜道:“長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險峻,可使張、樊兩將軍屯兵於此,堅壁守護;然後再派李蒙、王方引兵迎敵,這樣做才萬無一失。”

李傕、郭汜聽從李儒的調派,點一萬五千人馬與李蒙、王方。

李蒙、王方二將欣喜而去,離長安二百八十里下寨,迎戰西涼軍。

西涼兵到,李蒙、王方引軍出戰。

西涼軍馬攔路擺開陣勢。馬騰、韓遂聯轡而出,馬騰指着李蒙、王方罵道:“反國之賊!誰去擒之?”言未絕,西涼軍中,一位少年將軍出馬。

出陣的少年將軍,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乃是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名震西涼,人稱神威天將軍。

王方欺負馬超年幼,躍馬迎戰。戰不到數合,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

馬超割了王方首級,勒馬便回。李蒙見王方刺死,一騎馬從馬超背後趕來。

馬超只做不知。

馬騰在陣門下大叫道:“背後有人追趕!”話音未落,只見馬超已將李蒙擒在馬上。原來馬超明知李蒙追趕,卻故意拖延;等他馬近,舉槍刺來,馬超將身一閃,李蒙搠個空,兩馬相併,被馬超輕舒猿臂,生擒過去。

京軍無主,望風奔逃。馬騰、韓遂乘勢追殺,大獲勝捷,斬首無數,西涼軍直『逼』隘口下寨,把李蒙斬首號令。

李傕、郭汜聽知李蒙、王方都被馬超殺了,這才相信李儒有先見之明,立刻重用他的計策,只是緊守關防,任由西涼軍漫罵挑戰,就是不出迎戰。

不到兩個月,西涼軍糧草俱乏,馬騰、韓遂無奈之下,商議回軍。恰好長安城中馬宇家僮出首家主與劉範、種邵,外連馬騰、韓遂,欲爲內應等情。李傕、郭汜大怒,收三家老少良賤斬於市,把三顆首級,直來門前號令。

馬騰、韓遂見軍糧已盡,內應又泄,只得拔寨退軍。

李傕、郭汜嚴令張濟引軍趕馬騰,樊稠引軍趕韓遂,西涼軍大敗。馬超在後死戰,殺退張濟。

樊稠去趕韓遂,看看趕上,將近陳倉,韓遂勒馬向樊稠曰:“我與公是同鄉之人,今日怎麼這樣無情呢?”

樊稠也勒住馬答道:“上命不可違!”

韓遂悲憤的道:“我此來也是爲了國家,公爲什麼要苦苦相『逼』呢?”

樊稠聽罷,撥轉馬頭,收兵回寨,讓韓遂去了

樊稠不提防李傕的侄子李別在軍中,他見樊稠放走韓遂,回報其叔。

李傕大怒,便要興兵討伐樊稠。

李儒勸說道:“眼下人心未寧,不適合大動干戈。不如設一宴,爲張濟、樊稠慶功,在席間擒斬樊稠,毫不費力。”

李傕大喜,便設宴請張濟、樊稠。

張、樊二將欣然赴宴。席間,李傕忽然變『色』道:“樊稠何故交通韓遂,想要造反?”

樊稠大驚,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刀斧手一擁而上,早把樊稠斬首於案下。

張濟大驚失『色』,俯伏於地。

李傕扶起,寬慰道:“樊稠謀反,我這才誅殺他;公是我的心腹,有什麼理由驚恐、懼怕呢?”當即將樊稠軍撥與張濟管領。張濟自回弘農去了。

曹『操』佔據東郡,積草囤糧,實力日漸強大。潁川郭嘉字奉,孝山陽昌邑人滿寵字伯寧,武城人呂虔字子恪,陳留平邱人『毛』玠字孝先前來投奔,于禁於文則引數百人馬也來投奔。曹『操』都一一重用。

曹『操』部下文有謀臣,武有猛將,威鎮山東。於是派遣泰山太守應劭,到琅琊郡接父親曹嵩。

曹嵩接了書信,便與弟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餘人,帶從者百餘人,車百餘輛,徑望兗州而來。道經徐州,太守陶謙想要結納曹『操』,正苦於沒有什麼理由,知道曹『操』父親經過,於是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設筵宴,款待兩日。

曹嵩要行,陶謙親送出郭,特差都尉張闓,率領精銳士兵五百護送。

曹嵩率家小行到華、費間,時夏末秋初,大雨驟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頓家小,命張闓將軍馬屯於兩廊。不想財動人心,張闓率領軍兵殺人奪寶,曹嵩死於『亂』軍之中。

曹『操』接到消息候,哭倒於地。衆人救起。

曹『操』切齒道:“陶謙縱兵殺害我父親,這仇恨不共戴天!我要率領全部兵馬,血洗徐州,方雪我心頭之恨!”

曹『操』留荀彧、荀攸領軍三萬守鄄城、範縣、東阿三縣,其餘盡殺奔徐州來。夏侯惇、于禁爲先鋒。

曹『操』下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以雪父仇,金寶財貨,任由士兵搶掠。一時間殺聲四起,血流成河。

作者語:在這裡我要解釋一下,爲什麼郭嘉要選擇曹『操』。因爲曹『操』手下在軍事方面的謀士,除了戲志才,沒有什麼太出衆的人才,郭嘉到了那裡,最起碼是一二號的人物。而在呂布那裡則不同,再加上考慮到部署的感受,郭嘉只能是四五號、五六號的人物,在寧爲雞首,不爲牛後的年代,郭嘉的選擇也就無可厚非了。

--綠@『色』#小¥說&網--網?bsp;

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140章 龍怒第113章 前途莫測的遠征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30章 儒生第102章 大耳賊,我和你沒完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10章 鐵血精騎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92章 家大業大也犯愁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60章 殘酷第168章 窘境第137章 敗退第144章 登陸第64章 逃亡孫策第138章 朋黨第30章 儒生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6章 狼騎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25章 緩和第53章 憤怒第13章 龍潛第63章 王越之死第61章 拒婚第141章 雛鷹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5章 討伐第112章 錢,錢,錢,我要錢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136章 希望第13章 龍潛第127章 最後一戰(十)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24章 鄴城第46章 雍、司攻略(一)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45章 春夢了無痕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157章 撲朔迷離第136章 希望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173章 爲將者的悲哀第71章 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第28章 辯駁第82章 荊襄之亂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58章 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2章 荊襄之亂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20章 戰?和?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52章 戰雲密佈,烽火連天第69章 漢中之戰(下)第172章 各展其能第99章 鐵血忠魂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137章 敗退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章 戰?和?第12章 愛情第11章 回京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章 我,呂布?!轉貼東吳二喬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第81章 何去何從第4章 大勢第53章 憤怒第11章 回京第60章 后妃之爭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第6章 狼騎第30章 儒生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70章 和郊狼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45章 春夢了無痕第38章 幽州之戰(一)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165章 序曲